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57 年的一天,北京“聚元号”店主杨文通奉命为“上级领导”制作一张弓。他选择了上等牛角,精心制作;又在弓的正反两面绘上了八仙法器(俗称“暗八仙”)的图案。40天后,一张精美的弓出炉了。直到后来收到工钱,杨文通才知道,那把弓是给毛主席做的,主席非常喜欢,从自己的稿费里拿出40 元钱给杨文通。杨福喜说:“父亲后来一直在后悔,说如果早知道是做给毛主席的,他一定选更好的材料,在制作上再精细些。”
聚元弯弓300 年
“聚元号”有着300 年历史。弓箭行业是当年随清兵入关带进京的,集中在东四弓箭大院。大院内共有近百户人家,占地近万平方米,是皇家特设兵工场。“大院儿分设南、北两个大门,这南大门的第一家就是‘聚元号’。”那里的弓箭铺都归皇家所有,不得外卖。
鼎盛时期的弓箭大院共计有40 多家作坊,300 名工匠从事弓箭制作,每月产量达500 张以上。除补充八旗兵丁的武器装备外,主要供应皇朝贵族的狩猎玩乐之用。清末,弓箭为洋枪洋炮所取代,皇家弓箭工场渐沦为民间作坊。此时执掌“聚元号”的是被同行称为小王的第7 代店主。小王无心经营弓箭铺,杨福喜的爷爷杨瑞林用40 块大洋将铺子买下,成了“聚元号”第8 代店主。
杨瑞林是镶蓝旗人,18 岁时就在堂兄的“全顺斋弓箭铺”里学手艺,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弓箭铺子。1910 年,杨瑞林顺利接掌“聚元号”后在原来只卖弓箭的基础上,再增加弩弓、弹弩、袖箭、匣箭、箭枪等品种,手艺精纯的杨瑞林为“聚元号”的传奇增色不少。随着经营面扩大,买卖做活,“聚元号”的名声越叫越响。民国初年还在巴拿马博览会上拿了奖。
回头望月弦上弓
“聚元号”传到杨福喜父亲杨文通手中,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1951 年,“聚元号”承接一个英国客户的订单,做好后按行规,将未上弦的弓和弦一同寄到了英国。没想到,弓箭寄出一段时间后,天津海关给“聚元号”发来传票。原来,英国客户投诉“聚元号”寄去的弓没有上弦,无法使用。接到传票,英国人的无知惹得众人哄堂大笑。年轻气盛的杨文通自告奋勇要前去理论一番。他当即带上家伙,坐车直奔天津。在法庭上杨文通用了一个漂亮的“回头望月”动作,瞬间将弦上到弓上,接下来的试射证明了弓和弦的性能非常好。而他像变魔术一般的功夫,得到在场人员的阵阵掌声。那几个英国人也急忙站起身来,向杨文通鞠躬致歉。
随着“破四旧”进行得如火如荼,“聚元号”的传人们开始有了一种被推到风口浪尖的危机感。杨家人决定把盖有民国印章的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奖状、“聚元号”的招牌和帐幔一起烧毁。为了给后代的子孙留下一点纪念,也不甘心家传的手艺就这样无声湮灭,杨文通把一张老弓折成两半藏在柴堆里,希望等这阵子混乱过去之后再让它重见天日。“聚元号”的历史中断了,如同那张弓一般,被“硬生生锯成两段”。1967 年,弓箭大院被拆除,传统弓箭彻底与曾有的辉煌作别。
杨福喜的父亲杨文通承袭父业,成了“聚元号”第9 代传人。1998 年,听说国家射击队举行射箭比赛,父子二人带上家传的一张旧弓去看个究竟。恰好被时任国家射箭队总教练的徐开才看到。旧弓让徐教练眼前一亮,他说传统弓是“国粹”,决不能失传,一定要想办法恢复生产。
十代传人谁接手
从小就受到爷爷、父亲熏陶的杨福喜,喜欢这门手艺。他插过队,到化工厂当过工人、开过出租。1997 年,辞掉公职去开出租车的杨福喜把车交回车队后,48 岁的他下定决心跟随父亲学艺,要重新擦亮聚元号这块老招牌。
在香港和韩国、日本,传统弓箭一直都在被传承和发展。这些地区和国家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射艺馆,专门教授传统弓箭的使用方法和相关知识。但在弓箭制作技艺和射艺研究方面曾遥遥领先的中国,如今却只剩下了“聚元号”这一家。
重新开张之初, 生意十分冷清,往往是做到第三张的时候,第一张弓还没有卖出去。买主没有等到,“聚元号”却等来了一位研究弓箭的大行家——香港知识产权署署长谢肃方,经过痴迷于射艺学的谢肃方的宣传和推广,“聚元号”的名字又渐渐地热了起来。现在的“聚元号”已经搬离弓箭大院,重新落户在朝阳区团结湖水利局宿舍大院里的一排平房内。
对杨福喜而言,怎样让这世代相传的手艺不在自己手里丢掉,如何收一个称心如意的好徒弟,成为他最挂念的事。“收徒弟比生儿子还要慎重,现在的年轻人一心都要当白领,聪敏伶俐手脚勤快的,哪个愿意干这种手艺活儿啊。我希望将来清华、北大也有研究这个的人出现。”
“聚元号”有着300 年历史。弓箭行业是当年随清兵入关带进京的,集中在东四弓箭大院。大院内共有近百户人家,占地近万平方米,是皇家特设兵工场。“大院儿分设南、北两个大门,这南大门的第一家就是‘聚元号’。”
1957 年的一天,北京“聚元号”店主杨文通奉命为“上级领导”制作一张弓。他选择了上等牛角,精心制作;又在弓的正反两面绘上了八仙法器(俗称“暗八仙”)的图案。40天后,一张精美的弓出炉了。直到后来收到工钱,杨文通才知道,那把弓是给毛主席做的,主席非常喜欢,从自己的稿费里拿出40 元钱给杨文通。杨福喜说:“父亲后来一直在后悔,说如果早知道是做给毛主席的,他一定选更好的材料,在制作上再精细些。”
聚元弯弓300 年
“聚元号”有着300 年历史。弓箭行业是当年随清兵入关带进京的,集中在东四弓箭大院。大院内共有近百户人家,占地近万平方米,是皇家特设兵工场。“大院儿分设南、北两个大门,这南大门的第一家就是‘聚元号’。”那里的弓箭铺都归皇家所有,不得外卖。
鼎盛时期的弓箭大院共计有40 多家作坊,300 名工匠从事弓箭制作,每月产量达500 张以上。除补充八旗兵丁的武器装备外,主要供应皇朝贵族的狩猎玩乐之用。清末,弓箭为洋枪洋炮所取代,皇家弓箭工场渐沦为民间作坊。此时执掌“聚元号”的是被同行称为小王的第7 代店主。小王无心经营弓箭铺,杨福喜的爷爷杨瑞林用40 块大洋将铺子买下,成了“聚元号”第8 代店主。
杨瑞林是镶蓝旗人,18 岁时就在堂兄的“全顺斋弓箭铺”里学手艺,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弓箭铺子。1910 年,杨瑞林顺利接掌“聚元号”后在原来只卖弓箭的基础上,再增加弩弓、弹弩、袖箭、匣箭、箭枪等品种,手艺精纯的杨瑞林为“聚元号”的传奇增色不少。随着经营面扩大,买卖做活,“聚元号”的名声越叫越响。民国初年还在巴拿马博览会上拿了奖。
回头望月弦上弓
“聚元号”传到杨福喜父亲杨文通手中,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1951 年,“聚元号”承接一个英国客户的订单,做好后按行规,将未上弦的弓和弦一同寄到了英国。没想到,弓箭寄出一段时间后,天津海关给“聚元号”发来传票。原来,英国客户投诉“聚元号”寄去的弓没有上弦,无法使用。接到传票,英国人的无知惹得众人哄堂大笑。年轻气盛的杨文通自告奋勇要前去理论一番。他当即带上家伙,坐车直奔天津。在法庭上杨文通用了一个漂亮的“回头望月”动作,瞬间将弦上到弓上,接下来的试射证明了弓和弦的性能非常好。而他像变魔术一般的功夫,得到在场人员的阵阵掌声。那几个英国人也急忙站起身来,向杨文通鞠躬致歉。
随着“破四旧”进行得如火如荼,“聚元号”的传人们开始有了一种被推到风口浪尖的危机感。杨家人决定把盖有民国印章的巴拿马世界博览会奖状、“聚元号”的招牌和帐幔一起烧毁。为了给后代的子孙留下一点纪念,也不甘心家传的手艺就这样无声湮灭,杨文通把一张老弓折成两半藏在柴堆里,希望等这阵子混乱过去之后再让它重见天日。“聚元号”的历史中断了,如同那张弓一般,被“硬生生锯成两段”。1967 年,弓箭大院被拆除,传统弓箭彻底与曾有的辉煌作别。
杨福喜的父亲杨文通承袭父业,成了“聚元号”第9 代传人。1998 年,听说国家射击队举行射箭比赛,父子二人带上家传的一张旧弓去看个究竟。恰好被时任国家射箭队总教练的徐开才看到。旧弓让徐教练眼前一亮,他说传统弓是“国粹”,决不能失传,一定要想办法恢复生产。
十代传人谁接手
从小就受到爷爷、父亲熏陶的杨福喜,喜欢这门手艺。他插过队,到化工厂当过工人、开过出租。1997 年,辞掉公职去开出租车的杨福喜把车交回车队后,48 岁的他下定决心跟随父亲学艺,要重新擦亮聚元号这块老招牌。
在香港和韩国、日本,传统弓箭一直都在被传承和发展。这些地区和国家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射艺馆,专门教授传统弓箭的使用方法和相关知识。但在弓箭制作技艺和射艺研究方面曾遥遥领先的中国,如今却只剩下了“聚元号”这一家。
重新开张之初, 生意十分冷清,往往是做到第三张的时候,第一张弓还没有卖出去。买主没有等到,“聚元号”却等来了一位研究弓箭的大行家——香港知识产权署署长谢肃方,经过痴迷于射艺学的谢肃方的宣传和推广,“聚元号”的名字又渐渐地热了起来。现在的“聚元号”已经搬离弓箭大院,重新落户在朝阳区团结湖水利局宿舍大院里的一排平房内。
对杨福喜而言,怎样让这世代相传的手艺不在自己手里丢掉,如何收一个称心如意的好徒弟,成为他最挂念的事。“收徒弟比生儿子还要慎重,现在的年轻人一心都要当白领,聪敏伶俐手脚勤快的,哪个愿意干这种手艺活儿啊。我希望将来清华、北大也有研究这个的人出现。”
“聚元号”有着300 年历史。弓箭行业是当年随清兵入关带进京的,集中在东四弓箭大院。大院内共有近百户人家,占地近万平方米,是皇家特设兵工场。“大院儿分设南、北两个大门,这南大门的第一家就是‘聚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