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老年人创伤后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方法:研究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以及老年创伤的临床特点以及麻醉对于老年人的影响。结果:用合适的麻醉方法,是老年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对老年创伤患者实施麻醉,应在充分术前准备的基础上,合理选择麻醉方法,正确处理麻醉操作,加强术中及术后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妥善处理,确保安全。
【关键词】老年人创伤;手术;麻醉
【中图分类号】R8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0-0128-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更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加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使老年人因受到意外创伤而需手术救治的概率增加。下面就老年人创伤原因及麻醉处理分析如下。
1 常见致伤原因
1.1 跌倒由于老年人手脚不灵活、不协调,视觉、听觉和记忆力障碍,均易导致跌倒。约有25%的病人有心脏方面的急性变化,脑血流相对减少为跌倒的重要原因。因低血容量、下肢肌肉萎缩、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引起的直立性低血压也可导致跌倒。晕厥为突然的意识丧失,也是跌倒的重要原因。晕厥的原因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流减少,如低血糖、缺氧和酸碱失衡等。另外一种原因为椎动脉暂时性缺血,引起下肢突然迟缓性软弱。
1.2 机动车事故机动车事故可造成颅脑、颌面部、胸部、腹部、骨盆或四肢的损伤。
1.3 烧伤烧伤为老年人创伤致死的第三位原因,与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和体力障碍等因素有关,且一旦烧伤,则原先存在的心血管、呼吸和肾脏等疾病往往严重影响这些老年人的预后。
2 麻醉处理
对老年病人麻醉并无一种简单而最好的麻醉方法,虽然有临床研究表明一种麻醉方法可能引起的并发症较另一种少。一般讲,麻醉方法本身并不对老年病人的围术期死亡率构成主要影响。对老年病人麻醉处理的原则是:术后意识能快速恢复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老年人往往易合并与年龄或药物相关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要达到此目的,用药一定要体现个体化。
2.1 全身麻醉:采用静吸复合麻醉,使用咪达唑仑、芬太尼、依托咪酯、罗库溴铵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间断静注芬太尼及罗库溴铵,辅助吸入低浓度异氟醚或七氟醚,其用量根据生命体征监测结果调整,大致约为青壮年的1/3~1/2。
2.2 全身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对于病情稍轻,能摆侧卧位的开胸及上腹部手术患者,选择先行连续硬膜外阻滞操作,确定麻醉效果后,再行麻醉诱导,术中根据情况以利多卡因硬膜外导管给药镇痛,全身麻醉维持以低浓度异氟烷或七氟烷吸入,辅以静脉持续靶控输注异丙酚,间断给肌松药物。
2.3 连续硬膜外麻醉:对于下腹部如尿道、膀胱部位的短时手术,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平面控制在胸10以下,局麻药用量在青壮年的1/3左右,术中需辅助用药、酌情给依诺伐。
2.4 单侧腰麻:对于单侧下肢骨关节的手术尤其是某些心肺功能欠佳的老年患者较为适用,常在静脉输入液体500ml后行腰3~4或腰4~5蛛网膜下腔穿刺,注入布比卡因6~10mg,保持穿刺时体位15~30 min,待平面完全固定后翻身手术。
2.5 颈、臂丛神经阻滞:对创伤部位在颈肩部、上肢时所选用神经阻滞方法,颈丛阻滞应用颈4一点法,臂丛应用神经定位仪经肌间沟径路操作,药物选用罗哌卡因,药液浓度为0.250% ~0.375%,容量为15~25ml。
3讨论
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各系统功能的减退,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明显降低,在各种意外创伤情况下,出血、疼痛、恐惧等应激因素可进一步加剧患者的生理功能紊乱, 严重威胁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因而,对创伤老年人手术麻醉的实施已成为临床麻醉研究的热点。麻醉时对麻醉方法的选择和管理要求较高,选择原则是由手术部位和病情决定,与年龄无直接关系,总的原则是根据老年患者病情及生理特征选择一个对生理功能干扰小、安全范围大、麻醉效果确切的麻醉方法,以最小剂量麻醉药达到最佳麻醉效果[1]。老年人所需的全身麻醉药用量较青壮年明显减少,为青壮年用量的1/3~1/2,与老年人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增大和血浆清除率降低至消除半衰期延长有关。老年人的麻醉诱导可选用依托咪酯或咪达唑仑,此两种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较轻;而吸入麻醉药异氟烷或七氟烷的最大允许浓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使用量需减少。老年人胸部及腹部手术时选择全身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方法具有改善心肌血供,减少镇痛药、肌松药用量,患者苏醒较快,术后镇痛效果佳的优点,并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呼吸功能及降低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2]。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柱的椎间孔变窄至闭塞,致使局麻药在硬膜外腔扩散甚广且易向头侧扩散,加上老年人的蛛网膜绒毛明显增大,局麻药容易渗透过硬脊膜[3],故随年龄增长阻滞每一对脊神经所需的药量逐渐减少,老年人施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用药量也必须减少,这就需根据阻滞平面和血压情况决定追加剂量。麻醉苏醒延迟最常见的原因为用药种类过多和用药量过大。例如,椎管麻醉时应用镇静药多也可导致清醒延迟。手术室环境温度太低可致病人体温下降,也可引起苏醒延迟,其原因为机体对药物的代谢和排出减慢。
总之,对老年创伤患者实施麻醉应做到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合并重要脏器损伤者要积极及时处理,合理选择麻醉方法,除根据手术部位、患者一般情况外,还要考虑麻醉医生的技能和经验,麻醉科的各项急救设备、药物等,良好的麻醉计划和完善的术后镇痛均对老年病人康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大金.重视对老年病人麻醉的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6,17(4):193~196
[2] 曹建国,张马忠,杭燕南,等.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研究[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0, 20(3):139~141
[3] 张增军,马玉飞,伏迎春,等.两点穿刺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J].华北国防医药,2007,19(6):5~7
作者单位:157011 黑龙江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
【关键词】老年人创伤;手术;麻醉
【中图分类号】R8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0-0128-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更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加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使老年人因受到意外创伤而需手术救治的概率增加。下面就老年人创伤原因及麻醉处理分析如下。
1 常见致伤原因
1.1 跌倒由于老年人手脚不灵活、不协调,视觉、听觉和记忆力障碍,均易导致跌倒。约有25%的病人有心脏方面的急性变化,脑血流相对减少为跌倒的重要原因。因低血容量、下肢肌肉萎缩、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引起的直立性低血压也可导致跌倒。晕厥为突然的意识丧失,也是跌倒的重要原因。晕厥的原因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流减少,如低血糖、缺氧和酸碱失衡等。另外一种原因为椎动脉暂时性缺血,引起下肢突然迟缓性软弱。
1.2 机动车事故机动车事故可造成颅脑、颌面部、胸部、腹部、骨盆或四肢的损伤。
1.3 烧伤烧伤为老年人创伤致死的第三位原因,与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和体力障碍等因素有关,且一旦烧伤,则原先存在的心血管、呼吸和肾脏等疾病往往严重影响这些老年人的预后。
2 麻醉处理
对老年病人麻醉并无一种简单而最好的麻醉方法,虽然有临床研究表明一种麻醉方法可能引起的并发症较另一种少。一般讲,麻醉方法本身并不对老年病人的围术期死亡率构成主要影响。对老年病人麻醉处理的原则是:术后意识能快速恢复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老年人往往易合并与年龄或药物相关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要达到此目的,用药一定要体现个体化。
2.1 全身麻醉:采用静吸复合麻醉,使用咪达唑仑、芬太尼、依托咪酯、罗库溴铵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间断静注芬太尼及罗库溴铵,辅助吸入低浓度异氟醚或七氟醚,其用量根据生命体征监测结果调整,大致约为青壮年的1/3~1/2。
2.2 全身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对于病情稍轻,能摆侧卧位的开胸及上腹部手术患者,选择先行连续硬膜外阻滞操作,确定麻醉效果后,再行麻醉诱导,术中根据情况以利多卡因硬膜外导管给药镇痛,全身麻醉维持以低浓度异氟烷或七氟烷吸入,辅以静脉持续靶控输注异丙酚,间断给肌松药物。
2.3 连续硬膜外麻醉:对于下腹部如尿道、膀胱部位的短时手术,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平面控制在胸10以下,局麻药用量在青壮年的1/3左右,术中需辅助用药、酌情给依诺伐。
2.4 单侧腰麻:对于单侧下肢骨关节的手术尤其是某些心肺功能欠佳的老年患者较为适用,常在静脉输入液体500ml后行腰3~4或腰4~5蛛网膜下腔穿刺,注入布比卡因6~10mg,保持穿刺时体位15~30 min,待平面完全固定后翻身手术。
2.5 颈、臂丛神经阻滞:对创伤部位在颈肩部、上肢时所选用神经阻滞方法,颈丛阻滞应用颈4一点法,臂丛应用神经定位仪经肌间沟径路操作,药物选用罗哌卡因,药液浓度为0.250% ~0.375%,容量为15~25ml。
3讨论
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各系统功能的减退,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明显降低,在各种意外创伤情况下,出血、疼痛、恐惧等应激因素可进一步加剧患者的生理功能紊乱, 严重威胁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因而,对创伤老年人手术麻醉的实施已成为临床麻醉研究的热点。麻醉时对麻醉方法的选择和管理要求较高,选择原则是由手术部位和病情决定,与年龄无直接关系,总的原则是根据老年患者病情及生理特征选择一个对生理功能干扰小、安全范围大、麻醉效果确切的麻醉方法,以最小剂量麻醉药达到最佳麻醉效果[1]。老年人所需的全身麻醉药用量较青壮年明显减少,为青壮年用量的1/3~1/2,与老年人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增大和血浆清除率降低至消除半衰期延长有关。老年人的麻醉诱导可选用依托咪酯或咪达唑仑,此两种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较轻;而吸入麻醉药异氟烷或七氟烷的最大允许浓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使用量需减少。老年人胸部及腹部手术时选择全身麻醉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方法具有改善心肌血供,减少镇痛药、肌松药用量,患者苏醒较快,术后镇痛效果佳的优点,并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的呼吸功能及降低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2]。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柱的椎间孔变窄至闭塞,致使局麻药在硬膜外腔扩散甚广且易向头侧扩散,加上老年人的蛛网膜绒毛明显增大,局麻药容易渗透过硬脊膜[3],故随年龄增长阻滞每一对脊神经所需的药量逐渐减少,老年人施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用药量也必须减少,这就需根据阻滞平面和血压情况决定追加剂量。麻醉苏醒延迟最常见的原因为用药种类过多和用药量过大。例如,椎管麻醉时应用镇静药多也可导致清醒延迟。手术室环境温度太低可致病人体温下降,也可引起苏醒延迟,其原因为机体对药物的代谢和排出减慢。
总之,对老年创伤患者实施麻醉应做到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合并重要脏器损伤者要积极及时处理,合理选择麻醉方法,除根据手术部位、患者一般情况外,还要考虑麻醉医生的技能和经验,麻醉科的各项急救设备、药物等,良好的麻醉计划和完善的术后镇痛均对老年病人康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大金.重视对老年病人麻醉的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6,17(4):193~196
[2] 曹建国,张马忠,杭燕南,等.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研究[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0, 20(3):139~141
[3] 张增军,马玉飞,伏迎春,等.两点穿刺甲磺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J].华北国防医药,2007,19(6):5~7
作者单位:157011 黑龙江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