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也称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旨在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行为。导课设计得好,就会迅速“激活”学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导课方法。
一、刺激学生求知欲,设“疑”导入
每节课的开始,学生的思维处于比较松散的阶段,设“疑”导课,可以快速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迅速进入临战状态。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设置疑问的方法可以有很多。比如:利用新闻报道设“疑”导入,即根据近期内的一些新闻报道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的优点是:信息具有时效性,又结合了生活实际,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为下面学习知识作了较好的铺垫。例如:一次上公开课,课题是《苯酚》,课前我也精心设计了许多导入新课的方法,都觉得不尽如人意。在浏览网页时,突然看到新华网上的一则报道《苯酚外泄,数千学生急撤》,再一看新闻的时间:是十几天前的,而且还带有图片,新闻的最后还讲了一下苯酚的物理性质和危害。我心里突然一亮:多好的引入!课堂上一定会吸引学生,而且学生通过阅读这篇报道,会感悟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如此密切!还可以让学生从报道中查找苯酚的有关性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课堂上我用了这篇报道后,不出所料,课堂上学生聚精会神,都急切地想知识苯酚到底是什么东西,它的外泄为何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
二、巧设实验,激“趣”导入
兴趣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催化剂。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石。在课堂的引入中,如果我们能设计一些“趣味小实验”来导入新课,则会一下子扣住学生的心弦,使课堂上妙趣横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过氧化钠时,先来一个趣味实验:“冰棒点爆竹”。即取爆竹一根,引出爆竹引火线一头,撒上一点干燥的过氧化钠粉末,然后拿冰棒去接触爆竹引火线。奇迹出现了,引火线很快燃烧并导致爆竹爆炸。这一实验非常有趣,学生兴趣很浓,就像一个谜面一样,学生马上想知道谜底,整节课学生的情绪一直很高涨。
三、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由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我们在学习基本理论时,往往教材的安排是螺旋式上升的。比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内容,第一次出现是在初中化学,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去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第二次出现是在高一,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又一次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第三次是在高二,教材上安排了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第四次是在高三,介绍了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教材内容的编排方法彰显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虽然由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比较传统,但由于这种导入方法体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在一些课的引入中恰当地应用也是很有必要的。
新课的导入很重要,新课的导入方法也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首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入,使新课伊始,课堂上就生机勃勃、兴趣盎然。
(责 编 刘 波)
一、刺激学生求知欲,设“疑”导入
每节课的开始,学生的思维处于比较松散的阶段,设“疑”导课,可以快速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迅速进入临战状态。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设置疑问的方法可以有很多。比如:利用新闻报道设“疑”导入,即根据近期内的一些新闻报道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的优点是:信息具有时效性,又结合了生活实际,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为下面学习知识作了较好的铺垫。例如:一次上公开课,课题是《苯酚》,课前我也精心设计了许多导入新课的方法,都觉得不尽如人意。在浏览网页时,突然看到新华网上的一则报道《苯酚外泄,数千学生急撤》,再一看新闻的时间:是十几天前的,而且还带有图片,新闻的最后还讲了一下苯酚的物理性质和危害。我心里突然一亮:多好的引入!课堂上一定会吸引学生,而且学生通过阅读这篇报道,会感悟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如此密切!还可以让学生从报道中查找苯酚的有关性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课堂上我用了这篇报道后,不出所料,课堂上学生聚精会神,都急切地想知识苯酚到底是什么东西,它的外泄为何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
二、巧设实验,激“趣”导入
兴趣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催化剂。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石。在课堂的引入中,如果我们能设计一些“趣味小实验”来导入新课,则会一下子扣住学生的心弦,使课堂上妙趣横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过氧化钠时,先来一个趣味实验:“冰棒点爆竹”。即取爆竹一根,引出爆竹引火线一头,撒上一点干燥的过氧化钠粉末,然后拿冰棒去接触爆竹引火线。奇迹出现了,引火线很快燃烧并导致爆竹爆炸。这一实验非常有趣,学生兴趣很浓,就像一个谜面一样,学生马上想知道谜底,整节课学生的情绪一直很高涨。
三、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由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我们在学习基本理论时,往往教材的安排是螺旋式上升的。比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内容,第一次出现是在初中化学,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去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第二次出现是在高一,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又一次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第三次是在高二,教材上安排了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第四次是在高三,介绍了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教材内容的编排方法彰显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虽然由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比较传统,但由于这种导入方法体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在一些课的引入中恰当地应用也是很有必要的。
新课的导入很重要,新课的导入方法也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首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入,使新课伊始,课堂上就生机勃勃、兴趣盎然。
(责 编 刘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