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探究式的科学教育,是小学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认为从正确认识科学探究活动,精心备课,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的习惯,处理好探究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形成探究兴趣 ,优化探究活动,就能使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有序有效。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策略
小学科学课程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探究式的科学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从而最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怎样才能有效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又是摆在各位科学教师眼前的一大难题。从事该学科多年教学与研究的我,个人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作手可以有效开展小学科学探究活动。
一 正确认识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活动是以学生亲自收集和获取资料和数据,有时也包括运用已经证实的第二手资料;在实证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分析和逻辑推理,联系自己的经验和有关的理论,通过交流、讨论、辩论和再思考等,公开研究作出判断和结论,接受质疑,不断更新和深入地科学研究活动。
教师要彻底了解探究过程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 → 推测和假设 → 设计实验 → 寻求证实 → 信息和数据处理 → 获得结论和表达。探究式科学教育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 "动手"、"动脑",结合实验材料与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大胆实践,勇于实践、探索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实践、探索。
二 注重培養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的习惯
培养学生守时的良好习惯,每个探究活动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时间一到就停,停止操作、讨论、交流。不是用等所有的小组做完、做好后才进行下一步。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在倾听同学发言时,目光紧盯说话人,不随便插嘴打断,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思考,如有疑问或补充,待其发言完毕后,如果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可以举手示意同意方可起立发表看法。
学会交流时控制音量,交流讨论时不要大声喧哗,要尽量将音量控制得最低,本组内成员能听清楚为宜,不要影响别的小组。同时让学生明白,真正的探究应该是冷静的思考,而不是表面上的热烈。
三 处理好探究活动中的各个环节
1.课前活动准备做到充分全面。
探究活动需要多少实验材料,教师在课前要充分考虑并准备好相关的各种材料,或是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充足的探究材料是探究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这里所讲的充足,是根据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活动效率而定,并不是说材料越多越好,而需做到恰到好处。
2.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探究目的和任务不明确,就会导致学生置身于探究活动之外。虽然有时学生的兴致很高,但却没有达到探究活动的目的。因此在组织探究之前要让学生明确所要探究的问题和目的,知道他们要完成的任务,并以适当的激励语言去激励他们,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讨的主动性。
3.合理组织,分工合作 。
小组合作是当今课堂组织探究活动的主要形式,一个好的分组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而一个合作意识差的小组只会阻碍每个成员的学习进程,不利于探究活动的推进。那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如何更好地实现小组的分工合作呢? 通常将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合理搭配成合作学习的小组,分工明确,每一位学生都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小组长、记录员、中心发言人、操作员、协调员等。可以让角色随时轮流互换,也可一学期搭配一次。同时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和习惯的培养。 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还要在组间巡视,了解情况、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4.指导动手操作。
教师指导,要做到适时,做到适度,指导恰如其分,能让学生说的,教师决不说,学生能观察到的,教师决不提示,学生能自己得出的,教师决不告诉。对于一些探究主题,探究方法,探究过程较复杂的探究活动,我们应在探究之前进行集体的指导,以便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成功率;教师在巡视时发现一些能力较弱的小组在探究时一定要掌握分寸,把握好学生的自主性,进行活动中个别指导。
5.引导学生交流与总结 。
科学课上的汇报的方式可以是演示、实验、展览、表演、图片、动画等生动有趣的途径,同学们可以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将问题表达出来。 交流中引导学生学会相互倾听,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和能力,养成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的习惯。
6.评价激励,使学生形成探究兴趣 。
评价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集体评价和个别评价等等。
无论什么评价方式,不仅要及时,还要真实,不能夸大其词,坚持正面的肯定与表扬,尽量避免负面的否定与批评。特别是学生创造性的见解,要及时给予肯定,表示赞赏,并使学生知道,科学学习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在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同时评价中,只要学生能够真正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即使探究没有得到预期的结论,也要肯定他们的一些做法与态度,让学生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把他们在探究中遭遇的挫折和失败转化成再探索、再学习的动力。
总之,只要我们科学教师正确认识科学探究活动,精心备课,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的习惯,处理好探究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课前活动准备做到充分全面,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任务和注意事项,合理组织,分工合作,充分动手操作,积极交流、总结、 评价激励,使学生形成探究兴趣 ,优化探究活动,就能使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有序有效。
参考文献
[1] 国培计划201,贵州省师范大,科学骨干教师培训讲稿
[2] 陈华彬,梁玲.小学科学教育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重印)
[3] 小学科学新课标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策略
小学科学课程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探究式的科学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从而最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怎样才能有效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又是摆在各位科学教师眼前的一大难题。从事该学科多年教学与研究的我,个人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作手可以有效开展小学科学探究活动。
一 正确认识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活动是以学生亲自收集和获取资料和数据,有时也包括运用已经证实的第二手资料;在实证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分析和逻辑推理,联系自己的经验和有关的理论,通过交流、讨论、辩论和再思考等,公开研究作出判断和结论,接受质疑,不断更新和深入地科学研究活动。
教师要彻底了解探究过程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 → 推测和假设 → 设计实验 → 寻求证实 → 信息和数据处理 → 获得结论和表达。探究式科学教育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 "动手"、"动脑",结合实验材料与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大胆实践,勇于实践、探索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实践、探索。
二 注重培養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的习惯
培养学生守时的良好习惯,每个探究活动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时间一到就停,停止操作、讨论、交流。不是用等所有的小组做完、做好后才进行下一步。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在倾听同学发言时,目光紧盯说话人,不随便插嘴打断,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思考,如有疑问或补充,待其发言完毕后,如果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可以举手示意同意方可起立发表看法。
学会交流时控制音量,交流讨论时不要大声喧哗,要尽量将音量控制得最低,本组内成员能听清楚为宜,不要影响别的小组。同时让学生明白,真正的探究应该是冷静的思考,而不是表面上的热烈。
三 处理好探究活动中的各个环节
1.课前活动准备做到充分全面。
探究活动需要多少实验材料,教师在课前要充分考虑并准备好相关的各种材料,或是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充足的探究材料是探究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这里所讲的充足,是根据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活动效率而定,并不是说材料越多越好,而需做到恰到好处。
2.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探究目的和任务不明确,就会导致学生置身于探究活动之外。虽然有时学生的兴致很高,但却没有达到探究活动的目的。因此在组织探究之前要让学生明确所要探究的问题和目的,知道他们要完成的任务,并以适当的激励语言去激励他们,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讨的主动性。
3.合理组织,分工合作 。
小组合作是当今课堂组织探究活动的主要形式,一个好的分组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形成良好的合作习惯,而一个合作意识差的小组只会阻碍每个成员的学习进程,不利于探究活动的推进。那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如何更好地实现小组的分工合作呢? 通常将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合理搭配成合作学习的小组,分工明确,每一位学生都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小组长、记录员、中心发言人、操作员、协调员等。可以让角色随时轮流互换,也可一学期搭配一次。同时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和习惯的培养。 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还要在组间巡视,了解情况、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4.指导动手操作。
教师指导,要做到适时,做到适度,指导恰如其分,能让学生说的,教师决不说,学生能观察到的,教师决不提示,学生能自己得出的,教师决不告诉。对于一些探究主题,探究方法,探究过程较复杂的探究活动,我们应在探究之前进行集体的指导,以便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成功率;教师在巡视时发现一些能力较弱的小组在探究时一定要掌握分寸,把握好学生的自主性,进行活动中个别指导。
5.引导学生交流与总结 。
科学课上的汇报的方式可以是演示、实验、展览、表演、图片、动画等生动有趣的途径,同学们可以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将问题表达出来。 交流中引导学生学会相互倾听,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和能力,养成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的习惯。
6.评价激励,使学生形成探究兴趣 。
评价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集体评价和个别评价等等。
无论什么评价方式,不仅要及时,还要真实,不能夸大其词,坚持正面的肯定与表扬,尽量避免负面的否定与批评。特别是学生创造性的见解,要及时给予肯定,表示赞赏,并使学生知道,科学学习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在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同时评价中,只要学生能够真正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即使探究没有得到预期的结论,也要肯定他们的一些做法与态度,让学生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把他们在探究中遭遇的挫折和失败转化成再探索、再学习的动力。
总之,只要我们科学教师正确认识科学探究活动,精心备课,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的习惯,处理好探究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课前活动准备做到充分全面,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任务和注意事项,合理组织,分工合作,充分动手操作,积极交流、总结、 评价激励,使学生形成探究兴趣 ,优化探究活动,就能使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有序有效。
参考文献
[1] 国培计划201,贵州省师范大,科学骨干教师培训讲稿
[2] 陈华彬,梁玲.小学科学教育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重印)
[3] 小学科学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