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鸟兴起于18世纪晚期的英国和北欧。早期这是一项纯粹的贵族消遣活动。英国乡村牧师吉尔伯特·怀特于1789年出版了他的科学通信集《赛尔本博物志》,抢到了“世界观鸟第一人”的宝座。而其后观鸟作为一种亲近自然的方式,大有席卷全球之势——英国皇家协会有200万注册会员,而美国的观鸟爱好者则多达4600万。观鸟,成为继园艺之后第二大户外活动。
中国大陆的观鸟始于1996年,之后北京、深圳、厦门、成都等城市相继成立了观鸟协会。到2010年,观鸟爱好者人数已逾500万。在诸多观鸟圣地中,云南丽江的拉市海无疑是备受瞩目的一个。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前往拉市海观鸟的观鸟爱好者逾30万。
放飞的生命
鸟类带给人的不仅是源自绚丽羽毛和灵动身影的美感,有时它们也和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一样,在绝望中成为希望的象征,是一个生命的支撑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绞肉机一般残酷的战壕中,也有人不忘观赏在战火中穿梭的鸟类。参加了一战,后来担任了英国外交大臣的爱德华·格雷形容鸟类和大自然,是“一个巨大的避难所,我们可以在那里寻求庇护,即使全世界面临最大的危机,我们也可以在那里找到安闲,它给我们带来乐观、自信和安全感”。同样的,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士兵也在鸟类身上寻找着安慰。一位美国士兵这样描述意大利战场上的一只夜莺:“好像在大声告诉我们和德国人,世界上还有许多更美好的事情要做。它来回盘旋,战场上空回荡着它的歌声。我突然前所未有地自信起来,我会活下去。”
在今日,观鸟者的活动主题是观测与记录、拍摄鸟类,在寻找乐趣之余为科研及生态保护提供相关资料。观鸟者们在一个个飞掠的身影闪过望远镜前时,心情都定格在“激动、兴奋、喜悦”这样的词汇上。而在云南西部的一个偏远坝子,原著住民对鸟类的观测已有数百年历史,他们面对鸟类的感受似乎没有那些仅把鸟儿当欣赏品的“看客”那么简单。拉市海——位于丽江古城西部的一个小湖泊,住在这里的纳西人用另一种眼光注视着那些生活在湖畔的候鸟。
“拉市”之名,在纳西语中意为“新的荒原”。可见拉市坝子出现,是在纳西人定居很久以后。拉市的老人常笑言“我们是住在澡盆里的人”,这个架在2400米高的“梳妆台”上的盆地,圆得有点吓人:一圈山下是一圈林,一圈林下是一圈村庄,一圈村庄下是一圈农田,一圈农田中央就是如镜碧泊的拉市海。
拉市的纳西人对真实的山匪尚存怜悯,但他们面对扫荡庄稼的掠夺者是不愿做任何容忍的。是的,拉市自古最大的灾害便是鸟害。
“除四害”时把“麻雀”列入其一,着实是桩冤案,麻雀生老病死均与人相邻,偷吃些粮食,顶多定罪为盗窃,定名为贼。且它们作案多在收获季节,其他时候捕虫护苗,甚至可以说是“功过参半”。“诛灭九族”,确实量刑过重了。
而拉市的鸟,是不折不扣的“鸟匪”,连我辈爱鸟之人也觉得其行迹之恶劣,委实有些过分了。
拉市:鸟匪
“愿我的子孙,不住在看不见玉龙雪山的土地上。”
拉市,只能隐约望见玉龙主峰的一角。这里具备农业生产所需的一切条件,但农民们数百年来的收成一直不好。每年11月,数以万计的候鸟由西伯利亚和东北平原飞过大半个中国迁徙到华南越冬。滇西地区的众多高原湖泊是它们度过寒冷冬季的理想“度假村”。在中国南部有数百个这样的湖泊、沼泽,但极少有像拉市海这样,人的生存竟要与鸟类抗争。
候鸟来到拉市海时正是主要农作物的播种期与育苗期。这里的农民们在秋末冬初播种麦子和豆类,来年五月份收获,而这两百天正好是鸟儿们的活跃期。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鹤晚起,因为它们不吃虫。
它们吃的是刚播下去的豆类种子。蚕豆种子播下去后,在土壤水分的浸润下开始发芽,这种膨胀的、略带甜味的胚是鹤类的最爱。鹤的严谨天性在糟蹋庄稼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们只在一块田上觅食,直至这片土地上的豆种全部被挖食殆尽再换另一块,如果吃不完——它们会记住,明天再来。
当地的农民耕种豆类往往要补种两三次,在“鹤势凶猛”的年份,农民甚至需要先在家里育苗,待豆苗长到半尺来高再移植到田里。
而其他候鸟,诸如小、骨顶鸡、绿头野鸭之类的“素食主义者”则瞄准了农作物幼苗施虐。受难的麦苗就像被阉割了一样——水禽精巧的喙只啄食青苗的嫩蕊,也就是可以长成麦穗的部分。拉市海每年有4—8万只越冬候鸟,最多的年份有10万,而拉市地区的耕地总面积还不到五万亩。
所以鸟类的破坏至今为止仍然是对该地农作物生产最大的破坏因素。“鸟多的年月,四成土地颗粒无收。”由拉市人对鸟的形容和看法出发,形成一种截然不同的对待鸟的态度,那就是“吃掉它”。“鹤的肉不好吃,肉中还有软骨,像细小的鱼刺。捕鹤用小的兽夹,夹住了打死挂在田边树上,它们就不来了。”
这还算好的,对待鸟匪,拉市农人还有更绝的招数:草乌。
草乌,《本草纲目》将其列入草部毒草类。性味辛、大热、有大毒。水禽在农田里采食麦苗,半晚回到湖面过夜。农民便将小鱼捕来,晒干后拿草乌熬制的药水浸泡鱼干,洒在湖上水藻丛里。第二天早晨湖面便是黑压压一片的鸟尸。这样的画面是所有生存与鸟类不冲突的人们所难以接受的。但乡民们以一种纯现实的角度去看死去的候鸟:“水葫芦(小)身上有一股尿骚味,没人吃它,水秧鸡也少有人吃。看到死鸟就捞上来扔在自家田头,鸟就不来吃麦子了。”
所以无论仙鹤如何清雅俊美,象征吉祥,在人类现实的生存问题面前,美学的尊严被清扫得一塌糊涂。
除了仙鹤,其余如斑头雁、野鸭之类,在过往也逃脱不了被人捕杀的悲惨命运,唯一的例外只有赤麻鸭(即鸿雁)。“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这是唐朝一个七岁的女孩的观鸟感受。而元好问的文章,则给了赤麻鸭一个流芳千古的机会:“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这种痴情的鸟儿在飞翔时成群结队,一字或人字排列,一旦落地,便总是两两相伴,成双成对。纳西语称其为“大鸳鸯”。
“我这个锅中什么鸟都下过,就没下过鸳鸯。”一位老渔民说得很严肃,“鸳鸯不能打,那是突笃的人死后变的,抓着了也要放掉。”解放前几乎每个村子隔几年就会有人殉情,几乎每个人都有亲友因殉情而死。所以谁能保证杀死的那只鸳鸯,不是某位亲友的亡魂所化呢?说来也怪,赤麻鸭从不吃死鱼,几乎没有被毒死的。万物于冥冥之中,若有定数。“大鸳鸯”赤麻鸭和普通的“小鸳鸯”是这场人鸟互害的悲剧中为数不多的幸运者。
观鸟为拉市人带来的福音
为保护拉市海湿地生物的多样性,丽江拉市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于1998年建立,并于2004年12月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政府对农民因鸟而造成的农业损失进行了补偿。没有了鸟对粮食的威胁,人对鸟的残害本应就此停止,可不久后有些饭店发现,无论以前多么不堪食用的野鸟,向游客都能卖一个好价钱。于是又有人偷猎。保护区执法人员不足10个,要巡视10平方公里的湖面和近百平方公里的沼泽农田,“猫鼠”比例严重失调,每个冬季仍有上千只候鸟遇害。
直到2005年,拉市海国际湿地公园进行旅游开发,以农民合作社形式组建了骑马服务社。不久,由农民变成马夫的纳西人发现,游人们骑马前总问:“能不能看到候鸟?”不能看到,人家就不骑了。以骑马观鸟、划船观鸟为亮点的旅游服务成为拉市人的摇钱树。现在拉市海是丽江最旺盛的景点,每年有超过三十万人来这里骑马、观鸟。
去年冬天,听见一个拉市马夫在给孩子做弹弓时教育孩子:“不要去打鸟了!鸟没了,游客不来骑马,爸爸就没有钱带你吃肯德基了。”吃肯德基对孩子未必有好处,但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对鸟绝不会有敌意。从“有鸟就没粮吃”到“没有鸟就吃不到肯德基”,观念改变的最大动力不是说教宣传,而是经济模式的革新: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当环保活动的推行直至形成一种文化时,经济开发往往顺利成章且效益可观,经济改变文化,文化催生经济,一种良性循环得以良好运行。
在成都浣花溪观鸟,你可能需要一台几万甚至上十万的机器。但是在拉市海,用眼睛和心去感受,就能收获更多。是的,拉市海的鸟都不怕人,可以走得很近很近,即便一副400度的近视眼镜架在鼻子上,也能把这些湿地精灵看得清清楚楚,纤毫毕现。
倘若骑马,与鸟逐风,仿佛塞外逐鹰,沙场猎敌,这是气魄;若乘船,端坐船舷,看成群候鸟在身边盘旋起伏,怎不令人心旷神怡?更妙的是在月夜,或帐篷旁依偎篝火,或小楼上栏杆独倚,看鸟影如织,穿梭月下,投出一道又一道剪影,便恍若走进了一个属于童话的梦境。
中国大陆的观鸟始于1996年,之后北京、深圳、厦门、成都等城市相继成立了观鸟协会。到2010年,观鸟爱好者人数已逾500万。在诸多观鸟圣地中,云南丽江的拉市海无疑是备受瞩目的一个。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前往拉市海观鸟的观鸟爱好者逾30万。
放飞的生命
鸟类带给人的不仅是源自绚丽羽毛和灵动身影的美感,有时它们也和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一样,在绝望中成为希望的象征,是一个生命的支撑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绞肉机一般残酷的战壕中,也有人不忘观赏在战火中穿梭的鸟类。参加了一战,后来担任了英国外交大臣的爱德华·格雷形容鸟类和大自然,是“一个巨大的避难所,我们可以在那里寻求庇护,即使全世界面临最大的危机,我们也可以在那里找到安闲,它给我们带来乐观、自信和安全感”。同样的,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士兵也在鸟类身上寻找着安慰。一位美国士兵这样描述意大利战场上的一只夜莺:“好像在大声告诉我们和德国人,世界上还有许多更美好的事情要做。它来回盘旋,战场上空回荡着它的歌声。我突然前所未有地自信起来,我会活下去。”
在今日,观鸟者的活动主题是观测与记录、拍摄鸟类,在寻找乐趣之余为科研及生态保护提供相关资料。观鸟者们在一个个飞掠的身影闪过望远镜前时,心情都定格在“激动、兴奋、喜悦”这样的词汇上。而在云南西部的一个偏远坝子,原著住民对鸟类的观测已有数百年历史,他们面对鸟类的感受似乎没有那些仅把鸟儿当欣赏品的“看客”那么简单。拉市海——位于丽江古城西部的一个小湖泊,住在这里的纳西人用另一种眼光注视着那些生活在湖畔的候鸟。
“拉市”之名,在纳西语中意为“新的荒原”。可见拉市坝子出现,是在纳西人定居很久以后。拉市的老人常笑言“我们是住在澡盆里的人”,这个架在2400米高的“梳妆台”上的盆地,圆得有点吓人:一圈山下是一圈林,一圈林下是一圈村庄,一圈村庄下是一圈农田,一圈农田中央就是如镜碧泊的拉市海。
拉市的纳西人对真实的山匪尚存怜悯,但他们面对扫荡庄稼的掠夺者是不愿做任何容忍的。是的,拉市自古最大的灾害便是鸟害。
“除四害”时把“麻雀”列入其一,着实是桩冤案,麻雀生老病死均与人相邻,偷吃些粮食,顶多定罪为盗窃,定名为贼。且它们作案多在收获季节,其他时候捕虫护苗,甚至可以说是“功过参半”。“诛灭九族”,确实量刑过重了。
而拉市的鸟,是不折不扣的“鸟匪”,连我辈爱鸟之人也觉得其行迹之恶劣,委实有些过分了。
拉市:鸟匪
“愿我的子孙,不住在看不见玉龙雪山的土地上。”
拉市,只能隐约望见玉龙主峰的一角。这里具备农业生产所需的一切条件,但农民们数百年来的收成一直不好。每年11月,数以万计的候鸟由西伯利亚和东北平原飞过大半个中国迁徙到华南越冬。滇西地区的众多高原湖泊是它们度过寒冷冬季的理想“度假村”。在中国南部有数百个这样的湖泊、沼泽,但极少有像拉市海这样,人的生存竟要与鸟类抗争。
候鸟来到拉市海时正是主要农作物的播种期与育苗期。这里的农民们在秋末冬初播种麦子和豆类,来年五月份收获,而这两百天正好是鸟儿们的活跃期。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鹤晚起,因为它们不吃虫。
它们吃的是刚播下去的豆类种子。蚕豆种子播下去后,在土壤水分的浸润下开始发芽,这种膨胀的、略带甜味的胚是鹤类的最爱。鹤的严谨天性在糟蹋庄稼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们只在一块田上觅食,直至这片土地上的豆种全部被挖食殆尽再换另一块,如果吃不完——它们会记住,明天再来。
当地的农民耕种豆类往往要补种两三次,在“鹤势凶猛”的年份,农民甚至需要先在家里育苗,待豆苗长到半尺来高再移植到田里。
而其他候鸟,诸如小、骨顶鸡、绿头野鸭之类的“素食主义者”则瞄准了农作物幼苗施虐。受难的麦苗就像被阉割了一样——水禽精巧的喙只啄食青苗的嫩蕊,也就是可以长成麦穗的部分。拉市海每年有4—8万只越冬候鸟,最多的年份有10万,而拉市地区的耕地总面积还不到五万亩。
所以鸟类的破坏至今为止仍然是对该地农作物生产最大的破坏因素。“鸟多的年月,四成土地颗粒无收。”由拉市人对鸟的形容和看法出发,形成一种截然不同的对待鸟的态度,那就是“吃掉它”。“鹤的肉不好吃,肉中还有软骨,像细小的鱼刺。捕鹤用小的兽夹,夹住了打死挂在田边树上,它们就不来了。”
这还算好的,对待鸟匪,拉市农人还有更绝的招数:草乌。
草乌,《本草纲目》将其列入草部毒草类。性味辛、大热、有大毒。水禽在农田里采食麦苗,半晚回到湖面过夜。农民便将小鱼捕来,晒干后拿草乌熬制的药水浸泡鱼干,洒在湖上水藻丛里。第二天早晨湖面便是黑压压一片的鸟尸。这样的画面是所有生存与鸟类不冲突的人们所难以接受的。但乡民们以一种纯现实的角度去看死去的候鸟:“水葫芦(小)身上有一股尿骚味,没人吃它,水秧鸡也少有人吃。看到死鸟就捞上来扔在自家田头,鸟就不来吃麦子了。”
所以无论仙鹤如何清雅俊美,象征吉祥,在人类现实的生存问题面前,美学的尊严被清扫得一塌糊涂。
除了仙鹤,其余如斑头雁、野鸭之类,在过往也逃脱不了被人捕杀的悲惨命运,唯一的例外只有赤麻鸭(即鸿雁)。“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这是唐朝一个七岁的女孩的观鸟感受。而元好问的文章,则给了赤麻鸭一个流芳千古的机会:“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这种痴情的鸟儿在飞翔时成群结队,一字或人字排列,一旦落地,便总是两两相伴,成双成对。纳西语称其为“大鸳鸯”。
“我这个锅中什么鸟都下过,就没下过鸳鸯。”一位老渔民说得很严肃,“鸳鸯不能打,那是突笃的人死后变的,抓着了也要放掉。”解放前几乎每个村子隔几年就会有人殉情,几乎每个人都有亲友因殉情而死。所以谁能保证杀死的那只鸳鸯,不是某位亲友的亡魂所化呢?说来也怪,赤麻鸭从不吃死鱼,几乎没有被毒死的。万物于冥冥之中,若有定数。“大鸳鸯”赤麻鸭和普通的“小鸳鸯”是这场人鸟互害的悲剧中为数不多的幸运者。
观鸟为拉市人带来的福音
为保护拉市海湿地生物的多样性,丽江拉市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于1998年建立,并于2004年12月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政府对农民因鸟而造成的农业损失进行了补偿。没有了鸟对粮食的威胁,人对鸟的残害本应就此停止,可不久后有些饭店发现,无论以前多么不堪食用的野鸟,向游客都能卖一个好价钱。于是又有人偷猎。保护区执法人员不足10个,要巡视10平方公里的湖面和近百平方公里的沼泽农田,“猫鼠”比例严重失调,每个冬季仍有上千只候鸟遇害。
直到2005年,拉市海国际湿地公园进行旅游开发,以农民合作社形式组建了骑马服务社。不久,由农民变成马夫的纳西人发现,游人们骑马前总问:“能不能看到候鸟?”不能看到,人家就不骑了。以骑马观鸟、划船观鸟为亮点的旅游服务成为拉市人的摇钱树。现在拉市海是丽江最旺盛的景点,每年有超过三十万人来这里骑马、观鸟。
去年冬天,听见一个拉市马夫在给孩子做弹弓时教育孩子:“不要去打鸟了!鸟没了,游客不来骑马,爸爸就没有钱带你吃肯德基了。”吃肯德基对孩子未必有好处,但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对鸟绝不会有敌意。从“有鸟就没粮吃”到“没有鸟就吃不到肯德基”,观念改变的最大动力不是说教宣传,而是经济模式的革新: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当环保活动的推行直至形成一种文化时,经济开发往往顺利成章且效益可观,经济改变文化,文化催生经济,一种良性循环得以良好运行。
在成都浣花溪观鸟,你可能需要一台几万甚至上十万的机器。但是在拉市海,用眼睛和心去感受,就能收获更多。是的,拉市海的鸟都不怕人,可以走得很近很近,即便一副400度的近视眼镜架在鼻子上,也能把这些湿地精灵看得清清楚楚,纤毫毕现。
倘若骑马,与鸟逐风,仿佛塞外逐鹰,沙场猎敌,这是气魄;若乘船,端坐船舷,看成群候鸟在身边盘旋起伏,怎不令人心旷神怡?更妙的是在月夜,或帐篷旁依偎篝火,或小楼上栏杆独倚,看鸟影如织,穿梭月下,投出一道又一道剪影,便恍若走进了一个属于童话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