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与LBL在眼科教学中的对比应用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qi2009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比对PBL与LBL在眼科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眼科,收取本科实习生为观察指标,研究开展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计36例,依据本科实习生入科时间划分小组,早期18例设为一组,开展LBL教学法,后期18例设为一组,开展PBL教学法。结果:后期组本科实习生学习热情、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等学习能力评分高于早期组(P<0.05);后期组本科实习生病史采集、基礎理论、实践操作等考试成绩评分高于早期组(P<0.05);后期组本科实习生对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满意度评分高于早期组(P<0.05)。结论:PBL模式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优于LBL,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本科实习生满意度较高,具有临床可行性。
  [关    键   词]  PBL;LBL;眼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8-0232-02
   眼科作为临床实践性强、专业性强的医学科目,考虑眼科疾病类别较多,临床病理表现及特征变化差异较大,对临床高素质医疗人员需求较大,加强眼科教学持续质量改进、提高眼科教学人才培养,为眼科医疗工作开展奠定基础[1]。近年来随着医疗教学不断完善,临床针对眼科教学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提高本科实习生专业技能掌握及临床操作能力,特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方式,加强学生认知,有效提高眼科实习有效性,重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有效促使眼科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完美过渡,为眼科医疗工作开展输送高素质人才[2]。笔者特针对PBL教学法在眼科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进行探究,以传统教学方式(LBL)为参照,开展平行比对。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眼科,收取本科实习生为观察指标,研究开展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计36例,依据本科实习生入科时间划分小组。早期18例设为一组,女9例,男9例,年龄区间22~25岁,平均值(23.63±0.42)岁,其中本科学历12例,大专学历6例;后期18例设为一组,女10例,男8例,年龄区间22~25岁,平均值(23.59±0.44)岁,其中本科学历13例,大专学历5例。2组眼科本科实习生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符合后文比对指征(P>0.05)。
   纳入原则:(1)课题入组本科实习生均完成校内实习任务,在眼科进行实习,由相同带教老师进行教学引导;(2)本科实习生对本项研究知情,签署知情授权同意书。
   (二)方法
   早期组开展LBL教学法,由相同带教老师依据教学大纲目的,结合教学时长制订教学内容,采用传统灌注式教学方式,针对眼科相关知识对本科实习生进行讲解,定期采用科室考核方式,明确本科实习生学习效果,以评估教学开展质量。
   后期组开展PBL教学法:(1)采用小组学习方式,在入组时针对本科实习生学历情况、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分组,要求每组内选取责任心强、学习热情高的本科实习生作为组长,采用分小组管理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要求各小组内学生年龄、受教育程度平均,为小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3];(2)开展以问题为引导的教学工作,要求带教老师依据教学大纲需求,结合课时及临床教材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眼科案例作为教学参考,带教开展之前,将案例发送至学生手上,针对案例分析、诊断、治疗及预后情,给本科实习生布置任务,预留一定时间,让本科实习生自主探查病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采用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方式,依据带教老师提供病历资料,在知网、万方等公共平台查询相关文献资料,针对学生发现的问题及文献资料结果进行讨论,以独立完成疾病诊疗工作,制订针对性治疗方案,评估预后转归趋势,在实习教学开展时,采用小组发言方式,每小组选取一名发言人,针对各组治疗方案制订及实施情况进行分享,由其他组成员及带教老师进行评估,带教老师由传统灌注式教学角色转换为引导角色,针对学生治疗方案实施内容进行评估,针对疑难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有效加深本科实习生认知,针对实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一步强化讲解,有效纠正模糊概念及错误常识,提高临床教学开展针对性[4-6]。
   (三)评价标准
   采用自主评估方式,针对本科实习生学习热情、自主学习、独立思维能力进行量化评分,总分100分,评分结果与学习能力呈正相关性。采用统一出科考试的方式,针对本科实习生病史采集、基础理论、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考核,满分为100分。采用满意问卷调研方式;针对本科实习生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满意情况进行量化评分,总分100分,评分结果与满意程度成正相关,Cronbach α系数0.90,具有可行性。
   (四)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假设校验,计数资料分布用(%)表达,卡方假设校验,计量资料分布用(x±s)表达,t样本假设校验,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二、结果
   (一)2组本科实习生学习能力评分
   后期组本科实习生学习热情、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等学习能力评分高于早期组,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见表1。    (二)2组本科实习生出科考试成绩比对
   后期组本科实习生病史采集、基础理论、实践操作等考试成绩评分高于早期组,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见表2。
   (三)2组本科实习生教学模式满意评分
   后期组本科实习生对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满意度评分高于早期组,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見表3。
   三、讨论
   眼科教学开展难度较大,因涉及病理类别较多,临床特异性表现差异性较大,导致临床诊疗工作开展对医务人员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临床案例分析能力具有较高要求。传统教学方式以带教老师为中心,灌注式教学为标准,由带教老师进行引导,针对理论知识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低本科实习生,普遍存在教学内容模糊,临床操作能力低等现状,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融合,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出现教学与临床相脱节情况,阻碍眼科医疗工作持续化发展[7]。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手段,在临床教学时,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鼓励学生探索问题,不断培养本科实习生的兴趣,通过引发思考、自主探索等流程,以不断加深本科实习生的认知,有效吸收及消化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在小组教学时,通过加强本科实习生与本科实习生、本科实习生与带教老师之间的沟通,为教学工作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8-9];打破传统灌注式教学弊端,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小组协作能力,有效提高本科实习生的市场竞争力,为临床眼科工作开展输送高素质人才[10]。本研究表明,后期组本科实习生学习热情、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等学习能力评分高于早期组,后期组本科实习生病史采集、基础理论、实践操作等考试成绩评分高于早期组,后期组本科实习生对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满意度评分高于早期组,PBL教学模式临床反馈更佳。
   综上所述,PBL模式于眼科教学应用效果优于LBL,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本科实习生满意度较高,具有临床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李春威,陈珺,刘明,等.PBL+LBL教学模式在留学生眼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3):51-53.
   [2]干锦华,邱少平,范秋梅,等.PBL与LBL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眼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23):2197-2200.
   [3]陈基黎.用PBL、TBL及LBL三种教学模式在对眼科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培训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9):192-194.
   [4]明维,李祖丹,董江.PBL教学模式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18):297-298.
   [5]龚映虹,颜贵积,罗红,等.Application effect observation of LBL combined with PBL in operating room nursing teaching[J].青岛医药卫生,2019,51(3):169-172.
   [6]万婷.PBL与LBL相结合在眼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医药界,2019(7):73-74.
   [7]陈义,金海霞,赵艳.PBL教学法在我国本科教育阶段眼科学教学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0):1208-1211.
   [8]周俊,黄沁园,肖启国,等.PBL结合EBL教学法在眼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22):3500-3503.
   [9]董建德,滕哈乐,黄金洪,等. PBL教学方法在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16):73-75,79.
   [10]鲍宁.问题导向教学在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评价[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3):107-108.
  ◎编辑 郑晓燕
其他文献
北京时间2020年10月5日17点34分许,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美国病毒学家哈维·詹姆斯·阿尔特(Harvey James Alter),英国病毒学家迈克尔·霍顿(Michael Houghton)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