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上车,小树就将一张他央求爸爸刻录的CD塞进车载音响。然后,你和他说什么都白说了,只看见前排他的脑袋随着音乐的节奏一点一点。那张CD里的歌,依次是《滴答》《殇》《我是一只狐狸》《飞得不高的鸟落在跑得不快的牛的背上》……那首《滴答》是我从丽江带回来的,漂泊而甜美,没有几句歌词,据说原名叫“寂寞的夜和谁说话”;《殇》是“人声低音炮”赵鹏唱的,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接受他的男低音,“先别走,先别走,先别走,听我唱,听我说往事,古老的,失落的,茂密的大树已枯萎,没有选择,这儿的一切全流走,河流已干涸……”电簧片一样的声音震得整个胸腔都疼;《我是一只狐狸》,“我是一只狐狸,我住在森林里,我的对手太愚蠢,我谁也看不起……”词儿像童谣唱腔却玩世不恭又带点悲凉;至于《飞得不高的鸟落在跑得不快的牛的背上》则是美好药店乐队的一首主打歌曲。很巧的,这些歌曲都属于中国摇滚音乐或者独立音乐,又都是这一类音乐里面比较另类的,如果让我写乐评,我会赞叹它们的无拘无束,从曲调到歌词到演唱,既有民谣的沧桑和淳朴,又略带优雅与忧伤,还有行走人生的调侃与苍茫……
小树甚至不知道这些歌者是谁,但我不得不承认他对音乐比我更懂更欣賞。幼年时的某一天某一处,歌声如奇迹般在电光火石间降临,他便记住了,然后断断续续哼着其中一段,央求我们给他把完整的找来。但其他时间他也不会听,必须是在旅途上,风景过眼,耳朵里浮满音乐。在后座的我慢慢发现,这个九岁的孩子,他的幸福可以外于我而存在了。并且,我又有点惊心地意识到,这种幸福,也是外于我们惯常灌输给他的文化而存在的。摇滚音乐向来是青年们用来对抗主流美学价值的轴线之一,他小小年纪,就凭感性开始了他的追求。而这种价值取向,也不时从他的学习生活中流露出来。
小树最近的语文练习里,选了林则徐的一则轶事,说有一回外国人请他吃冷饮,林则徐看见这玩意儿冒着烟,以为很烫,就吹了几口气,遭到嘲笑。于是林则徐转日设宴邀请了原班人马,请吃槟榔,使那些家伙也出够了洋相。短文最后一道题问:通过这件事,你觉得林则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小树的答案使我笑喷了:“林则徐有智慧,不过,他也是一个报复心理很重的人!”他说的是对的,但是,是什么原因使我觉得很荒谬呢?随即老师的批改和答案公布了,在一个大红叉叉旁边,小树恭恭敬敬地订正:“林则徐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理解这个标准答案想必要费一些周折,但是小树听听音乐就把许多矛盾化解了,订正好了以后,还是照自己想的那样想。他写过诗赞美自己:“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从妈妈的肚子里来,我要到天堂去。没有什么问题是能难倒我的。”——当然包括学习。他似乎没有什么困境。比如每册语文书里都会学几首古诗词,每一首都要问你,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他上课大约是不听的,这一点让我感到很庆幸,所以当试卷上问“‘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时,他提笔填上:表达了诗人想写诗的感情。全班同学几乎都知道,是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呀!我和几个文学博士沟通了半天,最后我们觉得,八九岁的孩子不一定理解“孤独寂寞”,所以可以原谅他写不出,那些写出来的孩子,大多是因为他们记住了,而不是想明白了。但是这种“想写诗”的感情,毫无疑问是孤独寂寞的升华,因为诗是一切文学体裁的升华,诗人是孤独寂寞的化身,一个人都想写诗了,你能说他不孤独寂寞吗?
得到夸奖的小树再次升华了他的感情,他说,我发现,古代的诗人其实就两种感情,一种是孤独寂寞,还有一种就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只有这两种感情使人想写诗。呵呵,有点不好说,也许还是有例外的,毕竟他用来“发现”的场域,只是小学语文课本。
法国科学家阿贝尔·雅卡尔写过一本有关儿童教育的书《写给未出世的你》,有个章节他讲法国1994年的飞龙路占空房事件,标题是“值得称颂的不服从态度”。他说:“不服从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大部分人宁愿平静地被动服从,因为提出质疑往往伴随着痛苦的担忧。拒绝是需要理由的。”
小树的不服从,却和别的孩子的服从一样,都是平静的。或许,我要感谢那些独立音乐,使他知道美是多元的;我也要感谢学校教育,因为再怎么样,标准答案总是随后出现,之前有足够的时间,让他用自己的思想,去得出结论。我还要回过头来再感谢那些歌词——使小树能够无视大红叉叉所带来的困扰的,就是歌词里面深藏的悲伤和超脱。
小树甚至不知道这些歌者是谁,但我不得不承认他对音乐比我更懂更欣賞。幼年时的某一天某一处,歌声如奇迹般在电光火石间降临,他便记住了,然后断断续续哼着其中一段,央求我们给他把完整的找来。但其他时间他也不会听,必须是在旅途上,风景过眼,耳朵里浮满音乐。在后座的我慢慢发现,这个九岁的孩子,他的幸福可以外于我而存在了。并且,我又有点惊心地意识到,这种幸福,也是外于我们惯常灌输给他的文化而存在的。摇滚音乐向来是青年们用来对抗主流美学价值的轴线之一,他小小年纪,就凭感性开始了他的追求。而这种价值取向,也不时从他的学习生活中流露出来。
小树最近的语文练习里,选了林则徐的一则轶事,说有一回外国人请他吃冷饮,林则徐看见这玩意儿冒着烟,以为很烫,就吹了几口气,遭到嘲笑。于是林则徐转日设宴邀请了原班人马,请吃槟榔,使那些家伙也出够了洋相。短文最后一道题问:通过这件事,你觉得林则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小树的答案使我笑喷了:“林则徐有智慧,不过,他也是一个报复心理很重的人!”他说的是对的,但是,是什么原因使我觉得很荒谬呢?随即老师的批改和答案公布了,在一个大红叉叉旁边,小树恭恭敬敬地订正:“林则徐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理解这个标准答案想必要费一些周折,但是小树听听音乐就把许多矛盾化解了,订正好了以后,还是照自己想的那样想。他写过诗赞美自己:“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从妈妈的肚子里来,我要到天堂去。没有什么问题是能难倒我的。”——当然包括学习。他似乎没有什么困境。比如每册语文书里都会学几首古诗词,每一首都要问你,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他上课大约是不听的,这一点让我感到很庆幸,所以当试卷上问“‘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时,他提笔填上:表达了诗人想写诗的感情。全班同学几乎都知道,是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呀!我和几个文学博士沟通了半天,最后我们觉得,八九岁的孩子不一定理解“孤独寂寞”,所以可以原谅他写不出,那些写出来的孩子,大多是因为他们记住了,而不是想明白了。但是这种“想写诗”的感情,毫无疑问是孤独寂寞的升华,因为诗是一切文学体裁的升华,诗人是孤独寂寞的化身,一个人都想写诗了,你能说他不孤独寂寞吗?
得到夸奖的小树再次升华了他的感情,他说,我发现,古代的诗人其实就两种感情,一种是孤独寂寞,还有一种就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只有这两种感情使人想写诗。呵呵,有点不好说,也许还是有例外的,毕竟他用来“发现”的场域,只是小学语文课本。
法国科学家阿贝尔·雅卡尔写过一本有关儿童教育的书《写给未出世的你》,有个章节他讲法国1994年的飞龙路占空房事件,标题是“值得称颂的不服从态度”。他说:“不服从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大部分人宁愿平静地被动服从,因为提出质疑往往伴随着痛苦的担忧。拒绝是需要理由的。”
小树的不服从,却和别的孩子的服从一样,都是平静的。或许,我要感谢那些独立音乐,使他知道美是多元的;我也要感谢学校教育,因为再怎么样,标准答案总是随后出现,之前有足够的时间,让他用自己的思想,去得出结论。我还要回过头来再感谢那些歌词——使小树能够无视大红叉叉所带来的困扰的,就是歌词里面深藏的悲伤和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