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校园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学校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们可以理解为:数字校园是为了培养和造就适应信息社会生存和发展人才的一种学习环境和教育形态。这种教育形态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建设的校园网作为物质基础,在稳定的网络系统下构成统一的用户、资源和权限管理,从而形成数字校园的软件应用环境,科学规范地对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所有学校教育教学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实现从环境、资源、活动的全面数字化。
数字校园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靠花钱买几个应用系统就能够解决的,也不是IT公司“交工程钥匙”那样简单。技术是解决数字校园的基础,但仅仅有技术支持是不够的。在数字校园建设中,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管理的特点,设计符合自身的应用体系,使网络设备和系统软件在学校发挥真正的效用。数字校园的建设应该促进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嬗变,从而促进教育的深层次变革。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观念上的、管理制度上的、社会大环境上的,还有学校领导对数字校园的认识程度上的。因此,数字校园的建设会影响到整个教育、教学、管理等的习惯,影响到学校的全面工作,甚至是整个教育领域利益的重新分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既要找好突破口,更要找到信息技术进入学校工作核心领域的最佳途径。
什么是学校工作的核心领域?学校工作的中心是教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适应于本地区发展的人才。教育信息化要适应这一根本目标的达成,不能是水中望月、孤芳自赏。信息化进入教育的核心领域,必须适应教育的发展规律,解决教育目前的主要矛盾,为教育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服务。
新课程改革使教育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比如课程体系和课程管理的变化,选修课开设过程中的师资问题、教材问题等,尤其是在新课程实施中强调的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这些问题使得用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来应对显得捉襟见肘,但却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数字校园正好可以抓住这一有利契机,使信息化融入中小学校工作的核心领域。
天津市教委正是利用了这一有利时机,将信息化引入新课程下的综合素质评价。天津市教委下发了《天津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并据此统一开发了“天津市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无偿提供给所有中学使用,使全市七万多名新课改首届毕业生均使用该系统完成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并且通过市、区两级的数据汇集,将全市高中毕业生的信息集中到市教委信息中心。这些数据成为首批新课改高中毕业生的毕业依据,同时也提供给天津市考试院高招办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依据。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借助高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力,能够加深学校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为了解决新课程改革体系中开设选修课的教材和师资问题,天津市教委委托有条件的示范性高中,开发了六十多门选修課程的网上教学实录,名为“空中课堂”,免费对全市高中生开放。学生所习得的学分在不同学校之间相互确认,实现了课程学习的网络化。这是一个突破口,其意义绝非仅仅开设了一些网络课程,而是使信息化真正步入到教育的核心领域——因为网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而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实施,必将带来一系列的深度变革,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综合素质评价中,数据的记录和预处理需要大量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极大地减少了数据处理方面的工作量。过程评价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进行,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保存,并要求确保历史过程的客观性。在评价时间过后,评价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得到充分重视。采用市、区、校三级管理并互为备份,可以做到数据的完整和公正。新课程要求评价体现过程性,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参考学生多方面的日常表现,客观公正地反映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情况,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高通用性和共享性的数据库,将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用于其他领域。对于结果的处理,软件系统能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自动化计算和处理,进而用直观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
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可以直观呈现各校、各班、各学生、各方面的评价成绩,从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两个侧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将学生各方面评价的信息予以汇总,上传到区县和市教委的数据中心,以利于各级领导掌握各区县、各学校,甚至各班学生综合素质的情况。这也为制定或调整课程设置、加强某些相应制度的决策等提供参考。
综合素质评价是高中学生学习过程的关键环节。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来源的上游包括学生的日常表现、学习过程的记录、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记录、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记录和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信息记录等。对于学分管理最直接的环节就是学校的课程管理。这些环节的逐步信息化,必将提升学生在学校整个学习生活的信息化程度,从而改变学校整个工作流程的方式。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校工作信息化程度的渐次变化,逐渐临近数字校园的最佳境界。
目前,各校已经不是十年前那样单靠搞几个优秀课件、建立一个校园网就算是做好了信息化工作。数字校园就是要让信息化成为学校工作的常态环境,并使学校的全面工作发生质变,需要学校内外部整个大环境随之而动,例如人事管理信息化、学籍管理信息化、评价体系信息化,甚至学习方式的信息化。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在促使一个地区全面实现信息化的进程中贡献一臂之力。每一所学校,特别是知名优类校、示范性高中校更要站在时代的最前沿。
(作者单位:天津耀华中学)
数字校园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靠花钱买几个应用系统就能够解决的,也不是IT公司“交工程钥匙”那样简单。技术是解决数字校园的基础,但仅仅有技术支持是不够的。在数字校园建设中,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管理的特点,设计符合自身的应用体系,使网络设备和系统软件在学校发挥真正的效用。数字校园的建设应该促进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嬗变,从而促进教育的深层次变革。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观念上的、管理制度上的、社会大环境上的,还有学校领导对数字校园的认识程度上的。因此,数字校园的建设会影响到整个教育、教学、管理等的习惯,影响到学校的全面工作,甚至是整个教育领域利益的重新分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既要找好突破口,更要找到信息技术进入学校工作核心领域的最佳途径。
什么是学校工作的核心领域?学校工作的中心是教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适应于本地区发展的人才。教育信息化要适应这一根本目标的达成,不能是水中望月、孤芳自赏。信息化进入教育的核心领域,必须适应教育的发展规律,解决教育目前的主要矛盾,为教育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服务。
新课程改革使教育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比如课程体系和课程管理的变化,选修课开设过程中的师资问题、教材问题等,尤其是在新课程实施中强调的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这些问题使得用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来应对显得捉襟见肘,但却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数字校园正好可以抓住这一有利契机,使信息化融入中小学校工作的核心领域。
天津市教委正是利用了这一有利时机,将信息化引入新课程下的综合素质评价。天津市教委下发了《天津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并据此统一开发了“天津市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无偿提供给所有中学使用,使全市七万多名新课改首届毕业生均使用该系统完成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并且通过市、区两级的数据汇集,将全市高中毕业生的信息集中到市教委信息中心。这些数据成为首批新课改高中毕业生的毕业依据,同时也提供给天津市考试院高招办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依据。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借助高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力,能够加深学校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为了解决新课程改革体系中开设选修课的教材和师资问题,天津市教委委托有条件的示范性高中,开发了六十多门选修課程的网上教学实录,名为“空中课堂”,免费对全市高中生开放。学生所习得的学分在不同学校之间相互确认,实现了课程学习的网络化。这是一个突破口,其意义绝非仅仅开设了一些网络课程,而是使信息化真正步入到教育的核心领域——因为网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而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实施,必将带来一系列的深度变革,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综合素质评价中,数据的记录和预处理需要大量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极大地减少了数据处理方面的工作量。过程评价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进行,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保存,并要求确保历史过程的客观性。在评价时间过后,评价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得到充分重视。采用市、区、校三级管理并互为备份,可以做到数据的完整和公正。新课程要求评价体现过程性,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参考学生多方面的日常表现,客观公正地反映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情况,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高通用性和共享性的数据库,将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用于其他领域。对于结果的处理,软件系统能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自动化计算和处理,进而用直观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
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可以直观呈现各校、各班、各学生、各方面的评价成绩,从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两个侧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将学生各方面评价的信息予以汇总,上传到区县和市教委的数据中心,以利于各级领导掌握各区县、各学校,甚至各班学生综合素质的情况。这也为制定或调整课程设置、加强某些相应制度的决策等提供参考。
综合素质评价是高中学生学习过程的关键环节。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来源的上游包括学生的日常表现、学习过程的记录、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记录、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记录和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信息记录等。对于学分管理最直接的环节就是学校的课程管理。这些环节的逐步信息化,必将提升学生在学校整个学习生活的信息化程度,从而改变学校整个工作流程的方式。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校工作信息化程度的渐次变化,逐渐临近数字校园的最佳境界。
目前,各校已经不是十年前那样单靠搞几个优秀课件、建立一个校园网就算是做好了信息化工作。数字校园就是要让信息化成为学校工作的常态环境,并使学校的全面工作发生质变,需要学校内外部整个大环境随之而动,例如人事管理信息化、学籍管理信息化、评价体系信息化,甚至学习方式的信息化。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在促使一个地区全面实现信息化的进程中贡献一臂之力。每一所学校,特别是知名优类校、示范性高中校更要站在时代的最前沿。
(作者单位:天津耀华中学)