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梳理了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前沿,认为供应链金融是在物流服务过程中向客户提供的集物流运输、金融服务和解决方案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UPS作为全球领先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商,利用得天独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优势,经过数十年潜心调整,成功实现从“包裹运送公司”到“全球商务同步协调公司”的战略转型,为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着眼未来,通过产融结合实现业务转型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UPS;产融结合
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物流企业、信息集成商在物流服务过程中向客户提供的集物流运输、金融服务和解决方案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针对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通过信息共享、协调和组织合作等方法集成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促进供应链各参与方收益-风险最佳匹配。Martin R. Fellenz等(2009)认为,以往针对供应链的研究,仅关注物流和信息流,忽视了对资金流的关注,造成了低效的供应链管理;面对企业要求优化供应链财务管理的迫切性,致力于提高整个供应链效率的专门的金融服务随之产生,即供应链金融。Leon Busc(2008)的调查结果显示,各企业的延期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等很多资金都浪费在低效的运营上,而供应链金融灵活性和易于实施的特点,极大地补充了现有的应收和应付实施方案的不足。
供应链金融的兴盛,同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和信息网络迅猛发展密切相关。全球范围内,UPS是全球最早从单一物流服务商向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商转型的先驱性企业,锻造了全球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经典案例。
一、UPS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优势
UPS 成立于1907年,最初只是一家投递服务机构,自成立以来,变革创新成为了这家公司的基因,而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物流金融战略变革,是UPS诸多伟大变革创新的经典示例。对UPS而言,开展供应链金融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得天独厚的物流产业基础。作为全球最大的集快递、包裹、货物、物流为一体的综合快递公司和全球第七大航空公司,覆盖全球的物流产业基础赋予了UPS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依托其覆盖全球的服务网络、设施以及其卓越的运营绩效,UPS具备了由“运输配送公司”向“全球商务同步协调者”的物质基础。
二是风险控制成本优势。与传统银行相比,UPS作为一个物流企业,在整个融资过程中,抵押物(存货)始终掌控在UPS手中,从而有效控制了违约时的风险底线;另一方面,UPS多年发展起来的货物全球跟踪系统使贷款方可以随时掌握货物的动向,从工厂、海关到仓库,一切尽在掌握,即使借款人出现了问题,UPS的处理速度也要比会计师甚至海关机构快得多;最后,凭借UPS多年建立的针对外贸企业的客户信息系统,它可以真正了解那些规模不是很大,但却资信状况良好的中小企业的信息。显然,UPS做存货融资,风险要比传统银行低得多。
三是廉价的资金成本。UPS资本的成长来自于UPS产业护航下的高信用评级和低成本资金,UPS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被穆迪和标准普尔评为3A的企业。卓越的信用评级使UPS从一开始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享受了比花旗、汇丰这些有着百年历史的银行巨头们更低的资金成本,而在银行业务的金融杠杆作用下,资金成本优势将被放大,从而成为UPS金融的核心竞争力。为了拓展产融模式,UPS在很多地区采取与银行合作的模式,将利差收益让渡给银行,在让渡利差收益的同时,UPS获取了物流增值服务的收益。
四是高效的融资效率。UPS的客户通常在其产品装(柜)箱的同时就能凭提单获得UPS资本预付的货款,物流运输和融资业务的办理是同时并行的。而银行的物流金融业务一般必须在货物装运完毕后再凭相应单据向银行要求预付货款。比较而言,显然UPS更为简捷方便,融资效率更为高效。
五是独到的违约处置机制。大多数从事金融物流的金融机构一般都没有从事商品贸易的工作经验,与商品市场也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因此当因债权需求处置货物时,货物变现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而UPS作为国际一流的物流企业,同客户保持长期合作的关系,与该行业内部的供应商和销售商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处置违约货物时能够享受到诸多的便利而具有一定优势。
二、UPS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措施
UPS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目的是实现UPS从“包裹运送公司”到“全球商务同步协调公司”的战略转型,核心内容是从提供货物运输、配送服务,到提供基于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货物配送、全球货运、金融服务、邮件包裹服务和业务拓展咨询等一揽子服务方案。为此,通过一系列的兼并重组后,UPS 形成四大支柱部门,传统业务及创新业务构成了UPS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服务体系:
UPS包裹快递公司:负责传统的UPS 业务,即国内、国际包裹、文件快递业务。
UPS物流公司:主要提供供应链和电子商务,其目标是设计、再造和管理供应链的所有或任何部分,如运输服务、电子商务物流、全球服务和供应链管理。
UPS资本公司:负责内部和外部金融服务,包括C.O.D增值服务、设备租赁、电子发票与支付、全球贸易金融、保险。
UPS零售:在2001年完成对Mail Boxes Etc的收购之后,便成立了UPS 零售服务。UPS 零售负责监管所有UPS 拥有和运作的零售实体。此外,UPS的业务组合还包括UPS 邮件创新,以及UPS 邮箱等其零售业务。
当前,UPS资本公司是其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机构。在供应链金融的主框架下,解决贸易商流动性相关问题将成为UPS供应链金融的价值主线。目前而言,贸易流动性相关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增强流动性和降低流动性风险。对于解决流动性风险,UPS提供了诸如C.O.D自动、C.O.D.增强、UPS保险等解决方案,而对于增强贸易流动性,UPS提供了增值服务和垫资服务。从其产品职能看,UPS金融服务主要集中在加强公司现金流、管理贸易风险、国际贸易和小额商业信贷四个关键区域。从其产品演进趋势来看,未来UPS供应链金融的战略重心仍将落在与国际贸易相关的物流金融业务,而诸如信用卡、小企业贷款等业务将作为UPS供应链金融战略的辅助业务。 三、UPS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实施效果
UPS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后,其供应链解决方案体系的日臻完善,物流与金融的融合使得其供应链价值的提升。
一是业务结构的优化。UPS供应链体系的持续优化在其财务绩效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其收入结构变化趋势非常明显,UPS国内传统业务收入比重从1999年的83%逐渐下滑至2008年的60%,而UPS供应链创新业务收入从1999年的3.1%跃升至2008年的17.3%,而目前,这样的趋势仍在持续中,意味着UPS战略转型的稳健型和持续性。
二是全球业务的持续增长。UPS价值链全球扩张战略的推进,国际包裹收入亦持续高速增长,十年间(1999年~2008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4%;国际包裹收入比重持续上升,由1999年的13.8%上升至2008年的21.9%,并且这种增长趋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仍将持。2008年,UPS国际包裹业务收入112.9亿美元,国际日运营量约200万货次。
三是供应链业务的蜕变式增长。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推出和实施,UPS真正实现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与融合。从 “包裹运送公司”向“全球商务同步协调公司”的蜕变,UPS找到了新世纪巨大的增长源泉,其物流解决方案和融资方案业务所在的供应链和货运部门持续爆发式增长。供应链及货运部门在2008年为UPS创造了89亿美元的收入。供应链部门正逐渐构成UPS业务战略支柱,并构成UPS的核心竞争要素之一。
四、产业资本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启示
UPS供应链金融业务实施的核心在于,物流业务降低了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风险控制成本,在奠定供应链金融业务优势的同时,UPS将节约的风险成本部分让渡给客户,以拓展物流市场份额和物流的衍生增值服务。UPS的发展供应链金融的经验对国内大型第三方物流机构启示如下:
一是产业资本主导的产融结合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主导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变革的双重推动下,物流业正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迅速转型并成为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现代物流的最本质特征是以资源整合和物流全过程优化为核心,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实现货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三流合一”。产融结合是物流产业资本高度发达以后产生的对金融资本的迫切需求,是一种以物流产业资本为主导的兼并性需求。目前,供应链金融业务已成为UPS未来的核心战略业务,其供应链金融业务所创造的收入占UPS整体收入的约17%,且比例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种物流与金融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产业融合模式代表了未来物流金融服务的方向。
二是产业是产融战略的根本,产业基础决定金融宽度。在基于经营协同的产融战略中,产业是根本,是金融业务的扩展平台;UPS如果缺乏其全球物流产业的支撑,其供应链战略的实施就失去现实的物质基础,同时,UPS资本将失去由其传统业务产生的稳定现金流支持下的资金成本优势。产融战略的核心在于产业部门能够降低金融部门的某项成本,推动产业运作向金融的自然延伸。在这一过程中物流产业资本始终处于主导地位,金融处于辅助或从属地位,产业基础决定金融宽度。在产业向金融延伸的过程中,产业经营的协同是核心,物流企业的增值收益主要来自于产业支持下金融业务的经营成本节约。
参考文献:
[1] Martin R.Fellenz,Cara Augustenborg,Mairead Brady. 2009.Requirements for an Evolving Model of Supply Chain Finance:A Technology and Service Providers Perspective[J]. Communications of the IBIMA Volume 10.
[2] Leon Busch. 2008. Supply Chain Finance:Flexibility and Ease of Implementation[J].
[3] Liu Xiang.2009.A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Making Method for Enterprise Supply Chain Finance Cooperative Systems[J].
[4] Hans-Christian Pfohl,Moritz Gomm.2009. Supply chain Finance: optimizing financial flows in supply chains [J]. Logist. Res. 1:149-161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UPS;产融结合
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物流企业、信息集成商在物流服务过程中向客户提供的集物流运输、金融服务和解决方案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针对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通过信息共享、协调和组织合作等方法集成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促进供应链各参与方收益-风险最佳匹配。Martin R. Fellenz等(2009)认为,以往针对供应链的研究,仅关注物流和信息流,忽视了对资金流的关注,造成了低效的供应链管理;面对企业要求优化供应链财务管理的迫切性,致力于提高整个供应链效率的专门的金融服务随之产生,即供应链金融。Leon Busc(2008)的调查结果显示,各企业的延期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等很多资金都浪费在低效的运营上,而供应链金融灵活性和易于实施的特点,极大地补充了现有的应收和应付实施方案的不足。
供应链金融的兴盛,同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和信息网络迅猛发展密切相关。全球范围内,UPS是全球最早从单一物流服务商向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商转型的先驱性企业,锻造了全球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经典案例。
一、UPS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优势
UPS 成立于1907年,最初只是一家投递服务机构,自成立以来,变革创新成为了这家公司的基因,而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物流金融战略变革,是UPS诸多伟大变革创新的经典示例。对UPS而言,开展供应链金融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得天独厚的物流产业基础。作为全球最大的集快递、包裹、货物、物流为一体的综合快递公司和全球第七大航空公司,覆盖全球的物流产业基础赋予了UPS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依托其覆盖全球的服务网络、设施以及其卓越的运营绩效,UPS具备了由“运输配送公司”向“全球商务同步协调者”的物质基础。
二是风险控制成本优势。与传统银行相比,UPS作为一个物流企业,在整个融资过程中,抵押物(存货)始终掌控在UPS手中,从而有效控制了违约时的风险底线;另一方面,UPS多年发展起来的货物全球跟踪系统使贷款方可以随时掌握货物的动向,从工厂、海关到仓库,一切尽在掌握,即使借款人出现了问题,UPS的处理速度也要比会计师甚至海关机构快得多;最后,凭借UPS多年建立的针对外贸企业的客户信息系统,它可以真正了解那些规模不是很大,但却资信状况良好的中小企业的信息。显然,UPS做存货融资,风险要比传统银行低得多。
三是廉价的资金成本。UPS资本的成长来自于UPS产业护航下的高信用评级和低成本资金,UPS是全球唯一一家同时被穆迪和标准普尔评为3A的企业。卓越的信用评级使UPS从一开始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享受了比花旗、汇丰这些有着百年历史的银行巨头们更低的资金成本,而在银行业务的金融杠杆作用下,资金成本优势将被放大,从而成为UPS金融的核心竞争力。为了拓展产融模式,UPS在很多地区采取与银行合作的模式,将利差收益让渡给银行,在让渡利差收益的同时,UPS获取了物流增值服务的收益。
四是高效的融资效率。UPS的客户通常在其产品装(柜)箱的同时就能凭提单获得UPS资本预付的货款,物流运输和融资业务的办理是同时并行的。而银行的物流金融业务一般必须在货物装运完毕后再凭相应单据向银行要求预付货款。比较而言,显然UPS更为简捷方便,融资效率更为高效。
五是独到的违约处置机制。大多数从事金融物流的金融机构一般都没有从事商品贸易的工作经验,与商品市场也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因此当因债权需求处置货物时,货物变现常常会遇到很多困难。而UPS作为国际一流的物流企业,同客户保持长期合作的关系,与该行业内部的供应商和销售商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处置违约货物时能够享受到诸多的便利而具有一定优势。
二、UPS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措施
UPS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目的是实现UPS从“包裹运送公司”到“全球商务同步协调公司”的战略转型,核心内容是从提供货物运输、配送服务,到提供基于客户个性化需求的货物配送、全球货运、金融服务、邮件包裹服务和业务拓展咨询等一揽子服务方案。为此,通过一系列的兼并重组后,UPS 形成四大支柱部门,传统业务及创新业务构成了UPS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服务体系:
UPS包裹快递公司:负责传统的UPS 业务,即国内、国际包裹、文件快递业务。
UPS物流公司:主要提供供应链和电子商务,其目标是设计、再造和管理供应链的所有或任何部分,如运输服务、电子商务物流、全球服务和供应链管理。
UPS资本公司:负责内部和外部金融服务,包括C.O.D增值服务、设备租赁、电子发票与支付、全球贸易金融、保险。
UPS零售:在2001年完成对Mail Boxes Etc的收购之后,便成立了UPS 零售服务。UPS 零售负责监管所有UPS 拥有和运作的零售实体。此外,UPS的业务组合还包括UPS 邮件创新,以及UPS 邮箱等其零售业务。
当前,UPS资本公司是其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机构。在供应链金融的主框架下,解决贸易商流动性相关问题将成为UPS供应链金融的价值主线。目前而言,贸易流动性相关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增强流动性和降低流动性风险。对于解决流动性风险,UPS提供了诸如C.O.D自动、C.O.D.增强、UPS保险等解决方案,而对于增强贸易流动性,UPS提供了增值服务和垫资服务。从其产品职能看,UPS金融服务主要集中在加强公司现金流、管理贸易风险、国际贸易和小额商业信贷四个关键区域。从其产品演进趋势来看,未来UPS供应链金融的战略重心仍将落在与国际贸易相关的物流金融业务,而诸如信用卡、小企业贷款等业务将作为UPS供应链金融战略的辅助业务。 三、UPS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实施效果
UPS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后,其供应链解决方案体系的日臻完善,物流与金融的融合使得其供应链价值的提升。
一是业务结构的优化。UPS供应链体系的持续优化在其财务绩效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其收入结构变化趋势非常明显,UPS国内传统业务收入比重从1999年的83%逐渐下滑至2008年的60%,而UPS供应链创新业务收入从1999年的3.1%跃升至2008年的17.3%,而目前,这样的趋势仍在持续中,意味着UPS战略转型的稳健型和持续性。
二是全球业务的持续增长。UPS价值链全球扩张战略的推进,国际包裹收入亦持续高速增长,十年间(1999年~2008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4%;国际包裹收入比重持续上升,由1999年的13.8%上升至2008年的21.9%,并且这种增长趋势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仍将持。2008年,UPS国际包裹业务收入112.9亿美元,国际日运营量约200万货次。
三是供应链业务的蜕变式增长。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推出和实施,UPS真正实现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与融合。从 “包裹运送公司”向“全球商务同步协调公司”的蜕变,UPS找到了新世纪巨大的增长源泉,其物流解决方案和融资方案业务所在的供应链和货运部门持续爆发式增长。供应链及货运部门在2008年为UPS创造了89亿美元的收入。供应链部门正逐渐构成UPS业务战略支柱,并构成UPS的核心竞争要素之一。
四、产业资本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启示
UPS供应链金融业务实施的核心在于,物流业务降低了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风险控制成本,在奠定供应链金融业务优势的同时,UPS将节约的风险成本部分让渡给客户,以拓展物流市场份额和物流的衍生增值服务。UPS的发展供应链金融的经验对国内大型第三方物流机构启示如下:
一是产业资本主导的产融结合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主导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变革的双重推动下,物流业正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迅速转型并成为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现代物流的最本质特征是以资源整合和物流全过程优化为核心,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实现货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三流合一”。产融结合是物流产业资本高度发达以后产生的对金融资本的迫切需求,是一种以物流产业资本为主导的兼并性需求。目前,供应链金融业务已成为UPS未来的核心战略业务,其供应链金融业务所创造的收入占UPS整体收入的约17%,且比例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种物流与金融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产业融合模式代表了未来物流金融服务的方向。
二是产业是产融战略的根本,产业基础决定金融宽度。在基于经营协同的产融战略中,产业是根本,是金融业务的扩展平台;UPS如果缺乏其全球物流产业的支撑,其供应链战略的实施就失去现实的物质基础,同时,UPS资本将失去由其传统业务产生的稳定现金流支持下的资金成本优势。产融战略的核心在于产业部门能够降低金融部门的某项成本,推动产业运作向金融的自然延伸。在这一过程中物流产业资本始终处于主导地位,金融处于辅助或从属地位,产业基础决定金融宽度。在产业向金融延伸的过程中,产业经营的协同是核心,物流企业的增值收益主要来自于产业支持下金融业务的经营成本节约。
参考文献:
[1] Martin R.Fellenz,Cara Augustenborg,Mairead Brady. 2009.Requirements for an Evolving Model of Supply Chain Finance:A Technology and Service Providers Perspective[J]. Communications of the IBIMA Volume 10.
[2] Leon Busch. 2008. Supply Chain Finance:Flexibility and Ease of Implementation[J].
[3] Liu Xiang.2009.A 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Making Method for Enterprise Supply Chain Finance Cooperative Systems[J].
[4] Hans-Christian Pfohl,Moritz Gomm.2009. Supply chain Finance: optimizing financial flows in supply chains [J]. Logist. Res. 1:14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