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一字平上去三读而义同与义别相兼的问题

来源 :长江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wei0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唐诗中18个单字具有平上去三读而义同兼义别的音义关系和用法作了论析,认为:(1)根据各字同义而多音读的情况,可分为同义而有平上去三读或平上、平去、上去两读等四小类。从声律应用来说,诸字的同义而多音读基本上属于平仄两读,值得注意。(2)这18字中大多数都是早期义项陆续取得了两个或三个音读,只有“请、泥、委”3字例外。掌握这一规律,使我们易于理解各字义同与义别交织的复杂关系。(3)这个字群音义关系的产生始于中古前期,唐代加以继承和发展,并广泛应用于诗体律式的平仄变化中。(4)这个字群的音义关系过分复杂,
其他文献
黄庭坚有较为明确的选调意识。通过对黄庭坚所用词调及其内容、形式的考察,可以发现黄庭坚在用调上有以下特征:时间分布上,山谷晚年贬谪时期的用调较早年更为集中,词作数量也激增
否定表达决不仅仅是语法问题。在实际语言生活中,否定表达往往是一种修辞行为,内蕴深刻的意涵。因此,凡属修辞行为的否定表达,一般都具有特定的修辞功能。有的是为了化抽象为具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