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就目前的应用型高校转型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部分高校追求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却忽略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分析了高校在教育中人文素養缺失的现状和原因,提出了应用型高校应以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作为载体和工具,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大学英语 人文素质
一、背景
2014年,国家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此举被许多教育界人士视为“中国应用技术大学时代正悄然来临”。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应用为本,其培养目标有职业性、实用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然而,许多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的理解往往忽略人文教育的作用,导致学生极易把作为人文精神传播的载体——大学英语,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软工夫”。其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近期,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新的指南将大学英语的“人文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指出:“人文和技术好比是人的两条腿,离开了哪一条人都是不均衡的。人文和技术并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人文主义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蕴含于人文社会科学中,对人类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的关怀,以“人”为本,是人类普遍的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自身存在的价值、意义、理想、人格以及道德情操的追求。人主义教育观强调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特别关注人的智力和情感发展。将人文主义教育观应用于外语教育的始作俑者是莫斯考威兹(Gertrude Moskowitz )认为,人文主义教育一定要把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知融于他正在学习的目的语中,强调教育目的是彰显每个人的独特之处,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充分发挥人的最大潜能。新时代应用型大学的教育培养学生应当具备完整高尚的人格、积极的人生追求、坚毅的品质和不断创新的意识,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心灵”积淀。
三、应用型高校人文素养缺失现状
1.社会环境对人文精神的影响。当今世界经济高度增长,大众文化蓬勃发展。然而,当前我国人文精神的现状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现象: 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精神文化世俗化,人文知识匮乏,人文修养浅薄,人生追求低俗,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异化。造成应用型高校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偏向功利化,将学习目标放在涉及到毕业和就业的专业课程,不重视人文教育类课程,出勤率低;只注重做事,轻视做人,注重个人进步,轻视团队合作,人文社会环境恶化,学生无法再以平和的心态接受人文教育的洗礼与感化。但是无论现在如何变化,只有具备积极的进取心、远大的理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才是培养未来合格人才的走向,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的依然是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浸泽。
2.学校教育理念对人文素质培养的忽视。随着众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型,以及就业压大的不断增加,促使应用型高校倚重于职业性和操作性,技能至上,岗位唯尚,忽视了学生的人格素养、道德品质、审美情趣的全面发展,忘却了“大学”的内在逻辑,忽视了博雅通识是“大学之道”。
3.学生自身人文素养的欠缺。除了社会的影响和学校培养理念对人文教育的缺失,应用型高校部分学生在学习生涯中人文素养淡化,加之从高中开始文理分科,使很多理科学生从高中对文、史、哲的基本事实缺乏了解,没有国内外经典著作的有效引导,没有系统的阅读规划习惯,对国内外的人文、地理、文化习俗等不了解;知识结构封闭、单一;在个人理想和对大学长期规划方面,意识模糊,缺乏的社会责任感,突出地表现为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关注与思考,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环境保护责任感缺失,缺乏感恩的心等等。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伦理学使人庄重……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因此,应用型高校学生应该平衡自己的知识结构,认识到基础性人文素质的重要性,通过人文知识中蕴含的无形精神力量滋润个人的人格、理想道德、价值观的不断完善。
四、大学英语是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工具
大学英语是大部分高校的必修课之一,既是人文内涵丰富的语言学科,也是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和载体。大学英语教学活动是以语言特征为基础,全面培育人的最基础的社会生存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同时,通过外语教育的力量展现,培养受教育者的社会所需要的同他人交往、交流的对话能力、讨论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表述能力、文化传承能力。通过中西语言文化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民族意识,激发他们爱国主义情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省意识、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和探究精神等能力;注重中西道德价值观的整合与互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通过专题讲座、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社会调查等外语课外延伸活动来进行德育教育。在对待西方道德问题上,应避免采取非此即彼的极端态度,要正确地分析、学习、借鉴、吸收和利用,使大学英语教育真正做到“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个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参考文献:
[1]邹心胜.大学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3(10).
作者简介:曾薇薇,硕士,武汉东湖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大学英语 人文素质
一、背景
2014年,国家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此举被许多教育界人士视为“中国应用技术大学时代正悄然来临”。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应用为本,其培养目标有职业性、实用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然而,许多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的理解往往忽略人文教育的作用,导致学生极易把作为人文精神传播的载体——大学英语,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软工夫”。其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近期,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新的指南将大学英语的“人文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指出:“人文和技术好比是人的两条腿,离开了哪一条人都是不均衡的。人文和技术并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人文主义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蕴含于人文社会科学中,对人类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的关怀,以“人”为本,是人类普遍的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自身存在的价值、意义、理想、人格以及道德情操的追求。人主义教育观强调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特别关注人的智力和情感发展。将人文主义教育观应用于外语教育的始作俑者是莫斯考威兹(Gertrude Moskowitz )认为,人文主义教育一定要把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知融于他正在学习的目的语中,强调教育目的是彰显每个人的独特之处,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充分发挥人的最大潜能。新时代应用型大学的教育培养学生应当具备完整高尚的人格、积极的人生追求、坚毅的品质和不断创新的意识,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心灵”积淀。
三、应用型高校人文素养缺失现状
1.社会环境对人文精神的影响。当今世界经济高度增长,大众文化蓬勃发展。然而,当前我国人文精神的现状却出现了令人担忧现象: 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精神文化世俗化,人文知识匮乏,人文修养浅薄,人生追求低俗,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异化。造成应用型高校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偏向功利化,将学习目标放在涉及到毕业和就业的专业课程,不重视人文教育类课程,出勤率低;只注重做事,轻视做人,注重个人进步,轻视团队合作,人文社会环境恶化,学生无法再以平和的心态接受人文教育的洗礼与感化。但是无论现在如何变化,只有具备积极的进取心、远大的理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才是培养未来合格人才的走向,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的依然是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浸泽。
2.学校教育理念对人文素质培养的忽视。随着众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型,以及就业压大的不断增加,促使应用型高校倚重于职业性和操作性,技能至上,岗位唯尚,忽视了学生的人格素养、道德品质、审美情趣的全面发展,忘却了“大学”的内在逻辑,忽视了博雅通识是“大学之道”。
3.学生自身人文素养的欠缺。除了社会的影响和学校培养理念对人文教育的缺失,应用型高校部分学生在学习生涯中人文素养淡化,加之从高中开始文理分科,使很多理科学生从高中对文、史、哲的基本事实缺乏了解,没有国内外经典著作的有效引导,没有系统的阅读规划习惯,对国内外的人文、地理、文化习俗等不了解;知识结构封闭、单一;在个人理想和对大学长期规划方面,意识模糊,缺乏的社会责任感,突出地表现为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关注与思考,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环境保护责任感缺失,缺乏感恩的心等等。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伦理学使人庄重……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因此,应用型高校学生应该平衡自己的知识结构,认识到基础性人文素质的重要性,通过人文知识中蕴含的无形精神力量滋润个人的人格、理想道德、价值观的不断完善。
四、大学英语是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工具
大学英语是大部分高校的必修课之一,既是人文内涵丰富的语言学科,也是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和载体。大学英语教学活动是以语言特征为基础,全面培育人的最基础的社会生存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同时,通过外语教育的力量展现,培养受教育者的社会所需要的同他人交往、交流的对话能力、讨论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表述能力、文化传承能力。通过中西语言文化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民族意识,激发他们爱国主义情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省意识、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和探究精神等能力;注重中西道德价值观的整合与互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通过专题讲座、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社会调查等外语课外延伸活动来进行德育教育。在对待西方道德问题上,应避免采取非此即彼的极端态度,要正确地分析、学习、借鉴、吸收和利用,使大学英语教育真正做到“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个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参考文献:
[1]邹心胜.大学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3(10).
作者简介:曾薇薇,硕士,武汉东湖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