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下面,笔者就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谈几点做法。
一、引入情境,激发探究心理
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就尤为重要。如在教学一年级识字课《自选商场》时,笔者创设了录像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笔者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你们去过自选商场吗?今天,朱琦将带我们到自选商场逛一逛,她说‘她要买好多东西’,请你们仔细看她买了哪些商品?”接着,笔者开始放录像。录像一放完,不等笔者提问,学生就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了。由于学生初步认识了文中的九种商品名称,所以通过录像情境,把学生带入自选商场的情境中,他们就会想去了解自选商场,从而引入教学内容。
二、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心理的动因。仍以《自选商场》为例,在学生熟悉了九种商品名称以后,为了让学生学会分类,且了解自选商场购物的便利性,笔者又创设了一个教学情境,扮成“快乐自选商场的总经理”,并告诉学生:“今天,我不快乐了,因为商品卖不出去,所以现在想聘请三位优秀的售货员,重新把商品摆放整齐。”接着,笔者请三位学生当售货员,给黑板上的九种商品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通过创设这个情境,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自选商场的东西是分类摆放的,并且在自选商场购物真方便。无需教师反复强调,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小组合作,开辟自主空间
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笔者一直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为了使这种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笔者首先给学习小组制订了明确的目标,然后让各小组选择学习内容,最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三只白鹤》为例,由于这篇课文里的几个自然段结构相似,所以笔者让学生首先画出“你心中的太阳”,来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然后再选择相应的段落组织学生学习,学生在交流中情绪高涨,学生就会在朗读、交流、展示中理解和感悟文章内容,而教师只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起引导作用。
四、质疑问难,发现问题自主学习
创新思维是问题的开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古语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学生问:“这篇课文为什么以狐狸和乌鸦为题?”在初读课文后,学生又问:“课文写的是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与爱听好话有什么联系?”又如在教学《我多想去看看》时,笔者提示课题之后,学生问:“课题中的‘我’是谁?‘我’想去看什么?”等。学生正用问题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再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之后,笔者班上的骆吉祥同学提出:“老师,课题中的‘借’用的不恰当,我认为应该用‘骗’。因为借按一般理解,应该是在征得别人同意的情况下,拿别人东西再归还。可是,课文中诸葛亮借的箭并没有经过曹操的同意,也没有归还。”这位学生说得真好,笔者没有使用精心预备的教案,而是灵机一动,组织了一场辩论赛,把全班学生分成正反两方,正方说出“借箭”的理由,反方说出“骗箭”的理由。辩论双方讨论激烈,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而且很好地引导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整节课中,学生都处在积极的自主学习中,创新思维的火花时时闪耀。
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才能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余干县瑞洪镇中心小学)
一、引入情境,激发探究心理
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就尤为重要。如在教学一年级识字课《自选商场》时,笔者创设了录像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笔者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你们去过自选商场吗?今天,朱琦将带我们到自选商场逛一逛,她说‘她要买好多东西’,请你们仔细看她买了哪些商品?”接着,笔者开始放录像。录像一放完,不等笔者提问,学生就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了。由于学生初步认识了文中的九种商品名称,所以通过录像情境,把学生带入自选商场的情境中,他们就会想去了解自选商场,从而引入教学内容。
二、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心理的动因。仍以《自选商场》为例,在学生熟悉了九种商品名称以后,为了让学生学会分类,且了解自选商场购物的便利性,笔者又创设了一个教学情境,扮成“快乐自选商场的总经理”,并告诉学生:“今天,我不快乐了,因为商品卖不出去,所以现在想聘请三位优秀的售货员,重新把商品摆放整齐。”接着,笔者请三位学生当售货员,给黑板上的九种商品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通过创设这个情境,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自选商场的东西是分类摆放的,并且在自选商场购物真方便。无需教师反复强调,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小组合作,开辟自主空间
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笔者一直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为了使这种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笔者首先给学习小组制订了明确的目标,然后让各小组选择学习内容,最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三只白鹤》为例,由于这篇课文里的几个自然段结构相似,所以笔者让学生首先画出“你心中的太阳”,来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然后再选择相应的段落组织学生学习,学生在交流中情绪高涨,学生就会在朗读、交流、展示中理解和感悟文章内容,而教师只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起引导作用。
四、质疑问难,发现问题自主学习
创新思维是问题的开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古语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学生问:“这篇课文为什么以狐狸和乌鸦为题?”在初读课文后,学生又问:“课文写的是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与爱听好话有什么联系?”又如在教学《我多想去看看》时,笔者提示课题之后,学生问:“课题中的‘我’是谁?‘我’想去看什么?”等。学生正用问题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再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之后,笔者班上的骆吉祥同学提出:“老师,课题中的‘借’用的不恰当,我认为应该用‘骗’。因为借按一般理解,应该是在征得别人同意的情况下,拿别人东西再归还。可是,课文中诸葛亮借的箭并没有经过曹操的同意,也没有归还。”这位学生说得真好,笔者没有使用精心预备的教案,而是灵机一动,组织了一场辩论赛,把全班学生分成正反两方,正方说出“借箭”的理由,反方说出“骗箭”的理由。辩论双方讨论激烈,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而且很好地引导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整节课中,学生都处在积极的自主学习中,创新思维的火花时时闪耀。
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才能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余干县瑞洪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