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讨论高校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现象和问题,从机械类专业的特点出发,阐述了一些课程教学的改革方案。现代企业除了关注机械人才的学科知识,对他们的素质教育也提出了要求。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理念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大家都要求提高素质教育。这里首先讨论了改革的必要性,还探索性地提出适应素质教育的一些改革方案。
【关键词】素质教育 机械类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55-01
素质教育是让社会走长期的发展道路。对现代人来说,科技的发展有利有弊,它需要素质教育来提高国民素质,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目前,由于独立学院师资力量紧张,特别是实验实践条件十分有限,很多机械类课程教学都是停留在课堂上,还没有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如何进行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积极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一、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对机械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前几年,为了给社会培养更多的机械工程师和专业人才,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机械类课程,这是顺应当时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需求的。但是,当前,社会上的很多行业,包括机械行业都出现了饱和的情况,加之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因此,要想使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竞争力,更有优势抢占为数不多的就业岗位,就必须与时俱进,改变现有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探索出一条新的人才培养路子,只有这样才能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契合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形势。所以说,笔者认为,对机械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对机械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当前,素质教育已经被社会各界关注,它对我国教育的影响是深层次、多方面的,不仅包括基础教育,也包括中职教育,它极力要求推翻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对机械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同样是基于这样的初衷和目的,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行的过程中,机械类课程作为一大主要专业,理所应当地要先行一步,不断探索创新和改革的办法,这是一种必然选择。
(三)对机械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大愿望
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广大教育工作者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助推力量。同样,对机械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大愿望。我们知道,机械类课程的教师都是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在教学研究中也屡次提出要进行教学改革机械类人才培养才有希望。俗话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作为教学实践的主体教师是具有足够的发言权的,当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改革的愿望十分迫切时,说明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因此,推进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进程是当务之急,十分必要。
二、当前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的影响较深,所以总的来说在当前的机械类课程教学中,教师对改革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特别是对于老一辈的教师,他们的思想过于保守,不敢尝试和进行大的教学改革,导致当前的教学改革现状并不理想。除此之外,有一批血气方刚的年轻教师在教学改革的具体落实上,由于缺乏相应的指导和经验,造成教学改革更多的是流于形式,过于盲目,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可以说,又好又快地推进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在抓住素质教育的前提下,要想更好地进行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树立新的机械类课程教学理念
21世纪的今天,学校要努力把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紧密地结合到一起,形成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那么要如何将两者联系起来呢?首先,教师要时刻关注当前的社会需求形势,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摒弃“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思想;第三,要始终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开展机械类课程的教学活动,确保指导思想与教学改革不脱节。
2.加强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当今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两者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这就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有效地展开教学互动。譬如,在学习机械设计这门课程时,首先教师要在课前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预习活动,并在课前或课堂上作适当的检查;其次要合理设置学习目标,结合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确立每堂课的教学任务,需目标要具体、明确,既要有知识、能力目标,也应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最后,要科学地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应围绕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创设形象的教学情境,借助现代教学设备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的兴趣。
3.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
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对高等教育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切实体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是无限大的。因此,作为机械类课程教学的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敢于假设和想像,敢于质疑一切,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思路。例如学习“机械零件疲劳强度”时,可以结合粮食机械——棉籽壳振动分离筛结构,首先启发学生利用系统搜寻法找出满足设计要求的各种可能性,很快得到满足这一设计要求的機构有曲柄机构、正弦机构、正切机构、凸轮机构等的答案,这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机构的运动规律,同时比较不同机构对所设计设备的物料运动影响状况,进而确定最好的传动机构,接着分析设备零件的运行状况,说明机械零件的寿命变化规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启发学生,学生的创造力也陆续地被激发出来。
四、结束语
从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树立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是时代的需要。从机械专业特点出发,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意识,才会将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真正与素质教育融合到一起,最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安慧姝,等.加强独立学院公共选修课建设,努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科技信息,2006(5)
[2]张琼.独立学院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新探.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9)
【关键词】素质教育 机械类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55-01
素质教育是让社会走长期的发展道路。对现代人来说,科技的发展有利有弊,它需要素质教育来提高国民素质,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目前,由于独立学院师资力量紧张,特别是实验实践条件十分有限,很多机械类课程教学都是停留在课堂上,还没有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如何进行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积极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一、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对机械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前几年,为了给社会培养更多的机械工程师和专业人才,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机械类课程,这是顺应当时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需求的。但是,当前,社会上的很多行业,包括机械行业都出现了饱和的情况,加之当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因此,要想使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竞争力,更有优势抢占为数不多的就业岗位,就必须与时俱进,改变现有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探索出一条新的人才培养路子,只有这样才能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契合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形势。所以说,笔者认为,对机械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对机械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当前,素质教育已经被社会各界关注,它对我国教育的影响是深层次、多方面的,不仅包括基础教育,也包括中职教育,它极力要求推翻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对机械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同样是基于这样的初衷和目的,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行的过程中,机械类课程作为一大主要专业,理所应当地要先行一步,不断探索创新和改革的办法,这是一种必然选择。
(三)对机械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大愿望
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广大教育工作者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助推力量。同样,对机械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大愿望。我们知道,机械类课程的教师都是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在教学研究中也屡次提出要进行教学改革机械类人才培养才有希望。俗话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作为教学实践的主体教师是具有足够的发言权的,当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改革的愿望十分迫切时,说明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因此,推进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进程是当务之急,十分必要。
二、当前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的影响较深,所以总的来说在当前的机械类课程教学中,教师对改革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特别是对于老一辈的教师,他们的思想过于保守,不敢尝试和进行大的教学改革,导致当前的教学改革现状并不理想。除此之外,有一批血气方刚的年轻教师在教学改革的具体落实上,由于缺乏相应的指导和经验,造成教学改革更多的是流于形式,过于盲目,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可以说,又好又快地推进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在抓住素质教育的前提下,要想更好地进行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树立新的机械类课程教学理念
21世纪的今天,学校要努力把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紧密地结合到一起,形成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那么要如何将两者联系起来呢?首先,教师要时刻关注当前的社会需求形势,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摒弃“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思想;第三,要始终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开展机械类课程的教学活动,确保指导思想与教学改革不脱节。
2.加强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当今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两者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这就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有效地展开教学互动。譬如,在学习机械设计这门课程时,首先教师要在课前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预习活动,并在课前或课堂上作适当的检查;其次要合理设置学习目标,结合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确立每堂课的教学任务,需目标要具体、明确,既要有知识、能力目标,也应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最后,要科学地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应围绕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创设形象的教学情境,借助现代教学设备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的兴趣。
3.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
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对高等教育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切实体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是无限大的。因此,作为机械类课程教学的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敢于假设和想像,敢于质疑一切,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思路。例如学习“机械零件疲劳强度”时,可以结合粮食机械——棉籽壳振动分离筛结构,首先启发学生利用系统搜寻法找出满足设计要求的各种可能性,很快得到满足这一设计要求的機构有曲柄机构、正弦机构、正切机构、凸轮机构等的答案,这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机构的运动规律,同时比较不同机构对所设计设备的物料运动影响状况,进而确定最好的传动机构,接着分析设备零件的运行状况,说明机械零件的寿命变化规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启发学生,学生的创造力也陆续地被激发出来。
四、结束语
从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树立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是时代的需要。从机械专业特点出发,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意识,才会将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真正与素质教育融合到一起,最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安慧姝,等.加强独立学院公共选修课建设,努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科技信息,2006(5)
[2]张琼.独立学院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新探.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