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山东青岛266033)
摘要: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对胆囊功能的影响及与胆囊结石发生的关系。方法:对9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胆囊结石患者进行超声检测,并设30例正常患者作对照组,观察其胆囊指标变化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术后组胆囊空腹容积明显增大,毕I、毕II式手术后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者分别占76.9%和81.8%,胆囊收缩功能不良者分别占69.2%和72.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胃大部切除术会导致胆囊收缩功能不良,是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功能;胆囊结石
中图分类号:R57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10-0098-02
目前研究认为,胆囊结石的形成主要有胆流淤滞、细菌感染和胆汁化学成分改变等三方面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而致[1]。胃大部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发病率明显增高,本研究旨在探讨胃大部切除术与胆囊结石的关系。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1月~2007年1月行胃大部切除术后胆囊结石患者9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60例,女36例;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51.2岁;毕I式吻合术者52例,毕II式吻合术者44例。选择同期住院的30例无胆囊疾患患者为对照组。
1.2纳入标准
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术前无胆囊疾患,凡有糖尿病、长期禁食者及合并其他系统疾病者除外。有或无临床表现、体征,但清晨空腹B超检查存在胆囊结石。
1.3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清晨空腹B超检查,记录胆囊前后径、左右径及最大长径,变换体位仔细观察有无胆囊结石及胆汁淤滞情况;然后所有患者进食油炸鸡蛋2个,餐后60min、120min分别记录胆囊大小,并计算胆囊容积:胆囊容积(mL)=胆囊前后径×左右径×最大长径×3.14/6[2]。所有患者均计算空腹及餐后各时相胆囊容积,大于50mL视为胆囊容积增大;餐后1h胆汁排除率小于50%为胆囊收缩功能减弱;餐后2h胆汁排除率小于50%为胆囊收缩功能不良。
1.4采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
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胃大部切除术后胆囊空腹容积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手术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胃大部切除术后组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者较对照组显著差异(P<0.05),手术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胃大部切除术后组胆囊收缩功能不良者较对照组显著差异(P<0.05),手术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胃大部切除术后胆囊功能的变化比较

3讨论
3.1胃大部切除术与胆囊功能的关系
(1)胃大部切除术后,由于切断了迷走神经肝支,损伤了胆囊周围神经丛,造成迷走神经支配的胆汁分泌、排泄及胆囊收缩和胆管括约肌松弛功能减弱,使得胆囊张力减低,收缩无力,胆汁排出困难,胆囊内胆汁淤滞;(2)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能刺激胆囊平滑肌引起胆囊强烈收缩[3]。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肠道解剖结构改变,胃壁细胞减少,胃泌素分泌减少,同时食糜对十二指肠刺激减少,使得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胃泌素分泌减少、同时空腹及餐后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升高,VIP对抗餐后胆囊收缩素,导致胆囊收缩无力,胆囊内胆汁淤滞;(3)创伤与感染:胃大部切除术中创伤及腹腔感染或内脏炎症均可造成胆囊及胆总管周围不同程度的致密粘连,这种粘连可能会引起胆道功能障碍,影响胆汁的排泄。本研究发现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胆囊空腹容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大,差异显著;进餐实验后胆囊收缩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毕I式与毕II式吻合术之间未发现差异。说明胃大部切除手术明显影响了胆囊收缩功能,而手术方式与之无关。
3.2胆囊收缩功能与胆囊结石的关系
胆囊收缩功能的障碍,导致胆囊排空障碍,使得胆囊内胆汁淤滞,糖蛋白分子之间形成网状结构,通过对胆色素,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小分子的束缚及对磷脂液泡的作用,促使胆色素结晶和胆固醇结晶的形成,并以高分子物质和糖蛋白等为核心沉积集聚,最终形成结石;另外,高浓度胆固醇又可以影响胆道平滑肌的功能,使得平滑肌细胞对刺激其收缩或弛缓的相关因子(CCK、VIP等)失去反应,最终导致胆囊内胆汁淤滞,形成胆囊结石[4,5]。PanletzkJ[6]研究发现胆囊收缩功能异常是导致碎石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胆囊收缩功能的异常只存在于胆固醇结石患者,在胆色素结石患者则不存在或不明显[5],也支持了这一点。由此可见胆囊收缩功能障碍是机体从胆固醇代谢异常到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3.3胃大部切除术与胆囊结石的关系
胃大部切除手术明显影响了胆囊收缩功能,而胆囊收缩功能障碍又与胆囊结石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胃大部切除术后,禁食、全胃肠外营养、感染等因素又可以诱发胆囊炎,在胆囊炎的基础上,继发胆囊结石的形成。可见,胃大部切除术是导致胆囊结石的重要因素。3.4胃大部切除术后胆囊结石的预防
本研究发现胃大部切除术明显影响了胆囊的收缩功能,是手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而手术方式却与之无关,因此,在不影响手术质量的基础上,尽量保留迷走神经的肝支、腹腔支、幽门支等,可以预防胆囊结石的发生;同时,对于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建议适当加用刺激胆囊收缩的药物以减少胆囊结石的发生;另外,对于胃大部切除术的病人,超声检测可以评估胆囊功能的变化,为临床诊治胆囊结石提供有力证据,同时可以采取措施预防胆囊结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ChristensenEI,BimH.Megalinandcubulin:Synergisticendocyticreceptorsinrenalproximaltubule[J].AmJPhysiolRenalPhysiol,2001,280(4):562-573.
[2]GatnachSM,FaircloughPD,TrembathPR,etal.Effectoforalerythromycinongallbladder.Motilityinnormalsubjectsandsubjectswithgallstones[J].Gastroenterology,1992,10(2):2071.
[3]戚翠英,郝洪升.胃大部切除术后胆囊动力学紊乱机制的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02;18(4):331-332.
[4]ZhuJ,HanTQ,ChenS,etal.Gallbladdermotorfunction,plasmacholecystokininandcholecystokininreceptorofgallbladderincholesterolstonepatients[J].WorldJ.Gastroenterol,2005,11(11):1685-1689.
[5]PozoMJ,CamelloPJ,MaweGM.Chemicalmediatorsofgallbladderdysmotility[J].CurMedChem,2004,11(13):1801-1812.
[6]PauletzkJ,PaumgartnerG.Defectsingallbladdermotorfunctionroleingallstoneformationandrecurrence[J].AlimentPharmacolTher,2000,14(suppl2):32-34.
(责任编辑:姜付平)
摘要: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对胆囊功能的影响及与胆囊结石发生的关系。方法:对9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胆囊结石患者进行超声检测,并设30例正常患者作对照组,观察其胆囊指标变化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术后组胆囊空腹容积明显增大,毕I、毕II式手术后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者分别占76.9%和81.8%,胆囊收缩功能不良者分别占69.2%和72.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胃大部切除术会导致胆囊收缩功能不良,是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功能;胆囊结石
中图分类号:R57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10-0098-02
目前研究认为,胆囊结石的形成主要有胆流淤滞、细菌感染和胆汁化学成分改变等三方面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而致[1]。胃大部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发病率明显增高,本研究旨在探讨胃大部切除术与胆囊结石的关系。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1月~2007年1月行胃大部切除术后胆囊结石患者9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60例,女36例;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51.2岁;毕I式吻合术者52例,毕II式吻合术者44例。选择同期住院的30例无胆囊疾患患者为对照组。
1.2纳入标准
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术前无胆囊疾患,凡有糖尿病、长期禁食者及合并其他系统疾病者除外。有或无临床表现、体征,但清晨空腹B超检查存在胆囊结石。
1.3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清晨空腹B超检查,记录胆囊前后径、左右径及最大长径,变换体位仔细观察有无胆囊结石及胆汁淤滞情况;然后所有患者进食油炸鸡蛋2个,餐后60min、120min分别记录胆囊大小,并计算胆囊容积:胆囊容积(mL)=胆囊前后径×左右径×最大长径×3.14/6[2]。所有患者均计算空腹及餐后各时相胆囊容积,大于50mL视为胆囊容积增大;餐后1h胆汁排除率小于50%为胆囊收缩功能减弱;餐后2h胆汁排除率小于50%为胆囊收缩功能不良。
1.4采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
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胃大部切除术后胆囊空腹容积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手术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胃大部切除术后组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者较对照组显著差异(P<0.05),手术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胃大部切除术后组胆囊收缩功能不良者较对照组显著差异(P<0.05),手术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胃大部切除术后胆囊功能的变化比较

3讨论
3.1胃大部切除术与胆囊功能的关系
(1)胃大部切除术后,由于切断了迷走神经肝支,损伤了胆囊周围神经丛,造成迷走神经支配的胆汁分泌、排泄及胆囊收缩和胆管括约肌松弛功能减弱,使得胆囊张力减低,收缩无力,胆汁排出困难,胆囊内胆汁淤滞;(2)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能刺激胆囊平滑肌引起胆囊强烈收缩[3]。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肠道解剖结构改变,胃壁细胞减少,胃泌素分泌减少,同时食糜对十二指肠刺激减少,使得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胃泌素分泌减少、同时空腹及餐后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升高,VIP对抗餐后胆囊收缩素,导致胆囊收缩无力,胆囊内胆汁淤滞;(3)创伤与感染:胃大部切除术中创伤及腹腔感染或内脏炎症均可造成胆囊及胆总管周围不同程度的致密粘连,这种粘连可能会引起胆道功能障碍,影响胆汁的排泄。本研究发现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胆囊空腹容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大,差异显著;进餐实验后胆囊收缩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毕I式与毕II式吻合术之间未发现差异。说明胃大部切除手术明显影响了胆囊收缩功能,而手术方式与之无关。
3.2胆囊收缩功能与胆囊结石的关系
胆囊收缩功能的障碍,导致胆囊排空障碍,使得胆囊内胆汁淤滞,糖蛋白分子之间形成网状结构,通过对胆色素,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小分子的束缚及对磷脂液泡的作用,促使胆色素结晶和胆固醇结晶的形成,并以高分子物质和糖蛋白等为核心沉积集聚,最终形成结石;另外,高浓度胆固醇又可以影响胆道平滑肌的功能,使得平滑肌细胞对刺激其收缩或弛缓的相关因子(CCK、VIP等)失去反应,最终导致胆囊内胆汁淤滞,形成胆囊结石[4,5]。PanletzkJ[6]研究发现胆囊收缩功能异常是导致碎石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胆囊收缩功能的异常只存在于胆固醇结石患者,在胆色素结石患者则不存在或不明显[5],也支持了这一点。由此可见胆囊收缩功能障碍是机体从胆固醇代谢异常到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3.3胃大部切除术与胆囊结石的关系
胃大部切除手术明显影响了胆囊收缩功能,而胆囊收缩功能障碍又与胆囊结石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胃大部切除术后,禁食、全胃肠外营养、感染等因素又可以诱发胆囊炎,在胆囊炎的基础上,继发胆囊结石的形成。可见,胃大部切除术是导致胆囊结石的重要因素。3.4胃大部切除术后胆囊结石的预防
本研究发现胃大部切除术明显影响了胆囊的收缩功能,是手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而手术方式却与之无关,因此,在不影响手术质量的基础上,尽量保留迷走神经的肝支、腹腔支、幽门支等,可以预防胆囊结石的发生;同时,对于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建议适当加用刺激胆囊收缩的药物以减少胆囊结石的发生;另外,对于胃大部切除术的病人,超声检测可以评估胆囊功能的变化,为临床诊治胆囊结石提供有力证据,同时可以采取措施预防胆囊结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ChristensenEI,BimH.Megalinandcubulin:Synergisticendocyticreceptorsinrenalproximaltubule[J].AmJPhysiolRenalPhysiol,2001,280(4):562-573.
[2]GatnachSM,FaircloughPD,TrembathPR,etal.Effectoforalerythromycinongallbladder.Motilityinnormalsubjectsandsubjectswithgallstones[J].Gastroenterology,1992,10(2):2071.
[3]戚翠英,郝洪升.胃大部切除术后胆囊动力学紊乱机制的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02;18(4):331-332.
[4]ZhuJ,HanTQ,ChenS,etal.Gallbladdermotorfunction,plasmacholecystokininandcholecystokininreceptorofgallbladderincholesterolstonepatients[J].WorldJ.Gastroenterol,2005,11(11):1685-1689.
[5]PozoMJ,CamelloPJ,MaweGM.Chemicalmediatorsofgallbladderdysmotility[J].CurMedChem,2004,11(13):1801-1812.
[6]PauletzkJ,PaumgartnerG.Defectsingallbladdermotorfunctionroleingallstoneformationandrecurrence[J].AlimentPharmacolTher,2000,14(suppl2):32-34.
(责任编辑:姜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