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节”,最重要的感恩节。
拿什么献给我80岁的老母亲?捧一把康乃馨,母亲会嫌洋气;带几盒保健品,母亲会嫌浪费;说一些感谢话,母亲会嫌啰嗦。我觉得,还是给母亲献一首歌,最能表达感恩的心情。
记得今年农历三月初三,母亲80华诞。我们兄弟三个齐唱阎维文代表作《母亲》,母亲听了非常开心。那天,我们齐聚老家龙窝口,为母亲庆生祝寿。面对丰盛寿宴,八层大型生日蛋糕,哥哥书写的硕大的“寿”字红色条幅,家人有说有笑,又唱又跳。81岁的父亲频频为母亲夹菜,母亲忠厚的脸庞笑得像盛开的鲜花。四世同堂,天伦之乐,幸福和满足写在父母的脸上。
母亲生性豁达,喜欢唱歌。她含辛茹苦,忙忙碌碌,将6个子女拉扯成人,却从来不说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她喜欢一边做家务,一边哼着歌儿,就像父亲高起兴来便唱几句京剧一样。于是,我们这个家在歌声中走过清贫,在歌声中迎来幸福,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于是,母亲歌声浸润了我的童年,像扬子江水一样,欢快地流淌……
春天,桃红柳绿。我随母亲去江堤挑荠菜、马兰头。听她轻快地哼着:“麦苗儿青青菜花儿黄,毛主席来到咱们农庄……”从此我小学作文描写春景,老喜欢用“麦苗青,菜花黄”,得了老师许多红红的“g”(good)。
夏天,蝉声绵延。吃过晚饭,我们将竹床搬到门口,爬上去乘凉。母亲点燃蒲棒驱蚊,手里摇着蒲扇为我们送风,嘴里轻轻哼着:“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数着星星,在歌声中渐渐入睡。
秋天,芦絮飞舞。我跟母亲去江滩划草。劳作之余,面对滚滚长江,渔船穿梭,母亲将划草的筢子当船桨,唱道:“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呀么是家乡……”母亲煞有介事,有板有眼,逗得我笑得前俯后仰。
冬天,冰天雪地。除夕傍晚,母亲准备年夜饭,边忙边唱:“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父亲顶风冒雪归来,带领我们贴对联,用干石灰蒲包印“元宝墩子”。 然后一家人吃年夜饭,虽然没有几个菜,却是我们期盼已久的盛宴。
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也没有读过什么书。她的歌声不够专业,完全是劳动中兴之所至,但清脆悦耳,吐字清楚,在我看来是世界上最好听的歌。我佩服她的记忆力,居然记得那么多歌词;我也佩服她的理解力,居然在不同场景唱不同的歌。
母亲其实就是一首歌,一首古老而温馨的歌谣。母亲的古道热肠,恻隐之心,在龙窝口一条街是出了名的。邻居吵架,她常去调解;乞丐讨饭,她盛满饭菜;包了馄饨,她挨家赠送;邻居外出,她保管钥匙。她从不和人红脸,人缘极好,邻居都称她为“菩萨人”,又都亲切地喊她“管奶奶”,因为母亲姓管,又好管街坊邻居的闲事。甚至还好管动物的闲事,经常收留一些流浪狗、流浪猫……
后来我外出求学,久居城市,经常梦回故乡,聆听母亲歌声。现在想来,我平时有事没事哼上几句,会唱好多歌,也喜欢戏曲,常用歌词意象融入小说、散文,甚至常用歌名做作品标题,大概都源于幼年所学,源于母亲歌声的熏陶。
母亲,我们听惯了您给我们唱的歌,今天,我们要专门为您献一首歌。哥哥建中,本人建国,弟弟建新,都是“奔六”之人,中气明显不足。但我们用心在唱,用力在吼:“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歌声中,我想起上世纪60年代上小学,母亲给我挎上新书包,目送我上学时充满期盼的眼神;我想起上世纪70年代上中学,母亲给我饭盒里盛满米蒸饭,她却在家喝粥;我想起上世纪80年代上大学,母亲不时给我捎一大箱脆饼和麦乳精,她却连一块烧饼都舍不得吃……
歌声穿越时空,往事如烟,仿佛电影特写镜头。现在,1933年出生于镇江的母亲,1951年父亲按民俗到外婆村上挨家挨户磕头迎娶的母亲,已经慢慢变老。风霜遮盖了她的容颜,她的歌声也不再那么清脆。然而,母亲乐观、宽厚和善良的精神,已经注入我们子子孙孙血液中。
兄弟三人像儿时一样依偎在母亲身旁,深情歌唱:“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我的双眼湿润了,乘着酒兴,再一次提高音量,和同样双眼湿润的哥哥、弟弟一起,发自肺腑地放声高唱:“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 !”这时全场掌声雷动,母亲也缓缓鼓掌。我发现她有点腼腆,嘴角嗫嚅着,仿佛在跟我们和唱,眼角边滑过一丝泪痕。
一曲唱罢,我已是泪流满面。人们常说,世界上最亲的人是生我的和我生的。母亲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哦,母亲节即将来临,我要在心中再次唱响献给母亲的歌。
拿什么献给我80岁的老母亲?捧一把康乃馨,母亲会嫌洋气;带几盒保健品,母亲会嫌浪费;说一些感谢话,母亲会嫌啰嗦。我觉得,还是给母亲献一首歌,最能表达感恩的心情。
记得今年农历三月初三,母亲80华诞。我们兄弟三个齐唱阎维文代表作《母亲》,母亲听了非常开心。那天,我们齐聚老家龙窝口,为母亲庆生祝寿。面对丰盛寿宴,八层大型生日蛋糕,哥哥书写的硕大的“寿”字红色条幅,家人有说有笑,又唱又跳。81岁的父亲频频为母亲夹菜,母亲忠厚的脸庞笑得像盛开的鲜花。四世同堂,天伦之乐,幸福和满足写在父母的脸上。
母亲生性豁达,喜欢唱歌。她含辛茹苦,忙忙碌碌,将6个子女拉扯成人,却从来不说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她喜欢一边做家务,一边哼着歌儿,就像父亲高起兴来便唱几句京剧一样。于是,我们这个家在歌声中走过清贫,在歌声中迎来幸福,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于是,母亲歌声浸润了我的童年,像扬子江水一样,欢快地流淌……
春天,桃红柳绿。我随母亲去江堤挑荠菜、马兰头。听她轻快地哼着:“麦苗儿青青菜花儿黄,毛主席来到咱们农庄……”从此我小学作文描写春景,老喜欢用“麦苗青,菜花黄”,得了老师许多红红的“g”(good)。
夏天,蝉声绵延。吃过晚饭,我们将竹床搬到门口,爬上去乘凉。母亲点燃蒲棒驱蚊,手里摇着蒲扇为我们送风,嘴里轻轻哼着:“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数着星星,在歌声中渐渐入睡。
秋天,芦絮飞舞。我跟母亲去江滩划草。劳作之余,面对滚滚长江,渔船穿梭,母亲将划草的筢子当船桨,唱道:“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呀么是家乡……”母亲煞有介事,有板有眼,逗得我笑得前俯后仰。
冬天,冰天雪地。除夕傍晚,母亲准备年夜饭,边忙边唱:“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父亲顶风冒雪归来,带领我们贴对联,用干石灰蒲包印“元宝墩子”。 然后一家人吃年夜饭,虽然没有几个菜,却是我们期盼已久的盛宴。
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也没有读过什么书。她的歌声不够专业,完全是劳动中兴之所至,但清脆悦耳,吐字清楚,在我看来是世界上最好听的歌。我佩服她的记忆力,居然记得那么多歌词;我也佩服她的理解力,居然在不同场景唱不同的歌。
母亲其实就是一首歌,一首古老而温馨的歌谣。母亲的古道热肠,恻隐之心,在龙窝口一条街是出了名的。邻居吵架,她常去调解;乞丐讨饭,她盛满饭菜;包了馄饨,她挨家赠送;邻居外出,她保管钥匙。她从不和人红脸,人缘极好,邻居都称她为“菩萨人”,又都亲切地喊她“管奶奶”,因为母亲姓管,又好管街坊邻居的闲事。甚至还好管动物的闲事,经常收留一些流浪狗、流浪猫……
后来我外出求学,久居城市,经常梦回故乡,聆听母亲歌声。现在想来,我平时有事没事哼上几句,会唱好多歌,也喜欢戏曲,常用歌词意象融入小说、散文,甚至常用歌名做作品标题,大概都源于幼年所学,源于母亲歌声的熏陶。
母亲,我们听惯了您给我们唱的歌,今天,我们要专门为您献一首歌。哥哥建中,本人建国,弟弟建新,都是“奔六”之人,中气明显不足。但我们用心在唱,用力在吼:“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歌声中,我想起上世纪60年代上小学,母亲给我挎上新书包,目送我上学时充满期盼的眼神;我想起上世纪70年代上中学,母亲给我饭盒里盛满米蒸饭,她却在家喝粥;我想起上世纪80年代上大学,母亲不时给我捎一大箱脆饼和麦乳精,她却连一块烧饼都舍不得吃……
歌声穿越时空,往事如烟,仿佛电影特写镜头。现在,1933年出生于镇江的母亲,1951年父亲按民俗到外婆村上挨家挨户磕头迎娶的母亲,已经慢慢变老。风霜遮盖了她的容颜,她的歌声也不再那么清脆。然而,母亲乐观、宽厚和善良的精神,已经注入我们子子孙孙血液中。
兄弟三人像儿时一样依偎在母亲身旁,深情歌唱:“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我的双眼湿润了,乘着酒兴,再一次提高音量,和同样双眼湿润的哥哥、弟弟一起,发自肺腑地放声高唱:“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 !”这时全场掌声雷动,母亲也缓缓鼓掌。我发现她有点腼腆,嘴角嗫嚅着,仿佛在跟我们和唱,眼角边滑过一丝泪痕。
一曲唱罢,我已是泪流满面。人们常说,世界上最亲的人是生我的和我生的。母亲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哦,母亲节即将来临,我要在心中再次唱响献给母亲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