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8年至1960年,上海工业进入了全面“大跃进”时期,上海也从历史上长期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城市,一跃成为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现代工业都市。产业结构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上海的市政建设。围绕着“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方针,上海市政建设获得快速发展。
一、工业化主导下的上海市政建设
(一)城市交通建设
“大跃进”时期,为适应工业化进程和卫星城建设的需要,上海城市交通由中心城向外围地区不断扩张,第一次形成了沟通城郊的崭新的现代化道路辐射网络,将城市与乡村、卫星城镇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同时,通过兴建、改建市区道路系统,有效地缓解了中心城市的压力和拥挤程度。而工业“大跃进”的快速发展,使上海对原材料输入、工业产品输出和人口流动的需求量空前膨胀,直接刺激了上海城市对外交通的迅速扩容,使作为现代城市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对外门户的上海城市对外交通,有了一定的发展。
1、道路建设。1958-1960年上海新建、改建的445公里道路中,约有三分之二是直接为卫星城和近郊工业区服务的。新建和改建的209座桥梁,绝大部分是新型的钢筋混凝土桥。主要包括:往南新建了沪闵路、龙吴路,分别连接闵行和吴泾;往北新建、扩建了共和新路、张庙路、逸仙路和同济路,分别通往彭浦和蕴藻浜等近郊工业区;向西新建了曹安路,通往安亭,向西北改建了通往嘉定的沪嘉路,往西南改建了通往松江的沪松路。为减轻市中心的交通拥挤程度,1959年,上海开始建设上世纪50年代上海规模最大的道路工程——中山环路,将原有的中山南路、中山南一路、中山西路和中山北路连接起来。此外,上海还对市中心区的道路进行改扩建,视可能条件予以拓宽拉直,在交通结点和蜂腰地段,逐步设法辟通,拆除了一些妨碍交通的“瓶颈”。先后拓宽改建了北京路、天目路、西藏路、南京路、河南路等主要道路的部分路段。与此同时,上海还进行了卫星城镇和市郊工业区内部的交通线路的建设。1958年下半年至1959年上半年,闵行共建成了总长度为27公里的一、二、三、四、六号路等5条道路,7座桥梁。彭浦工业区到1960年初共建成道路25公里和7座桥梁。在蕴藻浜工业区、北新泾工业区、桃浦工业区、吴泾工业区等地,也进行了规模不等的道路、桥梁建设。随着原属江苏省的10个县划归本市管辖,上海对从市区通往各县,以及各县相互连接的主要公路,根据需要,先后进行了改建和新建,架设140余座桥梁,提高了道路等级和通行能力。从吴淞经宝山、嘉定、青浦、松江、奉贤等县的公路,形成外环线公路的雏形,初步构成郊县环线与放射线相交织的公路框架。
2、公共交通建设。1958年7月市公共交通公司成立,负责管理协调全市的公交业务,对全市公交行业实行统一管理和统一经营。1958年,上海新辟公共汽车线路14条;1959年末,市郊线路由原来的7条增加到26条,线网所及,东至沿江的川沙、高桥、宝山,西至青浦朱家角,南至金山卫、奉城、南汇,北抵罗店、嘉定。同时,扩大公共汽车、电车线网的服务面。1958年6月开辟了第一条通宵线路,在此后一年多时间里,全市共有24条公交线路成为通宵营运线路,逐步形成了市区、主要工人新村同工业区、车站、码头间的通宵公共交通网。公交场站建设逐步向市郊伸展,除对市区的电车一场、汽车二场进行改建、扩建外,在当时的市区边缘中山路环路新建汽车三场和四场,在闵行、嘉定等地先后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客运场站。与此同时,上海开始用无轨电车取代不能适应市区日益复杂的道路行车状况的有轨电车,1958年底,市区无轨电车的线路长度比1949年增加了1.29倍。到1960年,上海公交线路达104条,比1957年增长70.5%,线路总长度从1957年的614公里增至1406公里,增长128.9%;公交车辆也从1957年时的1512辆增加到2360辆,增长56.1%;全市载客总量从9.37亿人次增加到14.16亿人次,增长51.1%;最高日运客总数从355万人次增至516万人次,增长45.4%。
3、对外交通建设。上海的对外交通包括铁路、水路、陆路运输等方面。
铁路方面:从1958年开始,上海结合铁路路网规划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新线建设,并对货运站、编组站及原有线路进行技术改造,共投资近1.2亿元。先后开工兴建了南翔至何家湾的南何支线和何家湾至杨树浦的何杨支线,新桥至闵行的新闵支线和吴泾至闵行的吴泾支线,吴泾至浦东周家渡吴周支线,自何家湾车站引出的上钢一厂专用线和自彭浦站出岔的上钢五厂专用线,桃浦、彭浦、殷行、杨浦、闵行等站也同时开工兴建。使上海铁路初步形成枢纽框架,不仅改善了上海市的铁路紧张状况,而且确保了上海地区铁路大动脉的灵活畅通。在此期间,还先后建成杨浦、桃浦和彭浦等货站及货场,1960年的车站货位数比1950年增加2倍左右,仓库、雨棚面积达4.4万平方米,货场能力增加到16万吨。对沪宁、沪杭铁路正线则着重于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线路的技术标准。在机车、车辆及其他设备方面,也陆续进行更新改造。
水路方面:随着上海港吞吐量的迅猛上升,为解决运力和运量的矛盾,从1959年开始,上海一方面加强重点港区建设,以增强码头吞吐能力。先后新建了汇山码头3个新泊位,日晖港北票煤码头2个泊位,兴建了以承担外贸进出口和水陆联运业务为主,可靠泊万吨级巨轮的张华浜水陆联运码头。同时,加强内河港口建设,陆续在苏州河沿岸建造码头泊位68个,库房1.7万平方米,堆栈13万多平方米,配有各种装卸机械368台,从而使苏州河沿岸港口都有了正规码头,装卸作业也基本实现机械化。另一方面,加强水上运输船舶硬件建设,以提高运能和运力。先后建造货运驳船共2万多载重吨,调拨3000吨货驳船,并陆续增添240-900匹马力的拖轮、100-1000吨级的铁驳船和60-1000匹马力的机动货驳和油轮等。1959年至1960年,上海拨出部分外汇购置了19艘万吨级自由轮,共18.5万载重吨,供运输煤炭等物资之用。到1960年,上海海运局的沿海货运量已从1957年的951.4万吨增至2498.5万吨。
陆路方面:1958年,上海货车修理厂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辆4吨载重汽车并投入批量生产,同时上海市交通运输部门设计制造了一批活络平板车和大型卡车等,并把交通牌汽车改装成半挂车,使车辆的载重量从4吨提高到8吨。另外,从1958年到1960年,上海交通部门制造各类装卸机械700余台,拥有各类倾卸车2200余辆,使机械化、半机械化装卸率达到80%,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基本改变了上海陆路装卸作业的落后面貌。同时,为保证运输干线畅通和钢铁等重点物资运输,上海还在港区、车站及大型钢厂设立汽车运输联合调度站,建立钢铁、大件、煤炭、化工等专业运输场。1960年全市市内汽车货运量达11799万吨,比1957年的2584万吨增长了356.6%。
(二)城市公用事业
建设城市公用事业(主要是供水、供电和煤气供应)是保证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载体,是市政建设及城市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大跃进”时期工业的高速发展导致上海城市在空间上前所未有地扩张,并带动了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
1、供水系统建设。为解决全市十分突出的供水问题,上海一方面扩建改造南市水厂、杨树浦水厂、沪南水厂、闸北水厂和浦东水厂等5个老厂,并新建闵行水厂、长桥水厂。同时,各单位在建厂时同步建成各种供水设施,供生产和生活用水。上海还采取开凿深井、压力滤池、活动水厂等方法,在嘉定、安亭、浏河、吴泾、桃浦等地区解决生产建设和生活用水。另一方面,为提高储水和输配能力,上海加紧进行水库和管网建设。先后建成蓄水量分别为1万吨和2万吨的胶州路水库和中山北路水库。埋设自来水管道124公里。并在原有的管路系统上,增设加压泵站,调整管网,从地下挖迁大小口径水管40余公里,改善低压区、缺水区的用水情况,改善用水困难里弄1424处,低压区15个。1960年自来水总售水量为3.37亿吨,最高日供水量148.4万吨,较1957年分别增长了59.1%和55.6%。
2、电力系统建设。1958年,上海开始动工兴建吴泾热电厂、闵行发电厂,扩建闸北发电厂、南市发电厂,装机容量共达40.9万千瓦。同时,积极建设高压输电线路,先后兴建了望亭-西郊线、杭州-西郊线、西郊变电站等110千伏和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上海郊县的农村电网建设,也在1958年初步形成以农田排灌为主的10千伏电网。另外,自1958年上海供电局成立、统一管理全市的供电系统后,1960年上海又分别成立县供电所,加强了对农村电网的建设和农电管理。随着1958年后一批新建的大容量发电厂和110千伏、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陆续投运,初步形成了建国后城市供电系统的基本格局,供电能力增长迅速,1966年工业用电41.22亿千瓦时,比1957年增长195.7%,市政生活用电13.64亿千瓦时,比1957年增长49.8%。
3、供气系统建设。由于受到重点发展重工业需求的影响,城市供气系统发展很快。为提高供气能力,上海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完成了杨树浦煤气厂30门直立式连续炭化炉及二组水煤气炉为主体的扩建工程,建成了上海焦化厂65孔大型焦炉的成套炼焦制气设备,并在半年内建成吴淞煤气厂三组共80孔简易焦炉和回收设备。同时,新建了高起点的吴泾炼焦制气厂(该厂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新的炼焦、供气、化学产品三者并重的综合性制气厂,1959年建成投产,日产煤气45万立方米)。在储气及输配气设施建设方面,1958年后,相继建成2座5.4万立方米的储气柜,铺设管道136公里,使中压管道初步形成环网,相应地扩建了表具工厂。随着供气能力的增强和供气管道的伸展,上海城市煤气的服务范围也不断扩大,市区的煤气厂还向嘉定科技城供气,迈出了郊县煤气建设的第一步。从1957年到1960年,全市家庭煤气普及率从原来的2.5%上升到5.8%,提高3.3%。到1960年,共有家庭煤气用户8.03万户,比1957年的3.25万户实际增长了一倍多。
二、“大跃进”时期上海市政建设简评
“大跃进”时期上海工业的高速扩张,对上海城市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适应工业化的需要,上海在城市功能定位、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乃至社会与人的发展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调适性变化,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变化上。回顾和总结这一时期上海城市现代化建设,对推动上海城市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城市的市政建设和公用事业建设,只有围绕和服务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向,才能获得较快的发展。“大跃进”时期上海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围绕重工业这一中心和重心,快速实现工业结构、产业结构向高精尖方向的调整发展。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上海包括内、外交通体系的改建、扩建和新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更新改造和高速扩容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上海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沟通城郊的崭新的现代化道路辐射网络的建成,第一次将市区与各工业区、乡村、卫星城镇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密切了城乡联系,促进了上海城乡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
其次,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只有真正贯彻既“为生产服务”又“为人民服务”的方针,统筹兼顾好生产和生活的发展需求,才能获得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也才能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由于过分强调城市现代化应服务、服从于工业化发展需要的附属地位,其结果导致这一时期上海城市现代化的投入远远滞后于工业化的推进速度,反过来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城市公用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新增能力,是以满足生产建设和发展需要为主,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为辅。从自来水、电力、煤气的生活部分的供应量来看,到1960年,仅比1957年分别增长4333万吨、1.21亿度和0.28亿立方米,而同期工业部分的供应量,却分别增长了9635万吨、27.28亿度和1.16亿立方米,两者形成巨大反差。这种反差也表明了上海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滞后和欠缺。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短缺、环境恶化程度加剧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上海工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制约,人民生活受到影响。这是“大跃进”时期工业建设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给我们留下的一个深刻教训。
再次,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只有注意各项工作内部关系的协调,注重调查研究,注重城市管理,才能使城市市政和公用事业的现代化建设真正充分发挥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的作用。如在发展公用事业中,由于对供应情况的调查研究不及时,导致一时一地的供求矛盾突出和紧张,服务质量下降。如尽管城市供水系统的分布面积大大超过了当时的市区范围,但市内同时也有不少地区仍为供水系统的空白点。在一些水压不足的地区,用户使用时甚至出现断水。又如,由于电力设施建设主要是为了发展生产,对居民生活需要考虑甚少,加上当时供、配电系统的布局不够合理,用电管理方面存在许多缺陷,偏离市区的电网难以正常输入城区中心电网,导致城市电力设施的建设和利用长期处于不平衡发展的状态之中。因此,需要制定一个综合性的长远规划,在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使工业增长、经济发展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之间保持协调、有序发展,使城市现代化建设真正实现健康、和谐、有序、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上海市统计局编:《1983年上海统计年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叶伯初主编:《上海建设(1949~1985)》,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上海市档案馆档案:《上海市公用事业三年总结》(1961年)。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 责任编辑:晏蔚青
一、工业化主导下的上海市政建设
(一)城市交通建设
“大跃进”时期,为适应工业化进程和卫星城建设的需要,上海城市交通由中心城向外围地区不断扩张,第一次形成了沟通城郊的崭新的现代化道路辐射网络,将城市与乡村、卫星城镇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同时,通过兴建、改建市区道路系统,有效地缓解了中心城市的压力和拥挤程度。而工业“大跃进”的快速发展,使上海对原材料输入、工业产品输出和人口流动的需求量空前膨胀,直接刺激了上海城市对外交通的迅速扩容,使作为现代城市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对外门户的上海城市对外交通,有了一定的发展。
1、道路建设。1958-1960年上海新建、改建的445公里道路中,约有三分之二是直接为卫星城和近郊工业区服务的。新建和改建的209座桥梁,绝大部分是新型的钢筋混凝土桥。主要包括:往南新建了沪闵路、龙吴路,分别连接闵行和吴泾;往北新建、扩建了共和新路、张庙路、逸仙路和同济路,分别通往彭浦和蕴藻浜等近郊工业区;向西新建了曹安路,通往安亭,向西北改建了通往嘉定的沪嘉路,往西南改建了通往松江的沪松路。为减轻市中心的交通拥挤程度,1959年,上海开始建设上世纪50年代上海规模最大的道路工程——中山环路,将原有的中山南路、中山南一路、中山西路和中山北路连接起来。此外,上海还对市中心区的道路进行改扩建,视可能条件予以拓宽拉直,在交通结点和蜂腰地段,逐步设法辟通,拆除了一些妨碍交通的“瓶颈”。先后拓宽改建了北京路、天目路、西藏路、南京路、河南路等主要道路的部分路段。与此同时,上海还进行了卫星城镇和市郊工业区内部的交通线路的建设。1958年下半年至1959年上半年,闵行共建成了总长度为27公里的一、二、三、四、六号路等5条道路,7座桥梁。彭浦工业区到1960年初共建成道路25公里和7座桥梁。在蕴藻浜工业区、北新泾工业区、桃浦工业区、吴泾工业区等地,也进行了规模不等的道路、桥梁建设。随着原属江苏省的10个县划归本市管辖,上海对从市区通往各县,以及各县相互连接的主要公路,根据需要,先后进行了改建和新建,架设140余座桥梁,提高了道路等级和通行能力。从吴淞经宝山、嘉定、青浦、松江、奉贤等县的公路,形成外环线公路的雏形,初步构成郊县环线与放射线相交织的公路框架。
2、公共交通建设。1958年7月市公共交通公司成立,负责管理协调全市的公交业务,对全市公交行业实行统一管理和统一经营。1958年,上海新辟公共汽车线路14条;1959年末,市郊线路由原来的7条增加到26条,线网所及,东至沿江的川沙、高桥、宝山,西至青浦朱家角,南至金山卫、奉城、南汇,北抵罗店、嘉定。同时,扩大公共汽车、电车线网的服务面。1958年6月开辟了第一条通宵线路,在此后一年多时间里,全市共有24条公交线路成为通宵营运线路,逐步形成了市区、主要工人新村同工业区、车站、码头间的通宵公共交通网。公交场站建设逐步向市郊伸展,除对市区的电车一场、汽车二场进行改建、扩建外,在当时的市区边缘中山路环路新建汽车三场和四场,在闵行、嘉定等地先后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客运场站。与此同时,上海开始用无轨电车取代不能适应市区日益复杂的道路行车状况的有轨电车,1958年底,市区无轨电车的线路长度比1949年增加了1.29倍。到1960年,上海公交线路达104条,比1957年增长70.5%,线路总长度从1957年的614公里增至1406公里,增长128.9%;公交车辆也从1957年时的1512辆增加到2360辆,增长56.1%;全市载客总量从9.37亿人次增加到14.16亿人次,增长51.1%;最高日运客总数从355万人次增至516万人次,增长45.4%。
3、对外交通建设。上海的对外交通包括铁路、水路、陆路运输等方面。
铁路方面:从1958年开始,上海结合铁路路网规划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新线建设,并对货运站、编组站及原有线路进行技术改造,共投资近1.2亿元。先后开工兴建了南翔至何家湾的南何支线和何家湾至杨树浦的何杨支线,新桥至闵行的新闵支线和吴泾至闵行的吴泾支线,吴泾至浦东周家渡吴周支线,自何家湾车站引出的上钢一厂专用线和自彭浦站出岔的上钢五厂专用线,桃浦、彭浦、殷行、杨浦、闵行等站也同时开工兴建。使上海铁路初步形成枢纽框架,不仅改善了上海市的铁路紧张状况,而且确保了上海地区铁路大动脉的灵活畅通。在此期间,还先后建成杨浦、桃浦和彭浦等货站及货场,1960年的车站货位数比1950年增加2倍左右,仓库、雨棚面积达4.4万平方米,货场能力增加到16万吨。对沪宁、沪杭铁路正线则着重于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线路的技术标准。在机车、车辆及其他设备方面,也陆续进行更新改造。
水路方面:随着上海港吞吐量的迅猛上升,为解决运力和运量的矛盾,从1959年开始,上海一方面加强重点港区建设,以增强码头吞吐能力。先后新建了汇山码头3个新泊位,日晖港北票煤码头2个泊位,兴建了以承担外贸进出口和水陆联运业务为主,可靠泊万吨级巨轮的张华浜水陆联运码头。同时,加强内河港口建设,陆续在苏州河沿岸建造码头泊位68个,库房1.7万平方米,堆栈13万多平方米,配有各种装卸机械368台,从而使苏州河沿岸港口都有了正规码头,装卸作业也基本实现机械化。另一方面,加强水上运输船舶硬件建设,以提高运能和运力。先后建造货运驳船共2万多载重吨,调拨3000吨货驳船,并陆续增添240-900匹马力的拖轮、100-1000吨级的铁驳船和60-1000匹马力的机动货驳和油轮等。1959年至1960年,上海拨出部分外汇购置了19艘万吨级自由轮,共18.5万载重吨,供运输煤炭等物资之用。到1960年,上海海运局的沿海货运量已从1957年的951.4万吨增至2498.5万吨。
陆路方面:1958年,上海货车修理厂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辆4吨载重汽车并投入批量生产,同时上海市交通运输部门设计制造了一批活络平板车和大型卡车等,并把交通牌汽车改装成半挂车,使车辆的载重量从4吨提高到8吨。另外,从1958年到1960年,上海交通部门制造各类装卸机械700余台,拥有各类倾卸车2200余辆,使机械化、半机械化装卸率达到80%,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基本改变了上海陆路装卸作业的落后面貌。同时,为保证运输干线畅通和钢铁等重点物资运输,上海还在港区、车站及大型钢厂设立汽车运输联合调度站,建立钢铁、大件、煤炭、化工等专业运输场。1960年全市市内汽车货运量达11799万吨,比1957年的2584万吨增长了356.6%。
(二)城市公用事业
建设城市公用事业(主要是供水、供电和煤气供应)是保证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载体,是市政建设及城市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大跃进”时期工业的高速发展导致上海城市在空间上前所未有地扩张,并带动了城市公用事业的发展。
1、供水系统建设。为解决全市十分突出的供水问题,上海一方面扩建改造南市水厂、杨树浦水厂、沪南水厂、闸北水厂和浦东水厂等5个老厂,并新建闵行水厂、长桥水厂。同时,各单位在建厂时同步建成各种供水设施,供生产和生活用水。上海还采取开凿深井、压力滤池、活动水厂等方法,在嘉定、安亭、浏河、吴泾、桃浦等地区解决生产建设和生活用水。另一方面,为提高储水和输配能力,上海加紧进行水库和管网建设。先后建成蓄水量分别为1万吨和2万吨的胶州路水库和中山北路水库。埋设自来水管道124公里。并在原有的管路系统上,增设加压泵站,调整管网,从地下挖迁大小口径水管40余公里,改善低压区、缺水区的用水情况,改善用水困难里弄1424处,低压区15个。1960年自来水总售水量为3.37亿吨,最高日供水量148.4万吨,较1957年分别增长了59.1%和55.6%。
2、电力系统建设。1958年,上海开始动工兴建吴泾热电厂、闵行发电厂,扩建闸北发电厂、南市发电厂,装机容量共达40.9万千瓦。同时,积极建设高压输电线路,先后兴建了望亭-西郊线、杭州-西郊线、西郊变电站等110千伏和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上海郊县的农村电网建设,也在1958年初步形成以农田排灌为主的10千伏电网。另外,自1958年上海供电局成立、统一管理全市的供电系统后,1960年上海又分别成立县供电所,加强了对农村电网的建设和农电管理。随着1958年后一批新建的大容量发电厂和110千伏、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陆续投运,初步形成了建国后城市供电系统的基本格局,供电能力增长迅速,1966年工业用电41.22亿千瓦时,比1957年增长195.7%,市政生活用电13.64亿千瓦时,比1957年增长49.8%。
3、供气系统建设。由于受到重点发展重工业需求的影响,城市供气系统发展很快。为提高供气能力,上海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完成了杨树浦煤气厂30门直立式连续炭化炉及二组水煤气炉为主体的扩建工程,建成了上海焦化厂65孔大型焦炉的成套炼焦制气设备,并在半年内建成吴淞煤气厂三组共80孔简易焦炉和回收设备。同时,新建了高起点的吴泾炼焦制气厂(该厂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新的炼焦、供气、化学产品三者并重的综合性制气厂,1959年建成投产,日产煤气45万立方米)。在储气及输配气设施建设方面,1958年后,相继建成2座5.4万立方米的储气柜,铺设管道136公里,使中压管道初步形成环网,相应地扩建了表具工厂。随着供气能力的增强和供气管道的伸展,上海城市煤气的服务范围也不断扩大,市区的煤气厂还向嘉定科技城供气,迈出了郊县煤气建设的第一步。从1957年到1960年,全市家庭煤气普及率从原来的2.5%上升到5.8%,提高3.3%。到1960年,共有家庭煤气用户8.03万户,比1957年的3.25万户实际增长了一倍多。
二、“大跃进”时期上海市政建设简评
“大跃进”时期上海工业的高速扩张,对上海城市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适应工业化的需要,上海在城市功能定位、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乃至社会与人的发展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调适性变化,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变化上。回顾和总结这一时期上海城市现代化建设,对推动上海城市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城市的市政建设和公用事业建设,只有围绕和服务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向,才能获得较快的发展。“大跃进”时期上海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围绕重工业这一中心和重心,快速实现工业结构、产业结构向高精尖方向的调整发展。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上海包括内、外交通体系的改建、扩建和新建,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更新改造和高速扩容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上海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沟通城郊的崭新的现代化道路辐射网络的建成,第一次将市区与各工业区、乡村、卫星城镇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密切了城乡联系,促进了上海城乡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
其次,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只有真正贯彻既“为生产服务”又“为人民服务”的方针,统筹兼顾好生产和生活的发展需求,才能获得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也才能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由于过分强调城市现代化应服务、服从于工业化发展需要的附属地位,其结果导致这一时期上海城市现代化的投入远远滞后于工业化的推进速度,反过来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城市公用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新增能力,是以满足生产建设和发展需要为主,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为辅。从自来水、电力、煤气的生活部分的供应量来看,到1960年,仅比1957年分别增长4333万吨、1.21亿度和0.28亿立方米,而同期工业部分的供应量,却分别增长了9635万吨、27.28亿度和1.16亿立方米,两者形成巨大反差。这种反差也表明了上海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滞后和欠缺。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短缺、环境恶化程度加剧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上海工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制约,人民生活受到影响。这是“大跃进”时期工业建设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给我们留下的一个深刻教训。
再次,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只有注意各项工作内部关系的协调,注重调查研究,注重城市管理,才能使城市市政和公用事业的现代化建设真正充分发挥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的作用。如在发展公用事业中,由于对供应情况的调查研究不及时,导致一时一地的供求矛盾突出和紧张,服务质量下降。如尽管城市供水系统的分布面积大大超过了当时的市区范围,但市内同时也有不少地区仍为供水系统的空白点。在一些水压不足的地区,用户使用时甚至出现断水。又如,由于电力设施建设主要是为了发展生产,对居民生活需要考虑甚少,加上当时供、配电系统的布局不够合理,用电管理方面存在许多缺陷,偏离市区的电网难以正常输入城区中心电网,导致城市电力设施的建设和利用长期处于不平衡发展的状态之中。因此,需要制定一个综合性的长远规划,在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使工业增长、经济发展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之间保持协调、有序发展,使城市现代化建设真正实现健康、和谐、有序、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上海市统计局编:《1983年上海统计年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叶伯初主编:《上海建设(1949~1985)》,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上海市档案馆档案:《上海市公用事业三年总结》(1961年)。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 责任编辑:晏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