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的诱因、常规药物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住院GP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结果:感染及不规则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
【机 构】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广东省怀集县慢性病防治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的诱因、常规药物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住院GP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结果:感染及不规则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是GPP诱发或加重的重要因素.11例院外已系统应用激素者,入院后联合应用Tigason(银屑灵)(0.9mg~1 mg/kg/d)或CSA(环孢菌素A)(4 mg~5 mg/kg/d)具有协同的疗效,1 w~2 w内总有效率达90%;但随访发现3年内复发4例,其中1例继发类固醇性糖尿病合并青光眼,1例发生骨质疏松.3例GPP患者单独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蕈样肉芽肿(MF)中的端粒酶与P53的关系,分析它们在MF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的蛋白表达;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PCR-ELISA)检测
目的:探索光敏感红斑狼疮(LE)皮损形成的机理和SSA/Ro抗原表达的来源.方法:用原位切口标记法和免疫荧光法测定了19例光敏感型红斑狼疮(LE)患者新鲜皮损内自身抗原SSA/Ro表达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SP法(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COX-2和VEGF蛋白在36例CA组织和15例正常上皮组织中的表达.结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基因群与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MPC)]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单纯Uu阳性的性病门诊NGU(MPC)患者和非NGU(MPC)就诊者尿道拭子/宫颈拭子标本,通过培
目的:为研究瘢痕疙瘩Ⅰ、Ⅲ型胶原基因表达情况.方法:采用cDNA-mRNA原位杂交法观察正常皮肤、瘢痕疙瘩祛炎舒松-A(TA-A)治疗前及治疗后Ⅰ、Ⅲ型胶原基因表达情况,并进行Ⅰ型
目的:提高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比分析超声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早产儿PVL的诊断情况,以及不同时期PVL在两种方法中的特征表现。结果:超声检查对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