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泛着泥沙而混黄的辽河由东向西而来,突然打了一个胳膊肘弯向西南奔去,像一条巨蟒猛然张开大口,二三里宽的河面变成六七里宽的大喇叭口,滔滔河水汇入渤海辽东湾,这就是辽河入海口。在其左岸郁郁葱葱、无边无际的苇海里,浮起一座十几丈高浑黄的小城堡,城堡如同锚死在苇海里的巨舰,威风凛凛地俯视大海,1726年开埠的营口古城就在城堡身后的五六公里外,这个城堡就是大清朝在东北最重要的海防设施——营口西炮台!
炮台全部用碱土、黄米粥、石灰、沙子夯筑,主体建筑呈凸字形,由大小炮台、围墙、护台壕组成,占地6万平方米。1895年3月,清军乔干臣部与日寇激战数日,终因寡不敌众而弃炮台,日军炸毁火炮、军械库、弹药库、舰船艇。五年后,俄军再占炮台,扒走所有青砖建俄国领事馆,炮台仅剩台基。
如今我走在平坦的海堤道上,虽然苇海不复存在,但眺望着西炮台依旧感受其趾高气昂的气势。海边上没有几个人影,秋风像万马奔腾而来,猛烈地踢翻我的衣角,我脚下的海浪一阵阵拍打着混凝土块铺就的坡堤。“哗——哗”声中,一浪浪混黄的海水跳起来,摔下去,洁白的亮亮的碎沫散开,留下一滩滩水印儿。我穿着皮夹克还有些冷,于是加快了脚步。
西炮台东面正门外绿树掩映,且直对双向十车道的渤海大街,西、南、北三面还是芦苇荡。小指粗细的芦苇一人多高,一棵棵摩肩擦踵,密密匝匝,不透风。芦苇已经杆绿叶黄,芦花垂下长长的、毛茸茸的脑袋,风摇曳着成片的芦苇,好像抖落开淡黄色的毛毯,发出一阵阵沙啦啦的声响。有时候她柔弱纤细的身姿好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妩媚而温存,向爱她的和她所爱的人颔首致意;有时候她脆而坚挺的身姿像一个个刚强的士兵,宁折不弯,向恨她的和她所恨的人,发出尖利的吼声。年复一年,生生不息的芦苇荡,你藏匿了多少往事?三十多年前,我和小伙伴们来西炮台玩,那时候仍旧一片苇海,人一进去再看不见踪影,脱离了毛道儿会找不到家的。水蛇、大脚黑蚊子会咬死你。传说1948年秋,八九百锦州伪警察藏身于此躲避解放军追剿,欲搭乘蒋军军舰逃跑,可十几天没等到军舰,却等来疟疾染身,大部分人病死饿死,少部分人走出来缴械投降。
芦苇荡护卫着西炮台的护台壕,深深壕水护卫着西炮台围墙。浑黄色的围墙上有一道道风蚀的沟痕,有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弹坑,墙顶上一尺高黑黑的浮土杂草丛生,垛口上一门门黑洞洞的火炮虎视眈眈,这一切仿佛在诉说它的百年孤独、悲愤、沧桑。历时六年、耗银万两修筑的西炮台上,甚至有新式克虏伯大炮,四周布满地雷阵,25000互为策应的守城守炮台官兵,还凭借芦苇荡、大海的天然屏障,怎么就敌不过日本军团的攻击?当时威名远扬的北洋水师与日舰甲午海战全军覆没,而慈禧太后却在富丽堂皇的颐和园筹备60大寿的庆典!
40多年前的寒假,我坐在松花江畔的一个土坑上,围住一个土火盆,豆秸火噼噼啪啪地响,眼睛盯住留山羊胡须快九旬的太姥爷,小心翼翼地掰开烧土豆,焦黄的土豆冒热气儿,香气在黑乎乎的小屋儿飘起来,我恳求说:“太姥爷给,吃了讲古呀。”太姥爷十几岁时就跟他大赶大车跑营口贩盐,那年头街(gai音)上药铺、油坊、米店、杂货铺、客栈、衙门、领事馆啥都有,那码头更是千帆云集……日本鬼子走了,老毛子来了,烧杀抢夺,吓得俺大后来不敢去了。西炮台比咱张坨子大老了,威风!威风!太姥爷直竖起大拇指,干瘪的嘴巴慢慢蠕动道:“荣华富贵前生注定,赶车挑担命里该然。接着贩大盐的话,俺家就是财主了。”他流泪了,我不知道他是惋惜还是庆幸。他若是财主,我就是地主的孝子贤孙了,那可不中!
太姥爷早已作古,几经修复的西炮台难掩其破败、衰落的苍颜,仿佛一位踉跄的跨世纪老人哆哆嗦嗦的样子。我无法想象太姥爷若是活着一睹它的苍颜会做何感想。它作为一个威猛或耻辱的象征符号被永久保留,开辟为历史遗址旅游景点。原来的苇海被道路、广场、建筑切割成一块块的,支离破碎,看不出曾经荒芜、浩瀚的模样来。炮台上好像生出两个白色的犄角直捅云天,这两个犄角是辽河特大桥的斜拉索桥柱,平添了炮台雄浑、壮观的气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刚刚谢幕,祖国拥有了核弹、航母等现代化装备的海陆空三军,死灰复燃的日本军国主义者们也心惊胆战。百年孤独、百年沧桑的西炮台安度晚年吧,祭奠励志的花环将萦绕你的周围。
风摇曳的芦苇荡不时地闪露出一块红海滩,我站到土丘上,一片红海滩跳入眼帘:像一个硕大无比的橄榄果躺在芦苇荡里,殷红、润泽、厚实,更似一大滩鲜血在流淌,在灿烂的阳光下格外醒目。史料记载,1948年11月2日,解放军抢占西炮台插入海滩,与要搭舰逃跑的国民党军展开血战,全歼敌人。这殷虹的海滩难道不是生命的热血滋润、染红?从甲午战争到解放战争,清军对日军对俄军,解放军对国民党军,战争的硝烟经久不散,生命的鲜血涓涓成河。多少年轻的生命倒在了西炮台下的海滩上,多少美好的魂灵飘散在西炮台下的海滩上。
不经意间,海风停了,海潮退却了,红海滩前面露出来坑坑洼洼的黑泥滩来。天暖和的时候,可以看到一群光着脚丫子的孩子在海滩上跑,他们搬动石块找石块下的小螃蟹,一人手里握住一个装小螃蟹的瓶子。黑泥滩不远处是斑斑驳驳的泛黄的、低低的、齐刷刷的绿草坪,绿草坪浸入海水里,水灵灵地鲜亮。是什么草?我还真的叫不出来,但我惊叹这草居然能在盐碱中存活且旺盛。成双结对的海鸥在草坪上飞旋,它们是在觅食?抑或在游玩?清脆的叫声在寂静、辽阔的海滩上环绕,像一曲快乐的音符在我心海里荡起了涟漪。金色的太阳挂在西南高高的湛蓝湛蓝的天上,碎银般的光辉抛散在蔚蓝色的海面上,波澜不惊的平展展的海面上流光溢彩,在这流光溢彩的海面上,航行着一艘艘进出辽河口的红白或黑白色的轮船,偶尔几声“呜呜”的汽笛声起。
我张开双臂,大口呼吸,海腥味、芦苇香一齐沁入心脾。
炮台全部用碱土、黄米粥、石灰、沙子夯筑,主体建筑呈凸字形,由大小炮台、围墙、护台壕组成,占地6万平方米。1895年3月,清军乔干臣部与日寇激战数日,终因寡不敌众而弃炮台,日军炸毁火炮、军械库、弹药库、舰船艇。五年后,俄军再占炮台,扒走所有青砖建俄国领事馆,炮台仅剩台基。
如今我走在平坦的海堤道上,虽然苇海不复存在,但眺望着西炮台依旧感受其趾高气昂的气势。海边上没有几个人影,秋风像万马奔腾而来,猛烈地踢翻我的衣角,我脚下的海浪一阵阵拍打着混凝土块铺就的坡堤。“哗——哗”声中,一浪浪混黄的海水跳起来,摔下去,洁白的亮亮的碎沫散开,留下一滩滩水印儿。我穿着皮夹克还有些冷,于是加快了脚步。
西炮台东面正门外绿树掩映,且直对双向十车道的渤海大街,西、南、北三面还是芦苇荡。小指粗细的芦苇一人多高,一棵棵摩肩擦踵,密密匝匝,不透风。芦苇已经杆绿叶黄,芦花垂下长长的、毛茸茸的脑袋,风摇曳着成片的芦苇,好像抖落开淡黄色的毛毯,发出一阵阵沙啦啦的声响。有时候她柔弱纤细的身姿好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妩媚而温存,向爱她的和她所爱的人颔首致意;有时候她脆而坚挺的身姿像一个个刚强的士兵,宁折不弯,向恨她的和她所恨的人,发出尖利的吼声。年复一年,生生不息的芦苇荡,你藏匿了多少往事?三十多年前,我和小伙伴们来西炮台玩,那时候仍旧一片苇海,人一进去再看不见踪影,脱离了毛道儿会找不到家的。水蛇、大脚黑蚊子会咬死你。传说1948年秋,八九百锦州伪警察藏身于此躲避解放军追剿,欲搭乘蒋军军舰逃跑,可十几天没等到军舰,却等来疟疾染身,大部分人病死饿死,少部分人走出来缴械投降。
芦苇荡护卫着西炮台的护台壕,深深壕水护卫着西炮台围墙。浑黄色的围墙上有一道道风蚀的沟痕,有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弹坑,墙顶上一尺高黑黑的浮土杂草丛生,垛口上一门门黑洞洞的火炮虎视眈眈,这一切仿佛在诉说它的百年孤独、悲愤、沧桑。历时六年、耗银万两修筑的西炮台上,甚至有新式克虏伯大炮,四周布满地雷阵,25000互为策应的守城守炮台官兵,还凭借芦苇荡、大海的天然屏障,怎么就敌不过日本军团的攻击?当时威名远扬的北洋水师与日舰甲午海战全军覆没,而慈禧太后却在富丽堂皇的颐和园筹备60大寿的庆典!
40多年前的寒假,我坐在松花江畔的一个土坑上,围住一个土火盆,豆秸火噼噼啪啪地响,眼睛盯住留山羊胡须快九旬的太姥爷,小心翼翼地掰开烧土豆,焦黄的土豆冒热气儿,香气在黑乎乎的小屋儿飘起来,我恳求说:“太姥爷给,吃了讲古呀。”太姥爷十几岁时就跟他大赶大车跑营口贩盐,那年头街(gai音)上药铺、油坊、米店、杂货铺、客栈、衙门、领事馆啥都有,那码头更是千帆云集……日本鬼子走了,老毛子来了,烧杀抢夺,吓得俺大后来不敢去了。西炮台比咱张坨子大老了,威风!威风!太姥爷直竖起大拇指,干瘪的嘴巴慢慢蠕动道:“荣华富贵前生注定,赶车挑担命里该然。接着贩大盐的话,俺家就是财主了。”他流泪了,我不知道他是惋惜还是庆幸。他若是财主,我就是地主的孝子贤孙了,那可不中!
太姥爷早已作古,几经修复的西炮台难掩其破败、衰落的苍颜,仿佛一位踉跄的跨世纪老人哆哆嗦嗦的样子。我无法想象太姥爷若是活着一睹它的苍颜会做何感想。它作为一个威猛或耻辱的象征符号被永久保留,开辟为历史遗址旅游景点。原来的苇海被道路、广场、建筑切割成一块块的,支离破碎,看不出曾经荒芜、浩瀚的模样来。炮台上好像生出两个白色的犄角直捅云天,这两个犄角是辽河特大桥的斜拉索桥柱,平添了炮台雄浑、壮观的气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刚刚谢幕,祖国拥有了核弹、航母等现代化装备的海陆空三军,死灰复燃的日本军国主义者们也心惊胆战。百年孤独、百年沧桑的西炮台安度晚年吧,祭奠励志的花环将萦绕你的周围。
风摇曳的芦苇荡不时地闪露出一块红海滩,我站到土丘上,一片红海滩跳入眼帘:像一个硕大无比的橄榄果躺在芦苇荡里,殷红、润泽、厚实,更似一大滩鲜血在流淌,在灿烂的阳光下格外醒目。史料记载,1948年11月2日,解放军抢占西炮台插入海滩,与要搭舰逃跑的国民党军展开血战,全歼敌人。这殷虹的海滩难道不是生命的热血滋润、染红?从甲午战争到解放战争,清军对日军对俄军,解放军对国民党军,战争的硝烟经久不散,生命的鲜血涓涓成河。多少年轻的生命倒在了西炮台下的海滩上,多少美好的魂灵飘散在西炮台下的海滩上。
不经意间,海风停了,海潮退却了,红海滩前面露出来坑坑洼洼的黑泥滩来。天暖和的时候,可以看到一群光着脚丫子的孩子在海滩上跑,他们搬动石块找石块下的小螃蟹,一人手里握住一个装小螃蟹的瓶子。黑泥滩不远处是斑斑驳驳的泛黄的、低低的、齐刷刷的绿草坪,绿草坪浸入海水里,水灵灵地鲜亮。是什么草?我还真的叫不出来,但我惊叹这草居然能在盐碱中存活且旺盛。成双结对的海鸥在草坪上飞旋,它们是在觅食?抑或在游玩?清脆的叫声在寂静、辽阔的海滩上环绕,像一曲快乐的音符在我心海里荡起了涟漪。金色的太阳挂在西南高高的湛蓝湛蓝的天上,碎银般的光辉抛散在蔚蓝色的海面上,波澜不惊的平展展的海面上流光溢彩,在这流光溢彩的海面上,航行着一艘艘进出辽河口的红白或黑白色的轮船,偶尔几声“呜呜”的汽笛声起。
我张开双臂,大口呼吸,海腥味、芦苇香一齐沁入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