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无相关工业基础,商品要从义乌海运,号称已密切联系50万采购商。开发商是一个毫无商业地产经验,但强调要复制义乌模式的汽配件制造商,他们能成功营运瑞典中国商贸城吗?
2007年8月5日,瑞典中国商贸城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凡尔顿集团董事长骆金星宣布商城将于9月28日在瑞典卡尔玛市如期正式开业,首批约400名商户将搬入商贸城。
这个由凡尔顿集团公司(下简称“凡尔顿”)打造的,号称“做欧洲人,发欧洲财”的瑞典中国商贸城项目,由于其诱人的投资回报,成为最近颇受关注的话题,而各种问题也纷纷浮出水面。先是当地工作环境部认为项目存在低价雇佣工人和工地存在危险性,要求整改;其后有消息人士透露凡尔顿集团由于项目太多资金链紧张;同时,也有人对这种商业模式的可靠性以及可获得瑞典永久居留权的承诺表示怀疑……种种质疑,直指这一诱人的新兴项目。
“凡尔顿”的赚钱之道
按凡尔顿公司目前的价格表,投资者只需花360万元即可买一个瑞典商铺、一套瑞典公寓、一家瑞典公司和一套杭州房产。照骆金星的公开说法,这三处资产总价值700多万元人民币。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移居瑞典的“黑市价”要50万元/人,3个人的总价即150万元。所以,如果通过投资瑞典中国商贸城获得移居瑞典的机会,不但比“黑市价”划算,更重要的是有了安全保障。
“在这个投资项目中最具诱惑力的恐怕是瑞典的永久居住权。”凡尔顿公司董事长骆金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并不否认。
就这样,移民成了项目中最大的亮点,而掩盖了凡尔顿本身在这个项目上的巨大利润。我们不防算一下,除去杭州房产,每人投资额则为300万元,假如2500个商铺招满,瑞典商贸城靠卖商铺就可以获得75亿元(300×2500=75亿元)。
骆金星说,整个瑞典商贸城总投资预计是12亿元。
据凡尔顿公司杭州招商中心的招商主管贾先生透露,目前凡尔顿在国外的广告投入达2.4亿元,加上之前了解到的在国内的广告投入1.2亿元,广告投入为3.6亿元。
除此,由于卡尔玛的国际航班之前已经取消,重新恢复需要向航空公司支付费用。凡尔顿与当地市政府商议后决定,前三年由凡尔顿集团付一半费用,约2300万元人民币。则瑞典商贸城的总投入为:12+3.6+0.23=15.83(亿元)。
按瑞典商贸城卖商铺收益75亿元,以及投入至少15.83亿元计算,则该项目的收益应为,75亿元-15.83亿元=59.17亿元,骆金星只需要卖出五分之一的商铺,就能收回成本。
国外市场的空城现实
但是,凡尔顿赚钱并不意味着瑞典商贸城项目成功。
如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亞洲中心”商贸城,虽然是匈牙利老城市难得一见的现代化高级建筑群。然而漂亮房子并没有促生商流。原计划做高档产品、做批发生意的“亚洲中心”变成了零售为主,但生意显然不如当地脏乱的四虎市场。
商流是市场研究中永恒的话题。在中国的东部沿海,业界历来有旺市要“捂三年”的说法。凡尔顿欲把瑞典中国商贸城设在人口仅有7万的卡尔玛市,旺市需要“捂”的时间恐怕要长得多。
“骆金星说运到瑞典的商品可以以义乌十倍价格出售,这并不现实。”义乌国际小商品城办公室主任胡志龙表示,“首先,海运已经拖慢了货物翻新的速度,如果还要以十倍价格出售,骆所说的50万采购商还有什么理由不到义乌来采购?”
“凡尔顿公司造中国商贸城,把这些商铺和房子卖出去,应该没有问题。但是,不要说去瑞典,义乌模式就是在国内也很难复制成功。”义乌市委宣传部外宣办副主任虞伟义分析,义乌模式的成功有很多自身的因素,客观有来自地域文化和思想观念对市场的接纳、认可;主观则取决于创办者的经营理念。如果一味地复制模式,发展前景会如何,将无法预测。
作为商业地产开发新手的骆金星,资信问题将是瑞典商贸城项目另一个潜在的危险。人们普遍相信,对于实力强大,信用第一的开发商来说,即使是冒险办的市场,也不会把风险转嫁给买商铺的人。
“当我看完瑞典商贸城的相关资料后,发现骆金星的企业真正发展不过是一两年间的事情。对一个总资产也不过50亿元的企业来说,万一商贸城的生意做不下去,商户就有破产之忧,那时移民资格恐怕不保。这家公司承担得起回购商铺和机会成本损失的责任吗?”一个投资者疑虑地说。
尽管更多的人愿意看到瑞典中国商贸城能够真正地办成功,但这个疑问如果不能消除,瑞典中国商贸城的未来恐怕更令人担忧。
担忧根源是文化冲突
“可以去瑞典卡尔玛啊,去我们的项目现场考察一下。”据瑞典中国商贸城销售处的工作人员介绍,组团去瑞典的投资者非常多。
但是,“国外做生意没有想像中那么简单。去卡尔玛考察一周半个月,根本就不能深入了解到那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而这些对商贸的发展却有着决定性的因素。”浙江工商大学博士、副教授易开刚上半年曾赴瑞典考察,他分析说,一旦出现任何不可预测的问题,这就不是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家的能量所能消化的。
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可见的风险,但是对于潜在的人性冲突、文化冲突,似乎就力不从心了。此前并不乏华人与当地人在国外中国城发生冲突的事件。
“模式诞生有一定的地源因素,照抄照搬肯定不行。到国外做生意,入乡随俗不是件容易的事。”易开刚告诉记者,瑞典的华人极少,几乎看不到。而且一般商店到下午三四点就关门了,因为几乎没有人逛。“瑞典人对个人的生活品质要求还特别高。不仅如此,易开刚表示瑞典本地人都讲瑞典语,即使会说英语,也夹杂着极重的口音,去那里做生意,语言问题就是一大难关。”
四大质疑
1.永久居住权
瑞典有着“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因此获得瑞典的永久居住权,然后再进一步获得瑞典国籍是多少人梦想的事情,但是,瑞典是非移民国家,对移民条件有着严格的限制。“相对于三年前,申请到瑞典的中国人至少增长70%~80%。”瑞典驻沪总领事安蓝说,“现在在瑞典领事馆门口等签证的队伍是相当的长。”
瑞典中国商贸城投资简介中提到,能“获得三个瑞典永久居留权的机会。并有机会通过家庭团聚实现全家移民到欧洲,实现一次投资三大家庭永久享受的世代回报”。但是,骆金星昨日明确表示,“我们不是做移民,是做贸易的,至于一定能够提供永久居留权是媒体的误传。”
2.国家审批
据瑞典中国商贸城介绍,该项目由中国国家发改委立项支持,瑞典政府、卡尔玛市政府以及瑞典投资促进署支持,中国凡尔顿集团投资建设,有四大实力公司担保。但是瑞典中国商贸城至今没有获得国家发改委的审批。
按照发改委第21号令《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我国境内各类法人,及其通过在境外控股的企业或机构,在境外进行的投资(含新建、购并、参股、增资、再投资)项目,都需获得核准,投资额度超过1000万美元的,需由国家发改委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
这个项目的法律程序还没有走完,对购买商铺的商家肯定有影响。骆金星却这样解释,“现在在中国境内的资金出国投资的确需要国家审批,现在是瑞典中国商贸城需要中国这部分资金,所以要经过国家同意。我们还有别的办法,比如通过香港凡尔顿股份有限公司,或是德国凡尔顿股份有限公司向外投资,这样可以解决审批的问题。”
3.房产所有权
中国凡尔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骆金星承诺的“瑞典中国商贸城”商业店面,瑞典住宅与杭州住宅是如何转接到商户手中,也存在一定的疑问。
“房产当然属于商户。投资者可以获得瑞典商铺是瑞典政府颁发一个营业执照,商铺和住宅是可以转让,但是转让要交税。”骆金星说。
但是,骆金星在会上也表示杭州的房产在2009年才能够兑付,那么商户拿什么转让。同时,在会议结束之后,记者单独向骆金星询问的时候,他表示,“营业执照也就相当于房产证。”在中国大家都知道营业执照与房产证是两码事,也许瑞典的法令特殊。
4.资金链
凡尔顿集团宣称,瑞典中国商贸城总投资达12亿元,现在刚刚投入5亿,完成一期的工程就开业,同时,2008年3月,瑞典电视台曾报道商贸城内中国工人工资远低于当地用工市场行情,这些因素不仅让人担忧是否资金出现问题。
骆金星表示,“我们这个项目是滚动式发展,量力而行,项目正在渐渐发展,所以不会存在资金问题。”
链接:
骆金星发家史
万晓玲
骆金星原是义乌下骆宅镇某村人,曾被媒体描述为并购高手。在其并购绝招中,最得意的是旁敲侧击,“能用高价聘请对方企业的两大顾问──法律顾问和会计顾问。”
骆的职业生涯从担任贵州山区某军工子弟学校语文老师开始,但人们当然知道,在商战中通过对方法律顾问和会计顾问去探听“对方企业一手真实信息”,和你的小学班主任到处打听“你今天逃课去了哪里”,那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不过,浙江并不乏教师下海成功事件,循循善诱的教师风格也许真的适合经商谈判。
除此以外,骆还是一个非技术专业人士通过自学,驾驭技术型企业的例子。骆金星一方面对媒体宣称,本人是文科出身,但“在技术上自学也成了行家”,而这是因为“机械制造行业科技含量比较高,凡尔顿做的又是其中技术要求特别高的产品”。
最令人叹服的是,骆本人不仅懂技术,而且更精通市场。骆金星是义乌人,因为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存在,单从基因上判断,骆精通市场是可以令人信服的。
何况创业前他曾经被调到军工厂做物资管理,“在贵州的这一段经历,让他对市场信息有了越来越多的接触,培养出对市场的敏锐嗅觉。”
骆金星和他的凡尔顿大厦,真正开始于1996年。
32岁的骆金星,不满足于贵州国企的平淡生活,回到故乡浙江金华准备创业。一切从胶木生产开始,骆租用了当地某厂的十几台闲置设备。
然而,胶木为骆带来的利润微不足道,他的第一桶金来源于近距离倒卖钢化玻璃盖。
当时在骆的胶木厂附近,有个做电暖锅的企业,急需钢化玻璃盖。骆得知后,迅速在附近找到一家钢化玻璃厂,白天从这个厂子拉回钢化玻璃盖,晚上包装好后第二天拉到电暖锅厂。
每个玻璃盖可以赚1块钱,骆金星一共拉回了100万个钢化玻璃盖,人生的第一个100万就此到手。
据说骆金星今天想起这件事情,还常常会“偷著乐”。“两个厂子之间仅相隔10千米,但因信息不互通,只知道埋头苦干,反而给了我机会。”
靠这不可思议的“第一桶金”,骆金星开始买地造厂,“只要有钱赚就买土地,只要有机会就并购。”
1998年,骆金星收购浙江金华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进入汽配制造行业,主导产品开始转向气门、曲轴。
气门和曲轴是发动机中间最关键的两个部位,技术含量比较高。国有企业由于机制等问题,不敢贸然发力,而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的技术、科研实力的不足,凭一己之力进入这个行业也尚有难度。
骆金星通过收购国有企业,利用原有企业的技术基础,引进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制及大胆创新的精神,快速渗入这个行业并发展壮大起来。
资本运作是近年才兴起的话题,而当时不过是1998年。骆身边的人评价他说,义乌人骆金星的个头不高,可是胆子够大。
从1998年起,骆金星几乎以一年至少一家的速度进行着并购。
这个过程一直延续到2005年,在拥有了11家子公司之后,骆金星在浙江杭州正式成立了凡尔顿集团总部。
凡尔顿资产真正的增长在2006年年末。
2006年11月,凯恩集团有限公司与凡尔顿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凯恩集团将其持有的凯恩股份5800万股股权,以每股2元的价格协议转让给凡尔顿。
当时凯恩股份转让价仅为每股2元,协议总价款为11600万元。而凯恩股份11月17日收盘价已达4.04元。
骆金星赚了一倍以上。
根据当时数据,截止到2006年10月31日,凡尔顿公司总资产达到11亿多,不过净资产仍然停留在3亿多。
到了2007年2月,凡尔顿股份有限公司决定终止受让凯恩公司5.8万股股权,凯恩集团有限公司重新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一进一出,在后来有了瑞典商贸城项目之后,人们看到,骆金星在正式场合已经称凡尔顿集团总资产已经达到50多亿元。
这也就是说,尽管人们不太明白2005年以后骆金星的经营手法,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总资产已经从不到十亿增长到50多亿元。
(文章综合来自:《浙江市场导报》2007年8月13日版、《东方早报》2007年8月29日版 编辑/刘丽琴)
2007年8月5日,瑞典中国商贸城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凡尔顿集团董事长骆金星宣布商城将于9月28日在瑞典卡尔玛市如期正式开业,首批约400名商户将搬入商贸城。
这个由凡尔顿集团公司(下简称“凡尔顿”)打造的,号称“做欧洲人,发欧洲财”的瑞典中国商贸城项目,由于其诱人的投资回报,成为最近颇受关注的话题,而各种问题也纷纷浮出水面。先是当地工作环境部认为项目存在低价雇佣工人和工地存在危险性,要求整改;其后有消息人士透露凡尔顿集团由于项目太多资金链紧张;同时,也有人对这种商业模式的可靠性以及可获得瑞典永久居留权的承诺表示怀疑……种种质疑,直指这一诱人的新兴项目。
“凡尔顿”的赚钱之道
按凡尔顿公司目前的价格表,投资者只需花360万元即可买一个瑞典商铺、一套瑞典公寓、一家瑞典公司和一套杭州房产。照骆金星的公开说法,这三处资产总价值700多万元人民币。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移居瑞典的“黑市价”要50万元/人,3个人的总价即150万元。所以,如果通过投资瑞典中国商贸城获得移居瑞典的机会,不但比“黑市价”划算,更重要的是有了安全保障。
“在这个投资项目中最具诱惑力的恐怕是瑞典的永久居住权。”凡尔顿公司董事长骆金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并不否认。
就这样,移民成了项目中最大的亮点,而掩盖了凡尔顿本身在这个项目上的巨大利润。我们不防算一下,除去杭州房产,每人投资额则为300万元,假如2500个商铺招满,瑞典商贸城靠卖商铺就可以获得75亿元(300×2500=75亿元)。
骆金星说,整个瑞典商贸城总投资预计是12亿元。
据凡尔顿公司杭州招商中心的招商主管贾先生透露,目前凡尔顿在国外的广告投入达2.4亿元,加上之前了解到的在国内的广告投入1.2亿元,广告投入为3.6亿元。
除此,由于卡尔玛的国际航班之前已经取消,重新恢复需要向航空公司支付费用。凡尔顿与当地市政府商议后决定,前三年由凡尔顿集团付一半费用,约2300万元人民币。则瑞典商贸城的总投入为:12+3.6+0.23=15.83(亿元)。
按瑞典商贸城卖商铺收益75亿元,以及投入至少15.83亿元计算,则该项目的收益应为,75亿元-15.83亿元=59.17亿元,骆金星只需要卖出五分之一的商铺,就能收回成本。
国外市场的空城现实
但是,凡尔顿赚钱并不意味着瑞典商贸城项目成功。
如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亞洲中心”商贸城,虽然是匈牙利老城市难得一见的现代化高级建筑群。然而漂亮房子并没有促生商流。原计划做高档产品、做批发生意的“亚洲中心”变成了零售为主,但生意显然不如当地脏乱的四虎市场。
商流是市场研究中永恒的话题。在中国的东部沿海,业界历来有旺市要“捂三年”的说法。凡尔顿欲把瑞典中国商贸城设在人口仅有7万的卡尔玛市,旺市需要“捂”的时间恐怕要长得多。
“骆金星说运到瑞典的商品可以以义乌十倍价格出售,这并不现实。”义乌国际小商品城办公室主任胡志龙表示,“首先,海运已经拖慢了货物翻新的速度,如果还要以十倍价格出售,骆所说的50万采购商还有什么理由不到义乌来采购?”
“凡尔顿公司造中国商贸城,把这些商铺和房子卖出去,应该没有问题。但是,不要说去瑞典,义乌模式就是在国内也很难复制成功。”义乌市委宣传部外宣办副主任虞伟义分析,义乌模式的成功有很多自身的因素,客观有来自地域文化和思想观念对市场的接纳、认可;主观则取决于创办者的经营理念。如果一味地复制模式,发展前景会如何,将无法预测。
作为商业地产开发新手的骆金星,资信问题将是瑞典商贸城项目另一个潜在的危险。人们普遍相信,对于实力强大,信用第一的开发商来说,即使是冒险办的市场,也不会把风险转嫁给买商铺的人。
“当我看完瑞典商贸城的相关资料后,发现骆金星的企业真正发展不过是一两年间的事情。对一个总资产也不过50亿元的企业来说,万一商贸城的生意做不下去,商户就有破产之忧,那时移民资格恐怕不保。这家公司承担得起回购商铺和机会成本损失的责任吗?”一个投资者疑虑地说。
尽管更多的人愿意看到瑞典中国商贸城能够真正地办成功,但这个疑问如果不能消除,瑞典中国商贸城的未来恐怕更令人担忧。
担忧根源是文化冲突
“可以去瑞典卡尔玛啊,去我们的项目现场考察一下。”据瑞典中国商贸城销售处的工作人员介绍,组团去瑞典的投资者非常多。
但是,“国外做生意没有想像中那么简单。去卡尔玛考察一周半个月,根本就不能深入了解到那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而这些对商贸的发展却有着决定性的因素。”浙江工商大学博士、副教授易开刚上半年曾赴瑞典考察,他分析说,一旦出现任何不可预测的问题,这就不是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家的能量所能消化的。
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可见的风险,但是对于潜在的人性冲突、文化冲突,似乎就力不从心了。此前并不乏华人与当地人在国外中国城发生冲突的事件。
“模式诞生有一定的地源因素,照抄照搬肯定不行。到国外做生意,入乡随俗不是件容易的事。”易开刚告诉记者,瑞典的华人极少,几乎看不到。而且一般商店到下午三四点就关门了,因为几乎没有人逛。“瑞典人对个人的生活品质要求还特别高。不仅如此,易开刚表示瑞典本地人都讲瑞典语,即使会说英语,也夹杂着极重的口音,去那里做生意,语言问题就是一大难关。”
四大质疑
1.永久居住权
瑞典有着“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因此获得瑞典的永久居住权,然后再进一步获得瑞典国籍是多少人梦想的事情,但是,瑞典是非移民国家,对移民条件有着严格的限制。“相对于三年前,申请到瑞典的中国人至少增长70%~80%。”瑞典驻沪总领事安蓝说,“现在在瑞典领事馆门口等签证的队伍是相当的长。”
瑞典中国商贸城投资简介中提到,能“获得三个瑞典永久居留权的机会。并有机会通过家庭团聚实现全家移民到欧洲,实现一次投资三大家庭永久享受的世代回报”。但是,骆金星昨日明确表示,“我们不是做移民,是做贸易的,至于一定能够提供永久居留权是媒体的误传。”
2.国家审批
据瑞典中国商贸城介绍,该项目由中国国家发改委立项支持,瑞典政府、卡尔玛市政府以及瑞典投资促进署支持,中国凡尔顿集团投资建设,有四大实力公司担保。但是瑞典中国商贸城至今没有获得国家发改委的审批。
按照发改委第21号令《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我国境内各类法人,及其通过在境外控股的企业或机构,在境外进行的投资(含新建、购并、参股、增资、再投资)项目,都需获得核准,投资额度超过1000万美元的,需由国家发改委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
这个项目的法律程序还没有走完,对购买商铺的商家肯定有影响。骆金星却这样解释,“现在在中国境内的资金出国投资的确需要国家审批,现在是瑞典中国商贸城需要中国这部分资金,所以要经过国家同意。我们还有别的办法,比如通过香港凡尔顿股份有限公司,或是德国凡尔顿股份有限公司向外投资,这样可以解决审批的问题。”
3.房产所有权
中国凡尔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骆金星承诺的“瑞典中国商贸城”商业店面,瑞典住宅与杭州住宅是如何转接到商户手中,也存在一定的疑问。
“房产当然属于商户。投资者可以获得瑞典商铺是瑞典政府颁发一个营业执照,商铺和住宅是可以转让,但是转让要交税。”骆金星说。
但是,骆金星在会上也表示杭州的房产在2009年才能够兑付,那么商户拿什么转让。同时,在会议结束之后,记者单独向骆金星询问的时候,他表示,“营业执照也就相当于房产证。”在中国大家都知道营业执照与房产证是两码事,也许瑞典的法令特殊。
4.资金链
凡尔顿集团宣称,瑞典中国商贸城总投资达12亿元,现在刚刚投入5亿,完成一期的工程就开业,同时,2008年3月,瑞典电视台曾报道商贸城内中国工人工资远低于当地用工市场行情,这些因素不仅让人担忧是否资金出现问题。
骆金星表示,“我们这个项目是滚动式发展,量力而行,项目正在渐渐发展,所以不会存在资金问题。”
链接:
骆金星发家史
万晓玲
骆金星原是义乌下骆宅镇某村人,曾被媒体描述为并购高手。在其并购绝招中,最得意的是旁敲侧击,“能用高价聘请对方企业的两大顾问──法律顾问和会计顾问。”
骆的职业生涯从担任贵州山区某军工子弟学校语文老师开始,但人们当然知道,在商战中通过对方法律顾问和会计顾问去探听“对方企业一手真实信息”,和你的小学班主任到处打听“你今天逃课去了哪里”,那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不过,浙江并不乏教师下海成功事件,循循善诱的教师风格也许真的适合经商谈判。
除此以外,骆还是一个非技术专业人士通过自学,驾驭技术型企业的例子。骆金星一方面对媒体宣称,本人是文科出身,但“在技术上自学也成了行家”,而这是因为“机械制造行业科技含量比较高,凡尔顿做的又是其中技术要求特别高的产品”。
最令人叹服的是,骆本人不仅懂技术,而且更精通市场。骆金星是义乌人,因为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存在,单从基因上判断,骆精通市场是可以令人信服的。
何况创业前他曾经被调到军工厂做物资管理,“在贵州的这一段经历,让他对市场信息有了越来越多的接触,培养出对市场的敏锐嗅觉。”
骆金星和他的凡尔顿大厦,真正开始于1996年。
32岁的骆金星,不满足于贵州国企的平淡生活,回到故乡浙江金华准备创业。一切从胶木生产开始,骆租用了当地某厂的十几台闲置设备。
然而,胶木为骆带来的利润微不足道,他的第一桶金来源于近距离倒卖钢化玻璃盖。
当时在骆的胶木厂附近,有个做电暖锅的企业,急需钢化玻璃盖。骆得知后,迅速在附近找到一家钢化玻璃厂,白天从这个厂子拉回钢化玻璃盖,晚上包装好后第二天拉到电暖锅厂。
每个玻璃盖可以赚1块钱,骆金星一共拉回了100万个钢化玻璃盖,人生的第一个100万就此到手。
据说骆金星今天想起这件事情,还常常会“偷著乐”。“两个厂子之间仅相隔10千米,但因信息不互通,只知道埋头苦干,反而给了我机会。”
靠这不可思议的“第一桶金”,骆金星开始买地造厂,“只要有钱赚就买土地,只要有机会就并购。”
1998年,骆金星收购浙江金华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进入汽配制造行业,主导产品开始转向气门、曲轴。
气门和曲轴是发动机中间最关键的两个部位,技术含量比较高。国有企业由于机制等问题,不敢贸然发力,而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的技术、科研实力的不足,凭一己之力进入这个行业也尚有难度。
骆金星通过收购国有企业,利用原有企业的技术基础,引进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制及大胆创新的精神,快速渗入这个行业并发展壮大起来。
资本运作是近年才兴起的话题,而当时不过是1998年。骆身边的人评价他说,义乌人骆金星的个头不高,可是胆子够大。
从1998年起,骆金星几乎以一年至少一家的速度进行着并购。
这个过程一直延续到2005年,在拥有了11家子公司之后,骆金星在浙江杭州正式成立了凡尔顿集团总部。
凡尔顿资产真正的增长在2006年年末。
2006年11月,凯恩集团有限公司与凡尔顿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凯恩集团将其持有的凯恩股份5800万股股权,以每股2元的价格协议转让给凡尔顿。
当时凯恩股份转让价仅为每股2元,协议总价款为11600万元。而凯恩股份11月17日收盘价已达4.04元。
骆金星赚了一倍以上。
根据当时数据,截止到2006年10月31日,凡尔顿公司总资产达到11亿多,不过净资产仍然停留在3亿多。
到了2007年2月,凡尔顿股份有限公司决定终止受让凯恩公司5.8万股股权,凯恩集团有限公司重新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一进一出,在后来有了瑞典商贸城项目之后,人们看到,骆金星在正式场合已经称凡尔顿集团总资产已经达到50多亿元。
这也就是说,尽管人们不太明白2005年以后骆金星的经营手法,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总资产已经从不到十亿增长到50多亿元。
(文章综合来自:《浙江市场导报》2007年8月13日版、《东方早报》2007年8月29日版 编辑/刘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