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流行特点、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诊断等方面分析了鸡溃疡性肠炎,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鸡;溃疡性肠炎;诊治;预防
溃疡性肠炎是在鸡、小火鸡及高原狩猎鸟身上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疾病,以肠道发生溃疡为主要特征。由于本病是鹌鹑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因此又名“鹌鹑病”。除鹌鹑外,很多禽类都易感染,故又名“溃疡性肠炎。”
1 流行特点
本病病原是一种棒状杆菌,通常称为鹑梭状芽孢杆菌,革兰氏阳性,长约3~4mm、宽1mm,活菌平直或稍弯,两端钝圆,芽孢较菌体小,人工培养时只有少数菌体形成芽孢,但培养需要高营养的培养基和厌氧条件,且程序比较复杂。本菌能形成芽孢,因此对外界有很强的抵抗力,尤其耐热,在80℃环境下能存活1h,100℃环境下能存活3min,一般消毒药不易将其消灭。鸡场发生本病后至少2~3年内要注意预防。
2 流行病学
本病除鹌鹑易感性很高外,鸡、火鸡和鸽子都能感染,发病主要在幼龄阶段。鸡在4~12周龄发病较多,但在我们以往诊治的18例中,其中10例都是在开产产蛋率达50%时发生,占61%。本病的病原菌主要通过粪便传播,除健康禽误食被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通过消化道传播外,苍蝇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病群中的健康恢复禽和耐过禽都处于一种带菌状态,大多认为这种慢性带菌者是引起本病持续发生的重要原因。
3 临床症状
发病鸡多为体格健康和肌肉、脂肪丰满者。病鸡嗉囊充盈食物,常伴有白色水样稀粪;随着病程发展,病鸡无力,精神呆滞,羽毛蓬松,食欲不振,有时腹泻,眼睛半闭。该病病程约3周,与球虫病并发时,可使球虫病的症状更严重、死亡率增高,而且球虫病的便血症状消失后,鸡群精神、食欲不见好转。开产蛋鸡精神不振,逐渐卧地不起,直至死亡,死亡率达10%~20%。
4 病理变化
十二指肠出血性肠炎,从十二指肠至盲肠的肠黏膜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溃疡病灶,早期病变在肠黏膜和浆膜面有小的黄色坏死灶,周边有出血环,随着溃疡灶的增大,出血环消失,溃疡灶呈豆形或圆形,常有许多溃疡灶相互融汇,成为不规则的坏死斑块;肝脏病变呈淡黄色斑点,然后成为大片边缘不规则的黄色区域,肝脏表面散布灰色或黄色圆形病灶,周边有淡黄色圈,脾脏充血、出血、肿大。
5 诊断
肠道溃疡伴有肝脏坏死以及脾脏肿大、出血现象,可作为初步诊断的依据。实验室诊断可取肝的病变组织做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观察到多量稍弯曲或直的阳性棒状杆菌。
6 治疗措施
(1)18周龄后用链霉素5万IU/㎏体重,注射1次/d,连用3d。
(2)病小鸡可1kg水/1支,连用2d,然后1kg水/0.5支,连用3~4d。
(3)在鸡群发生球虫病时,除上述用药外,要再加入抗球虫病的药物。
7 预防措施
要预防本病发生,就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饲料管理,保持禽舍卫生清洁,定期灭蝇灭鼠;(2)定期做好禽舍及周围环境的消毒工作;(3)病死禽应深埋或焚烧;(4)粪便应及时清理并充分堆积发酵,将其进行无害化处理;(5)及时预防球虫病。
本病多呈地方性流行,不难诊治,我们用以上方法治疗了18例病鸡群(产蛋鸡11例,18周龄以前的蛋鸡7例),治疗率达100%。
【关键词】鸡;溃疡性肠炎;诊治;预防
溃疡性肠炎是在鸡、小火鸡及高原狩猎鸟身上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疾病,以肠道发生溃疡为主要特征。由于本病是鹌鹑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因此又名“鹌鹑病”。除鹌鹑外,很多禽类都易感染,故又名“溃疡性肠炎。”
1 流行特点
本病病原是一种棒状杆菌,通常称为鹑梭状芽孢杆菌,革兰氏阳性,长约3~4mm、宽1mm,活菌平直或稍弯,两端钝圆,芽孢较菌体小,人工培养时只有少数菌体形成芽孢,但培养需要高营养的培养基和厌氧条件,且程序比较复杂。本菌能形成芽孢,因此对外界有很强的抵抗力,尤其耐热,在80℃环境下能存活1h,100℃环境下能存活3min,一般消毒药不易将其消灭。鸡场发生本病后至少2~3年内要注意预防。
2 流行病学
本病除鹌鹑易感性很高外,鸡、火鸡和鸽子都能感染,发病主要在幼龄阶段。鸡在4~12周龄发病较多,但在我们以往诊治的18例中,其中10例都是在开产产蛋率达50%时发生,占61%。本病的病原菌主要通过粪便传播,除健康禽误食被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通过消化道传播外,苍蝇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病群中的健康恢复禽和耐过禽都处于一种带菌状态,大多认为这种慢性带菌者是引起本病持续发生的重要原因。
3 临床症状
发病鸡多为体格健康和肌肉、脂肪丰满者。病鸡嗉囊充盈食物,常伴有白色水样稀粪;随着病程发展,病鸡无力,精神呆滞,羽毛蓬松,食欲不振,有时腹泻,眼睛半闭。该病病程约3周,与球虫病并发时,可使球虫病的症状更严重、死亡率增高,而且球虫病的便血症状消失后,鸡群精神、食欲不见好转。开产蛋鸡精神不振,逐渐卧地不起,直至死亡,死亡率达10%~20%。
4 病理变化
十二指肠出血性肠炎,从十二指肠至盲肠的肠黏膜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溃疡病灶,早期病变在肠黏膜和浆膜面有小的黄色坏死灶,周边有出血环,随着溃疡灶的增大,出血环消失,溃疡灶呈豆形或圆形,常有许多溃疡灶相互融汇,成为不规则的坏死斑块;肝脏病变呈淡黄色斑点,然后成为大片边缘不规则的黄色区域,肝脏表面散布灰色或黄色圆形病灶,周边有淡黄色圈,脾脏充血、出血、肿大。
5 诊断
肠道溃疡伴有肝脏坏死以及脾脏肿大、出血现象,可作为初步诊断的依据。实验室诊断可取肝的病变组织做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观察到多量稍弯曲或直的阳性棒状杆菌。
6 治疗措施
(1)18周龄后用链霉素5万IU/㎏体重,注射1次/d,连用3d。
(2)病小鸡可1kg水/1支,连用2d,然后1kg水/0.5支,连用3~4d。
(3)在鸡群发生球虫病时,除上述用药外,要再加入抗球虫病的药物。
7 预防措施
要预防本病发生,就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饲料管理,保持禽舍卫生清洁,定期灭蝇灭鼠;(2)定期做好禽舍及周围环境的消毒工作;(3)病死禽应深埋或焚烧;(4)粪便应及时清理并充分堆积发酵,将其进行无害化处理;(5)及时预防球虫病。
本病多呈地方性流行,不难诊治,我们用以上方法治疗了18例病鸡群(产蛋鸡11例,18周龄以前的蛋鸡7例),治疗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