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元化课堂作业培养小学生的审美素养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zhe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不仅能够提高其素质,塑造其人格,而且能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必须重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文探究通过多元化课堂作业培养小学生审美素养的途径.
其他文献
美术核心素养的落实主阵地在美术课堂.各学校要以核心素养统领美术课堂文化,实现美术课堂教学的价值,营造和谐的美术课堂氛围,推动美术教育更好地发展.为此,教师要将学生置于课程的中心,借鉴传统,强化根基;做实当下,素养生长;指向未来,创新驱动.以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人为终极目标,形成高品质的美术课堂,是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策略.
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往的美术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与体验,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基于此,该文作者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利用教前预设、教中以学定教与精讲精练、教后拓展延伸等方式,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模式,为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做了一些尝试.
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模式是通过设计一连串层层递进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索提升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问题导向开展旗袍设计主题大单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以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此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可以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要跳出美术教材,结合课程知识结构,合理地挖掘当地文化资源,紧扣时代的发展脉络.当前的美育课堂教学不是纯粹的技法教学,教师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安海当地具有丰富的非遗文化,该文探讨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合理利用这些特色资源,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期刊
该文阐述情境教学法的起源与内涵特点,探讨利用多种形式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思考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在中学美术剪纸课堂中开展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情境教学法对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美术文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
期刊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应该将教学内容延续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将课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形成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即余文森指出的“带得走的能力”.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形成“带得走的能力”.
美术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该文围绕小学高年级阶段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从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教学过程的管理以及课堂作业的呈现与评价三个方面提出教学管理策略,以提高美术课堂管理的效能,更好地实现美术教学目标.
美术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美术作品往往蕴含了人文、历史、科学、技术等元素.因此,美育不仅可以解决单一的技术层面问题,而且能解决在多学科情境之下产生的文化性和创造性问题,从而使学生具备相关品格、关键能力和创新意识.基于当前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施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学,借力发力,是解决问题、培养能力、提升品格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