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8月,我大学毕业分配到电视台工作,负责一档综合性的文艺节目。国庆节期间,台领导要求做一期成功企业家的专访。
天气已经有些凉意,我一身牛仔服走进了彦东的经理办公室。不知怎地,我一眼就看见了他脚上的那双黑布鞋。采访结束后,摄影师到外面拍一些外景,我对那双黑布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说:“长这么大,我还从未穿过这种鞋呢。是不是千层底儿?”他笑了,说是他妈妈做的。说这话时,他的脸上写满了幸福。很难想象,三十多岁的男人还有如此细腻的感情。我说:“你肯定是一位好父亲。”他又笑了。
吃饭的时候,彦东恰到好处的话语让整个饭局很热闹。他喝了很多酒,当他再次端起酒杯时我看了他一眼,我想我的眼神中应该有些责备和关心吧。他似乎怔了一下。摄影师是个“舞”林高手,饭后竭力邀请大家去舞厅玩玩。我说我不去了,我不会跳舞。彦东说:“去吧,不跳舞,可以坐一会儿。”《回家》的曲子弥漫在整个厅堂,舞厅里一片昏暗,我跌跌撞撞地向前走。他一下子握住了我的手,牵引着我,那是怎样的一双手呵,温暖有力,自然亲切,我的心就那么一颤!我俩坐在那里,一边欣赏音乐,一边欣赏别人的舞姿。我们彼此没讲一句话,偶尔四目相视便立即躲开。我的心中流淌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节目播出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电视荧屏上,我开始一点点地解读彦东的那一双眼睛,我发现我喜欢上了那双眼睛。其实,长这么大我从未主动去喜欢一个人,我从不想在大雨滂沱的夜晚有一个白马王子从天而降,为我撑起一片晴空;也从不奢求那令女孩子魂牵梦绕的玫瑰花会每天出现在我的窗口。在心灵的庭院中,我一直是关闭门扉一个人孤芳自赏,像夜晚那悬挂在高空中的月亮,清冷、寂寞,含蓄中充满期待。
2001年11月17日,在一次聚会上我又遇见了彦东。饭局上只有我一个女孩子,理所当然成了被攻击的对象。我不会喝酒,彦东替我喝了很多,众人疑惑的眼神告诉我,这不是他一贯的作风。送我回家的时候,他小心地开着车,我看着他,就那样看着,静静的。他突然说:“你是个好女孩。”我说:“不,我很坏,我爱上了你。”他把车停在了承天大道的路边,侧过头来看着我,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呵,苍凉深邃又闪烁着光芒,那眼神有太多的故事和情感等待着挖掘,我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便再也无法走出来。
过了一个星期,我接到台里的电话说彦东的公司出事了。我的神经一下子凝固到了零点。我很清楚作为老总的他现在的处境。现场已是人山人海,人们打闹着、叫骂着,我看见了被几个职工代表围在中间的他,衣服已被扯破,脸色青得吓人,嘴唇干裂出了血。我不顾一切地挤过去,紧紧拉着他,怕他一下子被人群吃掉。当那块砖头飞过来时,彦东正和工人们在争论什么,我挡了上去。我只听见了彦东凄凉的喊叫声:“彬儿……彬儿……”
当我醒过来时,彦东布满血丝的双眼正看着我。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哭着说:“其实我不需要任何东西,只要能让我好好爱你,我不会破坏你的家庭。”彦东把头伏在我的病床前,将我的手捏得生疼。
以后的日子,彦东像保护珍贵瓷器般呵护着我,他的爱意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来,只是他从来未说过爱我,他只说喜欢。
不久,在采访中学生文学笔会活动时,我见到了一位女孩,一刹那间我有一种感觉,她就是彦东的女儿。她眼神中透出的一股不羁的傲气,更加肯定了我的猜测。经过交谈,她果然就是彦东的女儿彦逸飞。
我和彦逸飞相处得极融洽。有一天,我看见了她交的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家庭》。一看内容,我就知道她是抄袭的,因为那篇文章我在《都市晚报》上看过。我严肃地问逸飞:“为什么抄袭?”她说:“我不想写我的家庭。”她一下子哭了起来,说:“彬儿姐姐,你知道吗!在家里,爸爸妈妈每天都板着面孔,家里常常冷冰冰的。我爱爸爸,也爱妈妈,我害怕有一天我会成为没爸没妈的孩子……”我一把搂住逸飞,任那晶莹的泪水把我的心浸泡得隐隐作痛。我为什么要知道她家庭的不幸呢?为什么要苦苦追寻这个令自己不无烦恼的答案呢?尽管我从她父亲那里从来不敢有过多奢求,我不过是想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让心得到暂时的依靠。可是,他的家庭,无论是和睦还是破碎,对于我来说都是沉重如山。
冬天下了第一场雪,彦东突然问我:“彬儿,假如我离不开你,怎么办?”我说:“你是理性大于感性的人。”他无限爱怜地拥我入怀,喃喃地说:“彬儿,我对不起你。”我知道他说对不起是因为他不可能离婚。他是个惟有在事业上才会勇往直前的男人。这样的男人,感情只是他生活中的一块调色板。
此后,我就选择了放弃。做这个决定的过程,好比自己抓来一条春蚕放在心叶上,让它慢慢咀嚼、吞噬,让那痛苦伴随着心的残缺而一点点加剧后又一点点消失。也许,把一个自己爱的人从身边推开,本来就是一种愚笨。可是,这段感情除了伤害自己,我无权伤害任何人。离开他吧!我想:一切从零开始,包括我的爱情。
(责编 式微)
天气已经有些凉意,我一身牛仔服走进了彦东的经理办公室。不知怎地,我一眼就看见了他脚上的那双黑布鞋。采访结束后,摄影师到外面拍一些外景,我对那双黑布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说:“长这么大,我还从未穿过这种鞋呢。是不是千层底儿?”他笑了,说是他妈妈做的。说这话时,他的脸上写满了幸福。很难想象,三十多岁的男人还有如此细腻的感情。我说:“你肯定是一位好父亲。”他又笑了。
吃饭的时候,彦东恰到好处的话语让整个饭局很热闹。他喝了很多酒,当他再次端起酒杯时我看了他一眼,我想我的眼神中应该有些责备和关心吧。他似乎怔了一下。摄影师是个“舞”林高手,饭后竭力邀请大家去舞厅玩玩。我说我不去了,我不会跳舞。彦东说:“去吧,不跳舞,可以坐一会儿。”《回家》的曲子弥漫在整个厅堂,舞厅里一片昏暗,我跌跌撞撞地向前走。他一下子握住了我的手,牵引着我,那是怎样的一双手呵,温暖有力,自然亲切,我的心就那么一颤!我俩坐在那里,一边欣赏音乐,一边欣赏别人的舞姿。我们彼此没讲一句话,偶尔四目相视便立即躲开。我的心中流淌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节目播出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电视荧屏上,我开始一点点地解读彦东的那一双眼睛,我发现我喜欢上了那双眼睛。其实,长这么大我从未主动去喜欢一个人,我从不想在大雨滂沱的夜晚有一个白马王子从天而降,为我撑起一片晴空;也从不奢求那令女孩子魂牵梦绕的玫瑰花会每天出现在我的窗口。在心灵的庭院中,我一直是关闭门扉一个人孤芳自赏,像夜晚那悬挂在高空中的月亮,清冷、寂寞,含蓄中充满期待。
2001年11月17日,在一次聚会上我又遇见了彦东。饭局上只有我一个女孩子,理所当然成了被攻击的对象。我不会喝酒,彦东替我喝了很多,众人疑惑的眼神告诉我,这不是他一贯的作风。送我回家的时候,他小心地开着车,我看着他,就那样看着,静静的。他突然说:“你是个好女孩。”我说:“不,我很坏,我爱上了你。”他把车停在了承天大道的路边,侧过头来看着我,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呵,苍凉深邃又闪烁着光芒,那眼神有太多的故事和情感等待着挖掘,我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便再也无法走出来。
过了一个星期,我接到台里的电话说彦东的公司出事了。我的神经一下子凝固到了零点。我很清楚作为老总的他现在的处境。现场已是人山人海,人们打闹着、叫骂着,我看见了被几个职工代表围在中间的他,衣服已被扯破,脸色青得吓人,嘴唇干裂出了血。我不顾一切地挤过去,紧紧拉着他,怕他一下子被人群吃掉。当那块砖头飞过来时,彦东正和工人们在争论什么,我挡了上去。我只听见了彦东凄凉的喊叫声:“彬儿……彬儿……”
当我醒过来时,彦东布满血丝的双眼正看着我。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哭着说:“其实我不需要任何东西,只要能让我好好爱你,我不会破坏你的家庭。”彦东把头伏在我的病床前,将我的手捏得生疼。
以后的日子,彦东像保护珍贵瓷器般呵护着我,他的爱意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来,只是他从来未说过爱我,他只说喜欢。
不久,在采访中学生文学笔会活动时,我见到了一位女孩,一刹那间我有一种感觉,她就是彦东的女儿。她眼神中透出的一股不羁的傲气,更加肯定了我的猜测。经过交谈,她果然就是彦东的女儿彦逸飞。
我和彦逸飞相处得极融洽。有一天,我看见了她交的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家庭》。一看内容,我就知道她是抄袭的,因为那篇文章我在《都市晚报》上看过。我严肃地问逸飞:“为什么抄袭?”她说:“我不想写我的家庭。”她一下子哭了起来,说:“彬儿姐姐,你知道吗!在家里,爸爸妈妈每天都板着面孔,家里常常冷冰冰的。我爱爸爸,也爱妈妈,我害怕有一天我会成为没爸没妈的孩子……”我一把搂住逸飞,任那晶莹的泪水把我的心浸泡得隐隐作痛。我为什么要知道她家庭的不幸呢?为什么要苦苦追寻这个令自己不无烦恼的答案呢?尽管我从她父亲那里从来不敢有过多奢求,我不过是想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让心得到暂时的依靠。可是,他的家庭,无论是和睦还是破碎,对于我来说都是沉重如山。
冬天下了第一场雪,彦东突然问我:“彬儿,假如我离不开你,怎么办?”我说:“你是理性大于感性的人。”他无限爱怜地拥我入怀,喃喃地说:“彬儿,我对不起你。”我知道他说对不起是因为他不可能离婚。他是个惟有在事业上才会勇往直前的男人。这样的男人,感情只是他生活中的一块调色板。
此后,我就选择了放弃。做这个决定的过程,好比自己抓来一条春蚕放在心叶上,让它慢慢咀嚼、吞噬,让那痛苦伴随着心的残缺而一点点加剧后又一点点消失。也许,把一个自己爱的人从身边推开,本来就是一种愚笨。可是,这段感情除了伤害自己,我无权伤害任何人。离开他吧!我想:一切从零开始,包括我的爱情。
(责编 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