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选种、选地、播种、棚温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大拱棚早春芸豆三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关键词大拱棚;小拱棚;地膜;高产;高效
进行早春芸豆大拱棚(内加小拱棚、地膜)栽培,平均产量52.5~60.0t/hm2,比早春地膜覆盖的芸豆提前1个月上市,平均售价在3元/kg,纯收入在15万元/hm2以上。
1大拱棚规格
大棚长80m、宽8m、高2.5~3m,在大棚内建2个高1.2~1.5m、宽3.5m的小拱棚。
2选用优良品种
选用生长势强、开花结荚期长、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的新品种,如寿光大白条、精选923-8、精选851-923-8。
3选地
芸豆不耐湿涝,严禁种植在低洼易涝地,最好选择在排水通气良好、活土层深厚、土壤上松下实,肥力中等以上的平川或漫平地种植。芸豆和其他豆类一样、不宜连作或重茬,一般选择玉米、小麦、谷子等禾谷类作物或马铃薯作物为前茬,避免与豆科作物及向日葵重迎茬种植。芸豆为双子叶植物,且子叶大而肥厚,顶土能力较弱、因此,要精细整地,防旱排涝,避免因土壤板结或整地质量差而造成出苗不齐或缺苗断垄现象。
4起垄施肥
施优质腐熟农家粪150t/hm2,饼肥3 000kg/hm2,磷酸二铵750kg/hm2,含氮、磷、钾三种元素的复合肥750kg/hm2,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kg/hm2,撒匀后进行机械旋耕、整平,起垄的行距为60cm,垄高一般为20cm。
5种子处理及播种量
播种前要进行种子精选,剔除异色粒、秕粒和病虫粒,选择籽粒大小均匀、饱满、颜色一致的籽粒作种子。播前晾种1~2d,以提高种子活力。芸豆种植密度宜稀不宜密,一般保苗1.6~2.3万株/hm2,播种量为小粒型芸豆30~40kg/hm2,大粒型芸豆50~60kg/hm2。小面积种植可以人工穴播,大面积种植可用气吸精点机或精量点播机播种。
6适期播种及定植
一般东港地区在3月上旬播种,4月上旬定植,5月中下旬开始采收。用营养钵播种育苗,催芽播种,每钵播种2粒。播种后覆土2~3cm。苗床温度:出苗前白天25~30℃,夜间15~18℃;出苗后白天20~25℃,夜间12~16℃。苗龄在25~30d左右,在第1片复叶展开时,带土坨定植。每穴栽2株,穴距35~40cm。定植后用地膜覆盖两垄,浇足定植水。
7棚温管理
棚内温度夜间不低于15~17℃,凌晨短时最低气温不低于13℃,白天维持在20~25℃,高于27℃即可放风。定植后的1~2d内一般不进行通风换气,使棚内保持较高的温度,以利缓苗。
8适时浇水
定植后到开花期要适当控制浇水,否则易引起植株徒长和落花落荚。当嫩荚坐位后,大部分荚长到一半长时,浇第1次结荚水。
9适期追肥
结合浇第1次结荚水,追施尿素150~225kg/hm2,以后每采收1次,追施磷酸二铵或含氮、磷、钾复合肥225~300kg/hm2,采收期加施2次磷酸二氢钾共计150kg/hm2。追肥应本着以钾肥最多、磷肥次之、氮肥最少的原则进行。增施钾肥有利于促进生长和提高产量;磷肥能促进早熟,缩短生育期。一般在豆荚开始肥大时进入重点追肥期,硼和钼对芸豆生长发育和根瘤菌活动有良好促进作用,适当施微量元素(主要用根外追肥),可以提高芸豆的品质和产量。
10病虫害防治
遵循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原则。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实行轮作制度,避免连茬;③加强田间管理:清洁田园,深翻土地,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合理密植,可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药剂防治。常见几种芸豆病虫害防治方法:①根腐病。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25kg,7~10d灌1次。②细菌性疫病。发病初期可喷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或65%代森锌500倍液。③锈病。喷50%粉锈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④炭疽病。喷1∶1∶240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⑤蚜虫。用灭杀毙4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以上药剂,每隔7~10d喷洒1次,连续喷2~3次。
11防止落花落荚
(1)芸豆栽培喜凉爽气候,一定要注意温度管理。一般在开花结荚期温度应保持在20~25℃,不能超过27℃,更不能超过30℃,否则豆荚既短又弯曲,象称钩子,荚皮增厚,纤维增多,品质下降。温度低于10℃以下,结荚数和种子粒数明显减少,植株长势也受到影响。
(2)芸豆开花座荚期应结合追肥进行浇水,采收1次就应该追1次肥,浇1次水,确保增产增收。
(3)合理密植,一般品种每穴栽1株,最多每穴栽2株,这样能改善光照条件,通风透光好,产量高。
关键词大拱棚;小拱棚;地膜;高产;高效
进行早春芸豆大拱棚(内加小拱棚、地膜)栽培,平均产量52.5~60.0t/hm2,比早春地膜覆盖的芸豆提前1个月上市,平均售价在3元/kg,纯收入在15万元/hm2以上。
1大拱棚规格
大棚长80m、宽8m、高2.5~3m,在大棚内建2个高1.2~1.5m、宽3.5m的小拱棚。
2选用优良品种
选用生长势强、开花结荚期长、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的新品种,如寿光大白条、精选923-8、精选851-923-8。
3选地
芸豆不耐湿涝,严禁种植在低洼易涝地,最好选择在排水通气良好、活土层深厚、土壤上松下实,肥力中等以上的平川或漫平地种植。芸豆和其他豆类一样、不宜连作或重茬,一般选择玉米、小麦、谷子等禾谷类作物或马铃薯作物为前茬,避免与豆科作物及向日葵重迎茬种植。芸豆为双子叶植物,且子叶大而肥厚,顶土能力较弱、因此,要精细整地,防旱排涝,避免因土壤板结或整地质量差而造成出苗不齐或缺苗断垄现象。
4起垄施肥
施优质腐熟农家粪150t/hm2,饼肥3 000kg/hm2,磷酸二铵750kg/hm2,含氮、磷、钾三种元素的复合肥750kg/hm2,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kg/hm2,撒匀后进行机械旋耕、整平,起垄的行距为60cm,垄高一般为20cm。
5种子处理及播种量
播种前要进行种子精选,剔除异色粒、秕粒和病虫粒,选择籽粒大小均匀、饱满、颜色一致的籽粒作种子。播前晾种1~2d,以提高种子活力。芸豆种植密度宜稀不宜密,一般保苗1.6~2.3万株/hm2,播种量为小粒型芸豆30~40kg/hm2,大粒型芸豆50~60kg/hm2。小面积种植可以人工穴播,大面积种植可用气吸精点机或精量点播机播种。
6适期播种及定植
一般东港地区在3月上旬播种,4月上旬定植,5月中下旬开始采收。用营养钵播种育苗,催芽播种,每钵播种2粒。播种后覆土2~3cm。苗床温度:出苗前白天25~30℃,夜间15~18℃;出苗后白天20~25℃,夜间12~16℃。苗龄在25~30d左右,在第1片复叶展开时,带土坨定植。每穴栽2株,穴距35~40cm。定植后用地膜覆盖两垄,浇足定植水。
7棚温管理
棚内温度夜间不低于15~17℃,凌晨短时最低气温不低于13℃,白天维持在20~25℃,高于27℃即可放风。定植后的1~2d内一般不进行通风换气,使棚内保持较高的温度,以利缓苗。
8适时浇水
定植后到开花期要适当控制浇水,否则易引起植株徒长和落花落荚。当嫩荚坐位后,大部分荚长到一半长时,浇第1次结荚水。
9适期追肥
结合浇第1次结荚水,追施尿素150~225kg/hm2,以后每采收1次,追施磷酸二铵或含氮、磷、钾复合肥225~300kg/hm2,采收期加施2次磷酸二氢钾共计150kg/hm2。追肥应本着以钾肥最多、磷肥次之、氮肥最少的原则进行。增施钾肥有利于促进生长和提高产量;磷肥能促进早熟,缩短生育期。一般在豆荚开始肥大时进入重点追肥期,硼和钼对芸豆生长发育和根瘤菌活动有良好促进作用,适当施微量元素(主要用根外追肥),可以提高芸豆的品质和产量。
10病虫害防治
遵循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原则。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②实行轮作制度,避免连茬;③加强田间管理:清洁田园,深翻土地,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合理密植,可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药剂防治。常见几种芸豆病虫害防治方法:①根腐病。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25kg,7~10d灌1次。②细菌性疫病。发病初期可喷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或65%代森锌500倍液。③锈病。喷50%粉锈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④炭疽病。喷1∶1∶240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⑤蚜虫。用灭杀毙4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以上药剂,每隔7~10d喷洒1次,连续喷2~3次。
11防止落花落荚
(1)芸豆栽培喜凉爽气候,一定要注意温度管理。一般在开花结荚期温度应保持在20~25℃,不能超过27℃,更不能超过30℃,否则豆荚既短又弯曲,象称钩子,荚皮增厚,纤维增多,品质下降。温度低于10℃以下,结荚数和种子粒数明显减少,植株长势也受到影响。
(2)芸豆开花座荚期应结合追肥进行浇水,采收1次就应该追1次肥,浇1次水,确保增产增收。
(3)合理密植,一般品种每穴栽1株,最多每穴栽2株,这样能改善光照条件,通风透光好,产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