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邓湘子,《小学生导刊》编辑部主任
嘉 宾:汤素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龚旭东,《三湘都市报》副总编辑,儿童文学评论家
主题刊是独特的策划
邓湘子:《小学生导刊》追求“动起来,活起来”的办刊风格,从2004年开始,把寒暑假合刊策划成主题刊,整本刊做一个主题的内容。我们做过“走遍三湘四水”“让孩子和阅读手拉手”“美好的传统节日”“美丽的月亮升起来”等主题,反响还不错。你们一直热情支持《小学生导刊》,对儿童教育有深入的关注和研究。请问二位怎样看待我们的主题刊?
汤素兰:主题刊是非常好的策划。我原来也做过刊物,每期有一个主题童话,我觉得可以起到引领阅读的作用。我们面对的东西太多了,如果有一个主题来引领,孩子们的阅读也就有了一个线索。找到一个好的主题,作为一期刊物的灵魂,引出一个巨大的美妙的世界,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策划。
龚旭东:我觉得主题刊体现了你们的策划意识。现在做刊物很难,难在找到好的策划。你们有自己的想法,策划孩子们感兴趣的主题刊,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这是非常好的。这个做法是《小学生导刊》很独特的东西,我希望你们能够保持。
用问号引导孩子去行动
邓湘子:“问号带我去探索”这期主题刊,是想告诉孩子们,既要敢于提出问题,还要学会去解决问题。我们每做一期主题刊,都是提前半年策划,先开展一个征文活动,让孩子们广泛地参与。从这次收到的征文里,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城里孩子提出的问题,解决方式主要是利用“百度”搜索答案。他们从问题到答案,往往比较简单。农村孩子提出的问题更贴近大自然,如天气啊,农业生产啊,动植物啊。他们通过做一些事情来获得答案,体验更丰富。对这个现象,请问你们有什么看法?
汤素兰:最近这半年,我去了好几个省的十多所学校,有一个很强烈的感受,现在的孩子说话都说得一套一套的。你跟他提出一个问题,他说起来像报纸上的社论一样,能够说得很多,但是落实到他自己,他特别没招。我问:“你怎么办?”他能回答的就很少。
邓湘子:你的意思是,孩子知道的信息很多,行动却很少。
汤素兰:对。我问孩子:“你怎么办?”我是想说,你去做,是更加重要的。我觉得现在的孩子,书本给他们的知识已经很多,和大自然的接触太少了,他们生命当中经历的事情太表面化了。我现在特别鼓励我的小孩多参加体育锻炼,即使在锻炼中受点小伤,他也能知道身体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我们小时候,上山砍柴、采蘑菇,被毛虫咬过,手红肿起来。我觉得现在的孩子除了生病或者体育锻炼,很少知道身体的感觉。你们这期主题刊重点要做的,就是用问号引导孩子去行动,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身体的生长和心灵的生长要同步,才能带来生活的智慧。
让孩子的生命体验更丰富
龚旭东:我觉得汤教授说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孩子们的生命体验越来越薄弱,越来越苍白。大人允许一个10岁的孩子单独活动的空间,与20年前比起来,现在大为缩减。现在的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的参照,越来越往虚拟的空间发展,他们的生活看起来很丰富,但多数经验是来自互联网。他们眼界开阔,接受的信息很多,但是体验很少。
邓湘子:现在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太少了。
龚旭东:我们小时候,自己动手做玩具,做有身体接触的游戏,如打陀螺、挤油渣、老鹰抓小鸡,等等。现在网络聊天不用见面,孩子们眼界很开阔,接收的信息是海量的,但是他们内心的体验是很苍白、很薄弱的。所以,我希望把我的孩子送到一个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没有厕所只有茅坑的地方,希望他到这么一个地方去体验一段时间的生活,他的感受会不一样。我小时候虽然是城市的孩子,但是学校组织我们到农村去,插秧、挑大粪,住到农民家里,体验农村的生活。
邓湘子:那时去农村的经历,对你现在有什么影响?
龚旭东:加深了对生活的体验,丰富了我们对生命状态的了解。现在的孩子缺乏这种体验,他对生活的体验是很简单的,所以他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想问题的角度是很单一的。一个人的经历越丰富,他思考问题的时候,角度会多一些。每个人经历不一样,对生命体验的丰富度和宽度是不一样的。你们做“问号带我去探索”主题刊,应该更多地选择体验性强的问题,视野要广阔。
引导孩子动手动脑
解决问题
汤素兰:你们这一期刊物中,孩子们提出的问号有哪些呢?
刘汝兰:我们中年级从生活中的问号、课堂里的问号、大自然的问号来做。
周 静:高年级版希望小读者了解大自然,学会学习,关注科学现象。我编辑的是关于大自然的部分,就是要引导孩子通过提出问题,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汤素兰:你举一个例子,有一些什么样的问题。
周 静:比如,小读者提出“螃蟹为什么要横着走”“人的长相为什么不一样”等问题。
汤素兰:刊物从问号来引导小读者的探索行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但是“螃蟹为什么横着走”这样的问题,回答都是纯科学的。从“百度”搜索,从《十万个为什么》里,一下就能找到答案。找答案很简单,它的价值是有限的。我觉得,问号的含金量要更加丰富才好。问题能够引发人的思维,回答比较多元,才有价值。
邓湘子:这期也做了很大的问题,比方说汤教授你在学校里和小朋友讨论“我们如何改变世界”,我们也发到这期刊物里。
龚旭东:我现在关注的是,比如城市里的孩子,提问题可能是很有个性的,甚至可以是很深刻的,但是他提问题的时候其实是一种纯粹的思维,不一定是建立在体验基础上的,难点就在这个地方。农村孩子提问题,可能是建立在他的经验和体验基础上,在他的具体困难上。随便举个例子,关于夜晚,农村孩子看到的夜晚和城市孩子看到的夜晚是完全不一样的。我小时候看的星空,和现在我在城市里看到的星空是不一样的。关于星空,我提的问题和我的孩子提的问题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从小熟读《十万个为什么》,我认为书里提的问题,是建立在生活的体验和经验的基础上,然后再到科学的层面去找答案。
邓湘子:我们希望孩子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出发,不但提出问题,还要动手动脑,去探索,去体验。
龚旭东:现在有的孩子可能完全跳过这种体验,因为他们接触的信息很多,却缺少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是纯知识化的。纯知识化的提问和建立在生命体验和生活经验上的提问,本质是不一样的。
汤素兰:知识跟智慧是两码事。
龚旭东:对,现在的孩子可能知识很丰富,但体验与经验很贫乏,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孩子依据书本知识来面对,和依据生命体验、生活经验来面对,是很不一样的。我觉得要侧重于生命体验和生活经验来提问。
邓湘子:我们正是想通过刊物的内容,引导孩子们从生活和学习出发,提出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从而丰富生命体验和生活经验。
汤素兰:期待你们的刊物带给孩子们探索的体验和快乐。
邓湘子:谢谢!
(余临 根据录音整理)
嘉 宾:汤素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龚旭东,《三湘都市报》副总编辑,儿童文学评论家
主题刊是独特的策划
邓湘子:《小学生导刊》追求“动起来,活起来”的办刊风格,从2004年开始,把寒暑假合刊策划成主题刊,整本刊做一个主题的内容。我们做过“走遍三湘四水”“让孩子和阅读手拉手”“美好的传统节日”“美丽的月亮升起来”等主题,反响还不错。你们一直热情支持《小学生导刊》,对儿童教育有深入的关注和研究。请问二位怎样看待我们的主题刊?
汤素兰:主题刊是非常好的策划。我原来也做过刊物,每期有一个主题童话,我觉得可以起到引领阅读的作用。我们面对的东西太多了,如果有一个主题来引领,孩子们的阅读也就有了一个线索。找到一个好的主题,作为一期刊物的灵魂,引出一个巨大的美妙的世界,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策划。
龚旭东:我觉得主题刊体现了你们的策划意识。现在做刊物很难,难在找到好的策划。你们有自己的想法,策划孩子们感兴趣的主题刊,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这是非常好的。这个做法是《小学生导刊》很独特的东西,我希望你们能够保持。
用问号引导孩子去行动
邓湘子:“问号带我去探索”这期主题刊,是想告诉孩子们,既要敢于提出问题,还要学会去解决问题。我们每做一期主题刊,都是提前半年策划,先开展一个征文活动,让孩子们广泛地参与。从这次收到的征文里,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城里孩子提出的问题,解决方式主要是利用“百度”搜索答案。他们从问题到答案,往往比较简单。农村孩子提出的问题更贴近大自然,如天气啊,农业生产啊,动植物啊。他们通过做一些事情来获得答案,体验更丰富。对这个现象,请问你们有什么看法?
汤素兰:最近这半年,我去了好几个省的十多所学校,有一个很强烈的感受,现在的孩子说话都说得一套一套的。你跟他提出一个问题,他说起来像报纸上的社论一样,能够说得很多,但是落实到他自己,他特别没招。我问:“你怎么办?”他能回答的就很少。
邓湘子:你的意思是,孩子知道的信息很多,行动却很少。
汤素兰:对。我问孩子:“你怎么办?”我是想说,你去做,是更加重要的。我觉得现在的孩子,书本给他们的知识已经很多,和大自然的接触太少了,他们生命当中经历的事情太表面化了。我现在特别鼓励我的小孩多参加体育锻炼,即使在锻炼中受点小伤,他也能知道身体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我们小时候,上山砍柴、采蘑菇,被毛虫咬过,手红肿起来。我觉得现在的孩子除了生病或者体育锻炼,很少知道身体的感觉。你们这期主题刊重点要做的,就是用问号引导孩子去行动,去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身体的生长和心灵的生长要同步,才能带来生活的智慧。
让孩子的生命体验更丰富
龚旭东:我觉得汤教授说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孩子们的生命体验越来越薄弱,越来越苍白。大人允许一个10岁的孩子单独活动的空间,与20年前比起来,现在大为缩减。现在的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的参照,越来越往虚拟的空间发展,他们的生活看起来很丰富,但多数经验是来自互联网。他们眼界开阔,接受的信息很多,但是体验很少。
邓湘子:现在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太少了。
龚旭东:我们小时候,自己动手做玩具,做有身体接触的游戏,如打陀螺、挤油渣、老鹰抓小鸡,等等。现在网络聊天不用见面,孩子们眼界很开阔,接收的信息是海量的,但是他们内心的体验是很苍白、很薄弱的。所以,我希望把我的孩子送到一个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没有厕所只有茅坑的地方,希望他到这么一个地方去体验一段时间的生活,他的感受会不一样。我小时候虽然是城市的孩子,但是学校组织我们到农村去,插秧、挑大粪,住到农民家里,体验农村的生活。
邓湘子:那时去农村的经历,对你现在有什么影响?
龚旭东:加深了对生活的体验,丰富了我们对生命状态的了解。现在的孩子缺乏这种体验,他对生活的体验是很简单的,所以他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想问题的角度是很单一的。一个人的经历越丰富,他思考问题的时候,角度会多一些。每个人经历不一样,对生命体验的丰富度和宽度是不一样的。你们做“问号带我去探索”主题刊,应该更多地选择体验性强的问题,视野要广阔。
引导孩子动手动脑
解决问题
汤素兰:你们这一期刊物中,孩子们提出的问号有哪些呢?
刘汝兰:我们中年级从生活中的问号、课堂里的问号、大自然的问号来做。
周 静:高年级版希望小读者了解大自然,学会学习,关注科学现象。我编辑的是关于大自然的部分,就是要引导孩子通过提出问题,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汤素兰:你举一个例子,有一些什么样的问题。
周 静:比如,小读者提出“螃蟹为什么要横着走”“人的长相为什么不一样”等问题。
汤素兰:刊物从问号来引导小读者的探索行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但是“螃蟹为什么横着走”这样的问题,回答都是纯科学的。从“百度”搜索,从《十万个为什么》里,一下就能找到答案。找答案很简单,它的价值是有限的。我觉得,问号的含金量要更加丰富才好。问题能够引发人的思维,回答比较多元,才有价值。
邓湘子:这期也做了很大的问题,比方说汤教授你在学校里和小朋友讨论“我们如何改变世界”,我们也发到这期刊物里。
龚旭东:我现在关注的是,比如城市里的孩子,提问题可能是很有个性的,甚至可以是很深刻的,但是他提问题的时候其实是一种纯粹的思维,不一定是建立在体验基础上的,难点就在这个地方。农村孩子提问题,可能是建立在他的经验和体验基础上,在他的具体困难上。随便举个例子,关于夜晚,农村孩子看到的夜晚和城市孩子看到的夜晚是完全不一样的。我小时候看的星空,和现在我在城市里看到的星空是不一样的。关于星空,我提的问题和我的孩子提的问题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从小熟读《十万个为什么》,我认为书里提的问题,是建立在生活的体验和经验的基础上,然后再到科学的层面去找答案。
邓湘子:我们希望孩子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出发,不但提出问题,还要动手动脑,去探索,去体验。
龚旭东:现在有的孩子可能完全跳过这种体验,因为他们接触的信息很多,却缺少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是纯知识化的。纯知识化的提问和建立在生命体验和生活经验上的提问,本质是不一样的。
汤素兰:知识跟智慧是两码事。
龚旭东:对,现在的孩子可能知识很丰富,但体验与经验很贫乏,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孩子依据书本知识来面对,和依据生命体验、生活经验来面对,是很不一样的。我觉得要侧重于生命体验和生活经验来提问。
邓湘子:我们正是想通过刊物的内容,引导孩子们从生活和学习出发,提出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从而丰富生命体验和生活经验。
汤素兰:期待你们的刊物带给孩子们探索的体验和快乐。
邓湘子:谢谢!
(余临 根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