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婶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YW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奶婶”跳墙摔着了!
  扶贫干部老王没起床手机就响起来,传来这样的消息。他急忙穿衣起床,顾不得洗漱,趿拉着鞋子就往“奶奶婶”家跑,边提鞋边恨恨地说:“我说别把墙砌那么高,偏不听,这回摔着了吧?唉!”
  “奶奶婶”今年七十六岁,个子不高,满脸沟壑,瘦瘦的一位老太太。村里人都不叫她名字,叫她“奶奶婶”。别看她瘦,精神头儿可蛮足的,每天从墙里跳到墙外,再从墙外跳到墙里,来来回回数不清,墙头跳出来豁儿。她领着继侄子五宝在墙里过活,她是五宝的继婶婶。
  五宝今年十六岁,智障。五宝的爸爸就缺心眼儿,四十多岁还没人给说媳妇,后来有人领来个傻女人,就算和他成了家。傻女人生了四个孩子都没“站住”,五宝是第五个孩子,“奶奶婶”给他取名五宝。
  “奶奶婶”先前不住这个屯,前任丈夫去世,两个儿子一个成家,一个在外地上学,她才嫁给一直娶不上媳妇的五宝叔叔,她比五宝叔叔大十多岁。凭着她的勤劳和俭朴,她不仅把自家日子过得像模像样,还要照看东院里住着的傻大伯哥和傻嫂子。
  五宝出生那会儿,“奶奶婶”担心,怕这个孩子再“扔了”,就亲自为傻嫂子接生。傻女人不懂过日子,更不懂保养,生下来的孩子不足两拃。“奶奶婶”就抱孩子过来,一口米汤一口粥地喂养,不料想,这孩子也傻了吧唧。不久,傻大伯哥死了,傻嫂子就被娘家人领回去,“奶奶婶”的丈夫也因病去世。空荡荡的院子里,就留下继婶婶和继侄子。
  “奶奶婶”怕五宝跑出去磕着碰着,更怕被一群顽皮的孩子追逐、打骂,就找人砌起院墙,不留门。五宝出不去,她才放心。她宁愿自己每天从墙上爬来爬去,柴米油盐地倒腾。
  扶贫工作队第一次去她家那天,她正用毛嗑(葵花籽)教五宝查数,一个、两个……五宝吭哧瘪肚,数着数着就数乱了,见有陌生人来,忙藏到“奶奶婶”身后,“妈、妈”地叫。她将五宝揽入怀中:“别怕,别怕。”那架势,生怕别人将五宝抢走似的。
  工作队的人问她:“生活有什么困难?还有什么需要?”她低头端详着怀里的五宝,像是看一件宝贝,眼睛眯细,脸上的皱纹好看地荡漾开去,好似平静的水面丢进了一粒石子。她慢慢地说:“你看五宝都长这么高了,我怕他跑出去,不知深浅,受人欺负。我想求你们帮助我,把这院墙再砌高点儿。”
  老王說:“不能再增高了,刚才进来的时候,她俩(他指着扶贫办的两名女同志)根本跳不过来,是我们帮她俩过来的。你都快八十的人,来回跳墙多危险!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这家就垮掉了。要不安个大门,上一把锁?”她说:“不中,五宝都一米六高了,墙矮挡不住。唉!我儿子昨天还来电话,让我去城里,和他一起住。我舍不下五宝,儿子说让我带着他。可我心里不落忍,总不能把一个傻孩儿,带给一点儿瓜葛都没有的儿子吧?”她又低头看看五宝,眼里噙着泪。
  “奶奶婶”送扶贫干部们出来,看着两位女同志挺费劲地跳墙,乐得前仰后合:“真是城里人,还赶不上我这老太太。”她搬来两块砖头,垫到墙根儿,让她们踩上去,再翻过墙。
  第二天,老王赶紧联系村干部,找几个人,帮助“奶奶婶”往高砌墙。增至一米时,老王说不能再砌了,再高就不安全了。“奶奶婶”坚持要再往上砌,一米一,她还是摇头。老王实在拗不过她,最后砌到一米二。老王急眼了:“再砌,准出事儿。”
  “奶奶婶”跳墙没摔坏,就是脚脖子崴了。
  “不能再这样对付!”老王态度坚定。他跑县里,又跑市里,给五宝联系特殊教育学校。
  送五宝走的那天,“奶奶婶”大包小包塞了半车。老王说:“你这是干啥?学校都有准备。”她说五宝走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就是给学校扫地、看大门都行。她不要钱,只有天天守着五宝,她才踏实。
  “奶奶婶”坐上老王的车,乐颠颠地驶向城里。
  [责任编辑 徐小红]
其他文献
那年,我在苹果镇开了一家书店。其实那個镇也不叫苹果镇,是我自个儿把那个镇叫苹果镇的。  那个时候,苹果镇的人很少吃到苹果。  我的书店开在苹果镇中学附近的街上。我不光是卖新书,还出租旧书。一些人买不起新书,就租旧书看。租一本旧书只要一毛钱。少吃一根冰棒,就可以租一本旧书看。  一天,书店里来了个十一二岁的小孩。他手里拿着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一手拿着苹果一手去翻书看。他看到一本《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期刊
董工走了,接替他的是于工。  于工是信阳人,五十五六岁,普普通通,和董工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住在董工以前住过的地方。问他姓什么,他说姓于,便喊他于工,说愚公移山。他一本正经纠正说不是愚公移山的愚,是干钩于的于。大家于是都称呼他老于。  老于比董工更沉默寡言,同样尽职尽责。他以身作则,不仅指导着工人们干活儿,有时自己也干。我作为公司的监管人员,和他相处的时间一长,慢慢就熟悉了。他拿出带来的茶叶,非
期刊
妻子贤惠,儿子乖顺,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我甚至可以骄傲地逢人便说:“你看,我多幸福!我对一切都感到满足,尤其是我那套房子,装修完也挺好。有时间你一定得来看看!”这时人们便客套地说:“一定,一定。”但谁也没有真的来敲我家房门。我不免有些失望。  话说回来,一家人可以不受世俗打扰地生活着,在抛去虚荣心的自娱自乐中享受温暖房子的惬意倒也不错,况且我妻子的病更适合静养。  这种生活没有持续很久,在一个冬
期刊
大学毕业后,我出于对生活的好奇,拎一把吉他到天桥下卖艺。起初我还有些不自在,怕唱不好或遇见熟人,时间一長便无所谓了。  其实,在熙熙攘攘的天桥下,无论是路过的还是驻足听歌的,谁又会关心你是谁,唱得怎么样?即便丢下赏钱的,也只是出于怜悯之心,或者想借机教训一下孩子:“瞧瞧,不好好学习,长大后只能沿街卖艺,连个正当职业都没有。”  我那时能拿得出手的歌不多,经常唱郑钧的《回到拉萨》、动力火车的《当》,
期刊
看到那一行字,初怀敬心里“唉”了一声,表示惋惜。毕竟,他和白静山是十分熟络的:春江县委副书记、县长白静山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市纪委市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一县之长,地方上的头面人物,极受瞩目的。这一条消息很快就在全市传开了,春江县更是家喻户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其实还伴随着一个疑问:还会有谁?  初怀敬没有那么大的好奇心,又没有自己什么事,惋惜后,该干吗干吗。  但有消息不断传来,好像
期刊
司机大李抱起大纸箱抬腿就走,县长看着纸箱里的小棋盘发怔。大李一笑:“甭急!今天我就带您上一块地去!”  县长瞅他一眼:“还没下班哩!”  大李往门外跑:“官迷!”  今天县长退休。大李说的“地”,县长知道,唐白河畔粉墙黛瓦的一条古街。一街四巷,兵卒巷、将帅台、炮子口、相士胡同,大明朝屯兵的地方。三千将士为去思念之苦,操练之余以弈棋解闷儿。后人承衍扩建后,古街形成规模,人称棋街。  两人真还来了。 
期刊
一个深秋的后晌时分,旺秀穿过一片草原,找了些树枝,靠一段矮崖搭了一个临时的窝棚,打开炒面袋,开始了深山里的生活。  玉盘般晶莹剔透的月亮一动不动凝滞在空中。微风的骤然停歇并没有使人感到有一丝暖意,反而使人觉得有点儿冷森森的。猫头鹰一阵紧似一阵地嘶喊,山雀扑棱棱在夜空里乱撞着,野狐喊冤叫屈一般……  旺秀躺在窝棚里,双眼迷离。  一只光溜溜的金黄色猞猁从眼前箭般穿过,旺秀也箭般奔出窝棚。猞猁进了洞。
期刊
那时候,沟里村的乡亲们都是从碾子上推着吃。  你家也推,我家也推,他家也推,因此碾子很忙,很少有闲着的时候。  到了年根儿底下,有推白面的,有碾稻谷的,有摊煎饼的,有做豆腐的,有蒸年糕的,碾子就格外忙,从早到晚骨碌碌地转,连明彻夜咯吱吱地响,看着像一盏忙疯了的走马灯,听着是一首沉重而又欢乐的曲儿。  因为碾子少,全村就那么三五盘,怕到时候摸不着,所以就得提前“占”碾子:看见碾子闲着时,赶紧把自己家
期刊
义盛泰,虞城最大的百货行,主营布料鞋服,兼营刺绣品、铜铁器、灯具及各式楠木家具。开张之初,恰逢冯玉祥扩军购办军服,老板任蕴清趁机捞了一肚子肥油。  任蕴清有件宝物,是努尔哈赤戴过的一枚鹿骨扳指。上海双线胶鞋厂老板朱友航用五万双胶鞋来换,任蕴清眼皮未抬:“祖传之物,岂可交易!”  朱友航笑哂:“侬这个门槛精(上海人对精于算计之人的称呼),当成命根子了?”  任蕴清真正的命根子是独子任志明。明少爷原在
期刊
年底了,办公室的小牛得了市“扶贫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一下子在局里出了名。别看小伙子平时寡言少语,不怎么引人注意,可登在报纸上的先进事迹,还真让人刮目相看。两年时间里他扑下身子,有空就往联系点跑,克服了不少困难,鼓励村里人开展肉鸽养殖,成立了合作社。不但他自己定点联系的贫困户提前一年完成脱贫目标,还带动了一大批农户增收致富。  两年前,小牛刚分到局里工作的时候,给周围熟悉的同事印象最深的是,他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