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致是从电脑全面普及到中国家庭开始,中国的消费者似乎越来越不喜欢看电视了。但对大多数用户来说,电视机似乎又是一件不可缺少的电器产品,哪怕只是在家里积攒灰尘。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在深受互联网影响的消费者心中,哪种电视机才是他们所想要的电视机?这个答案其实很多电视机厂商都在寻找,不管是国产品牌还是国际品牌最后似乎都没有一个令所有人满意的答案。
当然,我们也看到传统电视机厂商的一些努力,比如为电视机添加更加多样化的功能,增添与家庭内更多3C产品的互动等等,甚至还有什么互联网电视机、云电视这样的概念出现,但对普通用户来说,这些东西似乎也就仅仅只是概念而已,既没有改变生活,也没有改变整个电视机行业中的暮气沉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电视机除了屏幕大点,很多工作都可以被电脑完成,这也注定了电视机产业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陷入痛苦的摸索和试探中。
当整个产业的发展陷入停滞时,有时外来者的加入反而会刺激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这也是“鲇鱼效应”的一个精准体现吧,这次在电视机行业内充当“鲇鱼”角色的就是互联网厂商乐视和小米。现在我们先来说说传统电视机厂商在发展上的思路吧。
对产品,传统电视机厂商的设计不能说是不好,他们也充分考虑了用户的舍妹,考虑到人机工程,考虑到了外接设备的便利性等等,设计出的产品至少在性能上讲是没有问题,各种最新出现的技术也都能够运用自如,新技术支撑下的硬件也被广泛地利用了起来。但这是用户的需要吗?对深受互联网影响的人来说,这显然不是。现在的消费者其实想要拥有的是更多的选择权,简单来说,在几百个现有电视台中进行选择是叫有选择权,但对现在的消费者来说,这还不够。用户需要的是能够定制、更个性化的内容,如果这个要求不能够得到满足,那么消费者最终还是会回到电脑或其他什么互联网设备前。诚然,一些国际品牌的产品也能够连接上互联网,进行一些定制,但对用户来说,这种改变显然还不够彻底。
互联网厂商乐视是以提供在线视频服务而起家的厂商,是内容的供应商,对用户的喜好有着超过传统电视机厂商的敏感,原因无非是之前累计的数据能够分析用户的行为,进而对用户群体有着更精准的定位。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下,乐视决定进军电视产业,占领消费者家中最大也是最后一块屏幕,这在当前移动互联网如火如荼之时,似乎有反潮流而动的意味,但事实也证明,乐视的这一举措是正确的,因为随后跟上的小米、酷开等互联网厂商也见到了这一市场中蕴涵的巨大商机。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乐视进军电视机市场的战略,首先乐视推出的是名为“超级电视”的硬件产品,配合旗下品类丰富的视频资源,将硬件和软件、内容整合,再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营销和销售,压缩产品售价。这实际上是一种垂直整合,通过多件硬件和软件,实现最终的闭环生态系统。从实际来看,乐视的这种模式谈不上是完全颠覆原有的电视机产业,但却为传统电视机制造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一众厂商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但却通过实际行动来应对了乐视的举措。
对终端消费者来说,乐视超级电视这样的产品出现(也包括小米电视),是实现电视内容个性化、定制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个功能的实现,首先是依靠电视机内置的UI来完成的。通过设置,消费者可以完成追剧,收到感兴趣内容的定时推送,定制提醒等等。同时,借助当前已经相对成熟的多屏互动功能,消费者还可以将移动设备上存储的内容推送到大屏幕上进行分享,这也是一直以来电视机存在的意义所在。当然,时下热门的技术也被应用到超级电视中去,包括3D技术、4K技术等等,既能满足用户求新求个性的需求,也能满足用户的传统需要。
接下来是推广方面,老实说乐视似乎在这个方面一直并非强项,完全不是互联网公司的风格,不过最近两年时间里,乐视已经空前地重视起这个问题来,这一点可以从那个其CEO贾跃亭频繁发声,各种新闻层出不穷上看出些许端倪。另一方面,乐视除了自己制造新闻外,还积极地参与到电视节目的赞助中去,包括赞助《我是歌手》这样广受好评的综艺节目,极大地扩展了超级电视在普通消费群体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这部分用户,恰恰是传统电视机厂商的目标用户群体。顺便在这里吐槽一句,超级电视的那句“电视选得好,歌就唱得好”的广告词完全就是刷墙广告的风格。
说完了明面上的东西,我们再来说说水面下的东西。类似乐视这样的互联网厂商进军传统行业市场,自然是看到了利润所在,只是很多普通用户并没看到而已。首先,后台推送的数据自然会被进行分析整理,例如,某个用户比较喜欢篮球赛,他定制的节目单有大量的赛事转播,那么厂商针对他的推送就肯定对会以这方面的内容为主,甚至还有可能是相关商品的广告推送,这并不是我们杞人忧天,因为乐视在之前的发布会上曾经透露过类似的消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精准营销,这就是互联网厂商的强项所在,而传统电视机厂商在这方面完全是望尘莫及,国产品牌也好,国际品牌也罢,在精准数据分析的大锤下都将化为齑粉,所以现在是转变的重要时刻。
当然,我们也看到传统电视机厂商的一些努力,比如为电视机添加更加多样化的功能,增添与家庭内更多3C产品的互动等等,甚至还有什么互联网电视机、云电视这样的概念出现,但对普通用户来说,这些东西似乎也就仅仅只是概念而已,既没有改变生活,也没有改变整个电视机行业中的暮气沉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电视机除了屏幕大点,很多工作都可以被电脑完成,这也注定了电视机产业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陷入痛苦的摸索和试探中。
当整个产业的发展陷入停滞时,有时外来者的加入反而会刺激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这也是“鲇鱼效应”的一个精准体现吧,这次在电视机行业内充当“鲇鱼”角色的就是互联网厂商乐视和小米。现在我们先来说说传统电视机厂商在发展上的思路吧。
对产品,传统电视机厂商的设计不能说是不好,他们也充分考虑了用户的舍妹,考虑到人机工程,考虑到了外接设备的便利性等等,设计出的产品至少在性能上讲是没有问题,各种最新出现的技术也都能够运用自如,新技术支撑下的硬件也被广泛地利用了起来。但这是用户的需要吗?对深受互联网影响的人来说,这显然不是。现在的消费者其实想要拥有的是更多的选择权,简单来说,在几百个现有电视台中进行选择是叫有选择权,但对现在的消费者来说,这还不够。用户需要的是能够定制、更个性化的内容,如果这个要求不能够得到满足,那么消费者最终还是会回到电脑或其他什么互联网设备前。诚然,一些国际品牌的产品也能够连接上互联网,进行一些定制,但对用户来说,这种改变显然还不够彻底。
互联网厂商乐视是以提供在线视频服务而起家的厂商,是内容的供应商,对用户的喜好有着超过传统电视机厂商的敏感,原因无非是之前累计的数据能够分析用户的行为,进而对用户群体有着更精准的定位。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下,乐视决定进军电视产业,占领消费者家中最大也是最后一块屏幕,这在当前移动互联网如火如荼之时,似乎有反潮流而动的意味,但事实也证明,乐视的这一举措是正确的,因为随后跟上的小米、酷开等互联网厂商也见到了这一市场中蕴涵的巨大商机。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乐视进军电视机市场的战略,首先乐视推出的是名为“超级电视”的硬件产品,配合旗下品类丰富的视频资源,将硬件和软件、内容整合,再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营销和销售,压缩产品售价。这实际上是一种垂直整合,通过多件硬件和软件,实现最终的闭环生态系统。从实际来看,乐视的这种模式谈不上是完全颠覆原有的电视机产业,但却为传统电视机制造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一众厂商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但却通过实际行动来应对了乐视的举措。
对终端消费者来说,乐视超级电视这样的产品出现(也包括小米电视),是实现电视内容个性化、定制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个功能的实现,首先是依靠电视机内置的UI来完成的。通过设置,消费者可以完成追剧,收到感兴趣内容的定时推送,定制提醒等等。同时,借助当前已经相对成熟的多屏互动功能,消费者还可以将移动设备上存储的内容推送到大屏幕上进行分享,这也是一直以来电视机存在的意义所在。当然,时下热门的技术也被应用到超级电视中去,包括3D技术、4K技术等等,既能满足用户求新求个性的需求,也能满足用户的传统需要。
接下来是推广方面,老实说乐视似乎在这个方面一直并非强项,完全不是互联网公司的风格,不过最近两年时间里,乐视已经空前地重视起这个问题来,这一点可以从那个其CEO贾跃亭频繁发声,各种新闻层出不穷上看出些许端倪。另一方面,乐视除了自己制造新闻外,还积极地参与到电视节目的赞助中去,包括赞助《我是歌手》这样广受好评的综艺节目,极大地扩展了超级电视在普通消费群体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这部分用户,恰恰是传统电视机厂商的目标用户群体。顺便在这里吐槽一句,超级电视的那句“电视选得好,歌就唱得好”的广告词完全就是刷墙广告的风格。
说完了明面上的东西,我们再来说说水面下的东西。类似乐视这样的互联网厂商进军传统行业市场,自然是看到了利润所在,只是很多普通用户并没看到而已。首先,后台推送的数据自然会被进行分析整理,例如,某个用户比较喜欢篮球赛,他定制的节目单有大量的赛事转播,那么厂商针对他的推送就肯定对会以这方面的内容为主,甚至还有可能是相关商品的广告推送,这并不是我们杞人忧天,因为乐视在之前的发布会上曾经透露过类似的消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精准营销,这就是互联网厂商的强项所在,而传统电视机厂商在这方面完全是望尘莫及,国产品牌也好,国际品牌也罢,在精准数据分析的大锤下都将化为齑粉,所以现在是转变的重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