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程·空间:宋代政治史再探研》是邓小南主编的论文集,内容包括五个方面:文书性质与日常政务、制度因素与政治理念、地方军政与中央决策、仪式空间与政治文化、周边关系与内政措施,共计20篇论文。作者以“过程”和“空间”为视角,关注宋代政治史演变的“路径”,考察宋代政治运行与人物活动实态。
笔者认为政治史注重国家、权力和政策等方面内容,政治史研究发展多元化,政治权力运行过程中的载体流程成为热点。通过对动态“路径”的考察,窥探制度“活动”的过程,加深对制度的了解。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对外交的研究能够促进了解内政。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既有对峙冲突,又有和平周旋。空间是特殊时代的产物,代表着特定的位置,也体现出特定的意识①。本文的前三部分内容反映政治过程的发展变化,后两部分反映政治空间的概括与具体应用。
一、文书性质与日常政务
传统的政治史研究注重对社会精英、党争以及权力结构的研究。近些年研究者关注视角发生转变,眼光下移,注重对日常政务形成、发展及影响的研究。这体现出史学研究方法的热化,即微观史学的发展。受学者关注视角转变的影响,学界对政务文书的研究加强。
文书是中国古代政治载体下信息与政令的载体,其流动与交织构成国家的行政网络。②《从堂贴到省札——略论唐宋时期宰相处理政务的文书之演变》一文中,作者认为唐末宰相独立处理政务促使堂贴文书的出现。由唐代发展至五代和两宋,堂贴也由中书札子演变为省札。堂贴是宰相处理中央政务的一种文书形式和处理政事后形成的公文。堂贴是唐朝中期宰相具有独立处理政务的文书,宋朝堂贴历经中书劄子和省札的变化,表明宰相受到的限制增加,独立处理政务的能力减弱,皇帝对国家权力的控制加强。《中书、尚书省劄子与宋代皇权运作》对中书箚子进行补充和系统地论述,中书劄子是北宋前期中书门下处理日常政务和下达行政指令使用的一种文书形式,元丰年间改为尚书省箚子,省劄的出现体现宋代皇权的加强。
文书的研究涵盖中央和地方,有关中央文书研究的论著不多,有关地方文书的研究颇多。《南宋地方行政中的文书传递:从“匣”谈起》,文章系统的论述匣这一地方行政文书传递的工具,匣是用以装盛器物的容具①,是地方官府对于官方文书的存储收纳和传递文书的一种文书。除此之外,《御笔、御笔手诏与北宋徽宗朝的统治方式》中,作者提到相比于唐代,宋代的公、私更分明,皇帝的命令批示给宰相机构或学士院后才以正式的文体行下。徽宗朝出现大量以御笔、御笔手诏为名的文书,御笔又称内批,有皇帝亲笔之意,是指从禁中以皇帝的名义批出的指挥②。徽宗期以内批和手诏为媒介,突出政令中“御笔”形象,构造皇帝与整个国家政治间的关系,表明皇权的加强。《宋代书信的政治功用——以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为线索》提到受年鉴学派“整体史”设想的影响,研究注重结合系统、空间和网络等来理解和把握政治。将政治看作“谁,什么时候,通过怎样的手段,获得什么”的过程是政治史研究的新方法,书信反映撰者与接受者双方的关系以及思想和感情,宋朝以书信为媒介加强官僚和士大夫的联系。在‘科举-人事体系’的官僚制中,日常行政以科举和选举制度为中心,书信是社会网络的核心。
二、制度因革与政治理念
制度因素囊括延续与变革两个层面,中国传统社会时期的重大改革屈指可数,客观上分析变革可作为特例并被史料记载。作者在《从“正名”与“正实”—从元丰改制看宋人的三省制观念》中提到北宋元丰改制前,三省在制敕文书签署和下颁过程中对文书体式和流转过程式的规范,又称“行令”,宋代三省制的结构模式和运作模式是“行令”的重要体现。对宋代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运行的研究,学界从制度理念和朝廷的日常秩序转移到具体运行和注重对边疆地区的史料搜集。《北宋前期日朝的形成与运行》中作者主要论述以垂拱殿早朝为核心的御前听政活动,日朝从狭义上来讲是指垂拱殿早朝。日朝制度,由太祖初创、太宗确立、真宗奉行,北宋建国初期,为稳定统治秩序开设日朝,日朝体制要求君主每日到御前举行听政活动,该制度是宋代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仁宗时期,日朝制度发展完善,成为宋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宋代的转對与轮对制度》和《论宋代“对移”制度—兼论监司对地方官员的监察体制》,这两篇文章论述了宋代朝廷对地方的管理体制。轮对即“日轮一人转对”,是指京官轮流觐见皇帝,内容包括举行日期,场所,官僚的轮对参加频率,轮对的仪式以及依据轮对的人物鉴别。转对又称次对,每月开一次,经常参加朝政的官员能够参加次对。南宋时期,轮对制度与转队制度并存。
三、地方军政与中央决策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政治史研究的重点。地方军政的研究通常以中央决策为出发点,探究政策在地方的运行,地方政治和军事政策能够体现中央决策的实施效果,同时还能对中央决策起到规范、制约作用。以“关系”网络为关注点,我们能够观察公开规则和潜在规则的应用效果,观察“行为”与“制度”的互动关系。①《宋代转运使之“模范”—北宋后期到南宋的中央政治和地方统治》讨论了宋代实施路、府、州、县的新政机构制度,宋代的路制是以郡县制为基础而展开。北宋熙宁和元丰年间,路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体制。元祐时期,路恢复监司的职责。宋朝新法改革以路制改革和“中央—地方”的财政关系改革为主,同时这两者具有密切的联系。例如免役法,它以财政为基础建立。因此,路具有一定意义的财权。作者通过考察《长编》记述形成和流传的政治背景,论述北宋后期到南宋时期转运使和路的运作在宋代政治体系中的发展变化,从而以地方官员的任用选举为例加深对北宋后期政治制度的理解。转运使的评价与宋王朝的发展联系紧密,体现转运使和路的位置与中央和地方的平衡点联系密切。《南宋后期东南军需供应与两淮浙西发运司》中,作者提到两淮路通过和籴的发运司制度导致当地的社会混乱,起初朝廷设立发运司机构的目的是统治当地的军队,南宋朝廷借助发运司掌管军队粮食,来加强对两淮防御军的控制。为抵御蒙古入侵,宋理宗统治时期构建防卫体系,其核心是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亩产量,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在《南宋朝廷与四川地区的文书传递》中,这篇文章提到四川在南宋时期的地理位置很重要,为加强对四川地区的控制,南宋政府注重与四川的信息沟通。典型的是设置制度保证与四川地区的联系,开通临安府和四川地区的文书传递路线。 四、仪式空间与政治文化
儀式是宋朝在特殊场合和时间下的典礼,仪式的举行促进古代政治秩序的稳定,有助于国家的发展。政治史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士大夫官僚,论证的场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仪式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举行。第一,在固定的场所和特定的时间下,由朝廷向百姓传达各项措施。第二,通过大臣和百姓的参加规范国家的仪式。仪式空间包括都城和宫廷建筑,是皇帝和臣僚论政的地方。北宋和南宋在日常政治层面的差异与相同,反映宋代皇权运行方式的演变。《北宋徽宗时代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以政治文化和对都城空间的观感为中心》中,作者以开封府为例论述都城发挥的作用。都城是朝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的空间具有各种功能。《清明上河图》与宋徽宗时期的开封紧密相连,为体现国泰民安的景象,宋徽宗在画作描绘庶民群像主要是以百姓为依托。侧面反映“日常”都城空间的观感。在《南宋宫廷的建筑布局与皇权运作—以选德殿为中心》中,作者通过对选德殿的描述,分析南宋的社会状况来加强对两宋社会的全面认识。其中,南宋“内朝”群体的影响力加强。
五、周边关系与内政措施
宋代建朝,疆域既包括山川地理形势,又涵盖南北对峙格局。宋代内政和外患的双重压力对宋朝政治体制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影响北方少数民族的政权发展。《北宋陕西地区形势与将兵制的建立》中,作者探讨将兵制原型在宋夏战争时期施行的政策,并论述将兵制建立地区各地所见之“将”,并以陕西和河北地区为例论述将兵制建立后在宋朝的实施过程和背景。《辽宋皇帝间拟制亲族关系小补》中,作者提到辽宋之盟继续维持稳定的外交关系,两国之间的外交囊扩较广。
综上所述,通过论述宋代的文书和日常政务的关系、发展变化与政治理念、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以及宋朝的对外、对内措施的梳理,有助于我们全面的了解宋代政治制度。宋代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和北宋政治发展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讨论。以“过程”和“空间”两个角度论述政治制度,强化对文书载体和运行效果及实际意义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邓小南:《过程·空间:宋代政治史再探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页。
[2]邓小南:《过程·空间:宋代政治史再探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4页。
[3]邓小南:《过程·空间:宋代政治史再探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81页。
[4]邓小南:《过程·空间:宋代政治史再探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55页。
[5]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生活·读书·三联书店,2014年,第7页。
笔者认为政治史注重国家、权力和政策等方面内容,政治史研究发展多元化,政治权力运行过程中的载体流程成为热点。通过对动态“路径”的考察,窥探制度“活动”的过程,加深对制度的了解。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对外交的研究能够促进了解内政。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既有对峙冲突,又有和平周旋。空间是特殊时代的产物,代表着特定的位置,也体现出特定的意识①。本文的前三部分内容反映政治过程的发展变化,后两部分反映政治空间的概括与具体应用。
一、文书性质与日常政务
传统的政治史研究注重对社会精英、党争以及权力结构的研究。近些年研究者关注视角发生转变,眼光下移,注重对日常政务形成、发展及影响的研究。这体现出史学研究方法的热化,即微观史学的发展。受学者关注视角转变的影响,学界对政务文书的研究加强。
文书是中国古代政治载体下信息与政令的载体,其流动与交织构成国家的行政网络。②《从堂贴到省札——略论唐宋时期宰相处理政务的文书之演变》一文中,作者认为唐末宰相独立处理政务促使堂贴文书的出现。由唐代发展至五代和两宋,堂贴也由中书札子演变为省札。堂贴是宰相处理中央政务的一种文书形式和处理政事后形成的公文。堂贴是唐朝中期宰相具有独立处理政务的文书,宋朝堂贴历经中书劄子和省札的变化,表明宰相受到的限制增加,独立处理政务的能力减弱,皇帝对国家权力的控制加强。《中书、尚书省劄子与宋代皇权运作》对中书箚子进行补充和系统地论述,中书劄子是北宋前期中书门下处理日常政务和下达行政指令使用的一种文书形式,元丰年间改为尚书省箚子,省劄的出现体现宋代皇权的加强。
文书的研究涵盖中央和地方,有关中央文书研究的论著不多,有关地方文书的研究颇多。《南宋地方行政中的文书传递:从“匣”谈起》,文章系统的论述匣这一地方行政文书传递的工具,匣是用以装盛器物的容具①,是地方官府对于官方文书的存储收纳和传递文书的一种文书。除此之外,《御笔、御笔手诏与北宋徽宗朝的统治方式》中,作者提到相比于唐代,宋代的公、私更分明,皇帝的命令批示给宰相机构或学士院后才以正式的文体行下。徽宗朝出现大量以御笔、御笔手诏为名的文书,御笔又称内批,有皇帝亲笔之意,是指从禁中以皇帝的名义批出的指挥②。徽宗期以内批和手诏为媒介,突出政令中“御笔”形象,构造皇帝与整个国家政治间的关系,表明皇权的加强。《宋代书信的政治功用——以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为线索》提到受年鉴学派“整体史”设想的影响,研究注重结合系统、空间和网络等来理解和把握政治。将政治看作“谁,什么时候,通过怎样的手段,获得什么”的过程是政治史研究的新方法,书信反映撰者与接受者双方的关系以及思想和感情,宋朝以书信为媒介加强官僚和士大夫的联系。在‘科举-人事体系’的官僚制中,日常行政以科举和选举制度为中心,书信是社会网络的核心。
二、制度因革与政治理念
制度因素囊括延续与变革两个层面,中国传统社会时期的重大改革屈指可数,客观上分析变革可作为特例并被史料记载。作者在《从“正名”与“正实”—从元丰改制看宋人的三省制观念》中提到北宋元丰改制前,三省在制敕文书签署和下颁过程中对文书体式和流转过程式的规范,又称“行令”,宋代三省制的结构模式和运作模式是“行令”的重要体现。对宋代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运行的研究,学界从制度理念和朝廷的日常秩序转移到具体运行和注重对边疆地区的史料搜集。《北宋前期日朝的形成与运行》中作者主要论述以垂拱殿早朝为核心的御前听政活动,日朝从狭义上来讲是指垂拱殿早朝。日朝制度,由太祖初创、太宗确立、真宗奉行,北宋建国初期,为稳定统治秩序开设日朝,日朝体制要求君主每日到御前举行听政活动,该制度是宋代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仁宗时期,日朝制度发展完善,成为宋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宋代的转對与轮对制度》和《论宋代“对移”制度—兼论监司对地方官员的监察体制》,这两篇文章论述了宋代朝廷对地方的管理体制。轮对即“日轮一人转对”,是指京官轮流觐见皇帝,内容包括举行日期,场所,官僚的轮对参加频率,轮对的仪式以及依据轮对的人物鉴别。转对又称次对,每月开一次,经常参加朝政的官员能够参加次对。南宋时期,轮对制度与转队制度并存。
三、地方军政与中央决策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政治史研究的重点。地方军政的研究通常以中央决策为出发点,探究政策在地方的运行,地方政治和军事政策能够体现中央决策的实施效果,同时还能对中央决策起到规范、制约作用。以“关系”网络为关注点,我们能够观察公开规则和潜在规则的应用效果,观察“行为”与“制度”的互动关系。①《宋代转运使之“模范”—北宋后期到南宋的中央政治和地方统治》讨论了宋代实施路、府、州、县的新政机构制度,宋代的路制是以郡县制为基础而展开。北宋熙宁和元丰年间,路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体制。元祐时期,路恢复监司的职责。宋朝新法改革以路制改革和“中央—地方”的财政关系改革为主,同时这两者具有密切的联系。例如免役法,它以财政为基础建立。因此,路具有一定意义的财权。作者通过考察《长编》记述形成和流传的政治背景,论述北宋后期到南宋时期转运使和路的运作在宋代政治体系中的发展变化,从而以地方官员的任用选举为例加深对北宋后期政治制度的理解。转运使的评价与宋王朝的发展联系紧密,体现转运使和路的位置与中央和地方的平衡点联系密切。《南宋后期东南军需供应与两淮浙西发运司》中,作者提到两淮路通过和籴的发运司制度导致当地的社会混乱,起初朝廷设立发运司机构的目的是统治当地的军队,南宋朝廷借助发运司掌管军队粮食,来加强对两淮防御军的控制。为抵御蒙古入侵,宋理宗统治时期构建防卫体系,其核心是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亩产量,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在《南宋朝廷与四川地区的文书传递》中,这篇文章提到四川在南宋时期的地理位置很重要,为加强对四川地区的控制,南宋政府注重与四川的信息沟通。典型的是设置制度保证与四川地区的联系,开通临安府和四川地区的文书传递路线。 四、仪式空间与政治文化
儀式是宋朝在特殊场合和时间下的典礼,仪式的举行促进古代政治秩序的稳定,有助于国家的发展。政治史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士大夫官僚,论证的场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仪式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举行。第一,在固定的场所和特定的时间下,由朝廷向百姓传达各项措施。第二,通过大臣和百姓的参加规范国家的仪式。仪式空间包括都城和宫廷建筑,是皇帝和臣僚论政的地方。北宋和南宋在日常政治层面的差异与相同,反映宋代皇权运行方式的演变。《北宋徽宗时代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以政治文化和对都城空间的观感为中心》中,作者以开封府为例论述都城发挥的作用。都城是朝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的空间具有各种功能。《清明上河图》与宋徽宗时期的开封紧密相连,为体现国泰民安的景象,宋徽宗在画作描绘庶民群像主要是以百姓为依托。侧面反映“日常”都城空间的观感。在《南宋宫廷的建筑布局与皇权运作—以选德殿为中心》中,作者通过对选德殿的描述,分析南宋的社会状况来加强对两宋社会的全面认识。其中,南宋“内朝”群体的影响力加强。
五、周边关系与内政措施
宋代建朝,疆域既包括山川地理形势,又涵盖南北对峙格局。宋代内政和外患的双重压力对宋朝政治体制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影响北方少数民族的政权发展。《北宋陕西地区形势与将兵制的建立》中,作者探讨将兵制原型在宋夏战争时期施行的政策,并论述将兵制建立地区各地所见之“将”,并以陕西和河北地区为例论述将兵制建立后在宋朝的实施过程和背景。《辽宋皇帝间拟制亲族关系小补》中,作者提到辽宋之盟继续维持稳定的外交关系,两国之间的外交囊扩较广。
综上所述,通过论述宋代的文书和日常政务的关系、发展变化与政治理念、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以及宋朝的对外、对内措施的梳理,有助于我们全面的了解宋代政治制度。宋代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和北宋政治发展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讨论。以“过程”和“空间”两个角度论述政治制度,强化对文书载体和运行效果及实际意义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邓小南:《过程·空间:宋代政治史再探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页。
[2]邓小南:《过程·空间:宋代政治史再探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4页。
[3]邓小南:《过程·空间:宋代政治史再探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81页。
[4]邓小南:《过程·空间:宋代政治史再探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55页。
[5]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生活·读书·三联书店,2014年,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