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3D打印技术制备的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锆(HA/ZrO2)支架复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藻酸钙微球缓释系统修复比格犬股骨干骨缺损的能力。方法运用3D打印技术制备HA/ZrO2人工假体,构建复合VEGF165藻酸钙微球缓释系统共培养体系,检测藻酸钙微球包封率、载药量及缓释效果。将16只比格犬根据截取中段股骨干范围分为四组,每组4只。A组:截取犬股骨中段15 mm后,不植入生物材料,
【机 构】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杭州 311200,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杭州 311200,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杭州 311200,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江南医院,杭州 311200,浙江中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3D打印技术制备的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锆(HA/ZrO2)支架复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藻酸钙微球缓释系统修复比格犬股骨干骨缺损的能力。
方法运用3D打印技术制备HA/ZrO2人工假体,构建复合VEGF165藻酸钙微球缓释系统共培养体系,检测藻酸钙微球包封率、载药量及缓释效果。将16只比格犬根据截取中段股骨干范围分为四组,每组4只。A组:截取犬股骨中段15 mm后,不植入生物材料,作为空白对照组;B组:截取犬股骨中段15 mm后,植入复合VEGF165藻酸钙微球的HA/ZrO2支架,作为股骨干缺损15 mm实验组;C组:同理为截取犬股骨中段25 mm实验组;D组:同理为截取犬股骨中段35 mm实验组。术后大体观察及X线影像学观察;术后12周通过Micro CT扫描、生物力学检测、墨汁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综合评价新型HA/ZrO2梯度生物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的能力。
结果制备所得共培养体系中藻酸钙微球包封率为(62.4±3.6)%,载药量为(23.6±2.9)ng/mg,呈缓慢释放。术后大体观察显示四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X线影像学观察显示:A组随时间推移,形成骨不连;B组人工假体逐渐被新生骨填充,界线逐渐模糊;C组前期反应较A组缓慢,术后12周显示有连续性骨痂通过;D组新骨生成缓慢,仅在断端周围出现新生骨。术后12周新生骨量检测:B组为(238.6±19.1)mm3,C组为(223.3±13.4)mm3,D组为(110.8±6.5)mm3。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周极限抗压试验结果显示:B组为(49.7±2.3)MPa,C组为(49.8±2.4)MPa,D组为(46.9±3.6)MPa,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组织切片显示:B、C组可见血管粗大,有明显分支,周围新生骨增加,期间充满血管网,各组间血管数量大小及形态区别不明显,但B组新生骨数量及血管网较多,D组也可见新生骨,其中有细小血管网,但数量较少。
结论3D打印HA/ZrO2支架复合VEGF165藻酸钙微球缓释系统可以修复犬35 mm以内的大段骨缺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淋巴瘤照护者心理痛苦度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在淋巴瘤科住院的患者及照护者96例,应用自行设计一般量表及心理痛苦温度计量表(DT)评分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淋巴瘤照护者心理痛苦度高达(4.76 ± 2.28)分,明显高于患者本人的(3.81 ± 2.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70,P<0.05);不同年龄、经济状况、患者疾病情况的照护者心理痛
目的探讨脉搏指标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2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测方法指导液体复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PICCO监测技术指导液体复苏。对2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液体复苏时间、ICU天数、并发
目的探讨心电引导定位技术在PICC置管过程中,腔内心电图双峰P波对瓣膜式PICC尖端定位的指导作用。方法在心电引导下置管时,记录双峰P波、特征性P波的引出情况,以双峰P波对应的导管长度为置入长度,同时记录特征性P波对应的导管长度。对置管前后行CT检查的416例患者进行CT三维重建成像,测量气管隆凸至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距离,并以此距离作为PICC尖端最佳位置的标准距离。置管后测量X线胸片上气管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医养康护一体化服务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构建符合国情的养老服务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选取泰安市3个社区330名老年人,采用自行编制的社区老年人医养康护服务需求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83.54%(259/310)的老年人存在中度及以上养老需求;排在前3位的需求依次是康复服务、家庭病床及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年龄、文化程度、自评健康状况、慢性病数量是医养康护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t=2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自我效能感、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6月在产检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3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分别于产前、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个阶段实施常规母乳喂养健康指导,试验组根据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将初产妇从孕期产检开始至产后6个月的时间段划分为5个阶段,对应不同阶段和行为转变过程实施母乳
目的对国内外的脑卒中临床实践指南中吞咽障碍相关内容进行文献内容分析,为构建我国本土的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临床实践指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通过网络获得的国内外脑卒中临床实践指南中吞咽障碍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0份临床实践指南,包含2份中文指南、8份英文指南。纳入的主要是涉及吞咽障碍的脑卒中综合指南,有2份指南是吞咽障碍专门指南,其中1份明确指出适用于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除1份指南发
目的探讨应用半开放植骨治疗下肢感染性骨缺损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0年3月— 2017年8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26例下肢感染性骨缺损伴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16~65岁[(39.6±12.8)岁]。植骨前骨缺损为1.4~6.0 cm [(3.3±1.2)cm],植骨后植骨颗粒表层软组织缺损为2.3 cm×1.1 cm~8.
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是关节置换术后的灾难性并发症,目前已成为膝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首要原因及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第三位原因。PJI的危险因素涉及患者自身及外界环境等因素,进一步可区分为不可调控的年龄、性别、肿瘤相关疾病、手术感染史等因素,以及可调控的患者自身特征和合并疾病,如体重指数、吸烟、糖尿病和类风湿关节炎等及药物使用等因素。笔者从患者自身特征、患者合并疾病及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旨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下腔静脉直径呼吸变异度(IVC-RVI)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从而为临床补液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7年8月— 2018年2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收治的39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24例;年龄65~92岁[(80.9±7.9)岁]。于患者入手术间5 min后以及容量负荷试验后5 min内分别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
目的探讨优化围术期护理流程及应用快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在膜诱导技术治疗下肢创伤后骨感染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 2016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25例下肢创伤后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4例,女41例;年龄19~63岁,平均41.8岁。感染部位:胫骨123例,股骨80例,腓骨22例。125例患者接受护理流程优化+ERAS模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