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内毛泽东生平和事业研究综述

来源 :毛泽东研究(年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是中国共产成立90周年和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发表30周年,这一年国内毛泽东生平和事业研究,在已有的基础上,在学者们的努力下,又有了新的进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拟对这一年来国内出版和发表的关于毛泽东生平和事业的文字资料,作一简要述评。一、2011年度公开出版的著作述评(一)综合性著作方面2011年度公开出版发行的关于毛泽东生平与事业研究的著作较多,共有100多本,其中既有综合性研究著作,也有关于毛泽东生平和事业某个方面的专题性研究著作。 2011 marks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30th anniversary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s “Resolution on Certain Historical Issues of the Party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Mao Zedong’s life and career in that year, with the efforts of scholars We have made new progress and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give a brief commentary on the written and published texts about the life and career of Mao Zedong published and published in the country this year. I. Publications Published in 2011 (I) General Works In 2011, there were more books on the study of Mao Zedong’s life and career. There are more than 100 books on this subject, including comprehensive research works and studies on Mao Zedong’s life And career in some aspects of thematic research works.
其他文献
本文认为,商品在世界市场上按国际价值交换是等价交换。但由于商品的国际价值不是取决于个别国家的中等劳动强度,而是由“世界劳动平均单位”所决定,因此,商品必须把其国内价
广西柳城县通用机械厂职工10月6日创造成功一架利用绳索牵引的自动移行深耕犁,这种犁经过试验,证明完全符合自动化的要求,犁用并立式畜力绳索牵引机,不用人扶,犁到田头能够
唐正芒、阳勇在《湘潭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撰文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一直十分重视并积极领导钢铁工业的发展,其间虽经历过严重挫折,但仍对新中国的钢铁事业作出了巨大
绘本不是一般的故事书,画面基本上都是画师用不同的材料描绘出来的,紧紧吸引着孩子的眼球,内容简单却扣人心弦,紧紧抓住了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设计。正是因为它对幼儿有很
我们长峪铺大队位于海拔近千米的大山区,原来是个岩石多、水源缺、土层薄、土质瘦的地方,一千二百多亩耕地中百分之八十是旱土,以旱粮生产为主。一九六四年以来,我们响应毛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河北张家口专区坝上,地广人稀,劳力缺乏。春季播种时,耩地与砘压同时进行。如商都县播种时需人工3个(1人扶耧摇籽,2人拉牲口),牲畜2头(1头拉耧,1头拉石砘);另外各种作 Hebe
1955年山东省蓬莱县团结村农业社,种了247.46亩花生,平均每亩产455斤,得到了大面积丰产,超过1954年该社花生平均产量的42%强;比邻近社每亩增产175斤。其中有32亩产量较高的
我们终于带着希冀与展望跨进了新世纪。  回望过去的一年,我们感触最深的一点是,办刊好辛苦。这份辛苦不是来自体力,而是来自心理上的压力。我们总是不断地问自己:为读者精心准
王玉平在《哲学研究》2014年第4期撰文指出:毛泽东为了解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中华民族的世纪难题,立足于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在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中国古代的实践哲学相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