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提出了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介绍了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给出了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方法及内容,即在培养多元化、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加强实践等方面对培养模式加以实施和研究。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培养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内的高等院校都积极地把自身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探索
区域高等教育的规模与发展受到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地方高校的建设与发展须得到地方经济的支持,因此,地方高校对自身的定位应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并为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例如,沈阳化工大学在面向区域发展,立足本省省情,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进行深度融合,组建辽宁精细化工协同创新中心,使其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沈阳化工大学树立起“科技创新、服务县域经济和产业集群、振兴精细化工产业”的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组织专家团队为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和人才支持,从而服务于地方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在技术上与区域协同创新的同时,根据现阶段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的调整和变化情况,高校应建立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对于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沈阳化工大学对培养相关化工特色专业人才做了很多积极探索,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不断优化与提高。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和研究
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较强、融知识和能力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是建立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尤其着重在以下方面对培养模式加以实施和研究:
1.树立多元化培养思想。为使高校培养的人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可考虑引入多方资源参与到人才培养活动中来。这是因为,行业企业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毕业生需求的主体,也应该作为重要的教学活动参与者。因此,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时应体现多元化培养的思想,积极征求具体用人单位的意见,不断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教与学互动活动中来;建立长效的毕业生跟踪机制,根据毕业生对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反馈调整培养模式。
2.合理设置专业。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等不同方面不同地区往往有较大的差异。各区域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考虑不同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建立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根据教育管理部门提供的专业目录,以及所属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高校结合自身办学条件设置各学科门类和专业。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也成为高校本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3.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实施。课程体系主要由具体课程、课程关系、课程活动方式这几部分组成。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的指导下,教育者围绕课程目标规划课程组织方式、课程形式和课程内容,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4.加强实践实训教学。培养和提高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师生参与各种实践,包括课程实验、工程实训、创新活动等。沈阳化工大学金属材料专业在加强学生实践实训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在可开设实验的课程中增加创新性实验课时,与课堂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并进行相应拓展。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力求实现理论课程、课程设计,实验与技能训练的有机融合,遵循以“项目为导向”的理念,将课程设计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即教师在课程设计教学中,设计出一个规模恰当的实际生产环境,学生接受任务后负责查找资料,设计并讨论方案,然后购买材料,进行试验和工艺分析,最后撰写总结文档。
通过在“做中学”让学生感受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真正的实践中。例如,“嘉宝”集团与沈阳化工大学达成协议,挂牌成立了建筑新材料工程技术中心,联合创建了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作为产学研一体的实体单位和学生的实训及创新平台。校企双方通过合作将联合进行科技研发,锻炼教师队伍,培养大学生的一线工作经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三、结论
地方高校只有有了服务地方的科学定位,才能真正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提高区域的科技创新水平,并为自身产学研的转型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高校在牢牢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需求的基础上,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不断探索研究和实践,逐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楠,毛清华,冯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模式创新研
究—基于燕山大学的案例[J].生产力研究,2011(3):60-62.
[2]黄文光.地方高校科研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的运行机制探讨[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24):88-90.
注: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规划课题((JG13DB157);沈阳化工大学教学研究课题(2013D07)。
作者简介:郭北涛(1972— ),女,辽宁辽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机电控制。
关键词: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培养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内的高等院校都积极地把自身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探索
区域高等教育的规模与发展受到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地方高校的建设与发展须得到地方经济的支持,因此,地方高校对自身的定位应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并为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例如,沈阳化工大学在面向区域发展,立足本省省情,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进行深度融合,组建辽宁精细化工协同创新中心,使其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沈阳化工大学树立起“科技创新、服务县域经济和产业集群、振兴精细化工产业”的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组织专家团队为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和人才支持,从而服务于地方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在技术上与区域协同创新的同时,根据现阶段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的调整和变化情况,高校应建立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对于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沈阳化工大学对培养相关化工特色专业人才做了很多积极探索,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不断优化与提高。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和研究
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较强、融知识和能力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是建立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尤其着重在以下方面对培养模式加以实施和研究:
1.树立多元化培养思想。为使高校培养的人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可考虑引入多方资源参与到人才培养活动中来。这是因为,行业企业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毕业生需求的主体,也应该作为重要的教学活动参与者。因此,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时应体现多元化培养的思想,积极征求具体用人单位的意见,不断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教与学互动活动中来;建立长效的毕业生跟踪机制,根据毕业生对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反馈调整培养模式。
2.合理设置专业。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等不同方面不同地区往往有较大的差异。各区域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考虑不同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建立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根据教育管理部门提供的专业目录,以及所属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高校结合自身办学条件设置各学科门类和专业。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也成为高校本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3.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实施。课程体系主要由具体课程、课程关系、课程活动方式这几部分组成。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的指导下,教育者围绕课程目标规划课程组织方式、课程形式和课程内容,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4.加强实践实训教学。培养和提高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师生参与各种实践,包括课程实验、工程实训、创新活动等。沈阳化工大学金属材料专业在加强学生实践实训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在可开设实验的课程中增加创新性实验课时,与课堂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并进行相应拓展。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力求实现理论课程、课程设计,实验与技能训练的有机融合,遵循以“项目为导向”的理念,将课程设计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即教师在课程设计教学中,设计出一个规模恰当的实际生产环境,学生接受任务后负责查找资料,设计并讨论方案,然后购买材料,进行试验和工艺分析,最后撰写总结文档。
通过在“做中学”让学生感受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真正的实践中。例如,“嘉宝”集团与沈阳化工大学达成协议,挂牌成立了建筑新材料工程技术中心,联合创建了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作为产学研一体的实体单位和学生的实训及创新平台。校企双方通过合作将联合进行科技研发,锻炼教师队伍,培养大学生的一线工作经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三、结论
地方高校只有有了服务地方的科学定位,才能真正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提高区域的科技创新水平,并为自身产学研的转型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高校在牢牢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需求的基础上,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不断探索研究和实践,逐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楠,毛清华,冯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模式创新研
究—基于燕山大学的案例[J].生产力研究,2011(3):60-62.
[2]黄文光.地方高校科研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的运行机制探讨[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24):88-90.
注: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规划课题((JG13DB157);沈阳化工大学教学研究课题(2013D07)。
作者简介:郭北涛(1972— ),女,辽宁辽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机电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