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和威胁人类的生存。中共十八大强度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中枢,是社会资源配置重要枢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作用举足轻重。本文探索通过立法的方式,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建立企业环保征信档案信息,通过对投融资项目的环保评价,用环保性对企业投资融资项目实施一票否决,综合运用货币、信贷、债券、利率、汇率、IPO等金融杠杆和和金融工具,调控产业布局、引导产业发展,调节经济运行,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绿色金融杠杆 支持 生态文明
无数动物种群从地球上消亡灭绝,证明生态环境对动物的生命延续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人是地球上的一种高等动物,人类的生存,同样直接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决定,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状态。
人类贪婪地掠夺地球资源,使生存环境遭到污染,生态遭到人为的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便全球形势十分严峻。中国30多年来的经济腾飞,令全世界瞩目,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却付出了生存环境的大面积立体污染、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惨重代价。例如:北京的沙尘暴、雾霾,全国大面积的地表水污染,西南多省区连年干旱,数以千条的大小河流断流,而有的地区则洪水泛滥成灾,酸雨、冰雹、地震、极端天气频发,有些疾病在普通人群中高发和低龄化,生物种群不断消亡灭绝……生态环境的破坏,有些是人类无法修复的,形势十分严峻。
中共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十八大报告中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中共党章,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十分明确。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中枢,是社会资源配置重要枢纽,资金是国民经济的血液,因此,金融可以通过资金的投融资的方向、行业、数量、融资成本高低和条件差别等多方面,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金融活动的始终,这已经是全球的趋势。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金融机构将环境评估纳入流程,在投融资行为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要融合进金融部门的日常业务中,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绿色金融。绿色金融有两层含义:一是金融业如何促进环保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个是指金融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金融杠杆(leverage)。简单地说来就是一个乘号,使用这个工具,可以放大投资的结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因此,充分科学地运用绿色金融杠杆,可以通过杠杆撬动的原理,放大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如货币、信贷、债券、利率、汇率、IPO等工具,都可以作为金融杠杆来使用。
鉴于目前严峻的生态状况,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笔者主要有以下建议。
一、建议用法律的框架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完善绿色金融法规
将绿色环保贯穿金融活动的全过程,需要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建立绿色金融法律法规,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法律框架,使绿色金融法制化。建议在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择期颁布立法,使金融系统担当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重任走向法制。更全面、有力的约束、规范金融体系的金融活动。在金融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遵循“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三性原则前,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环保性”的原则,以改变金融企业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驱使下,淡化环保性的现象。
二、对所有投融资项目进行环保性评估,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
把所有投融资项目进行环保性评估,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项目评价体系,以此作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的必须条件。金融机构与相关部门对投融资项目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对环保性不过关的投融资项目,坚决实行“一票否决”,予以封杀。
对环保评估机构的评估结论纳入监管范围,对丧失道德操守,不负责的评估结论实行倒查制,一经发现,取消资格,驱逐出评估行业,并追究相应的责任。
三、健全完善人民银行在征信系统的企业环境保护信息档案,为企业投融资行为提供环保决策信息
建议人民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推进全国联网的企业征信系统环境保护信息档案,逐步为所有企业建立环境保护档案。前些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与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中国人民银行与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小企业环保信息联网政策,将六万八千家企业的环境信息纳入到银行征信系统。2007年,中国银监会又发文,要求停止向违法严重的企业提供贷款;2008年以来,环境保护部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提供了数万条的企业环保违法信息,并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查询服务,不少银行对违法企业采取停贷等措施,对引导银行、投资机构,加强投资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征信系统企业环保信息档案,早日实现征信系统内企业环保信息的全面覆盖。
四、充分运用绿色金融杠杆,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资金是国民经济的血液,资金的投向投量,直接会影响国民经济不同领域活跃程度及社会资源配置。金融系统各金融机构,在资金投向领域,在资金的投量上,要用环保性原则选择领域、行业、企业和项目。银行、证券、保险及整个金融体系中,各级金融机构应秉持绿色金融理念和社会责任要求,综合运用货币、信贷、债券、利率、汇率、IPO等金融杠杆和和金融工具,实行差别条件以影响融资成本高低,以调控产业布局、调节经济运行、引导合理消费、影响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金融企业通过市场配置金融资源,必然追求利润最大化,但通过绿色金融的方式支持、给力生态文明建设,以环保性作为先决条件遴选投融资项目,必然会牺牲一些眼前的利益。无数的事实证明,通过的方式,才最有活力和生命力。为此,政府主导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这些情况,根据其支持的项目情况,对这些金融企业给予适当政策倾斜和经济上补偿。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共十八大报告,2012(11).
作者简介:张旭明(1963-),男,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委员,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工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副处级调研员、高级会计师,云南省金融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云南省金融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主要从事金融、经济,人类幸福感的研究。
【关键词】绿色金融杠杆 支持 生态文明
无数动物种群从地球上消亡灭绝,证明生态环境对动物的生命延续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人是地球上的一种高等动物,人类的生存,同样直接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决定,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状态。
人类贪婪地掠夺地球资源,使生存环境遭到污染,生态遭到人为的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便全球形势十分严峻。中国30多年来的经济腾飞,令全世界瞩目,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却付出了生存环境的大面积立体污染、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惨重代价。例如:北京的沙尘暴、雾霾,全国大面积的地表水污染,西南多省区连年干旱,数以千条的大小河流断流,而有的地区则洪水泛滥成灾,酸雨、冰雹、地震、极端天气频发,有些疾病在普通人群中高发和低龄化,生物种群不断消亡灭绝……生态环境的破坏,有些是人类无法修复的,形势十分严峻。
中共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十八大报告中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中共党章,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十分明确。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中枢,是社会资源配置重要枢纽,资金是国民经济的血液,因此,金融可以通过资金的投融资的方向、行业、数量、融资成本高低和条件差别等多方面,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金融活动的始终,这已经是全球的趋势。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金融机构将环境评估纳入流程,在投融资行为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要融合进金融部门的日常业务中,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绿色金融。绿色金融有两层含义:一是金融业如何促进环保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个是指金融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金融杠杆(leverage)。简单地说来就是一个乘号,使用这个工具,可以放大投资的结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因此,充分科学地运用绿色金融杠杆,可以通过杠杆撬动的原理,放大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如货币、信贷、债券、利率、汇率、IPO等工具,都可以作为金融杠杆来使用。
鉴于目前严峻的生态状况,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笔者主要有以下建议。
一、建议用法律的框架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完善绿色金融法规
将绿色环保贯穿金融活动的全过程,需要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建立绿色金融法律法规,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法律框架,使绿色金融法制化。建议在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择期颁布立法,使金融系统担当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重任走向法制。更全面、有力的约束、规范金融体系的金融活动。在金融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遵循“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三性原则前,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环保性”的原则,以改变金融企业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驱使下,淡化环保性的现象。
二、对所有投融资项目进行环保性评估,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
把所有投融资项目进行环保性评估,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项目评价体系,以此作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的必须条件。金融机构与相关部门对投融资项目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对环保性不过关的投融资项目,坚决实行“一票否决”,予以封杀。
对环保评估机构的评估结论纳入监管范围,对丧失道德操守,不负责的评估结论实行倒查制,一经发现,取消资格,驱逐出评估行业,并追究相应的责任。
三、健全完善人民银行在征信系统的企业环境保护信息档案,为企业投融资行为提供环保决策信息
建议人民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推进全国联网的企业征信系统环境保护信息档案,逐步为所有企业建立环境保护档案。前些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与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中国人民银行与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小企业环保信息联网政策,将六万八千家企业的环境信息纳入到银行征信系统。2007年,中国银监会又发文,要求停止向违法严重的企业提供贷款;2008年以来,环境保护部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提供了数万条的企业环保违法信息,并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查询服务,不少银行对违法企业采取停贷等措施,对引导银行、投资机构,加强投资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征信系统企业环保信息档案,早日实现征信系统内企业环保信息的全面覆盖。
四、充分运用绿色金融杠杆,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资金是国民经济的血液,资金的投向投量,直接会影响国民经济不同领域活跃程度及社会资源配置。金融系统各金融机构,在资金投向领域,在资金的投量上,要用环保性原则选择领域、行业、企业和项目。银行、证券、保险及整个金融体系中,各级金融机构应秉持绿色金融理念和社会责任要求,综合运用货币、信贷、债券、利率、汇率、IPO等金融杠杆和和金融工具,实行差别条件以影响融资成本高低,以调控产业布局、调节经济运行、引导合理消费、影响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金融企业通过市场配置金融资源,必然追求利润最大化,但通过绿色金融的方式支持、给力生态文明建设,以环保性作为先决条件遴选投融资项目,必然会牺牲一些眼前的利益。无数的事实证明,通过的方式,才最有活力和生命力。为此,政府主导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这些情况,根据其支持的项目情况,对这些金融企业给予适当政策倾斜和经济上补偿。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共十八大报告,2012(11).
作者简介:张旭明(1963-),男,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委员,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工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副处级调研员、高级会计师,云南省金融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云南省金融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主要从事金融、经济,人类幸福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