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六七岁,男孩子青春叛逆的时期,他在天桥兢兢业业卖螃蟹,这一阶段,他被称为“北京小倒爷”;二十出头,青年正当求学或刚走出校门,他已果断砸掉令人羡慕的“铁饭碗”选择“下海淘沙”,这一阶段,他屡败屡战;二十五岁,大多数人还迷惑于人生的方向,几经商海沉浮的他已开始真正积累资本,这一阶段,他稳扎稳打;三十岁,抓住一个时机,他敏锐进军采暖行业,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散热器专业超市,从这时起,他迈向了成功!
如今,身价过亿的他,事业版图遍布全国10多个省市并仍在有计划地继续扩张。
王丰很忙,用他助理的话说,就是“非常忙,特别忙”。而这一点,记者也从与王丰约谈采访前后的匆匆中深刻体会到了。几经周折,在一个冬日下午,记者终于与刚开完会回来的王丰面对面了。
“YBC创业青年”的导师
王丰忙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因为他的社会职务很多。不过,在王丰众多的社会职务中,他最看重的还是北京地区“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outh Business China,YBC)创业导师”这个称号。
2005年,北京市团委找到已经是优秀企业家的王丰,希望他当青年创业的导师。王丰当时并不清楚YBC是什么,但他还是一口答应了下来,用他自己的话说:“有团市委的推荐,相信组织,就去了。”
随着自己加入YBC,王丰才逐渐了解到这一项目的深刻意义。YBC是2003年11月由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等7家机构倡导发起的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 Youth Business China)项目的简称,是一个旨在帮助青年创业的全国性公益项目,通过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工商界的资源,为创业青年提供导师辅导及资金、技术、网络支持,帮助青年成功创业。北京地区的YBC项目每年评审几十个创业项目,如果获得通过,提出创业项目的青年可获得数额五万元的三年无息贷款。
作为北京地区首批YBC创业导师,王丰的任务之一是对创业青年提供一对一的帮扶。经过四年时间,王丰已经成功地帮助几个青年走上了事业坦途,同时还和YBC项目中的十几个年轻人保持着密切联系,他们中有种毛豆的、有教老外学汉语的、有做礼品的、有开快餐的,还有搞摄影的。
王丰说,年轻人的创业激情需要鼓勵,但是年轻人的创业冲动更需要引导。曾经有个北京小伙干了好几年旅游公司,有段时间却突然说想去内蒙古做建材,结果被王丰阻止了。在王丰看来,抓得住的才叫机遇,抓不住的只能叫做想法。这个年轻人的资源在北京,到了内蒙古背井离乡,需要从头开始,虽说暂时有个商机,但可能会抓不住。最后这位年轻人没有去,仍然坚持做跟自身资源相关的事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从2005年到现在,王丰担任“YBC创业导师”已届四个年头,这份头衔带给他的不是利润,不是商机,而是责任。访谈中,王丰诚恳地对记者说,他非常乐意帮助这些年轻人,把自己的经验讲给他们听,使他们少走弯路。王丰的这份无私和热忱除了缘于他本身性格使然外,还跟他自己早期的经历有关。
卖螃蟹的少年,“吃螃蟹”的青年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如果你偶然路过北京清华大学附近的某天桥,你可能会看到一个卖螃蟹的少年,这个人就是王丰。
1971年,王丰出生于北京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读完小学后,他考取了清华大学附属实验技术中专。这所中专学校与其他学校有点儿不同,那就是它处在清华大学的校园内。清华浓郁的学习氛围无形之中感染着王丰,清华学子自强不息、勤工俭学的风气也触动着王丰。那时正值市场经济刚刚发展,王丰开始一边发奋读书,一边利用寒暑假时间勤工俭学,干起了“小倒爷”。王丰说他挣的第一个100元钱是卖螃蟹的钱,本钱则是当时母亲给的两个多月的生活费——67块钱。除了卖螃蟹,17岁的王丰还卖过贺年卡、卖过晚报、卖过冰棍。
这些行为看似偶然,但却也蕴含着必然——也许正是性格的不安分和中专时期的环境和经历才让王丰做出了一个别人意想不到的选择。
1991年,中专毕业的王丰被分配到国家机电部下属的一个研究所当技术员。这份工作既体面又稳定,令他的同班同学羡慕不已。但是干不到一年多,王丰就给领导打了辞职报告——他要“下海”。“我不甘心只做技术员,因为这样基本上可以看到自己四十岁、五十岁的人生,我觉得不甘心。”多年以后,王丰面对记者如是说。
辞职的时候正是1992年,那一年,党的十四大正式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那年秋天,王丰在中关村稻香园租了一间地下室,开了一家经营电子产品的小店,从这里起步,王丰开始不断地尝试吃各种“螃蟹”。
由于经营得法,卖电子产品让王丰赚了些钱,他开始不甘心干个体户小打小闹了。1993年,王丰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又找人东拼西凑了11万元,注册了“圣火”这个牌子,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公司成立后,一开始是做锅炉清洗除垢、水处理等服务业务,后来还做过老憨除垢液的生产,销售过电动自行车,但是,经营两年后,由于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公司资金链出现断裂,按照王丰的说法:“转着转着就转不动了。”当时公司亏损达80多万元,员工由原来的30多人减少到了包括王丰自己在内的两个人,办公地点也由原来位于东三环附近的通广大厦搬到了自己东单家的一个“小破院”。80多万对于当时的王丰来说是一笔超额巨款,他无力还清,也觉得没脸见人。但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强,王丰开始总结经验教训,准备东山再起。
上一次的失败让王丰认识到,必须专心经营一项业务,这一次王丰看中了那时候刚刚兴起的物业公司。1995年,王丰将自己的创业基地从海淀转移到丰台,创办了“圣安和平物业公司”。公司租下的房子除一部分自用外,他都转租给了别人,当上了“二房东”。在物业这块领地里,王丰细心经营了五年,再一次积累起一笔资金。但王丰也知道,做物业不是他最终的目的,蓄势待发的他即将要吃到人生中最大的一只“螃蟹”……
“圣火”燎原的企业家
“圣火”,英文名Sunfire,取义“太阳之火”。太阳之火在王丰的带领下迅速燎原。
2000年,国家改革供暖政策的信息一发布,王丰就凭着敏锐的嗅觉发现了商机。当时供暖行业改革的指导性意见明确提出:谁投资谁受益,谁用热谁付费。说干就干,王丰率先在丰台北路开办了专营采暖锅炉的市场。
随着商品房建设和销售的提速,王丰又看到了家用暖气片求新颖上档次的趋势,于是经过半年的市场调研,2001年10月,他又在丰台北路开了 “圣火暖气超市”,全国第一家散热器专业超市从此诞生。
确定了事业的发展方向以后,王丰就开始放开手脚地干。但是“圣火采暖”的经营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仅2001年到2004年三年时间,“圣火采暖”就经历过两场生死考验。
2003年,非典肆虐,人们出行减少,商店相当的不景气,这直接导致王丰的圣火暖气超市三四个月一分钱收入都没有。但是房租照交,员工工资照开,同时还要保证员工不流失,解决每个人的吃饭住宿问题,及买各种防护和消毒的药品。“那个时候是很难的。”王丰回忆说。
如果说上一场考验是一种人力无法阻止的社会性灾难的话,王丰遇到的第二场灾难则险些将他一手养大的“圣火”品牌彻底摧毁。2004年,“圣火”代理了一个欧洲生产的知名散热器品牌,销售得很好,一下子就卖了好几百万,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却不断有客户反映该产品有渗漏水问题。王丰立即找专家请教,这才发现,由于水质等原因,中国生产的光热散热器、铝质散热器都要求做防腐,而欧洲生产的这批铝质散热器没有做防腐,导致这批产品在中国水土不服。原因查清了,王丰希望能够找到该产品的代理商跟自己共同承担责任,可是哪里还找得到人?在这万分紧张的时刻,王丰果断地做出了一个决定:只要是购买了圣火销售的没做防腐的欧洲产铝制散热器,都可以免费来替换成优质的铜铝复合防腐散热器。为此,王丰公司损失了两百多万。而那时,圣火公司正处于扩大再生产的关键时期,资金链本来就不牢,做出那样的决定需要很大的勇气。
然而,让王丰没料到的是,圣火在这次危机中表现出的诚实、负责,使“圣火”品牌的声誉得到极大提升,“买暖气到圣火,圣火负全责”的口碑不胫而走。王丰的事业开始如日中天,在采暖设备的销售方面,自2004年以后“圣火“始终保持北京地区第一名。2005年,王丰又涉足实业,着手生产“圣火”牌暖通产品。
谈到企业成长过程中经受的考验,王丰说:“每个企业如果没有经历过生死考验,是不会长大的。就像孩子长大肯定要摔跤,摔跤是正常的,不摔跤才是不正常的。这个时候要坚信一定能够克服。”
如今,“圣火采暖”已发展至7家分公司,有专门卖采暖设备的圣火采暖超市,有专门负责采暖安装的圣火安德瑞安装公司,有专门做地暖的圣火地暖公司,有专门生产采暖设备的圣火采暖设备有限公司,还有全国营销中心、北京营销中心、工程中心。在大本营北京,圣火有80家专卖店,11家直营店,另外还有100多家专卖店,遍布上海、湖北、山西等全国十多个省市。“未来五年之内圣火采暖还将在100个城市构建“百城百店、暖连天下”的全国营销格局。”王丰充满自信地说。
除了暖通产品的生产营销以外,王丰的北京圣火科贸有限公司旗下还拥有物业、广告、软件开发等子公司。2010年,朝阳区十里河建材一条街占地一万六千平米的专营广东家具的“龙凤之家广东家具北京总部基地”也将华丽问世。
事业的疆土越拓越宽,“圣火”已呈燎原之势。
对话:理想、策略、行动、坚持
记者:站在企业雇主的立场,您的用人标准是什么?
王丰:干事业打天下就应该多用年轻人,我也喜欢用年轻人,我们公司的员工大部分都是25岁左右。我非常愿意为有潜力的员工提供非常有竞争力的薪水,因为虽然有的人才很贵,但是他很有能量和才华,能为公司创造更多的效益,所以实际上他是最便宜的,是几乎没有成本的。
作为一名企业雇主,我有一个基本的用人的概念,那就是,有德有才要重用,无德无才不能用,有德无才可以培养用,有才无德慎重用。
记者:现在有一个新词叫做“蚁族”,指那些居住在城中村的、工资不高的刚毕业的大学生群体。您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该怎样做一个奋进的“蚁族成员”?
王丰:我觉得“蚁族”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大多数人成长的一个必然过程,对于这些“蚁族”的学生朋友来说,我的建议是骑驴找马。如果只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那你找到好的工作再换,因为你毕竟要吃饭、穿衣服、交房租、过年给家里人寄钱。这个时候你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寻找商机。最重要的是不要灰心,要相信自己,“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要轻易向命运低头,要不断增强自己生存的能力,增强自己不可替代的生存本领,不断向自己的老同事及优秀的人学习,不断用微薄的收入去挤出一些钱更新知识,我相信机遇就在不远的拐弯处。另外,越是在困难的时期,越应该遵守做人的道德底线。
我想送大学生朋友们四组词,也是我们圣火的企业理念:理想、策略、行动、坚持。人活着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有了理想之后就要有实现的策略,有了策略后要去行动,执行过程中一定要懂得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衡量一个优秀企业家的标准,一是看他能不能挣钱,二是看他如何花钱”。站在事业的顶峰,王丰对优秀企业家有着自己的理解。伴随着年龄和财富的增长,王丰变得越来越忙,而其中一项正是忙“花钱”—— 人们总能在各种公益场合碰见王丰。多年来,圣火这个资本不算雄厚的中小企业已为公益和慈善事业捐款捐物达500多万元。
王丰说,给公司取名“圣火”还有一个寓意,那就是这是温暖关爱之火。
人物链接
王丰,1971年出生,北京市人,中國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现任北京圣火科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团中央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创业导师。2000年,创建了全国第一家专业的暖气超市,被誉为“中国采暖流通业第一人”、“采暖流通行业的领军人物”。
如今,身价过亿的他,事业版图遍布全国10多个省市并仍在有计划地继续扩张。
王丰很忙,用他助理的话说,就是“非常忙,特别忙”。而这一点,记者也从与王丰约谈采访前后的匆匆中深刻体会到了。几经周折,在一个冬日下午,记者终于与刚开完会回来的王丰面对面了。
“YBC创业青年”的导师
王丰忙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因为他的社会职务很多。不过,在王丰众多的社会职务中,他最看重的还是北京地区“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outh Business China,YBC)创业导师”这个称号。
2005年,北京市团委找到已经是优秀企业家的王丰,希望他当青年创业的导师。王丰当时并不清楚YBC是什么,但他还是一口答应了下来,用他自己的话说:“有团市委的推荐,相信组织,就去了。”
随着自己加入YBC,王丰才逐渐了解到这一项目的深刻意义。YBC是2003年11月由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等7家机构倡导发起的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 Youth Business China)项目的简称,是一个旨在帮助青年创业的全国性公益项目,通过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工商界的资源,为创业青年提供导师辅导及资金、技术、网络支持,帮助青年成功创业。北京地区的YBC项目每年评审几十个创业项目,如果获得通过,提出创业项目的青年可获得数额五万元的三年无息贷款。
作为北京地区首批YBC创业导师,王丰的任务之一是对创业青年提供一对一的帮扶。经过四年时间,王丰已经成功地帮助几个青年走上了事业坦途,同时还和YBC项目中的十几个年轻人保持着密切联系,他们中有种毛豆的、有教老外学汉语的、有做礼品的、有开快餐的,还有搞摄影的。
王丰说,年轻人的创业激情需要鼓勵,但是年轻人的创业冲动更需要引导。曾经有个北京小伙干了好几年旅游公司,有段时间却突然说想去内蒙古做建材,结果被王丰阻止了。在王丰看来,抓得住的才叫机遇,抓不住的只能叫做想法。这个年轻人的资源在北京,到了内蒙古背井离乡,需要从头开始,虽说暂时有个商机,但可能会抓不住。最后这位年轻人没有去,仍然坚持做跟自身资源相关的事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从2005年到现在,王丰担任“YBC创业导师”已届四个年头,这份头衔带给他的不是利润,不是商机,而是责任。访谈中,王丰诚恳地对记者说,他非常乐意帮助这些年轻人,把自己的经验讲给他们听,使他们少走弯路。王丰的这份无私和热忱除了缘于他本身性格使然外,还跟他自己早期的经历有关。
卖螃蟹的少年,“吃螃蟹”的青年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如果你偶然路过北京清华大学附近的某天桥,你可能会看到一个卖螃蟹的少年,这个人就是王丰。
1971年,王丰出生于北京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读完小学后,他考取了清华大学附属实验技术中专。这所中专学校与其他学校有点儿不同,那就是它处在清华大学的校园内。清华浓郁的学习氛围无形之中感染着王丰,清华学子自强不息、勤工俭学的风气也触动着王丰。那时正值市场经济刚刚发展,王丰开始一边发奋读书,一边利用寒暑假时间勤工俭学,干起了“小倒爷”。王丰说他挣的第一个100元钱是卖螃蟹的钱,本钱则是当时母亲给的两个多月的生活费——67块钱。除了卖螃蟹,17岁的王丰还卖过贺年卡、卖过晚报、卖过冰棍。
这些行为看似偶然,但却也蕴含着必然——也许正是性格的不安分和中专时期的环境和经历才让王丰做出了一个别人意想不到的选择。
1991年,中专毕业的王丰被分配到国家机电部下属的一个研究所当技术员。这份工作既体面又稳定,令他的同班同学羡慕不已。但是干不到一年多,王丰就给领导打了辞职报告——他要“下海”。“我不甘心只做技术员,因为这样基本上可以看到自己四十岁、五十岁的人生,我觉得不甘心。”多年以后,王丰面对记者如是说。
辞职的时候正是1992年,那一年,党的十四大正式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那年秋天,王丰在中关村稻香园租了一间地下室,开了一家经营电子产品的小店,从这里起步,王丰开始不断地尝试吃各种“螃蟹”。
由于经营得法,卖电子产品让王丰赚了些钱,他开始不甘心干个体户小打小闹了。1993年,王丰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又找人东拼西凑了11万元,注册了“圣火”这个牌子,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公司成立后,一开始是做锅炉清洗除垢、水处理等服务业务,后来还做过老憨除垢液的生产,销售过电动自行车,但是,经营两年后,由于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公司资金链出现断裂,按照王丰的说法:“转着转着就转不动了。”当时公司亏损达80多万元,员工由原来的30多人减少到了包括王丰自己在内的两个人,办公地点也由原来位于东三环附近的通广大厦搬到了自己东单家的一个“小破院”。80多万对于当时的王丰来说是一笔超额巨款,他无力还清,也觉得没脸见人。但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强,王丰开始总结经验教训,准备东山再起。
上一次的失败让王丰认识到,必须专心经营一项业务,这一次王丰看中了那时候刚刚兴起的物业公司。1995年,王丰将自己的创业基地从海淀转移到丰台,创办了“圣安和平物业公司”。公司租下的房子除一部分自用外,他都转租给了别人,当上了“二房东”。在物业这块领地里,王丰细心经营了五年,再一次积累起一笔资金。但王丰也知道,做物业不是他最终的目的,蓄势待发的他即将要吃到人生中最大的一只“螃蟹”……
“圣火”燎原的企业家
“圣火”,英文名Sunfire,取义“太阳之火”。太阳之火在王丰的带领下迅速燎原。
2000年,国家改革供暖政策的信息一发布,王丰就凭着敏锐的嗅觉发现了商机。当时供暖行业改革的指导性意见明确提出:谁投资谁受益,谁用热谁付费。说干就干,王丰率先在丰台北路开办了专营采暖锅炉的市场。
随着商品房建设和销售的提速,王丰又看到了家用暖气片求新颖上档次的趋势,于是经过半年的市场调研,2001年10月,他又在丰台北路开了 “圣火暖气超市”,全国第一家散热器专业超市从此诞生。
确定了事业的发展方向以后,王丰就开始放开手脚地干。但是“圣火采暖”的经营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仅2001年到2004年三年时间,“圣火采暖”就经历过两场生死考验。
2003年,非典肆虐,人们出行减少,商店相当的不景气,这直接导致王丰的圣火暖气超市三四个月一分钱收入都没有。但是房租照交,员工工资照开,同时还要保证员工不流失,解决每个人的吃饭住宿问题,及买各种防护和消毒的药品。“那个时候是很难的。”王丰回忆说。
如果说上一场考验是一种人力无法阻止的社会性灾难的话,王丰遇到的第二场灾难则险些将他一手养大的“圣火”品牌彻底摧毁。2004年,“圣火”代理了一个欧洲生产的知名散热器品牌,销售得很好,一下子就卖了好几百万,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却不断有客户反映该产品有渗漏水问题。王丰立即找专家请教,这才发现,由于水质等原因,中国生产的光热散热器、铝质散热器都要求做防腐,而欧洲生产的这批铝质散热器没有做防腐,导致这批产品在中国水土不服。原因查清了,王丰希望能够找到该产品的代理商跟自己共同承担责任,可是哪里还找得到人?在这万分紧张的时刻,王丰果断地做出了一个决定:只要是购买了圣火销售的没做防腐的欧洲产铝制散热器,都可以免费来替换成优质的铜铝复合防腐散热器。为此,王丰公司损失了两百多万。而那时,圣火公司正处于扩大再生产的关键时期,资金链本来就不牢,做出那样的决定需要很大的勇气。
然而,让王丰没料到的是,圣火在这次危机中表现出的诚实、负责,使“圣火”品牌的声誉得到极大提升,“买暖气到圣火,圣火负全责”的口碑不胫而走。王丰的事业开始如日中天,在采暖设备的销售方面,自2004年以后“圣火“始终保持北京地区第一名。2005年,王丰又涉足实业,着手生产“圣火”牌暖通产品。
谈到企业成长过程中经受的考验,王丰说:“每个企业如果没有经历过生死考验,是不会长大的。就像孩子长大肯定要摔跤,摔跤是正常的,不摔跤才是不正常的。这个时候要坚信一定能够克服。”
如今,“圣火采暖”已发展至7家分公司,有专门卖采暖设备的圣火采暖超市,有专门负责采暖安装的圣火安德瑞安装公司,有专门做地暖的圣火地暖公司,有专门生产采暖设备的圣火采暖设备有限公司,还有全国营销中心、北京营销中心、工程中心。在大本营北京,圣火有80家专卖店,11家直营店,另外还有100多家专卖店,遍布上海、湖北、山西等全国十多个省市。“未来五年之内圣火采暖还将在100个城市构建“百城百店、暖连天下”的全国营销格局。”王丰充满自信地说。
除了暖通产品的生产营销以外,王丰的北京圣火科贸有限公司旗下还拥有物业、广告、软件开发等子公司。2010年,朝阳区十里河建材一条街占地一万六千平米的专营广东家具的“龙凤之家广东家具北京总部基地”也将华丽问世。
事业的疆土越拓越宽,“圣火”已呈燎原之势。
对话:理想、策略、行动、坚持
记者:站在企业雇主的立场,您的用人标准是什么?
王丰:干事业打天下就应该多用年轻人,我也喜欢用年轻人,我们公司的员工大部分都是25岁左右。我非常愿意为有潜力的员工提供非常有竞争力的薪水,因为虽然有的人才很贵,但是他很有能量和才华,能为公司创造更多的效益,所以实际上他是最便宜的,是几乎没有成本的。
作为一名企业雇主,我有一个基本的用人的概念,那就是,有德有才要重用,无德无才不能用,有德无才可以培养用,有才无德慎重用。
记者:现在有一个新词叫做“蚁族”,指那些居住在城中村的、工资不高的刚毕业的大学生群体。您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该怎样做一个奋进的“蚁族成员”?
王丰:我觉得“蚁族”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大多数人成长的一个必然过程,对于这些“蚁族”的学生朋友来说,我的建议是骑驴找马。如果只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那你找到好的工作再换,因为你毕竟要吃饭、穿衣服、交房租、过年给家里人寄钱。这个时候你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寻找商机。最重要的是不要灰心,要相信自己,“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要轻易向命运低头,要不断增强自己生存的能力,增强自己不可替代的生存本领,不断向自己的老同事及优秀的人学习,不断用微薄的收入去挤出一些钱更新知识,我相信机遇就在不远的拐弯处。另外,越是在困难的时期,越应该遵守做人的道德底线。
我想送大学生朋友们四组词,也是我们圣火的企业理念:理想、策略、行动、坚持。人活着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有了理想之后就要有实现的策略,有了策略后要去行动,执行过程中一定要懂得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衡量一个优秀企业家的标准,一是看他能不能挣钱,二是看他如何花钱”。站在事业的顶峰,王丰对优秀企业家有着自己的理解。伴随着年龄和财富的增长,王丰变得越来越忙,而其中一项正是忙“花钱”—— 人们总能在各种公益场合碰见王丰。多年来,圣火这个资本不算雄厚的中小企业已为公益和慈善事业捐款捐物达500多万元。
王丰说,给公司取名“圣火”还有一个寓意,那就是这是温暖关爱之火。
人物链接
王丰,1971年出生,北京市人,中國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现任北京圣火科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团中央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创业导师。2000年,创建了全国第一家专业的暖气超市,被誉为“中国采暖流通业第一人”、“采暖流通行业的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