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重点 以读为本 激活思维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ou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紧扣重点,品读语言,以读为本,感悟语言,激活思维是养成使用语言良好习惯的必然需要。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教学 文本 思维
  全国著名学者、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先生说过一句话:“语文课起码应像语文课,最好得是语文课。”这句话一直以来引起我的深思。语文的本色是什么?语文课究竟该怎么上?
  《鸟的天堂》安排在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十七课,这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课文分两课时,这里主要谈第二课时的授课情况及感受。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大榕树的特点、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方法,进一步提高阅读感悟能力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认识大榕树的奇特与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整体语文素养;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我紧扣“注意事物的静态和动态”这一单元训练重点,直扑描写静态的第7、8自然段和描写动态的第12、13自然段的词句,进行点评,让学生仔细品味、感悟语言的精妙,体会事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这样,既使单元训练重点落到了实处,同时又使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克服了学习过程中“头发胡子一把抓”的盲目性。
  一、以读为本,变听懂为读懂,让学生感悟语言,提高阅读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任何一篇课文的教学,都需要学生多读,但是又不能盲目地去读,需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去读。
  在指导学生读《鸟的天堂》时,我充分让学生或朗读,或默读,或诵读,或齐读,或领读,或指名读,或分组读,在读的方式上注重多样化,以提高学生读的兴趣。此外,读也要有重点,对文中描写动态和静态的段落要多读,有时甚至让学生读一句话,如:“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有时让学生读一个词,如:“颤动”。同时,对读得好或读得不太好的学生都要给予鼓励。只有把握语言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才会读得准确,读得生动。
  二、入情入境,让学生在想象中阅读,使阅读充满灵性。
  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在创作时,不管选取什么题材,也不管运用什么表现形式,他们都着力抒发着内心的情感,表达着内心的体验。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作因素,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等,通过想象去感受作者这种对社会、对人生的心理体验,与课文的情感相碰撞产生火花,从而感悟到文章的内涵。在教学《鸟的天堂》时,当学生读到“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树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就是林中那只可爱的小鸟,你能告诉大家你在唱些什么吗?”学生想象的翅膀展开了,有赞美家园环境舒适的:“我的家在祖国的北方,这儿景色宜人,空气清新,天空明朗,河水清澈。大地妈妈无私地为我们奉献一切,用她那丰盛的食物哺育着我们……”有歌唱自己生活幸福的:“我是一只无忧无虑的画眉鸟。清晨,我们伴着冉冉升起的太阳高歌一曲,给寂寞的乡村带来生机……”有发出诚挚邀请的:“远方的朋友,请到‘鸟的天堂’来!让我们远离那被工厂浓烟污染的空气,远离那被猎人捕杀的危险,远离那乱砍乱伐、破坏鸟类家园的人们……”还有向人类发出呼吁的:“人类啊,请救救我的同伴们。要知道,拯救它们,就是拯救人类自己啊!”这样把握契机适时点拨,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想象丰富,真正理解了课文的内涵。
  三、激活参与,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在教学《鸟的天堂》第7、8两个自然段时,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利用插图,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画的内容,看谁描述得最精彩;2.对照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描述图上内容的,找出文中写得最好的字句,说说写得好的理由,用什么语气读最合适。在教学中,学生通过把自己的描述和文中的描写进行比较,很快找出文中的优美词句。一个学生说“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不留一点缝隙”写得最好,一个“堆”字形象地写出了绿叶的茂盛;另一个学生说“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仿佛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写得好,写出了阳光下微风出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体现了榕树的生机与活力;还有一个同学说“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写得好,表达了作者陶醉于树美的喜悦心情。这样,教师的提问,激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既体会了语言的魅力,又领略了文中所描绘的静态美。使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又使训练重点得到了落实。
  总之,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认为,教师紧扣重点内容的点评要恰到好处,学生以读为本的感悟贵在落实,激活学生的参与要常抓不懈。唯此,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全面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这已成为很多老师的共识。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主进行课外阅读,就要从低年段培养,从一年级的新生做起。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投其所好——借动画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渠道。因此,在理念更新的同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起了我们的担忧和关注。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就必须注重对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性 策略  教学策略是每一位教师教学中必须思考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并开始外显于课堂教学之中,但由于对教材
期刊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课程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期间不难看出两方面教学理念的转变,第一,教学目标的完全转变,切实加强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第二,教学方式的完全转变,让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教学研究表明,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自主的学习过程,倡导学生的
期刊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自身性质、地位和价值的阐述。从这段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做好语文课程教育教学极其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语
期刊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因此,为更好地培养世纪人才,必须对当前的语文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创新 改革 教学方法  一、转变教育思想,适应时代教学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教育思想,也就是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改革封闭型的教育思想和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语文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本人在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找准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期刊
摘 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新编教材的必修模块是“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这里所说的学科知识,就是指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因此,要掌握好学科知识,就必须搞好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  关键词:思想政治 概念 方法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新编教材,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删去了原教材中很多关于概念的定义,如《政治生活》中的“国体”、“政体”、“民族”、“宗教”等概念
期刊
摘 要:新课改环境下,农村初中数学教育存在诸多的问题,我们应该改革数学教学以适应学生学习的发展,应该大力培训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应该改善硬件以提供课改条件等等多方面着手提高初中数学教育水平。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数学 思考  我国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普遍存在以下的问题:学生生活环境、认知水平、社会经历与城市学生相比有较大差异;农村初中数学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且日趋老龄化;农村中学数学教师教育观依然
期刊
摘 要:“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道出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良好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我试图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着手建设班级文化,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班级文化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道出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良好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我试图从“物质文化”和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要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形成多维型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从多起点、多角度、多方向展开思维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要把最好的教育给我们的孩子,那么,这“最好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重视学生创新学习的培养。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