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早已不是“村北村南布谷忙,村前村后稻花香”的样子。在“空壳”的农村,四处是抛荒的土地,破旧的房屋,留下的是被称为“386160部队”的妇女、儿童和老人。
但在大冶市茗山乡彭晚村,展现出来的却是另一幅景象。宽敞笔直的水泥大道,精致优雅的村庄小游园,一栋栋小洋楼参差有序地挺立,房前屋后种满了各色花草。两位村民在文化活动中心下象棋,周围聚满了看客。在村里的集市上,大家热火朝天地讨价还价。村民们常说:“村庄是我家,不比城里差。”
茗山乡,曾是大冶最贫困的乡镇,如今却到处生机盎然充满活力。是谁唤醒了沉寂的乡村?
2016年,大冶开始推进“党建引领·活力村庄”改革工作,构建了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委会、村庄理事会、村民为三级的“1 3”自治架构。一年来,“党建引领·活力村庄”改革工作在全市范围推广,一个个村庄在党组织的引领下被激活,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组织架构“活”了
针对村民小组虚化的问题,茗山将全乡29个行政村255个村民小组,重新调整为181个村庄,并组建村民自治组织——村庄理事会。
村庄理事会是否成立,由村民“一户一票”来决定。谁来当理事会成员,还是“一户一票”。村“两委”发布资格条件,引导村民将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致富能力强的能人推举为候选人,鼓励党员参选理事会成员,最后通过“一户一票”来决定。
“一户一票”选出的理事会成员让村民心服口服。“122户我获得了106票,我家是只有三家的小房头,而且我也没有兄弟。”说起自己的当选,村庄理事会会长彭学军十分自豪。
新的理事会对重大事项的商议,必须先征求村“两委”意见。理事会的职责也被明确,实行服务党建、助力发展、村庄整治、调解维权、科技服务和文明创建“六进理事会”,其它职责被严格控制,避免理事会行政化。
在茗山乡建设楚天香谷景区的过程中,杨桥村金湾村庄理事会在老支书、老党员的带领下,主动向村民宣传景区建设将带来的好处,引导村民配合征地拆迁和景区建设,很快完成了征地拆迁工作。相比过去主要由村“两委”推动征地拆迁,村庄理事会的参与,使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矛盾纠纷也减少了。
通过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村庄党小组和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房头宗派”势力消失了,村庄理事会协助村“两委”,真心实意为村民办事,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理事会,大事不出村委会”。
政策资金“活”了
“以前,100块钱办不了50块钱的事,现在50块钱能办100块钱的事。”提起湾子的变化,彭学军很高兴。
过去,政策虽然好,可是很难精准对接每个村的具体需求,很多项目被村民认为是摊派下来的任务,有时候村民甚至有抵触情绪。常常是干部辛苦,村民不满意。
村庄党小组和理事会一成立,便去村民家走访,调查村民最想干的事是什么,诉求最大的事是什么。党小组和理事会成员聚在一起,商量怎么筹资筹劳,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村“两委”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村庄建设。
理事会开展村庄整治没资金,村支书带头捐了1000元,党小组和理事会成员也纷纷捐款,村民你一百,我一千地把钱送到理事会,最后筹得了8万多元。
理事会还有专门的会计和出纳,每个季度在文化广场上进行一次财务公开,哪怕是一角钱、一枚钉都要上墙公示,每次支出至少要有4个人签字才算数。村庄还专门成立了财务监督小组,对理事会的财务进行监督。
现在,理事会开会大事小事都有记录,理事会履职记事本、账务公开本、民生意见册,两本一册就放在会议桌上,村民可以随时查看。
修公厕是彭家湾村庄村民多年的心愿,也是党小组和理事会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在建设过程中,党小组和理事会成员轮流监督,确保用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做村民最想做的事,没钱村民也愿意干。“村民彭国强是一名贫困户,大家捐款的时候他没钱,修公厕时,他觉得不好意思,就主动去搬砖打杂,这是我们都没有想到的。”彭学军很感慨。
茗山乡还对于运行规范、成效显著、积极性高的理事会,建立村庄公益事业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对成效明显的公益事业或产业项目进行奖励,让政策资金真正“活”起来。
人才队伍“活”了
“现在的工作量轻多了。”这是堰畈桥村支部书记乔昌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大冶的村干部共同的感受。
成立村庄党小组和理事会后,每个村庄多了好几份力量。村庄理事会的宣传理事宣传国家政策,帮扶理事帮扶困难家庭,调解理事调解矛盾纠纷,管护理事管护公共设施,环保理事带头保护环境,张罗理事张罗红白喜事,以前想为村民做事的人找不到途径,现在他们真正活跃起来了。
村庄理事会是服务性的,是公益性的,所有理事会成员都是义务劳动,一分钱报酬都没有。竞选理事会成员时,大多数理事会成员的家人都不理解,但成员们都想为村庄做点事。
“我愿意到这个理事会来,我就想等我老了,走在路上,有个晚辈能跟我打个招呼,我就满足了。”乔清湾社区副理事会长乔习文说道。
村庄变美了,村民精神面貌变了,大家脸上也有面子。“媒人来村庄一看村庄建设与人们的面貌,回去后肯定说好话,用我们农村的话说,就是 ‘儿好开亲,女好对婿’。”彭学军笑着说。
理事会的成立还为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带来了新生力量。自2016年以来,大冶全市2467个理事会产生理事会成员1.23万名,退休教师、退休工人、退休干部,各个村庄人才被充分挖掘。同时,大冶市委还通过“两培一选”机制,把优秀理事会成员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理事会长培养成村干部,把優秀村干部选拔进入乡镇干部队伍。一年来,全市村庄理事会已有528人申请入党,21人进入村“两委”任职,5名优秀村支部书记进入乡镇党委班子。
“以前村‘两委’换届找不到合适的人,发展党员找不到对象。”大冶市委书记李修武说,“现在,把农村先进力量、优秀人才发展到理事会,把优秀的理事会成员培养成村干部,人才队伍彻底被激活了。”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党的领导下,乡村理事会在村委会与村民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沉寂的村庄重新焕发活力。
发稿前记者获悉,大冶正在申报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茗山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中央的认可,继而引领农村基层治理的变革,让我们拭目以待。
但在大冶市茗山乡彭晚村,展现出来的却是另一幅景象。宽敞笔直的水泥大道,精致优雅的村庄小游园,一栋栋小洋楼参差有序地挺立,房前屋后种满了各色花草。两位村民在文化活动中心下象棋,周围聚满了看客。在村里的集市上,大家热火朝天地讨价还价。村民们常说:“村庄是我家,不比城里差。”
茗山乡,曾是大冶最贫困的乡镇,如今却到处生机盎然充满活力。是谁唤醒了沉寂的乡村?
2016年,大冶开始推进“党建引领·活力村庄”改革工作,构建了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委会、村庄理事会、村民为三级的“1 3”自治架构。一年来,“党建引领·活力村庄”改革工作在全市范围推广,一个个村庄在党组织的引领下被激活,焕发出全新的活力。
组织架构“活”了
针对村民小组虚化的问题,茗山将全乡29个行政村255个村民小组,重新调整为181个村庄,并组建村民自治组织——村庄理事会。
村庄理事会是否成立,由村民“一户一票”来决定。谁来当理事会成员,还是“一户一票”。村“两委”发布资格条件,引导村民将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致富能力强的能人推举为候选人,鼓励党员参选理事会成员,最后通过“一户一票”来决定。
“一户一票”选出的理事会成员让村民心服口服。“122户我获得了106票,我家是只有三家的小房头,而且我也没有兄弟。”说起自己的当选,村庄理事会会长彭学军十分自豪。
新的理事会对重大事项的商议,必须先征求村“两委”意见。理事会的职责也被明确,实行服务党建、助力发展、村庄整治、调解维权、科技服务和文明创建“六进理事会”,其它职责被严格控制,避免理事会行政化。
在茗山乡建设楚天香谷景区的过程中,杨桥村金湾村庄理事会在老支书、老党员的带领下,主动向村民宣传景区建设将带来的好处,引导村民配合征地拆迁和景区建设,很快完成了征地拆迁工作。相比过去主要由村“两委”推动征地拆迁,村庄理事会的参与,使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矛盾纠纷也减少了。
通过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村庄党小组和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房头宗派”势力消失了,村庄理事会协助村“两委”,真心实意为村民办事,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理事会,大事不出村委会”。
政策资金“活”了
“以前,100块钱办不了50块钱的事,现在50块钱能办100块钱的事。”提起湾子的变化,彭学军很高兴。
过去,政策虽然好,可是很难精准对接每个村的具体需求,很多项目被村民认为是摊派下来的任务,有时候村民甚至有抵触情绪。常常是干部辛苦,村民不满意。
村庄党小组和理事会一成立,便去村民家走访,调查村民最想干的事是什么,诉求最大的事是什么。党小组和理事会成员聚在一起,商量怎么筹资筹劳,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村“两委”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村庄建设。
理事会开展村庄整治没资金,村支书带头捐了1000元,党小组和理事会成员也纷纷捐款,村民你一百,我一千地把钱送到理事会,最后筹得了8万多元。
理事会还有专门的会计和出纳,每个季度在文化广场上进行一次财务公开,哪怕是一角钱、一枚钉都要上墙公示,每次支出至少要有4个人签字才算数。村庄还专门成立了财务监督小组,对理事会的财务进行监督。
现在,理事会开会大事小事都有记录,理事会履职记事本、账务公开本、民生意见册,两本一册就放在会议桌上,村民可以随时查看。
修公厕是彭家湾村庄村民多年的心愿,也是党小组和理事会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在建设过程中,党小组和理事会成员轮流监督,确保用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做村民最想做的事,没钱村民也愿意干。“村民彭国强是一名贫困户,大家捐款的时候他没钱,修公厕时,他觉得不好意思,就主动去搬砖打杂,这是我们都没有想到的。”彭学军很感慨。
茗山乡还对于运行规范、成效显著、积极性高的理事会,建立村庄公益事业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对成效明显的公益事业或产业项目进行奖励,让政策资金真正“活”起来。
人才队伍“活”了
“现在的工作量轻多了。”这是堰畈桥村支部书记乔昌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大冶的村干部共同的感受。
成立村庄党小组和理事会后,每个村庄多了好几份力量。村庄理事会的宣传理事宣传国家政策,帮扶理事帮扶困难家庭,调解理事调解矛盾纠纷,管护理事管护公共设施,环保理事带头保护环境,张罗理事张罗红白喜事,以前想为村民做事的人找不到途径,现在他们真正活跃起来了。
村庄理事会是服务性的,是公益性的,所有理事会成员都是义务劳动,一分钱报酬都没有。竞选理事会成员时,大多数理事会成员的家人都不理解,但成员们都想为村庄做点事。
“我愿意到这个理事会来,我就想等我老了,走在路上,有个晚辈能跟我打个招呼,我就满足了。”乔清湾社区副理事会长乔习文说道。
村庄变美了,村民精神面貌变了,大家脸上也有面子。“媒人来村庄一看村庄建设与人们的面貌,回去后肯定说好话,用我们农村的话说,就是 ‘儿好开亲,女好对婿’。”彭学军笑着说。
理事会的成立还为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带来了新生力量。自2016年以来,大冶全市2467个理事会产生理事会成员1.23万名,退休教师、退休工人、退休干部,各个村庄人才被充分挖掘。同时,大冶市委还通过“两培一选”机制,把优秀理事会成员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理事会长培养成村干部,把優秀村干部选拔进入乡镇干部队伍。一年来,全市村庄理事会已有528人申请入党,21人进入村“两委”任职,5名优秀村支部书记进入乡镇党委班子。
“以前村‘两委’换届找不到合适的人,发展党员找不到对象。”大冶市委书记李修武说,“现在,把农村先进力量、优秀人才发展到理事会,把优秀的理事会成员培养成村干部,人才队伍彻底被激活了。”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党的领导下,乡村理事会在村委会与村民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沉寂的村庄重新焕发活力。
发稿前记者获悉,大冶正在申报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茗山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中央的认可,继而引领农村基层治理的变革,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