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了解中部地区医疗机构的中医康复服务能力现状并提出建议。方法:本项目采用立意抽样的方式,对河南省漯河市九所医疗机构的57名中医康复医护人员和148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发现中医康复医护人员人才现状不佳,医护人员对自我职业认同感不高、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根据相关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促进该地区中医康复服务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中医康复 服务能力 调查研究 中部地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对象是河南省漯河市市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中医康复科医护人员及漯河市居民。采用立意抽样的方法,共涉及9家医疗机构,57名医护人员,148位市区居民,本调查小组对问卷进行了及时地回收,确保问卷的真实有效性。
1.2 方法
本研究综合运用了问卷法、访谈法、综合分析等方法,自行设计了并使用了针对医护人员和居民的调查问卷《河南省漯河市市级医院中医康复服务能力情况的调查(医护人员)》《河南省漯河市市级医院中医康复服务能力情况的调查(居民)》,并将原始数据整理后录入apidate,利用SPSS 20.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主要采用推断统计的方法对河南省漯河市的中医康复服务现状进行分析。
2 结果
此次对医护人员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57份,有效率为71.25%,对漯河市区居民共发问卷155,回收有效问卷148,有效率为95.48%。问卷的发放随机性强,涉及区域广,所涉及的性别比例、年龄层合理,因此,问卷具有真实可靠性。
3 分析
3.1 中医康复的医护人员康复服务能力的现状
3.1.1 中医康复人才结构不佳
中医康复行业在国内起步晚,从数量上来说中医康复的专业人才占漯河市医护人员的比例偏低,而需要接受康复治疗的居民的数量庞大,所以康复技术人员现在还处于一种紧缺的状态,需要引起医疗卫生部门重视。
从结构上来说,康复治疗师、康复治疗医师和康复护士的配比不够合理,界限混乱,同时,康复科缺少中医康复方面的管理和推广人才,对居民社区开展相关中医康复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因此导致中医康复的影响力低下。从功能上来说,中医康复技术人员更倾向于重视残疾人的方面,而忽视了广泛居民的康复需求,一些康复服务中心虽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康复评定环节和康复计划流程,但也仅仅是强调如“评定目标与残疾人自身意愿是否一致”、“残疾人及其家属是否有参与”等方面[1],而忽略了其他类型患者的中医康复需求。
3.1.2 中医康复人员自身认可度不高
从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52.7%医护人员觉得中医康复地位不高,其一,中医康复兴起的时间不算很长,缺少相关先进而有效的设备,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不足,治疗效果不太显著,其二,中医康复医护人员对康复行业的不自信,并且他们当中大部分的第一专业并非中医康复,还未感受到中医康复的重要性。因此,需要提高医护人员的归属感和认同度。
3.2 居民角度对中医康复服务能力的评价
77.9%居民对中医康复治疗的效果较为满意,大多数居民会选择中医康复治疗,表明居民对中医康复治疗的认可度相应较高,中医康复治疗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是,依然有22.1%居民对中医康复治疗的效果并不满意,说明不仅是中医康复的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临床水平、理论水平,还包括中医康复设备,中医康复科的医院配置等多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4 建议
4.1 政府方面
4.1.1 充分认识到中医康复发展的重要性,落实国家政策
政府的政策是一个项目发展的引领者,只有政策落实的到位,相关的制度才能逐渐的完善与成熟,所以政府要充分认识到中医康复的重要性,改善中医康复的现有环境,优化中医康复的资源配置,落实发展中医康复相关人才的规划。并且当地政府应逐渐落实“防-治-康三结合”和“补齐康复医疗的短板”的国家政策,促进康复医护人员的培训。
4.1.2 加强康复医疗保障水平
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2个五年规划纲要》[2],将符合规定的伤、病、残者必需的康复医疗服务项目和矫形器等康复医疗辅助器具适配项目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以满足其特殊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另外,可尝试建立康复医疗专项社会福利制度,制定和发布基本康复医疗服务项目目录,由政府免费提供康复医疗服务,稳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康复医疗保障水平,间接推动康复医疗机构的建设与发展。[3]
4.2 医院方面
4.2.1 加强康复团队建设
康复团队建立是由多专业组成,这些人尽管功能和作用各异,但具有共同的观念和目标。以一个团队来工作,既可以改善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防止服务中的缺口或重叠更让团队成员对患者的各个方面有更多的了解,运用众人的知识和才能,产生更有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此外,团队工作还可以减轻压力、提高工作质量、改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4]
4.2.2 加强医院的人文与生态建设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医院作为病人医疗康复的场所,对环境有更高的要求。环境包括:室内外环境的空气质量,医疗垃圾、污水污物、放射源、放射性废物等的处理符合环保、预防感染的要求,以及绿化美化等综合环境治理。同时还要提供人性化的诊疗环境。在功能分區、各种标识等方面,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感受,设置病人及家属等候区,改善病人等候时间,从人体行为学、心理学的角度,创造适合患者活动的空间尺度,避免产生压抑、孤独等不良心理状态[5]。
参考文献
[1]肖耀华,王俊.市级康复中心的生存与发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2, 8(12): 737-73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姚志贤,纳新.康复医疗机构建设与发展研究[J]. 0.3870/zgkf.2013.04.028.
[4]朱方安.河南省康复教育研究中心在康复团队建设工作中的体会第8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5]王树峰.“绿色医院”建设是现代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J].中国医院:2010.12.
【关键词】 中医康复 服务能力 调查研究 中部地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对象是河南省漯河市市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中医康复科医护人员及漯河市居民。采用立意抽样的方法,共涉及9家医疗机构,57名医护人员,148位市区居民,本调查小组对问卷进行了及时地回收,确保问卷的真实有效性。
1.2 方法
本研究综合运用了问卷法、访谈法、综合分析等方法,自行设计了并使用了针对医护人员和居民的调查问卷《河南省漯河市市级医院中医康复服务能力情况的调查(医护人员)》《河南省漯河市市级医院中医康复服务能力情况的调查(居民)》,并将原始数据整理后录入apidate,利用SPSS 20.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主要采用推断统计的方法对河南省漯河市的中医康复服务现状进行分析。
2 结果
此次对医护人员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57份,有效率为71.25%,对漯河市区居民共发问卷155,回收有效问卷148,有效率为95.48%。问卷的发放随机性强,涉及区域广,所涉及的性别比例、年龄层合理,因此,问卷具有真实可靠性。
3 分析
3.1 中医康复的医护人员康复服务能力的现状
3.1.1 中医康复人才结构不佳
中医康复行业在国内起步晚,从数量上来说中医康复的专业人才占漯河市医护人员的比例偏低,而需要接受康复治疗的居民的数量庞大,所以康复技术人员现在还处于一种紧缺的状态,需要引起医疗卫生部门重视。
从结构上来说,康复治疗师、康复治疗医师和康复护士的配比不够合理,界限混乱,同时,康复科缺少中医康复方面的管理和推广人才,对居民社区开展相关中医康复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因此导致中医康复的影响力低下。从功能上来说,中医康复技术人员更倾向于重视残疾人的方面,而忽视了广泛居民的康复需求,一些康复服务中心虽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康复评定环节和康复计划流程,但也仅仅是强调如“评定目标与残疾人自身意愿是否一致”、“残疾人及其家属是否有参与”等方面[1],而忽略了其他类型患者的中医康复需求。
3.1.2 中医康复人员自身认可度不高
从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52.7%医护人员觉得中医康复地位不高,其一,中医康复兴起的时间不算很长,缺少相关先进而有效的设备,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不足,治疗效果不太显著,其二,中医康复医护人员对康复行业的不自信,并且他们当中大部分的第一专业并非中医康复,还未感受到中医康复的重要性。因此,需要提高医护人员的归属感和认同度。
3.2 居民角度对中医康复服务能力的评价
77.9%居民对中医康复治疗的效果较为满意,大多数居民会选择中医康复治疗,表明居民对中医康复治疗的认可度相应较高,中医康复治疗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是,依然有22.1%居民对中医康复治疗的效果并不满意,说明不仅是中医康复的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临床水平、理论水平,还包括中医康复设备,中医康复科的医院配置等多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4 建议
4.1 政府方面
4.1.1 充分认识到中医康复发展的重要性,落实国家政策
政府的政策是一个项目发展的引领者,只有政策落实的到位,相关的制度才能逐渐的完善与成熟,所以政府要充分认识到中医康复的重要性,改善中医康复的现有环境,优化中医康复的资源配置,落实发展中医康复相关人才的规划。并且当地政府应逐渐落实“防-治-康三结合”和“补齐康复医疗的短板”的国家政策,促进康复医护人员的培训。
4.1.2 加强康复医疗保障水平
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2个五年规划纲要》[2],将符合规定的伤、病、残者必需的康复医疗服务项目和矫形器等康复医疗辅助器具适配项目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以满足其特殊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另外,可尝试建立康复医疗专项社会福利制度,制定和发布基本康复医疗服务项目目录,由政府免费提供康复医疗服务,稳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康复医疗保障水平,间接推动康复医疗机构的建设与发展。[3]
4.2 医院方面
4.2.1 加强康复团队建设
康复团队建立是由多专业组成,这些人尽管功能和作用各异,但具有共同的观念和目标。以一个团队来工作,既可以改善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防止服务中的缺口或重叠更让团队成员对患者的各个方面有更多的了解,运用众人的知识和才能,产生更有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此外,团队工作还可以减轻压力、提高工作质量、改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4]
4.2.2 加强医院的人文与生态建设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医院作为病人医疗康复的场所,对环境有更高的要求。环境包括:室内外环境的空气质量,医疗垃圾、污水污物、放射源、放射性废物等的处理符合环保、预防感染的要求,以及绿化美化等综合环境治理。同时还要提供人性化的诊疗环境。在功能分區、各种标识等方面,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感受,设置病人及家属等候区,改善病人等候时间,从人体行为学、心理学的角度,创造适合患者活动的空间尺度,避免产生压抑、孤独等不良心理状态[5]。
参考文献
[1]肖耀华,王俊.市级康复中心的生存与发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2, 8(12): 737-73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姚志贤,纳新.康复医疗机构建设与发展研究[J]. 0.3870/zgkf.2013.04.028.
[4]朱方安.河南省康复教育研究中心在康复团队建设工作中的体会第8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5]王树峰.“绿色医院”建设是现代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J].中国医院: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