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博伊斯被称作继杜尚之后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使艺术界专家对其评价不一、众说纷纭。其艺术作品表现形式多样,无论是雕塑、行为还是装置作品对当代艺术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图像观念转向的今天,对其作品本身意义的探究成为笔者于此的目的与方向。
关键词:博伊斯;毡布;救护车;荒野狼
在博伊斯众多艺术作品中,《我爱美国,美国爱我》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影响着艺术形式的发展,很明显,该作品的题目与字面表意带有很明显的反讽意味,用艺术创作的形式表达讽刺。该作品表演过程为:博伊斯从德国杜塞尔多夫乘飞机抵达纽约肯尼迪机场,身裹毡布,用担架抬上了一辆救护车,直送画廊,期间从未踏上美国一丝土地,在画廊内与一只荒原狼相处一室。开始时,他裹着厚厚的毡布,揣着一个手电,露出一根拐杖,人与狼互相窥视,在此过程中博伊斯时不时敲打着挂在脖子上的三角铁。后来开始与狼建立睦邻关系,“与狼共眠”。三天后,他仍然身裹氈布,同样未曾触碰美国土地,用担架抬上救护车,从肯尼迪机场返回德国。他将这件在美国实施,却从未让自己双脚接触美国土地的作品命名为《我爱美国,美国爱我》(满含反义与讽刺之意),作品完成后他激动的称自己活下来完全是神的作用。毛毡、三角铁、拐杖、手电筒、棕色手套、每天送来的50份《华尔街日报》、涡轮机的咆哮声、救护车及担架、狼作为此作品中出现的全部信息。在这件作品中,高度运用了符号的力量和宗教活动的玄幻,使得在与传统概念中的神圣动物相接触中找到动物和人的相通点和交融点的可能。
由于每一个信息后都存在相应的意义阐释,我们必须对其符号进行分析。这里出现了三个重要的符号信息:救护车、担架、荒原狼。在日常生活中,救护车、担架出现于医院或是急救现场,在作品中博伊斯身裹毡布,被担架抬上了一辆救护车,直送画廊。在画廊内与一只荒原狼相处一室。在作品中博伊斯本人更像是一个极度重病患者或者是一个受到伤害的人,担架未把他抬到医院而是把他抬到了与狼共处的房间。他可能想把狼引向政治或者代表战争总之是一个负面的角色,一个他想讽刺、批判的角色,但最后他们又以相拥入眠结束,得到了和平的共处,三天后,他还是身裹毡布,用担架抬上救护车,从肯尼迪机场返回德国。担架救护车的两次出现,他与狼从撕咬到相拥而眠,笔者认为代表着伤害、和平终将换来无法治愈,就算能够和睦相处,博伊斯最后还是被担架抬走,双脚从未接触美国土地,显然将作品嘲讽意味升级。
荒原狼作为重要信息在查阅资料中得知,在印第安人那里,狼是备受尊敬的动物,印第安人将之视为神。但在白人那里,狼被贬低为狡诈的代名词,它在人们心中的位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被猎杀的对象。博伊斯之所以选择和一只荒野狼共处一室,笔者个人认为是基于狼的这种双重形象,它是白人和印第安人观念差异和冲突的交汇点。狼代表伤害,这一伤害恰巧又与印第安人的历史有关。也有评论家认为野狼是美国印第安人的象征,但却被白人捕猎殆尽,因此这件作品所表达的又是对现代化生活价值、消费社会中人的物质化堕落的批判。
毛毡是博伊斯反复使用的材料也是他标志性的符号,毛毡作为一种有机物,具有绝缘功能的同时也能够储存热量起到保护作用。在博伊斯最后对作品的强调时说道:“我想把精力集中在荒野狼上,我想孤立自己,除了荒野狼外,我在美国什么都不看。”所以笔者认为博伊斯将自己用毛毡包裹起来,就是利用毛毡作为绝缘体的特性可以让他与外界很好的隔离,让他自己什么也看不见也正是出于想表达出对于此地的厌恶之情,只有荒野狼可以出现在他的视野内。在作品中出现的《华尔街日报》也是这种隔离代表的人与人之间的观念差异所造成的。
博伊斯可谓被称作为首先强调艺术的社会价值的艺术家,在艺术图像学转向后为艺术另谋出路转向其社会价值作为终极目标,如:《7000棵橡树》。“所有这些留下的纪念都是由一个有生命的部分,即随着时间不断成长变化的树木,以及一个永恒不变的部分,即玄武石,其在外在形状,数量,规模,数量上都不随时间改变。”在图像复制唾手可得的今天,强调艺术创作的社会价值彰显艺术家的牛虻角色变得尤为重要。虽然博伊斯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泛艺术概念,但在当下艺术质量岌岌可危的今天已成为艺术家时刻的警示。
参考文献:
[1] 《费顿.焦点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艾伦安特立夫,[M].广西美术出版社。
[2] 《什么是艺术?博伊斯和学生的对话》:福尔克尔·哈兰著,[M].商务印书馆。
[3] 《博伊斯的艺术启示录》[J].郑工,中国美术教育.1997(02)。
[4] 《艺术介入社会:博伊斯和他的作品》[M].彭伟,夫博,公共艺术.2016(03)
作者简介:
曹子艺(1998.11~)女 辽宁省鞍山市 大连工业大学16级视觉传达系数字与交互设计方向;
张新阳(1998.6~)女 辽宁省盘锦市 大连工业大学16级视觉传达系平面与传媒设计方向;
王晨懿(1997.1~)女 辽宁省阜新市 大连工业大学16级视觉传达系数字与交互设计方向;
杜诗瑶(1997.9~)女 辽宁省锦州市 大连工业大学16级视觉传达系平面与传媒设计方向。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关键词:博伊斯;毡布;救护车;荒野狼
在博伊斯众多艺术作品中,《我爱美国,美国爱我》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影响着艺术形式的发展,很明显,该作品的题目与字面表意带有很明显的反讽意味,用艺术创作的形式表达讽刺。该作品表演过程为:博伊斯从德国杜塞尔多夫乘飞机抵达纽约肯尼迪机场,身裹毡布,用担架抬上了一辆救护车,直送画廊,期间从未踏上美国一丝土地,在画廊内与一只荒原狼相处一室。开始时,他裹着厚厚的毡布,揣着一个手电,露出一根拐杖,人与狼互相窥视,在此过程中博伊斯时不时敲打着挂在脖子上的三角铁。后来开始与狼建立睦邻关系,“与狼共眠”。三天后,他仍然身裹氈布,同样未曾触碰美国土地,用担架抬上救护车,从肯尼迪机场返回德国。他将这件在美国实施,却从未让自己双脚接触美国土地的作品命名为《我爱美国,美国爱我》(满含反义与讽刺之意),作品完成后他激动的称自己活下来完全是神的作用。毛毡、三角铁、拐杖、手电筒、棕色手套、每天送来的50份《华尔街日报》、涡轮机的咆哮声、救护车及担架、狼作为此作品中出现的全部信息。在这件作品中,高度运用了符号的力量和宗教活动的玄幻,使得在与传统概念中的神圣动物相接触中找到动物和人的相通点和交融点的可能。
由于每一个信息后都存在相应的意义阐释,我们必须对其符号进行分析。这里出现了三个重要的符号信息:救护车、担架、荒原狼。在日常生活中,救护车、担架出现于医院或是急救现场,在作品中博伊斯身裹毡布,被担架抬上了一辆救护车,直送画廊。在画廊内与一只荒原狼相处一室。在作品中博伊斯本人更像是一个极度重病患者或者是一个受到伤害的人,担架未把他抬到医院而是把他抬到了与狼共处的房间。他可能想把狼引向政治或者代表战争总之是一个负面的角色,一个他想讽刺、批判的角色,但最后他们又以相拥入眠结束,得到了和平的共处,三天后,他还是身裹毡布,用担架抬上救护车,从肯尼迪机场返回德国。担架救护车的两次出现,他与狼从撕咬到相拥而眠,笔者认为代表着伤害、和平终将换来无法治愈,就算能够和睦相处,博伊斯最后还是被担架抬走,双脚从未接触美国土地,显然将作品嘲讽意味升级。
荒原狼作为重要信息在查阅资料中得知,在印第安人那里,狼是备受尊敬的动物,印第安人将之视为神。但在白人那里,狼被贬低为狡诈的代名词,它在人们心中的位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被猎杀的对象。博伊斯之所以选择和一只荒野狼共处一室,笔者个人认为是基于狼的这种双重形象,它是白人和印第安人观念差异和冲突的交汇点。狼代表伤害,这一伤害恰巧又与印第安人的历史有关。也有评论家认为野狼是美国印第安人的象征,但却被白人捕猎殆尽,因此这件作品所表达的又是对现代化生活价值、消费社会中人的物质化堕落的批判。
毛毡是博伊斯反复使用的材料也是他标志性的符号,毛毡作为一种有机物,具有绝缘功能的同时也能够储存热量起到保护作用。在博伊斯最后对作品的强调时说道:“我想把精力集中在荒野狼上,我想孤立自己,除了荒野狼外,我在美国什么都不看。”所以笔者认为博伊斯将自己用毛毡包裹起来,就是利用毛毡作为绝缘体的特性可以让他与外界很好的隔离,让他自己什么也看不见也正是出于想表达出对于此地的厌恶之情,只有荒野狼可以出现在他的视野内。在作品中出现的《华尔街日报》也是这种隔离代表的人与人之间的观念差异所造成的。
博伊斯可谓被称作为首先强调艺术的社会价值的艺术家,在艺术图像学转向后为艺术另谋出路转向其社会价值作为终极目标,如:《7000棵橡树》。“所有这些留下的纪念都是由一个有生命的部分,即随着时间不断成长变化的树木,以及一个永恒不变的部分,即玄武石,其在外在形状,数量,规模,数量上都不随时间改变。”在图像复制唾手可得的今天,强调艺术创作的社会价值彰显艺术家的牛虻角色变得尤为重要。虽然博伊斯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泛艺术概念,但在当下艺术质量岌岌可危的今天已成为艺术家时刻的警示。
参考文献:
[1] 《费顿.焦点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艾伦安特立夫,[M].广西美术出版社。
[2] 《什么是艺术?博伊斯和学生的对话》:福尔克尔·哈兰著,[M].商务印书馆。
[3] 《博伊斯的艺术启示录》[J].郑工,中国美术教育.1997(02)。
[4] 《艺术介入社会:博伊斯和他的作品》[M].彭伟,夫博,公共艺术.2016(03)
作者简介:
曹子艺(1998.11~)女 辽宁省鞍山市 大连工业大学16级视觉传达系数字与交互设计方向;
张新阳(1998.6~)女 辽宁省盘锦市 大连工业大学16级视觉传达系平面与传媒设计方向;
王晨懿(1997.1~)女 辽宁省阜新市 大连工业大学16级视觉传达系数字与交互设计方向;
杜诗瑶(1997.9~)女 辽宁省锦州市 大连工业大学16级视觉传达系平面与传媒设计方向。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