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味道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yi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次踏上这条熟悉的青石板路,一晃已多年。
  院里的那棵桂花树仍向着渺远的天空伸展着枝丫,茂盛的树枝似一把巨大的伞笼罩在小院上方。正值初秋,淡雅的桂花缀满枝头,微风拂过,桂花飘落,散发出幽香。树下的缝纫机座上空无一人,似乎一切已不再是儿时熟悉的模样。
  正兀自出神,却闻得一旁厨房里飘出了记忆中的香味,心里不免一喜,那是独属于外婆的味道。放下行李匆匆走过去,一道熟悉的背影映入眼帘——头顶昏暗的灯泡左右摇晃,外婆矮小却并不佝偻的身影在灶台前忙碌着,发间的银丝在柔光中清晰可见。
  望着这个忙碌的背影,我的喉咙突然一紧,似乎是近乡情怯,沉默许久才开口:外婆,我回来了。外婆回头,脸上露出了惊喜的微笑,连忙扔下手中的活,双手在身前的围裙上擦了擦,笑着说:回来就好!我烧了你最爱的大头年糕,晚上多吃两碗!我忙笑着点头答应。外婆的大头年糕是一绝,是我念念不忘的美味。
  大锅里炖着年糕,浓郁的汤汁在旺火下咕咚冒着泡。雪白的年糕,黄色的大头,红色的辣椒,大块的排骨绘出了一幅令人馋涎欲滴的美食图。我咽了咽口水,在矮板凳上坐下,静静地看外婆在氤氲的热气里忙活。幼时的记忆似乎在那一刻从脑海深处点亮。
  年幼时我好哭闹,外婆便把我背在背上做家务。她的背有种神奇的力量,前一秒还大哭的我只要靠在外婆的背上,内心就会涌起安全感。我会安静地趴着,听着她洗菜、切菜、炒菜,碗盆碰撞的叮当声更是伴着我成长的乐曲。可没想到,一晃竟然这么多年过去了,曾经的矮凳对于现在的我而言已经不再是“巨大”的存在,外婆的身影虽然依旧温暖,但也在不知不觉中矮了不少。
  时光飞逝,泪水莫名湿了我的眼眶。
  过了一会儿,见外婆已差不多完成了所有工序,我便起身端碗筷,她却拦住我,说什么也不让我动手。我竟拗不过她,这个比我瘦小了那么多的她。
  一碗热气腾腾的大头年糕端上了桌,外婆热情地招呼我快吃,我点头,可低头看着自己面前那码得跟小山似的碗,再看看她碗里的几片年糕和大头,一时失语,竟说不出话来。等外婆坐下,我忙夹起一块排骨到外婆碗里,她连连婉拒,说有脂肪肝,要少吃肉。这样善意的谎言我已能识别,不容她拒绝,我“命令”她一定要尝尝自己忙活了一下午的成果。她似乎有些为难,可嘴角扬起的弧度却证明了她的好心情。
  轻轻咬下一口软糯的年糕,糯米的醇香瞬间溢满整个口腔。被炖烂的大头吸收尽了浓郁的汤汁,一种不可名状的暖意在我心头荡漾。我满足地吃着,品着,这熟悉的儿时的味道,是外婆的味道,家的味道;也是我不论离家万里,尝过多少美食,见过多少世面,内心深处最怀念的,朴素、简单却独属于外婆的一种叫作幸福的味道。
  窗外,远处的山头已不可见,巷子里隐约传来几声狗吠。我们祖孙俩谁也不肯先起身,在这小小的厨房里唠家常。头顶的灯泡依旧摇晃,把我们的影子投在地上,靠在一起,就好像从未分离。摇摇那洁白的树枝,花雨漫天飞扬,外婆的缝纫机在樹下吱呀地响。
  (指导教师  张  晗  何文魁)
其他文献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便决定了我一生的道 路 。(费洛斯特)  ——题 记  生活中,有的人谨小慎微,成为规矩的奴隶,而有的人则勇于创新,另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其实这就是创新与个性,这就是不走寻常路,而我就要不走寻常路。  翻开长长的历史画卷,我泱泱中华,从夏殷商周,唐宋明清到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绚丽而辉煌的历史文化中,风流才子,俊俏佳人颇多佳话。那些不走寻
期刊
光与影。  我望着奥赛美术馆中的三件藏品,寂然出神。  时光缓缓倒流,诺曼底,勒阿弗尔,平静的五月天。年轻的莫奈在阿弗尔港口静坐,他在等待着北纬30度的阳光照入水面。86岁的漫长人生始终如一,一个坚守印象派信条之人在苦苦探索。  慕古之风日甚,巴比松画派作画观念可见一斑,当人们迷途于万干沟壑之中,他在印象派这条无人问津的路上走了下来。阿弗尔港口的日出,水面被赋予无限的光辉,坚守之中磨炼,《日出·印
期刊
现在很多人大谈特谈爱国,但一些爱国行为却让我不敢苟同。  之前,南海仲裁案闹得沸沸扬扬,人们不满菲律宾的态度与其幕后指使者——美国,因而引发了一系列闹剧。一些人围堵肯德基门店,高喊“抵制美货”,为阻止国人踏进肯德基的门,他们把几家肯德基堵得水泄不通,既影响了肯德基的正常营业,也造成了交通不便。还有人砸苹果手机,将屏幕碎得如蜘蛛網般的手机晒到网上。  钓鱼岛事件时,很多国人高喊抵制日货,甚至打砸自己
期刊
孔子曾谈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说明颜回十分俭朴,甘于清贫,不汲汲于富贵,不注重身外之物,乐观积极,所以得到了老师的赞誉。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俭朴一直深受贤士的推崇,也逐渐成了中国的传统美德之一,今天简朴依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何为俭朴?  俭朴是过简单的生活,吃粗茶淡饭,穿朴素的衣裳,不追求奢华,注重质朴美。历史上有不少贤能之士就喜欢过这样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人
期刊
少年的痴狂豪放,似剑气,在画中纵横,然唯有经历痛苦的蜕变,才能奏响灵魂的箫声,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画风,让幽冷的箫声伴着长虹的剑气,氤氲。  幽冷有剑气,放旷蕴箫心,正是这剑气与箫心,构筑了一个陈洪绶,觉醒了真正的陈老莲。尤爱他那幅《山仙灵石土图轴》。湖石之前是清雅的兰花,青石敷叶,白粉着花,峥峥灵石,似这天地间亘古不变的正气;微垂幽兰,使清冷的乐音佩然而出。石与兰之冲突,显示强烈的张力,让人惊悸,又
期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楼越来越高,街道越来越拥挤,人的精神和内心却越来越空虚。城市宛若气泡一样在日益膨胀,村落日渐被吞噬、淹没,那些维系一代又一代人精神记忆的乡愁,只剩丝丝缕缕,似有却无。  乡愁是什么?是村口的那棵一抱粗的大树?是乡邻有些聒噪却亲切的拉家常?是孩子们追逐嬉戏的笑声?是小河潺潺的水声?是风吹动风车的那些时光?是那条长满青草的羊肠小道?是路边小贩的笑叫卖声……是这些,也不是这些。这些
期刊
莎士比亚说,生命充满了声音与狂热。在这个发达的互联网引爆舆论,各色言论如平地惊雷般炸破耳膜的時代,适时地为自己按下“静音”键,显得尤为重要。  静,使安静;音,可以为世俗靡靡之音,可以为喧嚣娱乐之音,亦可以为周遭乱人心智之音……当扩音器为声音助威,麦克风替声音呐喊,要真正平复这声波巨浪,得敛息凝神,登静音之三重境界。  静音一重天乃远离车马喧嚣。当我们被世俗喧嚣困扰而无能为力时,有些人选择退一步。
期刊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诚如斯言,挫折与磨难都是人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而勇敢无畏、坚毅的心则是战胜两者的法宝。  雨果曾感慨:“没有风暴,船帆不过是一块破布。”诚然,没有海外逃亡经历的孙中山,不可能提出“三民主义”这样伟大而博采众长的民主革命思想;没有苦于晚唐政治腐败的杜牧,不可能写出“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
期刊
人们不愿谈论粪便,历史上曾有过对于上帝是否排泄的大争论。对粪便的绝对否定,这样所谓的“对生命的绝对认同”即是媚俗(kitsch)。“媚俗是把人类生存中不予接受的一切都排除在视野之外。”  媚俗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但当它构成无形的铁丝网,便会化成一种情感暴力。它使情感高度符号化,人内心真正的情感被扭曲变形。  媚俗是这个世界戴的漂亮面具。人们喊着相同的口号,在乐队敲击着的行进节奏中游行。游行队伍走近
期刊
记忆中的父母,并不像现在这样凌乱:时常对着电脑不知所措,面对智能手机的一个简单操作,也无可奈何,甚至于本应最擅长的家务,也因电饭煲、洗衣机的更新换代而略显生疏……  也许他们真的老了,我经常这样想。经常会听到许多琐碎的呼喊:“儿子,帮我搞一下这个……”曾经他们手把手教我写字,逐字逐句教我阅读,可是现在,两鬓的白发像是坏死的细胞,也冻结了他们的大脑。  老来将至,真的会变得那么不堪么?  但我发现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