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百强村”农村产业状况的调研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eng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按照陕西省渭南市市委组织部的要求,对2011年渭南市评选出的“百强村”进行调研,其中一项内容是“百强村”的农业产业发展。调研主要通过座谈、发放问卷、实地参观的形式进行,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渭南“百强村”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入选全市“百强村”的一项硬指标。所在村能够利用自己的地理环境优势,发挥各自的特色产业,比如临渭区官路镇南志道村以瓜菜为主要产业,2011年的人均收入8530元(只是农业收入部分),合阳县金玉镇定国村只有130户,以苹果为主要收入,人均2.8亩果园,2011年人均收入上万元。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发展成果显著
  首先是农村产业发展多元化,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很大的实惠,使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稳步递增。潼关太要镇寺底村——由落后变先进的典型。该村以养兔和运输成为主要产业,村上还办有鼎盛木业公司。村民人均收入由6000元增长到现在的10060元,村上排名也由过去的79(全县共83个村)位上升为一类村、百强村。还有,农村产业化的发展除了给当地农户带来很大的收益外,还让当地的农民走出去,去外村承包土地种瓜种菜。比如2011年,官路镇农村科技能手出外承包土地种瓜人数达1500人,种植棚瓜面积6000余亩,经济效益达5000多万元。村民去外村承包土地种瓜种菜,不仅给自身带来更大的效益,还给当地的农民带去技术,因为他们大多是联手承包大面积土地,需要雇佣当地劳动力,使得当地劳动力不仅从自身的土地上解放出来,还学得了技术,获得了更多的收益。
  其次是产业规模更大、结构更加合理化。由于各地地理环境不同,各个“百强村”都在努力挖掘当地资源,通过适当的土地流转,按照不同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例如合阳县路井镇雷庄村现有耕地4486亩,该村根据当地的地形、气候和土壤,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到目前已有1500亩苹果园、550亩桃园、500亩红提葡萄园、机动地586亩,还有一个容纳500头奶牛的奶牛场。这样的产业结构不仅解放了很多劳动力,而且因为其合理性让外界看到了前景,也得到了由省政府带头发起的3000个龙头企业包3000个村的资金支持,每年得到20万元资金支持,这对于一个村的发展无疑是注入了一股活水。
  (二)基础设施率先完善
  围绕“道路硬化、饮水净化、生产优化、环境美化”的“四化”要求,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人居环境,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支持。白水县的张家塬村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实施以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通过重点实施、易地搬迁、扶贫开发、土地整理、农村沼气等工程,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成了整齐统一的新农村。合阳县的北王村经过3年多的努力,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每个巷头都建有垃圾台,每个垃圾台都有固定的保洁人员,全村共建了13个垃圾台,3个公共厕所,走进北王村,仿佛进入城市的小区。
  (三)农村“两委会”的带头作用明显
  人常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围绕“兴产业、促增收、鼓腰包”,村委班子成员带头承诺“要致富,找支部,有困难,找党员”,这在每个农村产业型的“百强村”里都表现明显。例如,蒲城县上王镇太睦村村支书申元辉倡议“一名党员带领一个团队,搞好一个产业”,申元辉带头承包了50亩土地搞红提葡萄,他把风险留给党员,把经验带给群众(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申元辉只是该村的一名村官,年轻有为,情系百姓,当上了该村的村支书,但申元辉并不是这个村的人,足以看出该同志在本村的威望。)王庄镇翟尚村2009年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时,党员建议发展新品种核桃,村里每棵苗木补助2元,林业部门补助1元,并且党员干部带头栽植,现已发展到2400多亩。
  二、“百强村”农村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通过对“百强村”产业情况的了解,我们看到新农村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1.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较快,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虽然这几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民增收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又同样影响了农民增收。在调研中了解到,现在农村发展各种产业,不论是蔬菜大棚,还是西瓜大棚,或是栽种果树,都需要各种各样的投资,比如:种子、化肥、农药、雇工,以及排灌费、机耕费、机收费、电费、承包耕地使用权费等等,尤其是遇到天年不好的话,就会遭到重大损失,用农民的一句话总结就是“血本无归”。
  2.产业发展投入严重不足,产业发展后劲乏力。农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强力支撑,新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需要基础设施提供强有力的实力保障。免征农业税后,农村基础财力剧减,加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历史债务,省、市、县下拨经费仅能维持乡、村组织机构正常运转。而其他各项专用资金大多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产业专项投入微乎其微,所以,在调研中了解到,村里要发展各项产业都缺乏很大的资金支撑,很多带头人都不同程度的为村发展垫资。比如:华阴孟塬镇小寨村支书延建华个人垫资43万元,白水杜康镇张塬村村主任张跃进为了村里各项事业发展垫资40余万元。另外,产业发展后劲乏力,比如白水县的杨沟村、东文化村的苹果产业没有得到及时的新老树种的换代和技术的更新,导致目前的苹果产业后劲不足,出现了很多后续的问题,其苹果产业的发展赶不上白水县西边乡镇的发展。
  3.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目前农村从事农业产业发展的大都是50岁左右的人群,这个年龄群体难以承受强大的体力劳动,接受科技的思想意识也较落后,而年轻人对从事农业发展没有兴趣,也不愿回农村。最终,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处于一个相对较为缓慢的阶段。   有位村支书谈到本村的基本状况时说:“外出打工并非长远之计 ,毕竟拼打成功的人少之又少,要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农民由于受自身文化素质限制,思想意识不到位,目光比较短浅,只看到自己现在能挣多少钱,而忽视了整个家庭的长远发展。”
  三、对农村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在土地流转上要突破难点,突显亮点,在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上求突破。一是强化宣传培训,在共识共动上求突破。宣传好政策法规是做好土地流转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群众有了认识,才能变为自觉行为,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级、各部门要开展典型事例、典型经验的宣传,特别是典型宣传。要帮助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提高认识,正确分析流转和失地的区别,让群众意识到“命根子”能变为“钱袋子”,形成共识共动,为土地流转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二是要大力倡导整村整组的流转模式,鼓励整村整组的农户将各自承包的土地统一委托乡镇流转服务中心,集中进行流转,连片整理,助推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三要做好管理服务,在规范运作上求突破。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是加快土地规范流转、保障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础。要规范管理体系、流转程序、合同管理和档案管理,确保土地流转工作规范、有序、健康运行。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在园区建设上求突破。政策扶持是促进土地流转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法宝。
  (二)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探索组织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是增强产业化经营组织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之一。首先,切实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基地建设要充分调动农户、龙头企业、社区合作组织和各方的积极性,高起点规划,多渠道筹资,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其次,还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大荔县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11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一个有效形式,要坚待“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凝聚力和经济实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加强对农户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在生产和经营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以及龙头带动作用。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壮大农村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支持多种形式的“创意农业”、“快乐农业”健康发展。壮大富平奶山羊、华县蔬菜、韩城花椒、白水苹果、蒲城酥梨为特色的专业合作社,完善小额信贷、联户担保、技术服务、农资配送、仓储加工、电子农务等新型服务。
  (三)提升科技对农业的支撑能力,力促农业经济发展
  在调研中,笔者深切感悟到了科技的重要性。蒲城埝城村孟书记是一位很在行的西瓜产业发展能手,他在实践基础上得出了自己独特的经验:“一是要把科技宣传和农民的实际素质结合起来,让农民易于理解,易于应用;二是科技信息要和农民的实际结合起来,给农民选好种子,选好农药,做好销售服务;三是要让农民明白产品与市场的有效结合,产品与市场要对接”。而这些经验的前提是农村党组织要带头学科技、用科技、宣传和推广科技,积极做群众科技致富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领路人。
  随着农产品产业的发展,也要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验检测中心、农业生物种质资源保存库、农业信息网络资源库等农业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完善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支撑基地,增强农业科技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实力。不断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环节的技术创新,主动把质量及相应的技术规范和农艺要求引人农户,带动农户和基地的标准化生产,创造一大批优质农产品和名牌产品。
  (作者单位:陕西渭南市委党校)
其他文献
摘要:产业集群形成与政府政策诱导有密切关系,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政策。现有研究多从静态的角度进行研究,从集群生命周期视角动态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拟从生命周期视角分析集群的成熟阶段的一般特征,并考虑本阶段政府政策的功能,以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为例,分析了政府在这个阶段应采取的政策手段。  关键词: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政府政策;成熟阶段  一、引言  集群生命周期总是很容易受到路径依赖的影响,所以就非常
期刊
摘要:财务集约化管理是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财务管理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本文就当前供电企业对财务集约化的目标和要求,分析了供电企业如何进一步提升财务集约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供电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提升  财务集约化管理是实现“三集五大”战略目标的关键,是公司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目的是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提升运营效率和效益,为企业各级决策者提供运营、投融资财务技术支持
期刊
摘要:杜邦分析体系是一种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的方法,它可以了解企业的过去、评价企业的现状、预测企业的未来。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杜邦分析体系,指出其基本思路、基本框架、主要指标;其次,通过运用传统杜邦分析体系对企业连续三年的财务报表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最后,提出了修改后的杜邦分析体系并将其运用到西山煤电的财务分析中。  关键词:杜邦分析体系;权益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权益乘数  一、传统杜邦分析体系
期刊
摘要:低碳生活是随着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逐渐深入,而提出的一种生活方式。它是在不降低生活品质的前提下,倡导节能、减排,环保的一种生活方式。现阶段,我国高校存在很多不低碳的现象,引导师生践行低碳生活尤为迫切。教师在校园中起着引导和示范的作用,而学生则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因此在高校中推行低碳的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高校师生;低碳生活  一、全新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  低
期刊
摘要:机场行业信息化规划,是通过制定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信息化策略,确定企业信息化的使命、发展远景和原则,使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紧密联系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从而真正起到支持企业战略发展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我国航空业改革的深入,我国机场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剧。机场企业的战略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建设信息化系统来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云南机
期刊
摘要:政府对经济的作用尤其是政府规模问题历来都是经济学各派争论的焦点。本文首先建立一个理论模型,说明政府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得出政府最优规模所需要满足的条件。在实证上,运用云南省的经济数据分析了云南政府的最优规模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政府规模;理论与实证分析  自20世纪30年代宏观经济学诞生以来,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一直是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指出,政
期刊
摘要: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基础,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以下简称“两化”),是加快建设“中部壮腰”工程的重大举措,是恩施州在武陵山实验区建设中晋位次的新机遇,是遵循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规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恩施州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期刊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现代化学科及其实践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物资管理随着教育改革重新界定职能,成为高等教育的有力保障。本文分析了高等院校的物资供应管理系统,探索了高校物资管理供应存在的问题,同时也研究了高校仪器设备及相关物资管理系统,对健全管理制度及统一管理学校物资使用资金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字:高等院校;物资供应;管理分析  一、物资供应管理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高校物资
期刊
摘要:本文以安徽省六安市孙岗镇实地监测的环境数据为基本资料,按照环境质量评价的程序和应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六安市孙岗镇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分别进行了评价,得出六安市孙岗镇环境质量的等级,并提出一些当前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对六安市孙岗镇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预测并提出环境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六安市孙岗镇;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源;等标污染负荷法  六安市孙岗镇位于六安市金安区东南部,地
期刊
摘要:建立万家“数字企业”是江苏“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企业数字化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占江苏企业99.9%的中小企业是推进“数字企业”的重要对象。企业数字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本文从江苏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入手,分析江苏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企业;江苏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  一、“数字企业”与企业电子商务  2011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