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库伯的经验学习体验圈强调个人的具体经验在学习中的运用,本文分析了经验学习体验圈的内涵及其各阶段联系,总结了英语阅读教学当中的问题,探讨了体验圈的四个阶段,即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 、抽象概括和活动性实践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库伯提出的体验圈在切入具体经验和使用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方面,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有利于中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经验学习体验圈;英语教学;具体应用
一、关于库伯的经验学习体验圈理论
经验学习体验圈是由美国的体验学习专家大卫·库伯提出来的,他认为我们每个人偏爱的学习方式是我们感知和处理信息的一个综合体,而这种结合体形成个人独特的学习风格。
经验学习体验圈由四个阶段组成,分别是:具体经验(concrete experience)、反思性观察(reflective observation)、抽象概括(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和活动性实践(active experimentation)。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先从具体经验出发,学生在学习新的事物中接受新的感知过程;再通过亲身参与的感知与感受,将新的经验与旧的经验联系起来,并对感知的事物进行观察、反思,探讨它们的相关性,思考事物与结果有什么联系;进而对之前反思的结果进行概括、分析,将得到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把感知转化为领悟;最后在活动性实践中,学生把之前领悟到的经验应用到新的事物当中,并进行验证看经验是否可行,若验证可行,则把领悟的新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经验,若不行即从具体经验展开新一轮的循环,如下图所示。
库伯提出的经验学习体验圈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从感知到领悟,再回到感知,他重视具体经验的学习,但是学习过程也不一定从具体经验出发,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作为起点,并在活动性实践中结束。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当中应当适时地调整不同的学习方式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库伯学习体验圈对于课堂教学的启示
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具体经验
传统教学方式往往都是直接把授课内容传授给学习者,这就好比一个想知道糖味道的人,让吃过的人告诉他糖是“甜”的。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这个人已经知道甜味的感觉,对于一个不知道“甜”为何物的人,他是不可能理解“甜”是什么感觉的。因此,对于一个没有亲身经历或者是缺乏相关经验的学习者而言,教师是很难把自认为最熟悉不过的知识传授给他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他能够“理解”而不是“记住”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弥补学生在此经验上的缺无,而最好的体现方式就是具体经验。
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因材施教,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采用不同的教学风格
不同的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也不一样,若学习者能够以他们所适应的教学风格获取知识,加工信息,学习效果也将会更明显。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该做到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加工方式,能够与学生所适应的教学风格相匹配。这样,学习者才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习风格上的优势。
3.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经验圈操作模式,指导课堂
库伯的经验学习体验圈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可以为我们的教学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学习者的具体经验过程,反思性观察和抽象概括也很重要,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知识并形成有意义的学习。学习体验圈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学习者获得新的知识并再次把知识运用到新的具体体验中,在新的环境里检验原先认知结构的正确性,这样原先的结论或许被证实,或许被修改,或许形成一个新的结论。在学习体验圈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引导学习者走进学习。
三、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笔者以“中学英语教学现状”为关键字在知网上进行检索,共有323篇文章。根据这些文章总结出以下结论,我国英语教学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主要问题如下:
1.教学方式依然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辅
我国教学体制一直没有变化,很多教师仍旧几十年如一日地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反感,提不起学习兴趣,导致很多学生不敢开口,甚至不愿意说英语。
2.教学内容不合理
经过调查,就英语阅读课程而言,全国大部分高校周课时仅为2到3个课时,然而英语综合教程有八单元,导致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大量地传授知识,部分学生不能完全吸收。
3.教学媒体使用不当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很多教师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多半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但他们忽视了一点,不是所有的课程都是使用多媒体更有效果,有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板书等,反而更能达到教学目的。
库伯的经验学习体验圈强调个人的具体经验在学习当中的运用,提倡学习者在实践中思考,再把获得的知识运用到新的实践过程当中去,这恰好是英语教学当中所缺少的,库伯提出的学习应当从具体到抽象,从反思性观察到活动性实践的理论,对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价值。
四、库伯学习体验圈在中学英语中的具体应用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越来越重要,在如今的部分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往往都是以教为主,学生往往比较被动,许多同学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因此,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教师需要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根据不同的学习风格能够相应地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教师应该知道,学生是属于某一群体中的个体,作为有着很强个体背景的学习者,他们又永远不会放弃他们的个性。下面,就从库伯经验学习体验圈的四个阶段来陈述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第一,具体经验阶段。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具体经验这个资源,让其成为课堂中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目前中学教学大部分依旧沿用着“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依然是“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掌控者、领导者,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学什么、怎么学,都是由教师决定,因而教师更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然而在英语课堂中,学生现有的学习经验并没有得到重视,我们应当弥补这种不足。Kolb认为:“个体的亲身经历将人生、特征和个人主观意义赋予抽象概念的建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可以了解学生现有的学习经验,知道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学生回顾自己过去的认知、经验,在现有的经验上创设情境,通过具体情境中的体验获得知识,进行非逻辑性思考,从而获得具体经验。教师再进一步引出这节课的学习重点,鼓励学生去学习,解决问题。这种具体的体验把学生的亲身体验、感知融入到所学课堂之中,获得新的学习经验,获得新的知识和感悟,习得的效果会更好。 第二,反思性观察阶段。反思是库伯经验学习体验圈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获得具体经验前还是经验之后,适时的反思,学习才会有质的飞跃。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向学生介绍文章的背景、故事的起源,让学生自己分析,自由讨论,互相探讨。要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思考问题,使学生在讲述文章前就对要学习的课文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更快更容易接受。学生在此阶段回顾第一阶段获得的具体经验,通过学习和反思,将会对整个教学内容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库伯的经验学习体验圈不仅仅注重具体经验对学习的重要性,还注重学生在具体经验中获得认知,注重学生在领悟过程中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总结,并在反思总结中得到提高。
第三,抽象概括阶段。学生主要是对反思性观察阶段获得的知识、经验等进行归纳总结,在感悟、体验中发现行为和结果的关系,对行为的方式和方法总结出较为合理的概念并产生新的知识。因为每个学生思考的方式和获得知识的能力不同,教师要注意区别引导。传统的英语课堂都是班级授课制,教师授课,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使本身对英语兴趣度不高的同学学习效果不好。为了提高学生对中学英语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依据库伯的经验学习体验圈,我们可以把课堂分为小组学习模式,把整个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设立组长,小组必须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探讨,并对探讨结果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再进行补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析。此外,还可以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实行奖励制,充分激发每个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四,活动性实践阶段。教师不应该仅仅作为知识的传递者,还应该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应用学到的知识,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来检验获得的理论和知识的合理性以及可靠性。以往的英语教学都是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导致在生活中一旦处于英语环境时,很多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甚至不知道怎么说。如果学生在实践中验证获得的知识是正确的,那么整个经验学习体验圈就宣告结束,学生就将此经验据为己有,反之,则重新开始。需要说明的是,新的一轮循环是在上一轮循环的基础之上的,并不是再回到先前的起点,经验学习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学生再次由具体经验,到反思观察、抽象概括,最后到活动性实践,和上一次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此次循环是在已经产出了新的体验的基础之上开始的。
以上就是整个学习过程,构成一个完整的经验学习体验圈,由于每个课时不一定只有一个知识点,因此在课堂中经验学习体验圈将会多次循环,但不是学习每个知识点时都是由具体经验进入,活动性总结终止,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任意一个阶段进入,完成整个循环。
参考文献:
[1]Kolb,D.Experiential Learning[M]. NJ:Prentice Hall,1984.
[2]顾曰国.英语教学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谭顶良.论学习风格及其研究价值[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46.
关键词:经验学习体验圈;英语教学;具体应用
一、关于库伯的经验学习体验圈理论
经验学习体验圈是由美国的体验学习专家大卫·库伯提出来的,他认为我们每个人偏爱的学习方式是我们感知和处理信息的一个综合体,而这种结合体形成个人独特的学习风格。
经验学习体验圈由四个阶段组成,分别是:具体经验(concrete experience)、反思性观察(reflective observation)、抽象概括(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和活动性实践(active experimentation)。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先从具体经验出发,学生在学习新的事物中接受新的感知过程;再通过亲身参与的感知与感受,将新的经验与旧的经验联系起来,并对感知的事物进行观察、反思,探讨它们的相关性,思考事物与结果有什么联系;进而对之前反思的结果进行概括、分析,将得到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把感知转化为领悟;最后在活动性实践中,学生把之前领悟到的经验应用到新的事物当中,并进行验证看经验是否可行,若验证可行,则把领悟的新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经验,若不行即从具体经验展开新一轮的循环,如下图所示。
库伯提出的经验学习体验圈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从感知到领悟,再回到感知,他重视具体经验的学习,但是学习过程也不一定从具体经验出发,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作为起点,并在活动性实践中结束。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当中应当适时地调整不同的学习方式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库伯学习体验圈对于课堂教学的启示
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具体经验
传统教学方式往往都是直接把授课内容传授给学习者,这就好比一个想知道糖味道的人,让吃过的人告诉他糖是“甜”的。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这个人已经知道甜味的感觉,对于一个不知道“甜”为何物的人,他是不可能理解“甜”是什么感觉的。因此,对于一个没有亲身经历或者是缺乏相关经验的学习者而言,教师是很难把自认为最熟悉不过的知识传授给他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他能够“理解”而不是“记住”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弥补学生在此经验上的缺无,而最好的体现方式就是具体经验。
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因材施教,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采用不同的教学风格
不同的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也不一样,若学习者能够以他们所适应的教学风格获取知识,加工信息,学习效果也将会更明显。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该做到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加工方式,能够与学生所适应的教学风格相匹配。这样,学习者才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习风格上的优势。
3.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经验圈操作模式,指导课堂
库伯的经验学习体验圈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可以为我们的教学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学习者的具体经验过程,反思性观察和抽象概括也很重要,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知识并形成有意义的学习。学习体验圈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学习者获得新的知识并再次把知识运用到新的具体体验中,在新的环境里检验原先认知结构的正确性,这样原先的结论或许被证实,或许被修改,或许形成一个新的结论。在学习体验圈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引导学习者走进学习。
三、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笔者以“中学英语教学现状”为关键字在知网上进行检索,共有323篇文章。根据这些文章总结出以下结论,我国英语教学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主要问题如下:
1.教学方式依然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辅
我国教学体制一直没有变化,很多教师仍旧几十年如一日地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反感,提不起学习兴趣,导致很多学生不敢开口,甚至不愿意说英语。
2.教学内容不合理
经过调查,就英语阅读课程而言,全国大部分高校周课时仅为2到3个课时,然而英语综合教程有八单元,导致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大量地传授知识,部分学生不能完全吸收。
3.教学媒体使用不当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很多教师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多半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但他们忽视了一点,不是所有的课程都是使用多媒体更有效果,有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板书等,反而更能达到教学目的。
库伯的经验学习体验圈强调个人的具体经验在学习当中的运用,提倡学习者在实践中思考,再把获得的知识运用到新的实践过程当中去,这恰好是英语教学当中所缺少的,库伯提出的学习应当从具体到抽象,从反思性观察到活动性实践的理论,对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价值。
四、库伯学习体验圈在中学英语中的具体应用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越来越重要,在如今的部分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往往都是以教为主,学生往往比较被动,许多同学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因此,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教师需要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根据不同的学习风格能够相应地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教师应该知道,学生是属于某一群体中的个体,作为有着很强个体背景的学习者,他们又永远不会放弃他们的个性。下面,就从库伯经验学习体验圈的四个阶段来陈述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第一,具体经验阶段。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具体经验这个资源,让其成为课堂中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目前中学教学大部分依旧沿用着“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依然是“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掌控者、领导者,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学什么、怎么学,都是由教师决定,因而教师更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然而在英语课堂中,学生现有的学习经验并没有得到重视,我们应当弥补这种不足。Kolb认为:“个体的亲身经历将人生、特征和个人主观意义赋予抽象概念的建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可以了解学生现有的学习经验,知道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学生回顾自己过去的认知、经验,在现有的经验上创设情境,通过具体情境中的体验获得知识,进行非逻辑性思考,从而获得具体经验。教师再进一步引出这节课的学习重点,鼓励学生去学习,解决问题。这种具体的体验把学生的亲身体验、感知融入到所学课堂之中,获得新的学习经验,获得新的知识和感悟,习得的效果会更好。 第二,反思性观察阶段。反思是库伯经验学习体验圈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获得具体经验前还是经验之后,适时的反思,学习才会有质的飞跃。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向学生介绍文章的背景、故事的起源,让学生自己分析,自由讨论,互相探讨。要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思考问题,使学生在讲述文章前就对要学习的课文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才会更快更容易接受。学生在此阶段回顾第一阶段获得的具体经验,通过学习和反思,将会对整个教学内容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库伯的经验学习体验圈不仅仅注重具体经验对学习的重要性,还注重学生在具体经验中获得认知,注重学生在领悟过程中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总结,并在反思总结中得到提高。
第三,抽象概括阶段。学生主要是对反思性观察阶段获得的知识、经验等进行归纳总结,在感悟、体验中发现行为和结果的关系,对行为的方式和方法总结出较为合理的概念并产生新的知识。因为每个学生思考的方式和获得知识的能力不同,教师要注意区别引导。传统的英语课堂都是班级授课制,教师授课,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使本身对英语兴趣度不高的同学学习效果不好。为了提高学生对中学英语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依据库伯的经验学习体验圈,我们可以把课堂分为小组学习模式,把整个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设立组长,小组必须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探讨,并对探讨结果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再进行补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析。此外,还可以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实行奖励制,充分激发每个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四,活动性实践阶段。教师不应该仅仅作为知识的传递者,还应该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应用学到的知识,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来检验获得的理论和知识的合理性以及可靠性。以往的英语教学都是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导致在生活中一旦处于英语环境时,很多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甚至不知道怎么说。如果学生在实践中验证获得的知识是正确的,那么整个经验学习体验圈就宣告结束,学生就将此经验据为己有,反之,则重新开始。需要说明的是,新的一轮循环是在上一轮循环的基础之上的,并不是再回到先前的起点,经验学习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学生再次由具体经验,到反思观察、抽象概括,最后到活动性实践,和上一次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此次循环是在已经产出了新的体验的基础之上开始的。
以上就是整个学习过程,构成一个完整的经验学习体验圈,由于每个课时不一定只有一个知识点,因此在课堂中经验学习体验圈将会多次循环,但不是学习每个知识点时都是由具体经验进入,活动性总结终止,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任意一个阶段进入,完成整个循环。
参考文献:
[1]Kolb,D.Experiential Learning[M]. NJ:Prentice Hall,1984.
[2]顾曰国.英语教学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谭顶良.论学习风格及其研究价值[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