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空谷 寻隐陕南

来源 :东方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gu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篇


  上个世纪40年代,世界彩色电影的拍摄才刚开始崭露头角,尚未席卷到时髦的大上海或是民国时的北平,但远在秦岭、巴山之隅的安康已悄然诞生了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纪录片——《安康1947》。这部片子是由挪威传教士卡尔·莫特森(Carl Mortensen)在安康教会工作之余拍摄的,记录了安康地区婚丧嫁娶、市侩交易、劳作、集会、交通等真实市民生活与民俗活动。
  缘何六十几年后,这部彩色纪录片才得以重见天日呢?若你知道安康本是隐逸之地,就不觉得奇怪了。“安康”在中国的地名中毫不起眼,似乎在主流的旅行杂志中也从未出现过它的名字,要不是周正龙“华南虎事件”,人们大概业已遗忘了这个陕西南部的小城。独具匠心的秦岭巴山隔绝出一个世外桃源,使得安康向来成为逃难和隐居的处所——规避自然与人为风险,远离尘世喧嚣。
  上个世纪80年代末,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Bill Porter)在陕西的终南山寻找隐居的隐士,并著有《空谷幽兰》1一书。按比尔·波特在书中的解释,古时候的终南山泛指秦岭山脉,甚至可以扩展到更远的地方,安康自然包括其中。文革时期的文化断层并没有让秦岭深处的隐士传统消失,“隐士传统之所以能够延续,是因为中国人一向尊重过去,而隐士则保持了那个‘过去’最重要的因素——它的精神传统。当皇帝、国王、部落首领和早期中国文化的领导者要与自然力量以及城墙外、人心中的神进行交流的时候,他们就会转向隐士。”
  中国人一向很崇敬隐士,在繁华的城墙内,在静谧的大山中,雪后飘着几缕孤独的炊烟。这么说来,我眼中的安康倒是颇具备这样的风范,它既不像遥远的西藏一样,特别远离政治、经济中心,又巧妙地无声根植于秦岭的崇山峻岭之中。
  2013年我因工作之便探访了整个陕南地区,这趟旅程我并没有沿着比尔·波特的足迹,而是踏上鲜为人知的秦岭南麓——汉中、安康、商洛,这里愈加与世无争,“隐文化”保留得也愈好。当我的旅途步入尾声的时候,我才忽然发现,我们其实并不需要自外寻找隐士,正所谓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真正的隐者是来自内心的宁静与独处。如果你愿意在幽兰的空谷中,诗意的栖居着,沐浴在山水画卷里,在田园中寻找野趣,不妨前往安康巡游,做几日谈尚玄远的隐士,与世隔断。
  2. 风生水起
  谈安康的隐逸,离不开“风”与“水”。古代隐士群体的升降沉浮,与都城中“风的变化”息息相关。望长安于日下的安康,令厌倦尘世浮华的仕族相约逃逸,成就了一个隐士之乡。历史上,长安以南便是王公贵族消夏避暑的私家园林,再往南就到了安康。安康在地理位置上又不像关外、巴蜀那样遥不可至,倘若长安风向一变,归隐避世的仕人仍然能退能进。
  陕南三市中,安康最为“水灵”,她拥有陕南最为充沛的水资源,汉江的支流像血管一样密布,熨斗镇、后柳镇、旬阳太极城、蜀河镇等等更是标准的水乡气质。


  安康市内的汉江曾经百舸争流,好不气派,每年端阳节的龙舟赛更是当地最大的水上狂欢节,现在已变为安康汉江龙舟文化节,届时还会有祭祀屈子的仪式。平日的汉江也不平静,许多赤膊上阵的浪里白条在此翻江倒海,成了市民们的天然游泳池,从中亦可窥见安康人勇猛和顽固的性情,和西北人的楞娃形象。
  游览安康的汉江,可以沿着市区的江堤漫步,这里的生活气息非常浓,有遛鸟的老人,闲庭信步的人们,还能俯瞰江景;爱好摄影的旅行者可以跨过汉江大桥,到安澜公园的安澜楼上远眺;江堤下面有龙舟看台、旱冰场、游泳池、茶园,游乐性十足;爱好古建与民居的旅行者不妨前往堤坝后面的大小北街逛一逛,那里有遗存的古街,还能在清同治年间营造的徽派建筑里,品尝安康名吃——蒸碗,价格也十分公道。
  安康的紫阳县城、石泉县汉江上游的莲花古渡,也为你提供了游汉江干流的另一条渠道。去紫阳最好的办法是乘船沿汉江逆流而上,一路上,美若仙境的汉江的风光在此演绎得非常到位,而莲花古渡更可乘船游汉江三峡,这里的汉江如玉如绸,你真的可以见到古时候撑篙行船、渔歌晚唱的情景。
  安康的人杰地灵,或许正印证了这里的人注重风水堪舆,特别一提的是安康有名的太极城——旬阳:旬河河床在旬阳县城形成“S”型图案,在城东汇入汉江,呈现出太极八卦的形状。阳岛是新城,位于旬河以北;阴岛属老城,在旬河以南。四周环绕着的八座峰分别昭示着“乾、兑、离、震、坤、艮、坎、巽”。另外,岚皋县城的格局也比较特殊,岚皋是安康的室外桃源,宽阔的岚河“U”形包围着岚皋县城,赋予岚皋县城水的灵秀,老城区高低起伏,傍晚悠闲的人们出来散步,有种路过康定小城的感觉。
  如今的安康地区的水运已经没落,四通八达的铁路网,让这里成为陕南最重要的铁路枢纽,也是连接中国西南、西北通向华北、华中、华南的重要交通枢纽,昔日的水灵或许已深藏进山中了。
  3. 空谷幽兰


  隐士文化与寻仙问道之术密不可分,陕西是道教的发源地,安康的道教文化资源更不用多说,单从紫阳县的名字就可看出。紫阳是全国唯一用道教名号命名的县,据《陕西通志》:“县南紫阳滩旁有三洞,乃紫阳真人所居,称为紫阳洞。县名本此。”紫阳真人就是宋代道教南派创始人张伯端,他开创了道教南宗紫阳派。
  在道教初现端倪的春秋战国时期,采药修道、隐居清溪的鬼谷子王诩就诞生在安康的石泉县。他是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通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鬼谷子》一书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中,在道教中鬼谷子尊号为玄都仙长。鬼谷子在人间活了百余岁,而后不知去向,但他正是在安康的石泉出生和隐去的。鬼谷先生“居汉滨鬼谷山”,传说中的鬼谷山现在被开发成鬼谷岭森林公园,可从石泉县城包出租车前往。   安康一地,自古以来,相传得道成仙的人很多,如:冠子、鬼谷子、西城王君、茅盈、唐公等等。但是真正家喻户晓的神仙却是唐宋时的吕洞宾和韩湘子。这两个人都是突起于元代的八仙中人物,韩湘子,本名韩湘,是唐代大文学家、刑部侍郎韩愈的侄孙,韩湘修炼的洞府,据说就在安康瀛湖旁的天柱山上。香溪洞的纯阳洞、平利八仙河、汉滨韩真人洞、汉阴乘鹤观以及凤凰山擂鼓台黄龙洞,都与八仙的传说有关。此外,地方上的道徒为了自神其教,又不免将民间传说纳入神仙之列,于是修庙奉祀,俨然成为一方保护神,如果你自驾102省道去西安,会在旬河峡谷里经过香火旺盛的仙姑碥,“仙姑”就是当地人的民间信仰,相传是一名崔姓女子在此坐化成仙,每年农历正月十三庙举行大会,远至数百里的信徒都云集于此。
  道教不只是求长生的方术之教,而是有一套颠破不灭的哲学理论,道是通向尘廛之外的,“道”也是我们旅行者的道路。现在道教发源地终南山的北段已变为旅游胜地,道观里挤满了游客,已经很难找到认真修行的隐士了,又或许这个群体已经南移,到了秦岭更深的地方——安康。


  要寻访安康的道家旅游文化,其实不必走远,就在市区向南3公里处的香溪洞便可有所收获。从市区沿着香溪路徒步上山,还可顺道免费参观安康历史博物馆。香溪洞看上去像一座道教博物馆,始建于盛唐,明清时成为陕南道教活动场所,相传为吕洞宾修道会仙之地,武当太极拳的开山鼻祖张三丰也曾游居于此。“香溪洞”这个名字源于在三月满谷飘香的刺花和香溪八洞,昔称“古洞仙踪”,为安康旧八景之最。香溪八洞指的是纯阳洞、香溪、药王、三茅、龙王、文昌、仙洞、祖师洞、慈航洞八个洞穴,游完后可以试着攀爬135级天梯到南天门。跟其他景区相较,香溪洞是一处典雅的缺少商业味道的清修之地,平日游客极少,整个景区古树参天、幽谭环抱、青苔石阶,让人纳闷在市区3公里外,竟有此般超凡脱俗的寓所。
  位于岚皋县西南33公里的南宫山并不是一个道家之地,但它却可以说再适合清修不过了,北宋靖康年间朝廷在此修建行宫,名曰“南宫”,遂有“南宫山”之称。至清代逐渐演变成佛教胜地。在中国的传统上,有时候佛家、道家是不分的,南宫山上供奉着高僧弘一达慈和法众达鉴的真身,也是两位当地著名的修行者。
  南宫山属于巴山山系的化龙山支脉,巴山全部的钟灵毓秀尽收于此。平日里的南宫山也似泼墨山水画一般,徜徉在仙山云海之中。春花烂漫,夏日松涛,金秋红叶,冬日白雪,南宫山的一年四季各不一样,就连一日中不同的时辰也会风起云涌,起不同变化。走在青苔石阶上,不时会有松鼠穿梭其间,有时还会看到狐狸、鼬、獾等野生动物。
  当然南宫山的景色在安康并不少见,如果说南宫山就一个金顶可看,你还愿意花一整天时间来爬一座山吗?那么金顶有多好看呢?笔者在前往岚皋县的班车上,碰到一个岚皋县城里的农民,他告诉了我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 90年代,他在金顶上靠给游客拍到此一游的照片营生。为了做一个图册展示,他拍摄了五张金顶日出的照片,没想到一日被一位上海的老摄影师瞧见,出两万元的高价买走了五张底片。他至今也没弄明白,究竟金顶日出的照片有多大的魅力,只记得那个上海人说:“摄影师一辈子能拍到这样的照片足矣!”
  在没上金顶前,我对他的话半信半疑,爬山是个漫长的过程,道路年久失修,因为时间关系我一度准备放弃。但当东方鱼肚白色被嫣红所浸润,太阳从五彩斑斓的云彩中夺目而出,精疲力竭的你也会如初升之旭日,感觉不虚此行。
  4. 巴山夜雨
  安康除了拥有秦岭的险峻、汉江的霸气,还有巴山的似水柔情。巴山是陆羽茶经开篇提到的茶的发源地之一,似乎比秦岭更加幽僻神秘、鲜为人知;更多人熟知的巴山是因为李商隐的那首《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巴山夜雨原呈现出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现被人们用以借指分手。如果你在巴山旅行,恰逢巴山夜雨是常有的事情,这些地区夜晚的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到午间阳光又会大放异彩。


  安康的熨斗镇便是深藏巴山中的一处小镇。初到熨斗镇的时候,突然让人有种来到中尼边境小镇樟木的感觉,房屋沿山而建,老宅就在山的深处。巴山环抱中的小镇,夜晚能看到银河。路上的风光也不差,天晴的情况下傍晚能看到山间紫霞,风景秀丽得让人欣喜若狂。
  熨斗镇形成聚落已有千年历史,旧时是川楚古道上的驿站,依河而形成熨斗状的格局,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存,已修茸一新。从古镇的背后还能窥见当年吊脚楼林立的场景,却少了几分黑白旧照片上的霸气。镇上戏楼、牌楼、酒楼和民居可以逛一逛,镇上还有卖牛皮糖和字画的店铺,晚上可在乔泰和客栈住一宿,聆听夏日的蝉音,或在后院坝子上晒晒太阳,等待熨斗夕照。傍晚镇上常有燕子低飞,燕翔洞之名或许来源于此吧。
  夜晚的熨斗镇游客极少,镇上的人点燃艾蒿,是天然的驱蚊熏香。若是碰上了坏天气也不必难过,一场巴山夜雨是旅途中难得的收获。
  燕翔洞就在熨斗镇边上,不必走远,甚至可以说,许多人来熨斗镇的目的,就是去燕翔洞玩一玩。燕翔洞是喀斯特石灰岩溶洞,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而每一个石灰岩溶洞都不一样,千姿百态,这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
  洞内的大足鼠耳蝙蝠是一种食鱼蝙蝠,为我国特有的蝙蝠种类,虽然在我国并不少见,但蝙蝠洞作为旅游景区,并不是一件寻常的事情,因为许多游客还是“胆小怕鼠”的。不过燕翔洞还是值得一看的景点,景区内还有一条富水河,有许多水上项目,富水河在景区门口形成幽谭,日落之前有很多当地人在河上游野泳。   5. 当代之隐
  比尔·波特这样概括隐士:“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人愿意在山里度过他们的一生: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垦荒,说话不多,留下来的文字更少—也许只有几首诗、一两个仙方什么的。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受尊敬的人。”
  我无法断言生活在当下的你能否在陕南找到所谓的隐士,比尔波特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到陕西寻找隐士,开始也并不如愿,还是一位五台山的和尚一语道破:“当你遇到他们的时候,你认不出他们;除非他们愿意让你找到,否则你就找不到。”


  如果你真的想亲眼看看现代隐士,出安康往北不远,到西安的“终南山”便能找到。据报道称共有5000多位修行者居住在此——“广东佛山男子舍弃百万年薪工作,赴终南山当隐士修行”、“终南山隐士近年人数激增,山顶变得拥挤”等消息屡见报端。也有许多在网络上知名的隐者,比如1990年出生的祥子,就将“摄影工作室”开进了终南山,目前她的微博有2万多人关注,她在上面记录踏青、开荒、种菜的“田园牧歌”,还出版了个人笔记《把日子过成诗》。
  事实上终南山离西安市区不过一个小时的公交车程,然后你就能坐上地铁,过上现代生活,距离比尔波特或者更早时的隐居深山已相去甚远,但我更愿意相信的确有一些隐居者远离通讯与社交,可能我们无法再得知;也许他就住在终南山,也许在离西安更远的陕南。在陕南旅行的时候,我碰到过几个北京人在偏僻的陕南乡下买房,距离西安的路程有7、8个小时,公路还不一定通畅。我遇到很多次塌方与泥石流,经常不得不翻过一个山头到下一段公路坐车,还有次石头就几乎从头顶上飞了过去。
  当然以远离城镇来论隐居就显得着相2了,并不是每一个隐士都要看破红尘,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面对自己,想清楚自己真正的生命追求。而并不僻壤的陕西,也许正是提供了这样的土壤,才变成修行者的理想之地——从市井到山居只需短短几个小时。
  结尾
  安康在巴山北麓,山花遍野、林木蔽日,仿佛置身贾岛《寻隐者不遇》的诗境中:“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说明真正的隐士是很难遇到的,这趟安康寻隐之旅本身也是禅意所在。历史上的中国为何会出现那么多的隐士呢?或许汉学家比尔·波特已找到了根源,他在《空谷幽兰》的最后一部分写道:
  “那些走世间成功道路的人,虽然也能得到快乐和荣誉,但是总有一些人中途转了方向:厌倦了宫廷生活的贵族,没能通过考试的未来的官员,不愿意放弃自己原则的学者,精疲力竭的官僚,遭到放逐的大臣,比刽手手抢先一步的罪犯,等等。在每一个朝代,那些有教养的隐士的住宅,都散见于乡村各地。在那里,它们的主人花费时间去学习遗忘。”


  扩展阅读
  比尔·波特(Bill Porter)《空谷幽兰》
  在中国历史上,隐士这个独特的群体中就汇聚了许多高洁之士,而今这些人是否还存在于中国广袤的国土之上?这是一直在困扰着比尔·波特的问题。因此,他于20世纪80年代末,亲自来到中国寻找隐士文化的传统与历史踪迹,探访了散居于各地的隐修者,借此表达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赞叹和无限向往,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文化复兴之旅”。
  吴元泰《东游记》
  八仙,是指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俗称“八洞神仙”,“上洞八仙”。人物角色有多种说法,吴版的八仙为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人。关于八仙的故事可以读一读吴元泰的《东游记》,也可以参考李厚之、张会鉴《八仙传说与安康道教》一文,了解一下八仙在安康的历史典故。
  鬼谷子《鬼谷子》
  鬼谷子一书是先秦纵横家的理论著作,也是对春秋以来行人游说、谏说的经验技巧和此类文章写作经验与技巧的总结。这部著作苦涩难懂,或许只能置身鬼谷子修隐之地安康,才能体会它的奥妙所在。
  祥子《把日子过成诗》
  90后摄影师祥子在一次跟朋友去终南山游玩的时候爱上了终南山,决定此生定居此处。租一出院子,养鸡、种菜过上了田园牧歌般的生活。然而,她的这种离经叛道的生活方式,跟父母对她的期望相差甚远,经过跟父母的激烈斗争,最终,她取得了父母的同意。祥子在书中描写了她在终南山生活的点点滴滴,读者可通过这一层面去了解终南隐士传统的现代读本。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走向管理者职位的女性也越来越多。每年《华尔街日报》都会推出“全球50位商界女强人”,似乎女性真的已经顶起了“半边天”。  亨利·明茨伯格在《关于管理的十个冥想》指出:“组织需要培育,需要照顾和关爱,需要持续稳定的关怀。关爱是一种更女性化的管理方式。”从这方面看,女性在组织管理上占有先天优势,这让很多优秀的男性CEO也开始逐步学习起了柔性的管理方式。  另一方面,商界“她”时代的到来
期刊
在大英博物馆编纂的丛书《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中,介绍了100件影响人类历史的大英博物馆藏品。此次巡展便是以这本书为基础,围绕“人类文明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借鉴、互相补充的发展过程,任何一个文明都脱离不了其他文明的文化因素和影响发展”的理念,选了具有代表性的100件馆藏文物进行展览。虽然脱胎于丛书,但是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百件展品并不会和书中的完全一样。  另外,作为该展览的一个特色项目,“宣布中国
期刊
两千年来,儒家文化始终流行一种道德鸡汤,叫做“战胜自己”。从“头悬梁、锥刺股”到“存天理、灭人欲”,这锅炖了两千多年的鸡汤,到现在还时不时地被小学老师端出来做励志教育的食材。  说到要不要去战胜自己?首先得搞清楚你要战胜的“自己”是什么?  这里的“自己”其实就是本能,就是驻留在你潜意识里的欲望和诉求。我曾经看到一位领导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副书法作品,上书:“雅量高致”。而现实生活中凡是跟他打交道的人
期刊
此次展览展品由中、印35家文物单位共同提供。其中北京、山西、陕西、河北、山东、河南、四川、甘肃、新疆9个省、市、自治区26家文物单位提供了119件组雕塑藏品,印度新德里、北方邦、古吉拉特邦、拉贾斯坦邦、马哈拉施特拉邦5个省市9家文物单位提供了56件雕塑藏品。这些精美的雕塑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东晋十六国、南北朝至唐初佛教雕塑艺术与印度笈多艺术、后笈多艺术的辉煌灿烂,同时也见证了中印两国文化艺术交流的源
期刊
20世纪60年代晚期,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乔恩·韦伯和尤金·怀特决定使用一种新型高性能显微镜来仔细观察珊瑚结构,而他们的发现可以帮助外科医生修复病人受损的骨骼。  由于珊瑚骨骼上的气孔大小一致、分布均匀、且彻底贯通,用它们做移植物,骨细胞和血细胞能够在其中畅快地流动,新的血管和骨组织也能顺利生长。韦伯和怀特叔侄在撰文介绍了珊瑚的这些优点,并指出滨珊瑚可能尤其適合用作植入材料。  不过这里头还有一个
期刊
奢侈品牌跨界酒店行业早已不是新鲜话题,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则长盛不衰。随着消费者对“奢侈品”定义的不断拓宽,艺术界、时尚界和设计界的边界早已模糊,酒店业则正是将这三界包容内化的绝佳平台。对于欣赏者与追随者而言,奢侈品牌的酒店仿佛一座宫殿,一座博物馆,是品牌风格和品牌文化最为集中的体现之地。而不论是在阿尔卑斯山巅,在佛罗伦萨的老城,还是在直入云霄的迪拜哈里发塔上,奢侈品牌一概精心准备,只等用一个毫无死
期刊
《SRE:Google运维解密》  作者: [美] BetsyBeyer等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16-10  定价: 108元  在《SRE:Google运维解密》中,GoogleSRE的关键成员解释了他们是如何对软件进行生命周期的整体性关注的,以及为什么这样做能够帮助Google成功地构建、部署、监控和运维世界上现存很大的软件系统。通过阅读《SRE:Google运维解密》
期刊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近些年,每到这个日子,总是会生出许多有关年味浓淡的大讨论。在我们的记忆中,关于年味的回忆总是美好的,不管是那桌丰盛无比的团圆饭,枕头下用红袋子封着的压岁钱,还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春晚、磕着瓜子、聊着天,直到零点的钟声敲响,家家户户传来此起彼伏、连绵不绝的鞭炮声。这些都是我们难忘的年味。  虽然现在我们依然还会吃着团圆饭看春晚,也会穿着新衣去拜年,但年味却好像已经从我们的指
期刊
1957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赫布教授做了一个很耐人寻味的感官隔离实验,这个实验基本上就是让受试者在封闭而且色彩单一的环境中,隔绝其感官对于外界事物的联系,实验者甚至想出了非常有创意的方式,隔绝受试者的触觉与温度觉,可以辅之以单调重复的白色噪音。  试验的结果显示,伴随着受试者一系列的生理不适,随之而来的是大脑思维能力的钝化——首先是方向感的丧失,随之,时间感、节奏感紊乱。原来,在丧失信息“输入”
期刊
曾戴贵族标签  早在五六千年之前,黄油的身影已经可以在古印度和古希腊多数集中被找到了。不过在那个时期,黄油并不是以食物的身份被人们提起,它的作用是药品,化妆品甚至祭祀神的祭品。三千年前游牧民族开始将黄油作为食物的一种,文艺复兴时期还被用来美容。  欧洲人在公元七世纪时最早开始食用黄油,当时的人们认为黄油是一种很洁净的食物,甚至于多看几眼都会亵渎神灵,因此很多制作黄油的工人都是盲人。在欧洲南部黄油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