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地游荡在湖山之间是我的日常,我也因此窥见了杭州的恒常,见识到了它的前世今生。在山道边、摩崖上、水穷处隐藏着数量众多的佛造像。这些始于五代,跨越千年的佛像,守护着这座城市古老的秘密。
有很多人信仰庄严的佛世界,偏爱佛造像的完美。而我却遭遇了这一路的伤悲,经历了衰老的脸面上痛苦的皱纹。断臂残头是佛的遭遇,也是人间的现实。也许,我只能去爱这“倍受摧残的容颜了”。
湖山岁月久,有大批的佛造像掩映在山水之间,伴着春去冬来,我开始关注四季的更替了。这佛前的树石,新开的小白花,向我展示了异样的美丽,呈现出了宁静的佛世界。生生不息,平安喜乐。这满山的花草是我的师尊,它们为我指路,风雪雷电,冷暖参半。闲时上山,饿了回家。
这组作品采用120胶片相机仰摄,辅之以暗房、扫描、简单的PS加减光。用慢速的方式创作,有如生活,从前慢。
評委点评:
摄影术在被引进中国的初期,有各种的中文称呼:“画小照”“照影”“日影像”“映相术”“照像”“造像”“影相”等等,经过几十年的演变,最终“摄影”和“照相”成为了“Photography”的通用中文译词。在这些中文译词里,基本都含有“影”“像”“相”这三个字,而追溯这三个汉字的源起,又会发现它们都跟古代佛教的造像有关:“影”字其一字义指“图绘的佛像”,例如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三有佛影,焕若真容,相好具足,俨然如在。”;“相”字在佛教中的解释是“源自古印度哲学,指能表现于外,由心识观察描写的各种特征。”,如《心经》中的“诸法空相”;而“造像”一词则是东汉以降常用的佛教术语,意为:“古时为生人、亡人或己身祈福,多有于僧寺或崖壁间镌石成佛像,亦有以金属铸造佛像者。造像功德经并谓造像与写经、造寺、造塔等,同具种种功德。”从这些词意的分析,可见中国人早期对于摄影的认识,就已和宗教、巫术等超自然现象联系在一起。
陈见非作为一个笃信佛教的书法家和篆刻家,长年游走于西湖周围的山间寻觅拜谒隐藏于山道边、摩崖上、水穷处的古老佛造像,已是他的日常生活。也许是见到了太多被破坏、被掩藏的佛像而引发的慨叹,他觉得用摄影去呈现这种隐秘的“佛世界”,也不失为一种在喧嚣尘世中的静观。陈见非的佛像摄影并非常见的那种功能性的考古摄影或造型摄影,而是一种反映自我心境的写意摄影;他没有追求画面的清晰和构图的完美,而是让影像游弋于真实与虚幻,具象与抽象之间,他的这种摄影美学背后指向的是如他长年修习的书法篆刻的美学。
宗白华在谈到中国书法的美学思想时说:“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用抽象的点画表出‘物象之’,这也就是说物象中的‘文’,就是交织在一个物象里或物象和物象的相互关系里的条理:长短、大小、疏密、朝揖、应接、向背、穿插等等的规律和结构。而这个被把握到的‘文’,同时又反映着人对它们的情感反应。”这样的美学转换源于汉字的象形文字的特性,这种将具象的客观世界转换为抽象的图像符号的独特方法论,也深深影响过西方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而如何在摄影里运用这种转换,也可视为对摄影语言的一种在地性的探索。陈见非尝试用虚焦、晃动的拍摄,或者暗房加减光,扫描反相等后期手段,也曾尝试将他的佛像摄影和佛像篆刻一起并置在宣纸制成的手工书上,确实也体现出了相得益彰的效果。但就摄影语言本身而言,《佛隐》目前所呈现的影像还远远没有穷尽这方面的探索和可能性。也许拍摄,对于陈见非来说就应该像他的书法和篆刻,是一种永无止境的修行。
—曾 翰
有很多人信仰庄严的佛世界,偏爱佛造像的完美。而我却遭遇了这一路的伤悲,经历了衰老的脸面上痛苦的皱纹。断臂残头是佛的遭遇,也是人间的现实。也许,我只能去爱这“倍受摧残的容颜了”。
湖山岁月久,有大批的佛造像掩映在山水之间,伴着春去冬来,我开始关注四季的更替了。这佛前的树石,新开的小白花,向我展示了异样的美丽,呈现出了宁静的佛世界。生生不息,平安喜乐。这满山的花草是我的师尊,它们为我指路,风雪雷电,冷暖参半。闲时上山,饿了回家。
这组作品采用120胶片相机仰摄,辅之以暗房、扫描、简单的PS加减光。用慢速的方式创作,有如生活,从前慢。
評委点评:
摄影术在被引进中国的初期,有各种的中文称呼:“画小照”“照影”“日影像”“映相术”“照像”“造像”“影相”等等,经过几十年的演变,最终“摄影”和“照相”成为了“Photography”的通用中文译词。在这些中文译词里,基本都含有“影”“像”“相”这三个字,而追溯这三个汉字的源起,又会发现它们都跟古代佛教的造像有关:“影”字其一字义指“图绘的佛像”,例如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三有佛影,焕若真容,相好具足,俨然如在。”;“相”字在佛教中的解释是“源自古印度哲学,指能表现于外,由心识观察描写的各种特征。”,如《心经》中的“诸法空相”;而“造像”一词则是东汉以降常用的佛教术语,意为:“古时为生人、亡人或己身祈福,多有于僧寺或崖壁间镌石成佛像,亦有以金属铸造佛像者。造像功德经并谓造像与写经、造寺、造塔等,同具种种功德。”从这些词意的分析,可见中国人早期对于摄影的认识,就已和宗教、巫术等超自然现象联系在一起。
陈见非作为一个笃信佛教的书法家和篆刻家,长年游走于西湖周围的山间寻觅拜谒隐藏于山道边、摩崖上、水穷处的古老佛造像,已是他的日常生活。也许是见到了太多被破坏、被掩藏的佛像而引发的慨叹,他觉得用摄影去呈现这种隐秘的“佛世界”,也不失为一种在喧嚣尘世中的静观。陈见非的佛像摄影并非常见的那种功能性的考古摄影或造型摄影,而是一种反映自我心境的写意摄影;他没有追求画面的清晰和构图的完美,而是让影像游弋于真实与虚幻,具象与抽象之间,他的这种摄影美学背后指向的是如他长年修习的书法篆刻的美学。
宗白华在谈到中国书法的美学思想时说:“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用抽象的点画表出‘物象之’,这也就是说物象中的‘文’,就是交织在一个物象里或物象和物象的相互关系里的条理:长短、大小、疏密、朝揖、应接、向背、穿插等等的规律和结构。而这个被把握到的‘文’,同时又反映着人对它们的情感反应。”这样的美学转换源于汉字的象形文字的特性,这种将具象的客观世界转换为抽象的图像符号的独特方法论,也深深影响过西方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而如何在摄影里运用这种转换,也可视为对摄影语言的一种在地性的探索。陈见非尝试用虚焦、晃动的拍摄,或者暗房加减光,扫描反相等后期手段,也曾尝试将他的佛像摄影和佛像篆刻一起并置在宣纸制成的手工书上,确实也体现出了相得益彰的效果。但就摄影语言本身而言,《佛隐》目前所呈现的影像还远远没有穷尽这方面的探索和可能性。也许拍摄,对于陈见非来说就应该像他的书法和篆刻,是一种永无止境的修行。
—曾 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