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头村是安远县“十一五”扶贫开发重点村,也是整村推进示范村。该村位于该县车头镇西北部,距县城14.5公里,有10个村民小组,农户898户,人口3882人;耕地面积2427亩,人均0.62亩;开发果园面积465.8亩,户均5亩以上。
为提升该村经济发展后劲,改变过去结构单一的农业现状,该村两委经调查研究,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及建议,并在镇党委、政府积极支持下,认真制定了龙头村“十一五”扶贫开发实施规划。几年来,在该县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共投入扶持资金177.04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1.84万元),着重加强和完善全村交通设施、农田水利、饮水工程及其他社会事业建设等。
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全村生产生活条件,群众的文化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初的1210元提高到现在的2862元(其中果业收入占70%以上),贫困人口从2006年初的774人下降到现在的259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近年来,该村根据扶贫开发和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要求,在该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部门支持下,以建设整村推进示范村为契机,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工程在全村深入开展,在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尤为突出。主要做法是:
一、找准特色,合力兴业,做到“四个结合”
—是与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相结合。龙头村在调优农业产业结构的过程中,走过不少弯路,在总结经验教训和认真研究自身的资源优势的前提下,该村顺应市场需求,最终找准了发展“山、地、河”的产业路子,即山腰上种果4658亩,田里发展大棚西瓜1000亩、蔬菜1000亩、甜玉米600亩、养殖生猪10000头及河边种植丛生竹200亩。二是与镇里开展的“四个一百”工程活动相结合。在确定全村发展路子后,村两委结合“四个一百”工程活动,在村组干部、党员以及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农户中有重点地培植了十几户示范户,带头发展产业,并通过“先种先富”引领一户又一户村民相继发展产业。三是与“一大四小”扶贫绿化工程相结合。着重封山育林,造林绿化1200亩,河边发展丛生竹200亩,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四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五新一好”整体推进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全面完成了所有自然村的村庄整治工作,“三清三改”到位率达到90%。此外,还实施改栏、节能工程,全面实施人畜分离,安装太阳能48户,使用沼气218户,以果技协会为载体培训农民8600人次。
二、立足本地,面向市场,构建“三个平台”
一是构建引进外来平台。先后引进浙江温州李先锋、香港董品容发展大棚西瓜和供港蔬菜,以构建外来技术、品种和市场与本地资源相结合的发展格局。二是构建新技术应用推广平台。村里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农户与外来企业交流,协会组织技术讲座,培训传授实用知识,还积极组织本地瓜农与浙江技术员进行擂台比赛和技术探讨活动,在活动中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三是构建市场平台。没有市场,产品再好“婆”家也难找。他们把市场当成生命线,牢牢抓住不放,并结合镇里开展的“六个一”活动,派出村干部外出招商。现在与香港丰农蔬菜生产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发展无公害蔬菜1000亩,与广州发达养殖公司达成10000头养猪厂生产协议,届时可实现该村富余劳力当地就业200余人。
三、内抓生产,外搞流通,练就“一身舞功”
一是鼓励能人办公司。由村支部书记刘修鹏牵头组建了经济合作组织——独立岽果业合作社,参社农户215户,合作社为参社贫困农户入股联系了贴息贷款。合作社投资670多万元,创建独立岽果品加工厂,为该村果品销售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解决了果农的销售渠道,仅此一项户均增收1万多元。同时,村委会组织全村能人走南闯北跑市场、找销路,为村民的农业生产发展解除了“后顾之忧”。二是发动全民同参与,形成“户自成块创特色,连块成片树品牌”的生产基地和“合作社(协会)+公司+基地+农户”产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
现在,该村不仅是我县整村推进“一村一品”的示范村,还先后获得市级文明村、小康示范村等殊荣。
[作者简介]
唐石发,江西省安远县车头镇副镇长;刘骏洪,江西省安远县扶贫和移民办干部。
责任编辑:李志敏
为提升该村经济发展后劲,改变过去结构单一的农业现状,该村两委经调查研究,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及建议,并在镇党委、政府积极支持下,认真制定了龙头村“十一五”扶贫开发实施规划。几年来,在该县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共投入扶持资金177.04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1.84万元),着重加强和完善全村交通设施、农田水利、饮水工程及其他社会事业建设等。
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全村生产生活条件,群众的文化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初的1210元提高到现在的2862元(其中果业收入占70%以上),贫困人口从2006年初的774人下降到现在的259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近年来,该村根据扶贫开发和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要求,在该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部门支持下,以建设整村推进示范村为契机,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工程在全村深入开展,在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尤为突出。主要做法是:
一、找准特色,合力兴业,做到“四个结合”
—是与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相结合。龙头村在调优农业产业结构的过程中,走过不少弯路,在总结经验教训和认真研究自身的资源优势的前提下,该村顺应市场需求,最终找准了发展“山、地、河”的产业路子,即山腰上种果4658亩,田里发展大棚西瓜1000亩、蔬菜1000亩、甜玉米600亩、养殖生猪10000头及河边种植丛生竹200亩。二是与镇里开展的“四个一百”工程活动相结合。在确定全村发展路子后,村两委结合“四个一百”工程活动,在村组干部、党员以及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农户中有重点地培植了十几户示范户,带头发展产业,并通过“先种先富”引领一户又一户村民相继发展产业。三是与“一大四小”扶贫绿化工程相结合。着重封山育林,造林绿化1200亩,河边发展丛生竹200亩,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四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五新一好”整体推进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全面完成了所有自然村的村庄整治工作,“三清三改”到位率达到90%。此外,还实施改栏、节能工程,全面实施人畜分离,安装太阳能48户,使用沼气218户,以果技协会为载体培训农民8600人次。
二、立足本地,面向市场,构建“三个平台”
一是构建引进外来平台。先后引进浙江温州李先锋、香港董品容发展大棚西瓜和供港蔬菜,以构建外来技术、品种和市场与本地资源相结合的发展格局。二是构建新技术应用推广平台。村里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农户与外来企业交流,协会组织技术讲座,培训传授实用知识,还积极组织本地瓜农与浙江技术员进行擂台比赛和技术探讨活动,在活动中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三是构建市场平台。没有市场,产品再好“婆”家也难找。他们把市场当成生命线,牢牢抓住不放,并结合镇里开展的“六个一”活动,派出村干部外出招商。现在与香港丰农蔬菜生产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发展无公害蔬菜1000亩,与广州发达养殖公司达成10000头养猪厂生产协议,届时可实现该村富余劳力当地就业200余人。
三、内抓生产,外搞流通,练就“一身舞功”
一是鼓励能人办公司。由村支部书记刘修鹏牵头组建了经济合作组织——独立岽果业合作社,参社农户215户,合作社为参社贫困农户入股联系了贴息贷款。合作社投资670多万元,创建独立岽果品加工厂,为该村果品销售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解决了果农的销售渠道,仅此一项户均增收1万多元。同时,村委会组织全村能人走南闯北跑市场、找销路,为村民的农业生产发展解除了“后顾之忧”。二是发动全民同参与,形成“户自成块创特色,连块成片树品牌”的生产基地和“合作社(协会)+公司+基地+农户”产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
现在,该村不仅是我县整村推进“一村一品”的示范村,还先后获得市级文明村、小康示范村等殊荣。
[作者简介]
唐石发,江西省安远县车头镇副镇长;刘骏洪,江西省安远县扶贫和移民办干部。
责任编辑:李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