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摘 要 】近些年来,素质教育尤其是初中生的素质教育是较为热门的话题。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有创新能力与操作能力,为了迎合这一目标,很多课程都采取了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那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当如何改善其相应的教学手段或者教学方法,使其迎合新课改的要求。这是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重点阐述几个重要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解决的措施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希望能够对今后初中体育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作用。
【 关键词 】初中体育 教学 问题 措施
一、初中体育教学现状
我们知道素质教学的主要内容一共有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其中体育是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起到基础性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体育教学也在处于不断的探索当中。但是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并不十分乐观,存在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对新课改的进程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比如初中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问题、以及初中体育教学方式变革无法适应新课改要求问题、以及教学器材的落后等等都直接制约了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初中体育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设施不够充足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更加注重的是户外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很多的设备支持。比如跑道、跨栏、标枪等等。但是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观察所得,很多初中学校的这类设施十分匮乏,一些学校虽然有跑道,但是没有划定相应的标准线,有些跑道甚至只是用煤渣作为铺地材料。在某种程度上,初中体育教材的缺乏大大限制了体育教学的发展。
(二)体育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中心主义”,强调教师对学生控制,以及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这种陈旧的教学理念,导致学生只能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客体,被动的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而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新课程改革对我国传统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在体育教学观念上体现得也较为明显。新课改要求中,以学生作为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不再流于形式,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从而使之成为实实在在的主体。因此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坚持新的体育教学观念,将新的体育教学观念贯彻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上。使得学生习得的知识与经验,能够被学生主动内化成为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其学习体育的欲望,从而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三)缺乏对新课程改革内容的重视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标准要求,体育专业以及其他专业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革新。其中具有观察性的变化是,教科书的变更以及教师用书的改变。但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并不是简单的将教材改头换面,而是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变革。比如对体育课程的管理、体育课程的评价以及实施等等。通过多方位的改革,从而建立一套全新的新课程体系。因此,不能够将新课程改革的目光,仅仅局限在教材的更换上,因为毕竟新教材虽然在原有教材上有所创新,但是仍然有很多无法完全合乎实际的地方。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实验的态度进行教学,从全方位的改革内容出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新的方法与创新,可以从教材的呈现方式、学与练的掌握以及学习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活动方式等方面入手。
三、改善初中体育教学的措施
(一)深化对体育教学的认识
一直以来,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人们对于科学知识的重视,远远超过了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体育技能学习,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应当受到充分的重视。笔者认为应当改善师生对于体育教学的认识,认识到体育教学对于中学生全方面发展的重要性。
(二)完善体育师资队伍
我们知道教师的专业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一直以来我国体育教师的学历都不是很高,使得体育教学过程中,缺乏充分的专业基础知识。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初中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高初中体育教师的学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体育教师的学历提高,不只是说专业基础上的教学能力得到发挥。学历较高的体育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效率。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生力军,体育教师是教学理念的直接参与者与直接实践者。因此,教师应当对新时代背景下,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内容,有着深刻的把握。这就需要加强对初中体育教师的培训。对初中体育教师的培训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比如邀请相关的体育专家或者大学的教授直接对基层的教师进行授课;根据学校内部的统筹规划,定期召开体育专业的研讨会,通过研讨会,各位体育教师们相互学习,交流教学经验,取长补短,从而为今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创造条件。
(三)优化教学内容与过程
体育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不可能仅仅依靠老师的讲课,就可以让学生完全习得与掌握。需要不同的教学内容,由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设计与安排,从而将教材上的内容生动的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呈现。便是将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相互结合。比如,学生在学习跳高技能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学生自己参与实践过程之前,对相应的要点进行阐述,并为学生进行演示,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性模仿,从而最快掌握跳高这一学习技能。随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不断的进行尝试,不断突破现有成绩,从而提高相应的运动技能。
【参考文献】
[1] 章创. 探究初中体育教学模式实践的创新[J]. 快乐阅读 2011年08期.
[2] 时有勇. 农村学校如何有效开展体育教学[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0(06).
[3] 陈侠.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使用体育课本的实践研究[J]. 科学教育 2009年05期.
【 关键词 】初中体育 教学 问题 措施
一、初中体育教学现状
我们知道素质教学的主要内容一共有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其中体育是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起到基础性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体育教学也在处于不断的探索当中。但是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并不十分乐观,存在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对新课改的进程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比如初中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问题、以及初中体育教学方式变革无法适应新课改要求问题、以及教学器材的落后等等都直接制约了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初中体育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设施不够充足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更加注重的是户外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很多的设备支持。比如跑道、跨栏、标枪等等。但是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观察所得,很多初中学校的这类设施十分匮乏,一些学校虽然有跑道,但是没有划定相应的标准线,有些跑道甚至只是用煤渣作为铺地材料。在某种程度上,初中体育教材的缺乏大大限制了体育教学的发展。
(二)体育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中心主义”,强调教师对学生控制,以及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这种陈旧的教学理念,导致学生只能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客体,被动的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而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新课程改革对我国传统教学观念提出了挑战,在体育教学观念上体现得也较为明显。新课改要求中,以学生作为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不再流于形式,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从而使之成为实实在在的主体。因此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坚持新的体育教学观念,将新的体育教学观念贯彻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上。使得学生习得的知识与经验,能够被学生主动内化成为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其学习体育的欲望,从而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三)缺乏对新课程改革内容的重视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标准要求,体育专业以及其他专业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革新。其中具有观察性的变化是,教科书的变更以及教师用书的改变。但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并不是简单的将教材改头换面,而是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变革。比如对体育课程的管理、体育课程的评价以及实施等等。通过多方位的改革,从而建立一套全新的新课程体系。因此,不能够将新课程改革的目光,仅仅局限在教材的更换上,因为毕竟新教材虽然在原有教材上有所创新,但是仍然有很多无法完全合乎实际的地方。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实验的态度进行教学,从全方位的改革内容出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新的方法与创新,可以从教材的呈现方式、学与练的掌握以及学习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活动方式等方面入手。
三、改善初中体育教学的措施
(一)深化对体育教学的认识
一直以来,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人们对于科学知识的重视,远远超过了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体育技能学习,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应当受到充分的重视。笔者认为应当改善师生对于体育教学的认识,认识到体育教学对于中学生全方面发展的重要性。
(二)完善体育师资队伍
我们知道教师的专业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一直以来我国体育教师的学历都不是很高,使得体育教学过程中,缺乏充分的专业基础知识。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初中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高初中体育教师的学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体育教师的学历提高,不只是说专业基础上的教学能力得到发挥。学历较高的体育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效率。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生力军,体育教师是教学理念的直接参与者与直接实践者。因此,教师应当对新时代背景下,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内容,有着深刻的把握。这就需要加强对初中体育教师的培训。对初中体育教师的培训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比如邀请相关的体育专家或者大学的教授直接对基层的教师进行授课;根据学校内部的统筹规划,定期召开体育专业的研讨会,通过研讨会,各位体育教师们相互学习,交流教学经验,取长补短,从而为今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创造条件。
(三)优化教学内容与过程
体育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不可能仅仅依靠老师的讲课,就可以让学生完全习得与掌握。需要不同的教学内容,由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设计与安排,从而将教材上的内容生动的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呈现。便是将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相互结合。比如,学生在学习跳高技能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学生自己参与实践过程之前,对相应的要点进行阐述,并为学生进行演示,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性模仿,从而最快掌握跳高这一学习技能。随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不断的进行尝试,不断突破现有成绩,从而提高相应的运动技能。
【参考文献】
[1] 章创. 探究初中体育教学模式实践的创新[J]. 快乐阅读 2011年08期.
[2] 时有勇. 农村学校如何有效开展体育教学[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0(06).
[3] 陈侠.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使用体育课本的实践研究[J]. 科学教育 2009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