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走在情感的路上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atiedaoxue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基点,语文教学要走在情感的路上。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材文本感染、熏陶学生的情感,教师通过教材文本向学生传输情感,学生被文中的深情感动,这么多的“情”,引起师生与作者心灵间的默契和共鸣。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传递情感并进行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师要善用情感
  用情感拉近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主导地位,学生为活动的主体,教师应遵循这一原则、规律。教师在实践活动是组织者,学生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师生在互动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同进步共发展。学生在情感渲染下,懂得用情感进行交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激情飞扬中学习,拉近了人与人间的距离,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是有好处的。
  用情感调控学生情绪
  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没有生活经验,他们不能掌控自己的情绪。在小学语文中进行情感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自身情感的控制,提升他们的智力、情感能力,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用深情去感染学生,触动学生的灵魂,点燃学生的情感激情,与思维的火花碰撞,语文教学才有成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情感要丰富并要流露出来,它是拨动学生情感的“催化剂”,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拨动其心弦,让他们的情感升华。
  用情感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行为习惯、道德情感等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书”中要注重“育人”:要传授学生知识和一些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积极的、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化底蕴,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同时要引导学生把亲情、友情等情感升华更高级别的情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学生在“情感动力”的推动下,学生的心理素质、情感的发展、人生价值观、审美情趣等都会发生改变,小学生就会得到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师要妙用情感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不仅要善用,更要妙用,以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情感世界更加丰富,让学生的思想上升到更高的境界。
  妙用生活进行情感教育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情感,教师不应把情感教育拘泥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融入社会,在实践中延伸情感教育。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春节等,学生与家人团聚,让学生体验与亲人相处的幸福、甜蜜的情感,许多人聚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氛围,在社会中体验人间的酸甜苦辣等情感。有了这些体验,学生在理解教材中的情感时就会更加深刻。
  妙用课堂进行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情感是推动教学活动最强的驱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情感带动下,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与教材产生共鸣,那么,课堂教学便会水到渠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凭借自身语言魅力,借助教材中优美词句,带动、熏陶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只有這样,学生在情感教育的影响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材《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了大陆青年小钱患了白血病,台湾同胞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钱畅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指导学生重点研读课文的第3至6自然段,认真感悟。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探究其内心活动,体会他的心情。同时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将地震仍旧存在的紧张与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从容镇定对比朗读,学生在读中进一步提高认识,升华情感,引发共鸣。
  妙用教材进行情感教育
  不同的文本中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情感流露课文中的角角落落,字里行间。在教学中,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要深挖文本内容,用教师的情感影响并带动小学生的情感,形成师生与教材情感的共振,让这三方面的情感产生共鸣。在教学《有的人》时,教师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融入诗歌中,进一步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教材中两种人的对比,让学生深刻理解诗歌的内涵。升华学生的情感,向鲁迅学习——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并激励学生,要发奋图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再以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为例,“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文中这句话,点明了德国人养花与众不同之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阅读,先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感悟,语调中要有起伏,平淡语气中有激昂。在读第3自然段时,要采用图文、读想、读议结合,再现美丽的景色,在读中要表达出作者对这风景的欣赏和赞美。让学生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学生的情感便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处处有真情,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始终围绕情感教育设计课堂,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将情感融入学习之中,既学到知识,又学到怎样做有感情的人。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了每个社会成员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利用课堂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有着与其他学科不一样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上好信息技术课与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是一件相辅相成的事情。那么什么是信息素养,怎样利用信息技术课程优势,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我们现在需要探讨的问题。  解析信息素养的内涵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感受直接写到了脸上,是否喜欢这堂课,也能通过学生的表现体现出来。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于数学不感兴趣。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首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是新课程改革下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要求。随着我
期刊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下,开展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活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其根本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全面的物理思维方式,帮助他们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本文首先对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介绍,然后具体阐述了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以期不断创新我国的高中物理教学活动,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物理教学除了
期刊
情景教学是指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感色彩的心理氛围,教师能够将其用于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开展情景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调动学生自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何构建小学教学情景课堂,提高课堂效益?编者有如下建议。  因材施教,让情境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载体  构建小学数学情景课堂,需要建立在对学生性格特点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当代小学生接触的事物多,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教授知识
期刊
小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学习难度方面的问题,而是因为在进入小学之前的管理比较宽松,刚进入小学会非常不适应。而在小学课程中,数学是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当遇到困难时学生很容易丧失信心,并且由于数学内容比较枯燥,如果教师不能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辅助教学,学生很容易因为缺乏兴趣导致数学学习效率低下。为了改变这个现状,也是为了达到新课标提出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应该在
期刊
现在我们的初中农村英语教学还存在着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看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的局面,这早已不能适应新型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中,更应该改变这种只有强势灌输、没有自由、自主交流的教学形式。因此,我们必须千方百计改变这种墨守成规的局面,让英语课堂真正地“活”起来。我个人认为对学生们提出“上好每节英语课”的要求是不贴近学生实际学情的,毕竟45分钟对于学生来说显得太
期刊
微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特点就是短小精悍,内容突出,互动性较强。在高中教学过程当中,语文课的教学使用微课这种教学形式,更能够提高语文课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增加教学特色,通过微课教学,能够使传统与抽象的教学模式得到改善,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下面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当中的微课情况展开研究和讨论,对微课教学的应用情况做一些分析与阐述,并且提出语文教学中微课教学的价值加以分析与探讨。  微课可以让高中语
期刊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中最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概括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活化小组活动,优化合作学习,契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使学生成为“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合理分组,奠定合作学习的基础  小组组成方式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合作学习的效用,需要兼顾各层次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从合作学习的功能看,比较理想的是“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