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胆碱和血小板激活因子含量变化与血管性痴呆发生机制的相关性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sh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动态观察乙酰胆碱和血小板激活因子含量变化对血管性痴呆( vascular dementia, VD)发生机制的意义.方法 Wistar 大鼠共 30只 ,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 (A组 )和对照组 ( B组 ).模型组用 "0"号丝线间歇阻断双侧颈总动脉 10 min,共阻断双侧颈总动脉 3次 ,每次间隔 10 min,同时尾静脉放血 2 ml,对照组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用比色法和高效薄层色谱法,分别测定血管性痴呆大鼠手术后,第 2,3,5天海马乙酰胆碱( acetylcholine
其他文献
背景:目前抑郁症发病率日益趋高,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发新型高效低毒抗抑郁药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通过高通量筛选与体内试验相结合,建立寻找抗抑郁新药先导化合物的研究体系.设
目的采用神经电生理方法观察静脉注射骨髓间质干细胞 (marrow stromal cell,MSC)对血管性痴呆 (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脑长时程增强 (long- term potentiation,LTP)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