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经济下行态势下中国面临的金融风险进行分析,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构建预警系统、稳定市场经济、提升防范意识、转移金融风险的应对策略,目的在于降低金融风险的负面影响,提升我国金融体系运转的稳定性。
关键词:经济下行态势:金融风险:应对策略
金融风险是指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市场风险、产品风险、机构风险等。在经济下行态势下,一旦爆发金融危机,将会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需要正视目前存在的金融风险类型,提前制定应对策略,借此达到规避金融风险、稳定社会发展结构的目的。
一、经济下行态势下中国面临的金融风险
(一)银行坏账
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使很多银行产生了呆账、坏账,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加,银行将陷入资金回流困难的局面。尤其是在经济下行态势下,很多小型银行在短时间内很难补充资金,导致银行支付危机的产生,引发金融风险。此类情况主要取决于银行坏账规模,若银行坏账规模较大,并且暂时得不到新的资金补充,那么将造成银行收支系统陷入瘫痪。如果大规模出现此类情况,金融风险将转换成金融危机,危害社会经济结构的稳定性。
(二)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与商品之间联系脱节,使商品实际价值被高估,偏离基础价值,若长时间保持此类情况,将会引发金融风险。例如,“荷兰郁金香”事件就是泡沫经济的主要代表。该事件发生在16世纪30年代,当时荷兰从土耳其引进郁金香进行种植,在郁金香引进初期,因为郁金香属于稀有品种,带有浓厚的异国气息,所以郁金香受到了荷兰贵族的追捧,成为相互间攀比的资本。而其中最为名贵的郁金香品种是名为“塞恩帕”的品种,该品种是郁金香球根被细菌感染后生长的畸形品种,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是一种畸形品种,认为该品种郁金香属于稀有品种,于是荷兰所有居民开始炒作“塞恩帕”球根,球根价格一度上涨至6000盾(大约是普通居民10年的经济收入)。此次事件在1637年正式结束,对所有参与者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国债风险
国债是政府与国民进行自由交易的证券。在经济下行的态势下,如果政府负债规模过大,一旦发生较为严重的经济事件,将导致政府丧失偿还能力,引起国民恐慌,进而引发金融风险。国债发放规模和经济效益直接决定金融风险的大小。
(四)外资冲击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交流日益密切。与此同时,外资的冲击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金融风险。该风险主要来源于外国投资对本国货币流通的影响。此类情况只有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外资流入规模、本国货币贬值情况都会影响金融风险的大小。
二、降低中国金融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完善法律法规
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一方面,能够对国家金融资产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规避金融风险,提升社会经济结构的稳定性。在完善法律法规时,可以从审批制度、市场退出管理、社会信用等级制度三个方面进行制定。在审批制度方面,国家可以根据金融机构规模和经济实力,对所有金融机构进行分级,每个等级的金融机构对应不同的审批流程要求,尤其是规模越小的金融机构,金融风险发生概率越高,在制定审批流程时,需要限制年度审批和单次审批金额上限,借此保护小规模金融机构运行的稳定性。市场退出管理制度主要针对负债过高、偿还能力较低的金融机构,市场每年对金融机构进行综合评估,提出不满足市场发展需求的金融机构,起到经济止损的目的。社会信用等级制度是针对所有企业和个人制定的规章制度,在进行资金申请时,金融机构需要对企业或个人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如果等级偏低,可以暂缓资金审批或下调审批金额,使金融机构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二)构建预警系统
通过构建预警系统,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金融问题,而且能够对金融运营进行实时监控,有效规避金融风险。构建预警系统可以从风险评估系统、授权授信系统、信贷风险系統几个方面进行建立。风险评估系统和授权授信系统的建立,可以对申请人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根据以往的交易记录,确定申请人目前的偿还能力、造成的金融风险,根据评测结果确定资金审批情况和下发金额,借此提升金融机构运行的稳定性。目前贷款已经成为社会主流现象,金融机构在放出贷款的同时,承担了一定的信贷风险,因此,需要建立信贷风险系统对信贷风险进行正确评估,设置相应的风险预警值,若贷款额度已经达到金融机构可承受的临界值时,此时金融结构应放缓放款节奏,在资金回流后再进行放款操作。
(三)稳定市场经济
目前我国还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很多金融机构的法人专业性较低,并且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对法人进行约束,一旦此类金融机构出现经济问题,势必会影响市场经济的稳定性。通过稳定市场经济,一方面,能够提升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完善市场经济结构,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在此过程中,除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外,还需要制定阶段性开放目标,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有序地开放金融业务,使市场金融环境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另外,国家需要加快经济体制的创新速度,结合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确定下阶段的重点经营目标,各地政府和金融机构以经营目标为中心,开展与之相关的金融活动,从根源上消除造成金融风险的不利因素,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的稳定性。
(四)提升防范意识
通过提升防范意识,对降低金融风险发生概率有着重要意义。在提升防范意识方面,第一,需要加强金融结构的风险防范意识,使其可以意识到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可以通过金融机构培训、内部完善管理机制等方法提高金融机构运行稳定性。第二,需要理顺各金融结构之间的关系,根据相互关系确定责任归属,使其在后续金融运营中能够形成有效的制约关系,为降低金融风险发生概率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构建金融监督体系,监督体系可以由不同金融机构负责人和政府管理人员组成,根据目前财务运营数据对金融风险进行合理预估,根据预估结果调整管理模式,使所有金融风险可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除此之外,管理部门应加大惩罚力度,惩罚措施不能局限于罚款、停业整顿,还可以降低企业信用等级、限制资金申请金额,对于包庇者也需要给予相应惩罚,从根源上杜绝金融风险的发生。
(五)转移金融风险
在应对金融风险时,不仅需要提高自身风险防范能力,而且需要加强国际间合作,将金融风险金分摊至其他合作机构,借此提升国内金融机构的稳定性。在转移金融风险时,一方面,国家内部可以构建存款保险企业,金融机构以年为单位向存款保险企业上交保费,一旦金融机构由于经济原因发生倒闭,那么由存款保险企业向倒闭机构赔付一定限额的资金,让其使用此资金去补偿国民,增加国民对金融体系的信心。另一方面,国内金融结构可以与国际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在出现金融风险时,可以借助国际金融机构的帮助渡过难关。
三、结论
综上所述,完善法律法规能够对国家金融资产进行保护,构建预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金融问题,稳定市场经济可以完善市场经济结构,提升防范意识能够降低金融风险发生概率,转移金融风险有效规避金融风险。针对我国可能面对的金融风险制定对应解决策略,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梅林,浅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金融风险及应对策略[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 05):178.
[2]张强,略论当前主要的金融风险及审计应对策略[N].中国审计报,2018-09-20( 005).
关键词:经济下行态势:金融风险:应对策略
金融风险是指与金融有关的风险,如市场风险、产品风险、机构风险等。在经济下行态势下,一旦爆发金融危机,将会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需要正视目前存在的金融风险类型,提前制定应对策略,借此达到规避金融风险、稳定社会发展结构的目的。
一、经济下行态势下中国面临的金融风险
(一)银行坏账
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使很多银行产生了呆账、坏账,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加,银行将陷入资金回流困难的局面。尤其是在经济下行态势下,很多小型银行在短时间内很难补充资金,导致银行支付危机的产生,引发金融风险。此类情况主要取决于银行坏账规模,若银行坏账规模较大,并且暂时得不到新的资金补充,那么将造成银行收支系统陷入瘫痪。如果大规模出现此类情况,金融风险将转换成金融危机,危害社会经济结构的稳定性。
(二)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与商品之间联系脱节,使商品实际价值被高估,偏离基础价值,若长时间保持此类情况,将会引发金融风险。例如,“荷兰郁金香”事件就是泡沫经济的主要代表。该事件发生在16世纪30年代,当时荷兰从土耳其引进郁金香进行种植,在郁金香引进初期,因为郁金香属于稀有品种,带有浓厚的异国气息,所以郁金香受到了荷兰贵族的追捧,成为相互间攀比的资本。而其中最为名贵的郁金香品种是名为“塞恩帕”的品种,该品种是郁金香球根被细菌感染后生长的畸形品种,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是一种畸形品种,认为该品种郁金香属于稀有品种,于是荷兰所有居民开始炒作“塞恩帕”球根,球根价格一度上涨至6000盾(大约是普通居民10年的经济收入)。此次事件在1637年正式结束,对所有参与者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国债风险
国债是政府与国民进行自由交易的证券。在经济下行的态势下,如果政府负债规模过大,一旦发生较为严重的经济事件,将导致政府丧失偿还能力,引起国民恐慌,进而引发金融风险。国债发放规模和经济效益直接决定金融风险的大小。
(四)外资冲击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交流日益密切。与此同时,外资的冲击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金融风险。该风险主要来源于外国投资对本国货币流通的影响。此类情况只有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外资流入规模、本国货币贬值情况都会影响金融风险的大小。
二、降低中国金融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完善法律法规
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一方面,能够对国家金融资产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规避金融风险,提升社会经济结构的稳定性。在完善法律法规时,可以从审批制度、市场退出管理、社会信用等级制度三个方面进行制定。在审批制度方面,国家可以根据金融机构规模和经济实力,对所有金融机构进行分级,每个等级的金融机构对应不同的审批流程要求,尤其是规模越小的金融机构,金融风险发生概率越高,在制定审批流程时,需要限制年度审批和单次审批金额上限,借此保护小规模金融机构运行的稳定性。市场退出管理制度主要针对负债过高、偿还能力较低的金融机构,市场每年对金融机构进行综合评估,提出不满足市场发展需求的金融机构,起到经济止损的目的。社会信用等级制度是针对所有企业和个人制定的规章制度,在进行资金申请时,金融机构需要对企业或个人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如果等级偏低,可以暂缓资金审批或下调审批金额,使金融机构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二)构建预警系统
通过构建预警系统,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金融问题,而且能够对金融运营进行实时监控,有效规避金融风险。构建预警系统可以从风险评估系统、授权授信系统、信贷风险系統几个方面进行建立。风险评估系统和授权授信系统的建立,可以对申请人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根据以往的交易记录,确定申请人目前的偿还能力、造成的金融风险,根据评测结果确定资金审批情况和下发金额,借此提升金融机构运行的稳定性。目前贷款已经成为社会主流现象,金融机构在放出贷款的同时,承担了一定的信贷风险,因此,需要建立信贷风险系统对信贷风险进行正确评估,设置相应的风险预警值,若贷款额度已经达到金融机构可承受的临界值时,此时金融结构应放缓放款节奏,在资金回流后再进行放款操作。
(三)稳定市场经济
目前我国还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很多金融机构的法人专业性较低,并且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对法人进行约束,一旦此类金融机构出现经济问题,势必会影响市场经济的稳定性。通过稳定市场经济,一方面,能够提升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完善市场经济结构,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在此过程中,除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外,还需要制定阶段性开放目标,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有序地开放金融业务,使市场金融环境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另外,国家需要加快经济体制的创新速度,结合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确定下阶段的重点经营目标,各地政府和金融机构以经营目标为中心,开展与之相关的金融活动,从根源上消除造成金融风险的不利因素,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的稳定性。
(四)提升防范意识
通过提升防范意识,对降低金融风险发生概率有着重要意义。在提升防范意识方面,第一,需要加强金融结构的风险防范意识,使其可以意识到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可以通过金融机构培训、内部完善管理机制等方法提高金融机构运行稳定性。第二,需要理顺各金融结构之间的关系,根据相互关系确定责任归属,使其在后续金融运营中能够形成有效的制约关系,为降低金融风险发生概率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构建金融监督体系,监督体系可以由不同金融机构负责人和政府管理人员组成,根据目前财务运营数据对金融风险进行合理预估,根据预估结果调整管理模式,使所有金融风险可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除此之外,管理部门应加大惩罚力度,惩罚措施不能局限于罚款、停业整顿,还可以降低企业信用等级、限制资金申请金额,对于包庇者也需要给予相应惩罚,从根源上杜绝金融风险的发生。
(五)转移金融风险
在应对金融风险时,不仅需要提高自身风险防范能力,而且需要加强国际间合作,将金融风险金分摊至其他合作机构,借此提升国内金融机构的稳定性。在转移金融风险时,一方面,国家内部可以构建存款保险企业,金融机构以年为单位向存款保险企业上交保费,一旦金融机构由于经济原因发生倒闭,那么由存款保险企业向倒闭机构赔付一定限额的资金,让其使用此资金去补偿国民,增加国民对金融体系的信心。另一方面,国内金融结构可以与国际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在出现金融风险时,可以借助国际金融机构的帮助渡过难关。
三、结论
综上所述,完善法律法规能够对国家金融资产进行保护,构建预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金融问题,稳定市场经济可以完善市场经济结构,提升防范意识能够降低金融风险发生概率,转移金融风险有效规避金融风险。针对我国可能面对的金融风险制定对应解决策略,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梅林,浅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金融风险及应对策略[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 05):178.
[2]张强,略论当前主要的金融风险及审计应对策略[N].中国审计报,2018-09-20(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