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慢脚步,为了更好地到达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dewei66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教育”就是提倡日常生活式的教育,提倡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要改变“主要考知识”为“主要考见识”,不要追求一节课里让学生强制性地记忆多少东西,而是要启发他们的思维,开动他们的脑筋。我想就这一点而言,语文教学是不是特别需要“慢教育”呢?
  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作品与文章中很多内涵都是需要慢慢地体悟才能获得的;语文素养与能力的培养是个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过程;语文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从容优雅的,需要一种宁静致远的心境,需要我们放慢一点脚步。那么怎样在语文教育中落实“慢教育”呢?我想可以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教育的成功从等待开始——多一份鼓励
  刚上初一,学生和家长最担心的就是语文,尤其是第一次考试以后,看到成绩,心里落差很大。“上了初中,数学、英语还好,就是语文成绩往下掉。”这样的言论常常从家长口中听到,学生也往往对初中语文望而生畏,信心不足。这个时候我们不妨放慢脚步,等一等孩子,多一些鼓励,让他们尽快适应初中语文的学习。创设生动的课堂,激发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充满动力和信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嘛!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其实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珍视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课堂教学的设计与过程——多一份耐心
  语文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不光要求我们关注语言的魅力,还要培养孩子质疑与思辨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也必须慢下来,慢慢地领悟语文的精微与深意。如果一节课上完了,没有能在学生的心目中刻下深刻的印记,哪怕所教的内容非常多,也是无效的。如教《乡愁》,学生们能知道“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是余光中乡愁的载体,却无法产生那种对乡愁的理解与故乡之思,那又有何用呢?所以,我觉得,慢应该体现在重点与难点的地方,慢在我们值得感悟与深思的地方,慢在学生需要指导的地方,慢在文本需要细读的地方。这样的慢,就是有价值的慢。
  这样的慢,也更需要我们多一份耐心:备课时,细致认真地解读文本,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与流程;课堂上,一个问题提出后,留下时间,耐心地等待学生思考与理解;课后,耐心地等待学生反刍与吸收,引导孩子进入生活,促成体验生成。
  三、目标定位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多一份信心
  很多老师可能都会有这样的心态,教一篇课文就想把与这篇课文相关的知识都教给学生。如讲一篇小说,讲了三要素,还要讲授各种描写方法与表现手法;讲一篇说明文,要涉及说明文的各个考点题型。其实很多时候贪多是嚼不烂的,孩子们一下子吸收过多,必然会消化不良。我们不妨给文本作特点分析,这篇课文最具什么特点,哪一种特征最典型,就设计这方面知识的强化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印象一定会深刻得多,学习效果一定会更好。“一课一得”看似少,但“得得相连”收获必然多。
  这就要求我们能系统地规划初中三年的教学目标,既有整体的目标也有阶段性的目标,既有长期的目标也有短期的目标。允许暂时达不到某个目标,但最终会实现整体目标。就像我们初一的孩子考语文,其实语文试卷初一和初三的差别并不大,所以他们会在很多地方失分,会觉得自己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我经常对他们说某些地方暂时不会不要紧,以后我们会学到,但平时一定要认真学,一点点积累,相信你们以后慢慢地错误失分就越来越少了。像这样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增几分信任,相信他们最后一定能达到最终的目标。
  四、“慢教育”体现“高效率”——多一点恒心
  其实教育的快和慢是辩证的,讲究一个度。过快的节奏,吸收不好,消化不良,有些急功近利,揠苗助长,从教学效果来看其实反而是“慢”的,事倍功半。但如果放慢了教学节奏,注重积累,生成感悟,真切地进行文本细读的能力培养,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品质与学习习惯,那么这样的慢,恰恰是高效率的。
  记得普里什文在《林中小溪》一文里写道:每一条小溪最终都会到达大洋。但我要说没有一条小溪能以最短的直线距离到达,它们都是曲折而缓慢地前进的,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最终才能到达理想的大洋。我们所追求的其实不正是这样“高效率”的“慢教育”吗?当然我们在追求中一定要多一点恒心和毅力。
  让我们努力追求一种“高效率”的“慢教育”吧,这一点,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社会,都应该达成共识。
其他文献
我校提出打造书香校园的目标,大力开展校园读书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书香氛围,引领全校师生形成“人人多读书,个个读好书”的求学新风,让经典诵读伴随书香校园的创建走进了校本课堂。学《三字经》、读《弟子规》、背《千字文》、诵唐诗宋词、赏《论语》已然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此举也开启了清水亭人读诗、学诗、写诗的新路程。  一、诗韵润行,走特色办学之路  1.理念引领,明确诗教工作方向。我们认为:诗教的意义,
期刊
新课程背景下,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大量以导学案为基础的课堂拓展材料应运而生。这种重视思维训练、鼓励质疑、提倡反思的导学案模式为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提供了必要的、有价值的、全面的、系统的思辨材料,有利于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理解和体悟。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在要求,“自助式”活动单导学模式顺应这一要求,强调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思想与情感的统一。该模式可以从合理定位、智慧引领、共享课堂
期刊
叶圣陶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对课文巧品妙析,才能促成学生的有效感悟,从而闪现智慧与情趣的火花,使课堂精彩纷呈。然而在小语人呼唤追求语文“本真”的今天,我们依然发现在“品读”环节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剖析“品读感悟”的几个问题  (一)蜻蜓点水,浮于表面  教师的备课缺少对文本的先期阅读,只是“拿来主义”地看看教学参考用书的文本解读。由于自己没能深入研读文本,
期刊
“用教材教”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理念,教材仅仅是“范例”,是可供人们解读的“文本”,教师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二度开发”“深加工”。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几点看法。  一、精准的提炼  老师在备课的时候首先要确定哪些地方是需要提炼出来进行精读的,在课堂上,只教“有用的部分”,其他地方略过即可,也就是“长文短教”。  要做到精准的提炼,也就是“长文短教”,就要设计高质量的
期刊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可是,教材的篇目有限,若仅就课内资源来学习语文,学生们就变成了被束缚在鸟笼里的小鸟,亦或是蹲在温水里的青蛙,纵有高飞远跳的本事,也翻不出语文书这座“五指山”。此时,老师应该做个铺路人,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将课
期刊
阅读主题:最美的力量——含泪的微笑  【阅读内容】  《夏洛的网》(节选)、《最后一片叶子》《穷人》《小抄写员》《小丑的眼泪》《一碗清汤荞麦面》。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六篇课文,理解词语。  2.品读描写人物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感受作者抓住人物对话及心理活动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夏洛和威尔伯之间纯真的友情,感悟最后一片叶子给琼珊带来的力量,体会桑娜、
期刊
《斗笠》是一篇文质精美、情感细腻而丰富的现代诗歌。全诗以斗笠为载体,写了儿子要远行,母亲无好礼相送,只吩咐儿子戴上斗笠,将浓浓的乡情和深深的母爱融为一体,既体现了母亲为人的诚恳、真挚,又体现了母亲人格的崇高和伟大。笔者以情感为线索,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感受母爱乡情的同时,经历学语文,探寻“真语文”的真谛。  一、情感铺垫——所为谁  提到母亲,孩子们有说不完的话语,因为孩子们都能在日常的生活点滴
期刊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教材,用教材,让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因此,教师要在透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合理地凭借教材,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使学生从中得到补益。那么教学中如何才能使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呢?  一、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一般的写作方法  1.抓题眼,学构思  人们读书,看报,首先接触到的是标题。题
期刊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把科学小品文教出语文味,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并不是件易事。如何将老课文教出“新意”来,更是难上加难。在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品读海底奇特声音的基础上,本课时重点让学生感受海底世界动物活动的特点、植物的差异。教者从文体特点和儿童视角出发,将读中比、读中品、读中训作为本课的教学思路。下面以其中两个教学片段为例。  【片段一】  海参和梭子鱼在行进速度上有着明显差异,作
期刊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是一篇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祭文佳作,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祭十二郎文》何以感人?历来大多数的解读都指向了情感因素:情真则意浓,情深则意丰,情切则意长。笔者以为,除了情真、情深、情切的因素,更因为文中流淌着作者浓重的生命意识。  生命诚可贵,可贵就可贵在生命的不可复制性和生命历程的不可逆性。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具有唯一性,不管他社会地位的高低、拥有社会财富的多寡、支配社会资源能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