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脑卒中后恢复行走功能是患者及家属最迫切的需求,也是制定康复治疗方案的首要目标.长期以来,神经康复领域的专家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加速脑卒中后行走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从针对瘫痪肢体(外周器官)采用的各种中医技术(如肢体针灸、手法等)和现代康复技术(如神经发育疗法、助行功能性电刺激、行走踏车、助行机器人等),到针对病灶脑部(中枢器官)采用非侵入脑刺激技术(如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头部针灸等).大量的临床循证研究在证据的不同等级上证明了这些技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借助于20世纪90年代脑的10年研究成
【机 构】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广州51012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卒中后恢复行走功能是患者及家属最迫切的需求,也是制定康复治疗方案的首要目标.长期以来,神经康复领域的专家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加速脑卒中后行走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从针对瘫痪肢体(外周器官)采用的各种中医技术(如肢体针灸、手法等)和现代康复技术(如神经发育疗法、助行功能性电刺激、行走踏车、助行机器人等),到针对病灶脑部(中枢器官)采用非侵入脑刺激技术(如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头部针灸等).大量的临床循证研究在证据的不同等级上证明了这些技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借助于20世纪90年代脑的10年研究成果,针对脑卒中后改善行走功能的康复治疗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开始由离散的针对单一靶器官(如肢体或脑部)逐渐发展为结合脑部和肢体的多靶点治疗或模式化治疗,由此催生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即脑-肢体协同治疗模式.本文围绕优化脑卒中后行走康复策略这一主题,简要介绍这种脑-肢体协同治疗模式的概念,重点介绍与改善脑卒中后行走功能有关的脑-下肢协同治疗模式的几种优化组合,结合相关的临床应用研究作为佐证,藉此引起国内脑卒中康复专业人员对脑-肢体协同治疗模式的重视,在脑卒中后改善行走功能的康复治疗中加以积极的应用,开展类似的相关研究,并将这种脑-肢体协同治疗模式推广到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康复治疗,拓展脑-肢体协同治疗模式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从脑卒中康复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脑卒中后下肢康复的策略应围绕高效地改善或恢复患者的行走功能.因此,早期介入以行走为核心的“无错法学习”的康复策略应贯彻脑卒中下肢康复的全过程.外周向中枢输入的行走模式正确,中枢输出的行走指令才有可能正确,而脑-肢体协同治疗是实现这一闭环的有效保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使用酸枣仁龙牡煎方治疗失眠阴虚气滞、内热扰心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80例失眠阴虚气滞、内热扰心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阿普唑仑片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酸枣仁龙牡煎方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表(PSQI)的评分、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的评分及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及SR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目的:研究用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性激素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用米非司酮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米非司酮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性激素和炎性因子的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其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
目的:探究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在贵州省思南县民族中医院接受诊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比组和探究组.为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疗法进行治疗,为探究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结果:1)探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比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组患者的VAS评分为(5.
目的:探讨使用针刺膝三针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正清风痛宁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8月期间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淮安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A组、研究B组和对照组.为研究A组患者在关节腔内注射正清风痛宁进行治疗,为研究B组患者使用针刺膝三针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正清风痛宁疗法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三组患者膝关节的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B组患者膝关节的疼痛评分和活动度评分均低于研究A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挖掘聂伟志教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聂伟志教授治疗POP的医案及中药处方,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中录入患者的病案信息并建立病案数据库,然后利用该软件的关联规则分析法、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法分析聂教授常用的药物及药对,并对新处方进行提取.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中药处方76张,对这些处方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聂伟志教授治疗POP时使用频次居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骨碎补、当归、淫羊藿;从中药的药性方面来看,温药、平药使用的频次较高,热药
目的:研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阳西总医院人民医院接诊的脑梗死患者中择取48例患者,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的评分、Fugl-Meyer评分、各项脑卒中影响量表(stroke impact scale
目的:研究脑外伤患者同时接受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肢体功能性电刺激(FES)对患者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脑外伤患者56例采用信封随机法分为同步组21例、FES组20例和tDCS组15例,3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同步组患者接受tDCS同步FES治疗,FES组接受安慰tDCS和FES治疗,tDCS组接受tDCS和安慰FES治疗,3组均治疗20 min/次,1次/d,连续治疗12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6天和治疗第12天采用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
Background : Wound healing can result in various outcomes, including hypertrophic scar (HTS). Pigs serve as models to study wound healing as their skin shares physi-ologic similarity with humans. Yorkshire (Yk) and Duroc (Dc) pigs have been used to mimic
目的:研究八段锦训练对帕金森病(PD)患者步态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探讨将八段锦训练作为PD患者进行运动干预的有效手段.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轻中度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给予维持既往常规药物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3周八段锦训练.采用步态指标、平衡指标对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进行评估和分析比较.结果:①IDEEA步态指标:治疗前2组患者步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周期时间、步幅持续时间2
总结骨骼肌钝挫伤的损伤与修复机制,并从肌卫星细胞增殖和分化学说、Ca2+介导的细胞膜修复学说、内质网应激学说以及自噬学说等方面进行阐述.肌再生依赖于周围卫星细胞的分化、增殖来促进骨骼肌再生,从而修复受损肌肉的功能.调控肌卫星细胞成肌分化的相关信号通路主要包括RBP-Jκ/Notch信号、Wnt信号和P13K/Akt/mTOR信号通路.其中Notch信号通路通过调控肌卫星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来维持肌干细胞的稳态.P13K/Akt/mTOR信号通路对肌卫星细胞的成肌分化具有正向调控作用,能够促进骨骼肌再生.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