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什么是文学?》的文本当中萨特关于写作结合存在主义和现象学进行了有力阐释,而“介入”理论作为萨特思想的关键词之一也在其中有较为充分的说明。本文试图围绕萨特《什么是文学?》这部作品尤其是其中《为什么写作》的相关内容,把握萨特关于作家和读者之间关系的观点,从作家与读者的互动关系中解读萨特文学服务于社会的介入思想,从人学的角度思考写作作为作家和读者介入现实的手段所包含的意义。
关键词:介入;作家;读者;自由
介入文学在20世纪的法国作为重要的文学现象而受到当时乃至现在学界的重点关注。而萨特的介入理论象征着二战之后其思想观点的一次跃进。经历了战争,他意识到面对重大现实的重要性,逐渐在现实中觉醒,从远离政治走向介入政治的主张。“介入”一词并不是萨特的发明,将它放在社会这一语义层面上使用,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逐渐普及的,随后,萨特将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放进他的美学思想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的补充,“介入”就是他重要的美学思想之一。
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的“介入”最早出现,介入在获得其政治含义之前首先是一个哲学概念,“介入从一出场就是一个涉及自我与他人关系的概念,是作为主体的自我意识与客体世界发生联系的行为。” 到1945年二战结束,萨特在《现代》杂志上发表文章,号召作家积极介入到现实的历史洪流之中,面对现存的社会困境。萨特认为,现实的困境会把人禁锢住,人需要自由也必须是自由的。人本身是拥有自由并被赋予选择和行动的自由以证明自身在世界的存在,而人是不得不做出选择的,连放弃也是一种选择,做出了选择就要对此负责。因而,面对无法逃离的困境,人们有两种处理方式——消极的回避和积极的介入,萨特则认为,在文学中应该大力主张介入,作家要对这个世界负责任用他们的作品揭露世界,呼唤人们走向自由。介入于萨特而言就是人的一种积极入世的选择,一旦做出选择就要为此负责,这种选择意味着进入社会现实加入到时代斗争之中,完全地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彻底的“介入”。随后,萨特通过《什么是文学?》系统论述了他对于文学的构想,将介入与文学有意识地结合在了一起,其中,特别地从写作论和阅读论的角度关注到文学作品产生过程中作家和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这个角度上可以看到作家和读者作为萨特介入理论的两个重要部分发挥的巨大作用。
一、关注作家和读者
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的四要素即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对于此前西方文学理论研究中关乎世界、作家、文本、读者文学四维度的独立分析和四者之间关系的争执讨论来说算得上阶段性总结式的发言。事实上文学批评活动很容易着重关注到一个方面,因而出现“作家中心论”、“读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為克服各自的缺陷避免批评的片面性,在此之下力图综合作家、文本、读者三个要素的概念也就随之提出来了,这之中,有将文本与文本相关联的“文本间性”的观点,也有将文本与读者相关联的“接受美学”的观点……由此可见,文学四要素必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不同要素可以相互搭配融合的复杂关系,仅就作家、文本、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言,任意将其中一个要素暂时抽离,也并不影响对其他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将萨特的“介入”理论放置于20世纪文学批评的场域来看,他在文学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对于作家和读者的关注一方面正是表现了上述将文学要素纳入文学批评活动的方法,可以看作是一种合流,另一方面则体现的是他存在主义的重要思想。
萨特的介入理论很大程度也受到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影响并有进一步发展。存在主义关心存在的问题,“人”的问题正是萨特和海德格尔都关注的话题,人的本质性就能够很好的证明“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认为“此在”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一开始海德格尔确认人就是世界的“此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的存在证明了整个世界的“在”,如果人不存在了似乎世界也就会因为不能思考而陷入虚无。到了后期,海德格尔认识到“人”对于存在而言只是存在的一种证明者是世界存在的守护者,除了人之外,诗歌、音乐、画作都是存在者,它们同“人”一样都是展现“在”的一种方式。因此不能只关注到作为存在者的人而应该更加关注存在本身。海德格尔的哲学要求主客观的统一性——世界与我同“在”,人的主观思想意识同外在的世界统一于“在”。而“在”本身就是一种活动拥有无限选择性和无限可能性的活动。在要先于存在者而产生,只是当选择作为“我”而存在之时“在”成为了一个实体,其可能性也随之消失了,也就意味着活在当下,立足于此在。因此人也好,艺术也好,在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中俨然成为了表现“在”的一种方式,它们是具有实体形式的一种存在。
萨特的存在主义对存在的问题做了新的理解阐释将存在同“人”相关联。在存在主义的立场上,萨特也认同“存在”的重要意义,他提出“存在先于本质”,但这个存在首先就是指人的存在,人要首先出现对自身加以说明从而证明“存在”。意识由人自身出发,先意识到我的存在然后再认识到整个世界的存在,因而在萨特这里人之存在就有极其重大的含义。由此来看,萨特的存在主义就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中跳脱出来,直接进入到属于“人”的世界,虽然海德格尔也关注人,但是人仅仅只作为一种存在形式出现,但从萨特的观点来看,人的存在要优先于一切。
正因如此,萨特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出发来思考介入理论,更加关注到主体和主体之间也即是作家和读者的关系问题,从人学立场出发来探讨文学对社会的介入。萨特的介入政治的美学是“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他试图用存在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一样关注人,认为“存在的问题是关于人学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都有推崇自由和行动哲学的共同点,二者可以结合起来。” 萨特关于介入的美学理论从存在主义的观点出发,强调人的实在性以及人之于世界的本质性,艺术创造的主要动机也在于认识到人对于世界而言是重要的,感受到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之中“我们”是本质的。尤其在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正是需要“我们”即作家和读者的共同参与。写作一方面是作家体现自我存在,召唤并追求自由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则是读者感知作家及其自我存在,走向自由的方式。因而,萨特关注到写作中作家和读者的问题,尤其是在《为什么写作?》中更强调了作家、读者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萨特文学介入政治的美学理论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行思考。 二、作家与读者的互动
从作家的立场上看,写作首先需要作家创作,萨特认为写作是作家介入现实政治的行动选择。萨特的存在主义立场上人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认为了实现自由本质必然要进行选择,而作家选择写作来面向自由。作家写作有其目的性,在萨特的介入理论中更多的是政治意味,就是站在复杂社会及其尖锐斗争面前通过作家写作介入现实政治,揭露世界为自由而抗争。作家通过写作投入到现实斗争之中也就是介入。
从读者的立场来看,作家的写作首先就是为他人而写作,因此需要读者的参与。作家写作的一个目的就是召唤读者的出现,如果一个作家的作品写完以后就被束之高阁那么作品将毫无意义。“艺术品首先在事实上存在,它首先是纯粹的召唤,是纯粹的存在要求。……你完全有自由把这本书摆在桌子上不去理睬它。但是一旦你打开它,你就对它负有责任。” 因而读者的阅读也是一种介入,介入作家的世界从而介入现实的社会从而寻找自由、实现自由。
在萨特介入美学中,作家和读者的关系绝不是孤立的,艺术的创作和接受本身就是意向性的连贯行动,与此同时作家同读者之间也存在着互动关系,写作活动包含阅读活动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1.自由立场上的互相信任
自由是萨特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人的本质,写作的本质就是一种要求自由的方式,自由是作家写作的目标也是社会的指向,作家介入保卫自由的斗争正是借助于写作来完成。作家创作本身是自由的。作家借助于语言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越,揭露世界保卫自由。与此同时,作家创作是对读者的召唤,对自己和他者自由的召唤。“作家向读者的自由发出呼唤,让它来协同产生作品。” 作家需要读者的自由来承认自身的自由。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作家的自由才能真正从作品中解放出来,与此同时读者也得到自由的召唤认识到自己的自由。“为了能诉诸自由,只有一个方法:首先承认它,然后对它表示信任;最后用它自己的名义,也就是说用人们给予它的信任的名义,要求它完成一件行为。”作家的自由需要读者通过阅读作品来承认,只有得到这样的自由才能真正是作品存在,才能证明作家之于世界的一种本质性。
萨特认为,就作家和读者的关系来看,作品创作是对读者自由的召唤,读者在无拘无束的阅读过程中意识自己的自由,这种自由包括阅读的自由和情感的自由。作品中的文字只是作为读者阅读的指引但读者阅读行为并不受外界任何对象的控制,具有主体性,因此萨特把阅读当作一场自由的梦。阅读活动需要情感的参与,萨特把这种没有外在现实制约的读者情感称之为豪情——以自由为根源和目的的情感,这种豪迈情感的運用是作家要求读者将自己的情欲、思想、价值观、性格等等方面全身心地奉献于作品中,有了这种奉献从而获得阅读和情感的自由。
因此在介入理论中,作家和读者的互动都要关涉到自由,在自由的立场之上形成二者信任的关系。正如上文所说,读者的阅读活动会产生自由的豪情,这种豪情实际上正是一种作家与读者的信任互动——“阅读是作家的豪情与读者的豪情缔结的一项协定;每一方都信任另一方,每一方都把自己托付给另一方,在同等程度上要求对方和要求自己。” 作家和读者之间拥有这种豪情的信任,作家对自由的运用和读者对自由的运用不是强迫性的承认,而是双方的自由决定。因而,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越多则向作家要求的也更多,同时,作家也同样会要求读者更多的要求,由此双方的自由得到显示的同时也能够揭示别人的自由。读者在阅读时就要相信作家创作时的情感与主观情感已经保持距离处于自由的情感状态,当读者在阅读作家作品时自己的情感也变得自由。
作家为读者的自由而写作并要求自己的自由得到承认,也正是需要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信任。只有通过自由立场上的信任关系,作家才能确信读者能够把自由归还给他,并承认作家创造自由的能力,才能确信读者有能力用相对称的方式来呼唤作家的自由。萨特在此提出一个阅读过程中的辩证矛盾:“我们越是感到我们自己的自由,我们就越承认别人的自由;别人要求于我们越多,我们要求于他们的就越多。” 作家向读者的自由发出召唤,读者只有得到这个自由才能与作家共同参与创作使作品得以完成,同时双方都各有要求通过这些要求使得二者之间紧密相连从而还原出一个存在自由的整体,一个由人性笼罩的世界。总的来说,作家通过写作承认读者的自由,读者通过阅读承认作家的自由,可以看作是一个对于人的自由表示信任的互动。
2.作家创作与读者再创造
写作的过程首先是作家进行文本创造的过程。萨特反对康德审美无目的的思想也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倾向,把文学的介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作为写作的重要目的,而艺术家则负有这样的使命,文本创造要成为作家介入的行动选择。同时,在萨特看来,作家的介入需要借助于语言,用文字揭露世界并伴随着行动以求改变世界,通过语言的力量呼唤自由。语言在介入活动中要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萨特在《什么是写作》中认为散文可以介入而诗歌不可以介入的一个原因就是散文作家对于语言的有效运用,用语言表现命令、愤怒、辱骂又不像诗歌一样迷失于情感之中,感知语言的同时超越语言。介入作家通过语言创作文本,把沟通作为语言的目的希望有所揭露从而引发变革。作家应该把作品创作当作自己事业选择,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是一种正面的积极的投入展现自己的坚定意志。
写作就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参与完成的。作家通过文本创作显示自己的自由召唤读者的自由,证明自己的存在;读者在自由的阅读过程中,承认作者的自由解读语言创造文本意义。作品正是通过作家的创造和读者的再创作实现其真正含义,展现全部的自由。作家的创作包含着一个准阅读的过程,他写下文字的同时也看到了文字但这种阅读同读者的阅读是不同的。作家的阅读带有自己的主观意志,并且他的阅读实际上只是对于创作过程的再演,对写下符号进行检查,因而超出自己的思想和文本之外的东西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感知到,除了发现作家自己别无其他。如果作家只是随心所欲的写作只为自己不为他人那么就无法将作品转变为客观实在,因此作家作品期待读者阅读,也需要读者的再创造。 读者的加入让作者创作的文本不在只是一个个软弱无力的符号,阅读“好像是知觉和创造的综合。” 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沉浸于文本同时还需要超越文本。读者的再创造首先需要语言发挥作用。在作者的引导之下,语言召唤读者进入文本,符号成为一种审美对象,作者提供的符号会激发读者的一系列情感,之后再将情感重新投射到文本当中,原始文本同读者解读后的情感意识融合起来实现一种新的创造,帮助文本转变为客观存在。同时,萨特认为语言一方面作为一种思想的表达形式,另一方面又禁锢了思想,单纯依靠语言并不能证明存在本身。因此,读者的阅读必须要超越文本语言进行再创造,走向存在也即是自由。
读者的再创造还需要情感的参与。文字激发读者的一系列情感快乐、悲伤、同情、怜悯、愤怒,情感和想象力为文本语言插上翅膀赋予文字以新的生命而实现自身的超越。萨特还谈到,阅读会引发读者的审美喜悦,通过这种审美喜悦读者感知到自身处于自由的阅读活动当中,与此同时阅读还在这种喜悦中创造出一个新的自由的世界,突破自在世界与自为世界的鸿沟,读者体会到,自己的自由创造了新世界实现世界从自在的实存走向自为的实存。这就是一个审美变更的过程。
作家的创造使得作品产生能够揭露世界从而有机会介入社会,是崭新的创造;而读者的再创造是对作者主观世界的进一步突破,是对文本中隐含意义的再发现,还原意义的完整性,“在揭示的过程中创造,在创造的过程中揭示”。
三、作家与读者共同“介入”的美学
萨特介入現实政治的美学是一种行动美学,结合存在主义的思想,人要选择和行动由此才能证明和实现自己的本质性,因此写作成为介入的重要方式,而介入的主体必然要关注到作家和读者。作家的介入是对自我存在的证明更重要的是对艰苦的现实世界的揭露和抗争,特别是在二战的背景之下,通过作家介入呼唤社会的自由摆脱生存困境。而读者通过阅读形式介入到创作当中,一边同作者进行信任互动,一边则通过阅读了解到众多自己之前所没有意识到的东西比如自由接受唤醒从而投入改变现实的斗争中。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他们选择通过创作和阅读的方式介入,而介入就意味着要承担揭露现实世界的重任,使自由在最终得到实现,这是存在主义哲学在萨特介入政治的美学中的具体呈现。
萨特介入政治的美学锋芒直指资产阶级及其所在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在对社会深入思考之下,提出介入理论正是希望通过实践改变破败的现实生存环境。作家总是在为他人写作,萨特认为作家们面向的应该是受压迫的民众,应该摆脱此前曾服务的阶级站在普遍人性的高度对广大读者发声,向他们发出召唤同时分担民众的痛苦。最终萨特想要表达的正是文学服务于政治的思想,体现在介入现实反抗压迫的观点上。他认为写作带有目的性和功利性,无论是作者的介入还是读者的介入都应该是以推动社会新的变革为目标。作家与读者在介入的过程中团结成为一个反抗压迫的整体,一种整体性的文学在现实社会中发挥作用。自由的文学正是以被压迫的读者作为理想读者而阅读和写作,“阅读和写作成为人们在文学活动中介入现实政治的行动”。 介入行动是为了保卫自由,而写作的自由与阅读的自由中恰恰包含政治的自由。社会上的压迫、剥削、奴役等非正义的行为都应该被揭露、被认识、被反抗,包括作家和读者在内的民众都应该与这种压抑自由的行为作斗争。
参考文献
[1](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林中路》,《艺术作品的本源》,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法)让-保尔·萨特著,施康强译,《什么是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3]冯宪光著,《“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重庆出版社,1997。
[4]施康强,《萨特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文艺理论与批评》,1994(01)。
[5]赵勇,《文学介入与知识分子的角色扮演——萨特<什么是文学>的一种解读》,《外国文学》,2007(04)。
[6]毕晓,《论萨特的“介入文学”与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国外文学》,2014(02)。
[7]冉一婷,《文学是他者的在场——由萨特<什么是文学>重审作家与读者的关系》,《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8]金松林,《介入与否:罗兰·巴尔特与萨特的理论分歧》,《文艺理论研究》,2018(02)。
[9]殷宝怡,《论萨特存在主义文学观——以<什么是文学>为例》,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10]王倩,《萨特“介入”观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7。
赵天舒,《西方文论关键词 介入文学》,《外国文学》2018,(05)。
冯宪光著,《“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378页,重庆出版社,1997。
(法)让-保尔·萨特著,施康强译,《什么是文学?》,第4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同上,第43页。
同上,第44页。
(法)让-保尔·萨特著,施康强译,《什么是文学?》,第5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同上,第48页。
(法)让-保尔·萨特著,施康强译,《什么是文学?》,第3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法)让-保尔·萨特著,施康强译,《什么是文学?》,第4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冯宪光著,《“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395页,重庆出版社,1997。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重庆 400044)
关键词:介入;作家;读者;自由
介入文学在20世纪的法国作为重要的文学现象而受到当时乃至现在学界的重点关注。而萨特的介入理论象征着二战之后其思想观点的一次跃进。经历了战争,他意识到面对重大现实的重要性,逐渐在现实中觉醒,从远离政治走向介入政治的主张。“介入”一词并不是萨特的发明,将它放在社会这一语义层面上使用,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逐渐普及的,随后,萨特将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放进他的美学思想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的补充,“介入”就是他重要的美学思想之一。
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的“介入”最早出现,介入在获得其政治含义之前首先是一个哲学概念,“介入从一出场就是一个涉及自我与他人关系的概念,是作为主体的自我意识与客体世界发生联系的行为。” 到1945年二战结束,萨特在《现代》杂志上发表文章,号召作家积极介入到现实的历史洪流之中,面对现存的社会困境。萨特认为,现实的困境会把人禁锢住,人需要自由也必须是自由的。人本身是拥有自由并被赋予选择和行动的自由以证明自身在世界的存在,而人是不得不做出选择的,连放弃也是一种选择,做出了选择就要对此负责。因而,面对无法逃离的困境,人们有两种处理方式——消极的回避和积极的介入,萨特则认为,在文学中应该大力主张介入,作家要对这个世界负责任用他们的作品揭露世界,呼唤人们走向自由。介入于萨特而言就是人的一种积极入世的选择,一旦做出选择就要为此负责,这种选择意味着进入社会现实加入到时代斗争之中,完全地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彻底的“介入”。随后,萨特通过《什么是文学?》系统论述了他对于文学的构想,将介入与文学有意识地结合在了一起,其中,特别地从写作论和阅读论的角度关注到文学作品产生过程中作家和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这个角度上可以看到作家和读者作为萨特介入理论的两个重要部分发挥的巨大作用。
一、关注作家和读者
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的四要素即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对于此前西方文学理论研究中关乎世界、作家、文本、读者文学四维度的独立分析和四者之间关系的争执讨论来说算得上阶段性总结式的发言。事实上文学批评活动很容易着重关注到一个方面,因而出现“作家中心论”、“读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為克服各自的缺陷避免批评的片面性,在此之下力图综合作家、文本、读者三个要素的概念也就随之提出来了,这之中,有将文本与文本相关联的“文本间性”的观点,也有将文本与读者相关联的“接受美学”的观点……由此可见,文学四要素必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不同要素可以相互搭配融合的复杂关系,仅就作家、文本、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言,任意将其中一个要素暂时抽离,也并不影响对其他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将萨特的“介入”理论放置于20世纪文学批评的场域来看,他在文学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对于作家和读者的关注一方面正是表现了上述将文学要素纳入文学批评活动的方法,可以看作是一种合流,另一方面则体现的是他存在主义的重要思想。
萨特的介入理论很大程度也受到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影响并有进一步发展。存在主义关心存在的问题,“人”的问题正是萨特和海德格尔都关注的话题,人的本质性就能够很好的证明“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认为“此在”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一开始海德格尔确认人就是世界的“此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的存在证明了整个世界的“在”,如果人不存在了似乎世界也就会因为不能思考而陷入虚无。到了后期,海德格尔认识到“人”对于存在而言只是存在的一种证明者是世界存在的守护者,除了人之外,诗歌、音乐、画作都是存在者,它们同“人”一样都是展现“在”的一种方式。因此不能只关注到作为存在者的人而应该更加关注存在本身。海德格尔的哲学要求主客观的统一性——世界与我同“在”,人的主观思想意识同外在的世界统一于“在”。而“在”本身就是一种活动拥有无限选择性和无限可能性的活动。在要先于存在者而产生,只是当选择作为“我”而存在之时“在”成为了一个实体,其可能性也随之消失了,也就意味着活在当下,立足于此在。因此人也好,艺术也好,在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中俨然成为了表现“在”的一种方式,它们是具有实体形式的一种存在。
萨特的存在主义对存在的问题做了新的理解阐释将存在同“人”相关联。在存在主义的立场上,萨特也认同“存在”的重要意义,他提出“存在先于本质”,但这个存在首先就是指人的存在,人要首先出现对自身加以说明从而证明“存在”。意识由人自身出发,先意识到我的存在然后再认识到整个世界的存在,因而在萨特这里人之存在就有极其重大的含义。由此来看,萨特的存在主义就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中跳脱出来,直接进入到属于“人”的世界,虽然海德格尔也关注人,但是人仅仅只作为一种存在形式出现,但从萨特的观点来看,人的存在要优先于一切。
正因如此,萨特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出发来思考介入理论,更加关注到主体和主体之间也即是作家和读者的关系问题,从人学立场出发来探讨文学对社会的介入。萨特的介入政治的美学是“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他试图用存在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一样关注人,认为“存在的问题是关于人学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都有推崇自由和行动哲学的共同点,二者可以结合起来。” 萨特关于介入的美学理论从存在主义的观点出发,强调人的实在性以及人之于世界的本质性,艺术创造的主要动机也在于认识到人对于世界而言是重要的,感受到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之中“我们”是本质的。尤其在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正是需要“我们”即作家和读者的共同参与。写作一方面是作家体现自我存在,召唤并追求自由的一种方式,另一方面则是读者感知作家及其自我存在,走向自由的方式。因而,萨特关注到写作中作家和读者的问题,尤其是在《为什么写作?》中更强调了作家、读者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萨特文学介入政治的美学理论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行思考。 二、作家与读者的互动
从作家的立场上看,写作首先需要作家创作,萨特认为写作是作家介入现实政治的行动选择。萨特的存在主义立场上人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认为了实现自由本质必然要进行选择,而作家选择写作来面向自由。作家写作有其目的性,在萨特的介入理论中更多的是政治意味,就是站在复杂社会及其尖锐斗争面前通过作家写作介入现实政治,揭露世界为自由而抗争。作家通过写作投入到现实斗争之中也就是介入。
从读者的立场来看,作家的写作首先就是为他人而写作,因此需要读者的参与。作家写作的一个目的就是召唤读者的出现,如果一个作家的作品写完以后就被束之高阁那么作品将毫无意义。“艺术品首先在事实上存在,它首先是纯粹的召唤,是纯粹的存在要求。……你完全有自由把这本书摆在桌子上不去理睬它。但是一旦你打开它,你就对它负有责任。” 因而读者的阅读也是一种介入,介入作家的世界从而介入现实的社会从而寻找自由、实现自由。
在萨特介入美学中,作家和读者的关系绝不是孤立的,艺术的创作和接受本身就是意向性的连贯行动,与此同时作家同读者之间也存在着互动关系,写作活动包含阅读活动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1.自由立场上的互相信任
自由是萨特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人的本质,写作的本质就是一种要求自由的方式,自由是作家写作的目标也是社会的指向,作家介入保卫自由的斗争正是借助于写作来完成。作家创作本身是自由的。作家借助于语言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越,揭露世界保卫自由。与此同时,作家创作是对读者的召唤,对自己和他者自由的召唤。“作家向读者的自由发出呼唤,让它来协同产生作品。” 作家需要读者的自由来承认自身的自由。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作家的自由才能真正从作品中解放出来,与此同时读者也得到自由的召唤认识到自己的自由。“为了能诉诸自由,只有一个方法:首先承认它,然后对它表示信任;最后用它自己的名义,也就是说用人们给予它的信任的名义,要求它完成一件行为。”作家的自由需要读者通过阅读作品来承认,只有得到这样的自由才能真正是作品存在,才能证明作家之于世界的一种本质性。
萨特认为,就作家和读者的关系来看,作品创作是对读者自由的召唤,读者在无拘无束的阅读过程中意识自己的自由,这种自由包括阅读的自由和情感的自由。作品中的文字只是作为读者阅读的指引但读者阅读行为并不受外界任何对象的控制,具有主体性,因此萨特把阅读当作一场自由的梦。阅读活动需要情感的参与,萨特把这种没有外在现实制约的读者情感称之为豪情——以自由为根源和目的的情感,这种豪迈情感的運用是作家要求读者将自己的情欲、思想、价值观、性格等等方面全身心地奉献于作品中,有了这种奉献从而获得阅读和情感的自由。
因此在介入理论中,作家和读者的互动都要关涉到自由,在自由的立场之上形成二者信任的关系。正如上文所说,读者的阅读活动会产生自由的豪情,这种豪情实际上正是一种作家与读者的信任互动——“阅读是作家的豪情与读者的豪情缔结的一项协定;每一方都信任另一方,每一方都把自己托付给另一方,在同等程度上要求对方和要求自己。” 作家和读者之间拥有这种豪情的信任,作家对自由的运用和读者对自由的运用不是强迫性的承认,而是双方的自由决定。因而,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越多则向作家要求的也更多,同时,作家也同样会要求读者更多的要求,由此双方的自由得到显示的同时也能够揭示别人的自由。读者在阅读时就要相信作家创作时的情感与主观情感已经保持距离处于自由的情感状态,当读者在阅读作家作品时自己的情感也变得自由。
作家为读者的自由而写作并要求自己的自由得到承认,也正是需要作家与读者之间的信任。只有通过自由立场上的信任关系,作家才能确信读者能够把自由归还给他,并承认作家创造自由的能力,才能确信读者有能力用相对称的方式来呼唤作家的自由。萨特在此提出一个阅读过程中的辩证矛盾:“我们越是感到我们自己的自由,我们就越承认别人的自由;别人要求于我们越多,我们要求于他们的就越多。” 作家向读者的自由发出召唤,读者只有得到这个自由才能与作家共同参与创作使作品得以完成,同时双方都各有要求通过这些要求使得二者之间紧密相连从而还原出一个存在自由的整体,一个由人性笼罩的世界。总的来说,作家通过写作承认读者的自由,读者通过阅读承认作家的自由,可以看作是一个对于人的自由表示信任的互动。
2.作家创作与读者再创造
写作的过程首先是作家进行文本创造的过程。萨特反对康德审美无目的的思想也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倾向,把文学的介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作为写作的重要目的,而艺术家则负有这样的使命,文本创造要成为作家介入的行动选择。同时,在萨特看来,作家的介入需要借助于语言,用文字揭露世界并伴随着行动以求改变世界,通过语言的力量呼唤自由。语言在介入活动中要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萨特在《什么是写作》中认为散文可以介入而诗歌不可以介入的一个原因就是散文作家对于语言的有效运用,用语言表现命令、愤怒、辱骂又不像诗歌一样迷失于情感之中,感知语言的同时超越语言。介入作家通过语言创作文本,把沟通作为语言的目的希望有所揭露从而引发变革。作家应该把作品创作当作自己事业选择,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是一种正面的积极的投入展现自己的坚定意志。
写作就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参与完成的。作家通过文本创作显示自己的自由召唤读者的自由,证明自己的存在;读者在自由的阅读过程中,承认作者的自由解读语言创造文本意义。作品正是通过作家的创造和读者的再创作实现其真正含义,展现全部的自由。作家的创作包含着一个准阅读的过程,他写下文字的同时也看到了文字但这种阅读同读者的阅读是不同的。作家的阅读带有自己的主观意志,并且他的阅读实际上只是对于创作过程的再演,对写下符号进行检查,因而超出自己的思想和文本之外的东西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感知到,除了发现作家自己别无其他。如果作家只是随心所欲的写作只为自己不为他人那么就无法将作品转变为客观实在,因此作家作品期待读者阅读,也需要读者的再创造。 读者的加入让作者创作的文本不在只是一个个软弱无力的符号,阅读“好像是知觉和创造的综合。” 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沉浸于文本同时还需要超越文本。读者的再创造首先需要语言发挥作用。在作者的引导之下,语言召唤读者进入文本,符号成为一种审美对象,作者提供的符号会激发读者的一系列情感,之后再将情感重新投射到文本当中,原始文本同读者解读后的情感意识融合起来实现一种新的创造,帮助文本转变为客观存在。同时,萨特认为语言一方面作为一种思想的表达形式,另一方面又禁锢了思想,单纯依靠语言并不能证明存在本身。因此,读者的阅读必须要超越文本语言进行再创造,走向存在也即是自由。
读者的再创造还需要情感的参与。文字激发读者的一系列情感快乐、悲伤、同情、怜悯、愤怒,情感和想象力为文本语言插上翅膀赋予文字以新的生命而实现自身的超越。萨特还谈到,阅读会引发读者的审美喜悦,通过这种审美喜悦读者感知到自身处于自由的阅读活动当中,与此同时阅读还在这种喜悦中创造出一个新的自由的世界,突破自在世界与自为世界的鸿沟,读者体会到,自己的自由创造了新世界实现世界从自在的实存走向自为的实存。这就是一个审美变更的过程。
作家的创造使得作品产生能够揭露世界从而有机会介入社会,是崭新的创造;而读者的再创造是对作者主观世界的进一步突破,是对文本中隐含意义的再发现,还原意义的完整性,“在揭示的过程中创造,在创造的过程中揭示”。
三、作家与读者共同“介入”的美学
萨特介入現实政治的美学是一种行动美学,结合存在主义的思想,人要选择和行动由此才能证明和实现自己的本质性,因此写作成为介入的重要方式,而介入的主体必然要关注到作家和读者。作家的介入是对自我存在的证明更重要的是对艰苦的现实世界的揭露和抗争,特别是在二战的背景之下,通过作家介入呼唤社会的自由摆脱生存困境。而读者通过阅读形式介入到创作当中,一边同作者进行信任互动,一边则通过阅读了解到众多自己之前所没有意识到的东西比如自由接受唤醒从而投入改变现实的斗争中。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他们选择通过创作和阅读的方式介入,而介入就意味着要承担揭露现实世界的重任,使自由在最终得到实现,这是存在主义哲学在萨特介入政治的美学中的具体呈现。
萨特介入政治的美学锋芒直指资产阶级及其所在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在对社会深入思考之下,提出介入理论正是希望通过实践改变破败的现实生存环境。作家总是在为他人写作,萨特认为作家们面向的应该是受压迫的民众,应该摆脱此前曾服务的阶级站在普遍人性的高度对广大读者发声,向他们发出召唤同时分担民众的痛苦。最终萨特想要表达的正是文学服务于政治的思想,体现在介入现实反抗压迫的观点上。他认为写作带有目的性和功利性,无论是作者的介入还是读者的介入都应该是以推动社会新的变革为目标。作家与读者在介入的过程中团结成为一个反抗压迫的整体,一种整体性的文学在现实社会中发挥作用。自由的文学正是以被压迫的读者作为理想读者而阅读和写作,“阅读和写作成为人们在文学活动中介入现实政治的行动”。 介入行动是为了保卫自由,而写作的自由与阅读的自由中恰恰包含政治的自由。社会上的压迫、剥削、奴役等非正义的行为都应该被揭露、被认识、被反抗,包括作家和读者在内的民众都应该与这种压抑自由的行为作斗争。
参考文献
[1](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林中路》,《艺术作品的本源》,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法)让-保尔·萨特著,施康强译,《什么是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3]冯宪光著,《“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重庆出版社,1997。
[4]施康强,《萨特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文艺理论与批评》,1994(01)。
[5]赵勇,《文学介入与知识分子的角色扮演——萨特<什么是文学>的一种解读》,《外国文学》,2007(04)。
[6]毕晓,《论萨特的“介入文学”与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国外文学》,2014(02)。
[7]冉一婷,《文学是他者的在场——由萨特<什么是文学>重审作家与读者的关系》,《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
[8]金松林,《介入与否:罗兰·巴尔特与萨特的理论分歧》,《文艺理论研究》,2018(02)。
[9]殷宝怡,《论萨特存在主义文学观——以<什么是文学>为例》,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10]王倩,《萨特“介入”观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7。
赵天舒,《西方文论关键词 介入文学》,《外国文学》2018,(05)。
冯宪光著,《“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378页,重庆出版社,1997。
(法)让-保尔·萨特著,施康强译,《什么是文学?》,第4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同上,第43页。
同上,第44页。
(法)让-保尔·萨特著,施康强译,《什么是文学?》,第5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同上,第48页。
(法)让-保尔·萨特著,施康强译,《什么是文学?》,第3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法)让-保尔·萨特著,施康强译,《什么是文学?》,第4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冯宪光著,《“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395页,重庆出版社,1997。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重庆 4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