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

来源 :财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ve123n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率市场化的背景
  (1)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关于利率市场化的含义,根据所选角度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说法:
  (1)从政府角度看,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放开对存贷款利率的直接行政管制,解除对银行存贷利差的保护,以供求关系来决定市场的资金价格。
  (2)从市场角度看,利率市场化是指把利率决定权完全交由市场,市场主体自发生成利率。在充分竞争的市场内,任何单一的市场主体都不能单方面决定利率。市场利率根据整个市场供求关系共同决定。
  (3)从商业银行角度看,利率市场化是指商业银行在存款市场上吸取存款的存款利率和在贷款市场上发放贷款的贷款利率。它是由存款市场和贷款市场的资金供求来决定的。在不超过中央银行规定的各项贷款利率上下限内,商业银行围绕基础利率,考虑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匹配情况、成本结构和风险结构等因素,根据本行的资金需求,盈利目标,商业银行自主调节利率水平,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的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
  综合以上对利率市场化含义的几种不同角度的解释,利率市場化的含义逐渐清晰起来。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放开对包括存贷款利率在内的多种利率的管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上根据资金的供求情况来自主决定利率的高低。本质上,利率市场化就是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代替了中央银行对利率进行确定的权力,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据自身经营的成本结构和风险结构,通过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分析判断,实现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央行确定的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的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
  (2)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1)债券市场利率的放开
  1996年,我国财政部通过证券交易所平台实现了国债的市场化发行,我国央行决定利用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开办债券回购业务(这里指的是银行间的业务),回购利率和现券交易价格也被同步放开。1998年9月,银行间的债券市场首次出现了市场化发债,债务方为国家开发银行,1999年,国债被允许在市场上公开招标的形式发放。
  (2)外汇市场利率的放开
  2000年9月开始,国务院批准正式开始对外币利率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首先是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2003年7月,中央银行决定不再对境内英镑、法郎、加拿大元这三种外币的小额存款利率实行管制,并且国家仅对境内美元、欧元、港币和日元这4种货币限定小额外币存款利率。2003年11月,央行决定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下限全面放开,商业银行可在不超过央行确定的利率上限的前提下,自行确定各种外币的小额存款利率,这一举措是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有益探索,为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起到了示范作用。在2004年11月,央行决定放开1年期以上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的上限,外币利率的定价权已基本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自此外币利率市场化已基本完成。
  (3)人民币贷款利率的放开
  我国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尝试始于1987年,1998年和1999年。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包含农村信用社)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的最高上浮从10%提高到20%,后又提高到30%;2004年1月,商业银行对各种性质和各种规模的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7倍,浮动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9倍;2004年10月,央行解除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最高限制,贷款利率(仅指人民币)的管理机制变为仅有最低限制没有最高限度的情况;2012年的(6)7月份,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由0.9倍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又调整至0.7倍;201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取消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自主决定贷款利率的大小。从此,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机遇
  (1)有利于扩大商业银行经营自主权
  利率实现全面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可进一步扩大经营自主权,确立自主经营地位,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地考虑目标收益、经营成本、客户的风险差异等因素,从而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实行优质、优价与风险相匹配和有差别化的价格战略;另一方面,银行可以实施主动的负债管理,优化负债结构,降低经营成本。这些将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发生根本性变革。
  (2)有利于优化商业银行客户结构
  利率市场化促使商业银行自觉关注贷款市场的运行趋势,根据客户与银行所有业务往来可能带来的盈利状况、客户经营状况、银行提供贷款所需的资金成本、违约成本、管理费用等因素综合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在吸引重点优质客户的同时对风险较大的客户以更高的利率水平作为风险补偿,从而推动客户结构的优化。
  (3)有利于推动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
  为了应对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必须推进经营战略转型。在经营理念上,从规模扩张型转变为价值导向型;在业务模式上,建立多元化的盈利渠道,分散经营风险;在资金运营上,从现在的以存定贷,转变为以效益为目标和按照资金需求来决定负债规模。通过经营战略转型,能够减少商业银行对利差的过度依赖,加强自主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的功能,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4)有利于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
  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传统业务的比重会逐渐下降,同时必然会有大量的新型金融产品出现,尤其是那些不受利率波动影响和不占用银行自身资金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将会迅速发展。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一方面,由于金融产品定价权增大,商业银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定价自主权,从而在客观上为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大大上升,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从而在客观上对其从事金融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压力和动力。商业银行只有通过持续有效的金融创新行为才能规避利率风险,为资产提供增值、保值的机会,这必然会促进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
  (1)商业银行面临市场失灵现象
  实行利率市场化,最终的目的是要发挥市场作用,对社会资源进行宏观调控,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但是,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很容易出现竞争不充分、不公平,甚至市场失灵的现象。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并不是金融系统的全部,还有诸如政策性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在实行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容易出现竞争不充分的现象,给商业银行带来了较大的管理风险。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如果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则会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一定的冲击,如何有效应对市场风险,是商业银行面对的最重要问题。
  (2)出现存款资金流失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虽然还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已经受到冲击并开始动摇。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很多资金有了更多元的选择,社会金融产品不断丰富,“金融脱媒”现象不断加剧,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商业银行造成了很大挑战。近年来,我国金融产业不断提档升级,客户有了更多的投资渠道与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有效提升服务,留住现有客户,挖掘潜在客户,是商业銀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3)利率市场化将对银行业主导业务产生巨大的冲击
  从银行方面看,随着利率市场化,激烈的竞争将使存贷款利差大幅度削减,银行只有通过业务的创新来弥补利润,这将使存贷款业务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利差的缩小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和经营状况造成巨大的挑战。目前来看,我国社会资金供给宽裕,银行积极争夺优质客户,贷款利率在竞争中有下降的趋势。利息差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利润来源,所以,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存款利率向高、贷款利率向低的趋势,国内任何一家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都可能大幅减少。
  (4)资本压力日益加剧
  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近几年来,内源融资占比上升比较快。利润转增所需的留存收益在会计上等于税后净利润减去支付的股息,它是商业银行内源资本的来源。留存收益建立在银行盈利的基础上,盈利能力越强的银行,内源融资的空间越大。盈利能力的增强是近几年来内源融资逐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长期资本金补充的重要来源的原因。由于净利差收益是我国商业盈利的主要来源,内源融资会主要依赖于净利差。银行资本管理过程中,在内源融资受到较大影响的情况下,要保证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商业银行需要寻求其他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5)利率市场化导致银行利率风险的扩大
  负债业务与资产业务对利率敏感性的不一致决定了利率缺口的存在,而金融市场价格的变动又形成了银行的机会成本风险,要求银行能对其进行控制。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管理方法和手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更缺乏及时有效地控制和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和利率风险管理人才,造成利率风险防范能力较薄弱。
  之前,我国通过限定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的方式,限定了存款银行以吸收存款方式借入资金的最高价格与贷出资金的最低价格,这样就规定了国内商业银行的最低利差,这相当于为国内商业银行划定了一个“最低收入保障线”。实行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自主决定存贷款利率,银行间激烈的竞争使存贷款利差有缩小的趋势,加之利率变动频繁,银行收益就暴露于利率变动的风险之中。
  商业银行对利率市场化的应对策略
  结合利率市场化以来,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行为调整以及由此带来的收益表现,本文认为银行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身竞争能力,来应对利率市场化,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1)拓展商业银行资产交易业务
  商业银行应不断创新负债业务的工具和手段,以此提高存款吸引力,控制存款成本。推进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创新,例如并购贷款、信贷资产出售、信贷资产证券化以及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等业务,进而适应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流动的需要,盘活不良资产,实现资本流通。为了拓展盈利空间、减少对存贷利差收入的依赖,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开展新兴中间业务,如信息咨询、国际中间金融服务、投资银行业务,以及投资基金等业务的创新。
  (2)加强负债管理
  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负债的主动管理,能够建立负债的流动性特征与负债定价数值间的定量关系。利率市场化下负债稳定性下降,负债的流动性特性受商业银行自身负债付息水平高低影响较大,商业银行需根据自身的流动性需求确定负债价格水平,从而主动控制负债端的期限结构。同时,未来商业银行应加强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净利息收入管理与流动性管理应有机结合,当生息资产与负债的期限错配程度较高时,从流动性管理的角度可对资产期限结构或负债端定价水平进行调整,并考虑两种策略下经利率风险调整后的净利息收入最大化。
  (3)确定差异化发展路线,精准市场定位
  我国商业银行在业务结构、产品设计、商业模式、运营管理等方面都越来越表现出趋同性。在利率市场化、存贷利差不断缩小的形势下,商业银行趋同性的特点容易演变成价格竞争。而要改变这种局面,各类银行应在准确把握自身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寻求差异化的发展路线。大型商业银行由于历史沿革、资产规模的等优势可以发展全产品线业务,但由于内部严格的审批机制,其提供的产品一般都是标准化的,且由于风险容忍度较低,其业务的定价水平不会太高,薄利多销将成为未来息差收入的发展方向。而股份制银行则应坚持“特色”路线,明确市场定位,例如打造“零售银行”、“中小企业伙伴银行”等。
  总结
  综合以上,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全面性的,商业银行获取稳定利差的年代已经过去,未来商业银行应进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不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利率市场化下的资产负债管理不再是单纯的财务管理,需与风险管理有效结合,在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可控的情况实现效益最大化。如此才能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长足健康发展,获取利益。虽然目前中国在名义上已经完成了利率市场化,但利率真正完全市场化可能仍需要一段时间,商业银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他文献
自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这一全新概念,'智慧城市'概念由此衍生,并很快在全球掀起热潮,作为推进城市智能化进程的全新理念和路径探索,'智慧城市'将
期刊
各项工作都有方法可循,学校管理工作也不例外。本文从学校全局的角度选取学校管理的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三种常规方法加以介绍。
随着北斗二代区域定位的实现,北斗导航的市场日益扩大,因此对于智能北斗导航终端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本文设计的硬件平台核心为基于ARM的高性能低功耗通用微处理器AM335X,
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本文对企业环境成本的发展作了一些初步分析,包括环境成本的发展意义、环境成本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等方面。  环境成本 成本会计 发展趋势  随着全世界工业化进程对地球环境负面影响的加剧,环境负荷越来越重,环境质量严重下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主
为了使生成的汇编代码具有更高的执行效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GCC的 TMS320C67xx汇编指令级的代码优化算法。首先,将汇编指令按照功能划分为不同的指令类型,并将汇编指令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